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刘立军梦小奇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白矿务局医院外三科陕西渭南715517)

【摘要】目的:观察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将近3年来我院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随机选出经肩峰前外侧切口手术入路病例15例,经传统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手术入路15例,共30例,分为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组),对照组(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切口),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1年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肩峰前外侧切口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更科学,更合理。结论:对于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峰前外;传统经三角肌胸;肱骨近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25-02

肱骨近端骨折是非常常见的损伤,在所有骨折中大约占4~5%,稳定性骨折通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成功,而对大多数不稳定的移位骨折而言,则必须经过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钢板内固定术目前仍是肱骨近端骨折应用非常广泛的手术方式。但传统的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存在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肱骨近端外侧(钢板植入最佳位置)暴露欠佳,导致钢板或高或低,或钢板长轴与肱骨纵轴不平行,并且对软组织创伤较大,手术出血较多等问题。近年来,我院采用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发现手术切口明显缩短,肱骨近端外侧暴露佳,肌肉损伤小,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0例,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组)15例,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在55~72岁,平均年龄63.5岁,根据Neer[1]分型,第二型骨折8例,第三型骨折5例,第四型骨折2例,其中解剖锁定板螺钉固定5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10例;对照组(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切口)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在54~69岁,平均年龄62.5岁,根据Neer分型,第二型骨折10例,第三型骨折3例,第四型骨折2例,其中解剖钢板螺钉固定4例,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8例;对两组从手术过程、术后半年后症状体征进行对比。

1.2手术切口操作方法

1.2.1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2]的简单操作:切口于肩峰前外侧缘开始根据手术需要,可向下纵向延伸,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后,暴露三角肌,在三角肌肌腹前部和中间部之间的脂肪间隙进入,钝性分开三角肌,即可直接暴露骨折处及肱骨外侧面,先行骨折复位,常规植入解剖钢板或解剖钢板结合克氏针并内固定,术后正规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后期按期康复功能锻炼。

1.2.2对照组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3]的简单操作:切口从喙突开始,沿三角肌前缘弯曲到肱二头肌外侧沟,暴露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显露头静脉,将头静脉及胸大肌一同牵向内侧,将三角肌牵向外侧,并外展肩关节,可暴露肱骨近端骨折处及肱骨前面,若要暴露肱骨近端外侧,需要内旋上臂、向外侧牵拉三角肌或切断部分三角肌前缘在锁骨、肩峰处的起点,复位后内旋肩关节,才可植入钢板,期间可能使骨折块复位丢失,进行二次、三次复位,常规钢板内固定或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正规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后期按期康复功能锻炼。

2.结果

2.1手术过程比较

两组手术过程中切口长度、术野暴露、钢板植入位置不佳、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情况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手术过程优于对照组。

表1手术过程比较

*

2.2术后6个月患者的症状体征比较

术后6个月,观察组肩关节疼痛6例数(40%),肩关节肿胀4例(26.67%),肩关节功能受限例数5例(33.33%);对照组的分别为11例(73.33%)、7例(46.67%)、10例(66.7%)

2.3术后1年患者的症状体征比较

术后1年,观察组肩关节疼痛2例数(13.33%),肩关节肿胀0例,肩关节功能受限例数1例(6.67%);对照组的分别为6例(40.0%)、2例(13.33%)、3例(20.0%)。

3.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钢板植入的合理位置在肱骨上端外侧,偏前可能影响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活动,传统的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可以很好暴露盂肱关节,但对肱骨近端外侧暴露欠佳,并且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4],这样就增加了骨折块的缺血坏死,且需要旋转前臂,以获得钢板的最佳位置,使得骨折复位位置丢失;同时该切口有增加头静脉及旋肱前动脉的风险。而肩峰前外侧切口可以直接暴露肱骨近端外侧面,使得钢板放置十分简便,同时向近端延伸切口,对暴露修复肩袖十分有利。但肩峰前外侧入路有增加腋神经的风险,这就需要术者要熟悉腋神经的解剖位置。由于肩,前外侧切口一般手术切口短,软组织剥离少,肌肉损伤小,出血较少,手术时间相对短,对人体全身影响小,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手术过程(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区暴露情况、钢板植入情况、手术出血)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更科学,更合理。

【参考文献】

[1]严广斌.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2):68-68.

[2]葛鸿庆,陈文治.经肩部前外侧入路结合肱骨近端内锁定系统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J].广东医学,2014,35(5):715-717.

[3]黄志强.外科手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1310-1311

[4]林宗汉,尹文军,丰哲等.前外侧肩峰入路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华夏医学,2010(3):273-275.

标签:;  ;  ;  

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