浙云:狄德罗的睡袍论文

浙云:狄德罗的睡袍论文

18世纪法国有一个名叫丹尼斯·狄德罗的哲学家。一天,朋友给他送来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甚是喜爱。

身穿华贵睡袍,狄德罗在书房踱来踱去。他突然发现,房里的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既然有了这么华贵的一件睡袍,那自己的生活为何不从此过得更加考究一些呢?于是,狄德罗决定将书房的配置全部升级。

晚上,伟翔回来,把一个信封放在了桌子上,说:“晓薇,这是这个月的奖金,拿去买几件衣服,这两年真的委屈你了……”

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ATP(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实时检测列车能量,确保列车的制动能力大于列车的动能和势能总和,以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

事后,狄德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自己作为哲学家,竟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以作反思。两百多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格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讲到此故事,并提出“狄德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物品的现象。

《韩非子》中有一则“象箸之忧”的故事,也很形象地反映了“狄德罗效应”。故事是这样的: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其叔父箕子以小见大,认为结局不妙。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不会再用粗陋的陶杯,而会改用精美的犀角杯,也必然不会再吃粗粮菜蔬,而是改吃山珍海味。当然,吃山珍海味也应该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里、高高的亭台上吃,而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

“狄德罗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呢?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当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进而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以实现内心的平衡。换言之,“狄德罗效应”反映的正是人们追求尽善尽美的心理。

一天,詹姆斯与卡尔森打赌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可从未想过要养一只鸟。”卡尔森的生日到了,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随手把鸟笼搁在书桌旁,笑道:“这只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罢了。”然而,从此以后,来访的客人看见书桌旁那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都会问:“教授,你养的鸟呢?”卡尔森只得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但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都是疑惑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来一只鸟放进鸟笼,詹姆斯的“鸟笼效应”最终奏效了。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又不是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人,因此,“狄德罗效应”不适用于自己。然而,如果追求尽善尽美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态,这就会形成群体压力,结果会使“狄德罗效应”间接发生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关于心理学家詹姆斯与其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的故事。

“狄德罗效应”或“鸟笼效应”所阐明的道理无非是:一旦我们接纳了非必需的东西,那么,自身追求完美的心理压力以及由周围人群所形成的群体压力,都可能驱使我们不断接纳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诚如苏格拉底所言:“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在一个充满太多欲望、太多选择的世界里,保持低配意识,知足知止,何其难也。

即(sψ/mb+ sψ∓φ/ma)ψ9= sψ∓φ/ma+ sφ/mc,(P+ Q)ψ9= Q+ R,该式对φ求1、2、3阶导数得:

(摘自《党员文摘》2019年第5期)

标签:;  ;  ;  ;  ;  ;  ;  ;  ;  ;  ;  ;  ;  

浙云:狄德罗的睡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