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实验小学汪辉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而思维决定行为,态度决定高度。在小学教育中,思维、习惯、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概况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它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来进行认识。不同的思维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作为。而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行为科学研究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使是创新,最终也可以演变成习惯性的创新。因此,足见习惯的力量,一切的想法,―切的做法,最终都必须归结为一种习惯,这样,习惯就会对人的成功产生持续的力量。而儿童各个年龄段的思维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在各个阶段进行怎样的学习习惯培养也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关键词;小学教育;习惯培养;教学研究;创设情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在为学生们讲解知识的过程当中,也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虽然在当前教育体制和学校都有减轻学生负担的号召,但是为学生减负,与那些生学习并不矛盾,同时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技巧才是更重要的。学生们只有通过做题和做作业,才能检查出平时学习的漏洞,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做题来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奠定基础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做题习惯时,首先应该安排适度适量的作业。学生们由于年纪偏小,所以布置作业不宜过多,教师在为学生们布置作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针对性,最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掌握情况为学生们布置不同的作业。另外就是要让学生们掌握好学习方法,为学生们树立学习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们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殷勤指导学生们教会学生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好习惯
有人说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应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敢于开口求教,提问不要有顾忌,不要因问题简单而想到会不会被老师批评或别人讥笑,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学起于思",想要学好知识,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此,在教学上,我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学中首先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其次,还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学生课堂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力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把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讲解引人入胜,使学生乐意听。同时,要求学生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活动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同学的观点、回答能积极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五、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六、总结
总之,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让我们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一份创造美丽人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洪茂喜,薛大威.关注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探究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赵海霞.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2(04).
[3]陈阵.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家中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