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南宁市开发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农修寒[1](2021)在《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放眼世界,人才一定是未来国家竞争力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何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重点之一。物理这一学科是真理、美感、科学精神的统一,但是在物理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不被重视。将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以“培养全面的人”思想武装头脑,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对论文核心概念“人文素养”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并说明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人文素养研究现状”、“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现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人文素养与物理核心素养结合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综述本论文的3个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并说明三个理论基础给本论文研究的启示。基于物理学科特点和研究重点,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六个内涵:“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审美情趣”、“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定的科学信念”、“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第三部分,挖掘物理各方面教学资源中人文素养的呈现,包括:研究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人文素养的呈现,研究2015-2020年广西南宁市物理中考题中人文素养的呈现;研究时事热点、政治新闻中人文素养在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研究广西壮族文化中人文素养在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第四部分,对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现状情况: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够凸显,没有将物理与人文联系的意识,教师也不够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造成现状的3个原因:社会环境不够重视物理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没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意识、学生自身没有形成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的观念。第五部分,基于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素养呈现研究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调查,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4个原则: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原则、多样性和创新性统一原则、自然融合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并提出3个培养策略:挖掘多方面的教学素材,巧设物理情境;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精神。第六部分,探索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尝试人文素养和物理核心素养结合的教学片段研究。实行分要素研究,尝试研究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分别与人文素养结合的教学片段,包含《重心》、《透镜实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说明设计意图。第七部分,基于培养人文素养的原则及策略,在物理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下,进行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的教学设计——《光的色散》,实践后利用访谈法向学生和教师调查教学效果,得出结论:学生和教师对于“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的教学设计反响比较好,说明了《光的色散》教学设计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第八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说明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的未来展望。
黄玲[2](2020)在《夜间经济背景下南宁市美食旅游体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逐渐聚焦高质量,旅游者更多的追求文化消费和内容体验。夜间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美食体验为核心的美食旅游因能够塑造出休闲、放松、包容和自由的社会空间正迎合了大多数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成为旅游产业的新趋势和夜间经济发展的主流。研究夜间经济与美食旅游体验质量的关系,进而推动地方美食旅游质量提升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探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南宁市在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深挖夜间经济这座“富矿”,主打美食旅游品牌,改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美食街,建设餐饮集聚型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美食旅游也成为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南宁市为案例地,对夜间经济、美食旅游及旅游体验质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合当前美食旅游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构建了夜间经济背景下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游客美食旅游体验质量,以期为南宁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及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研究发现,夜间经济下南宁美食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不足:美食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性归纳、美食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城市夜间氛围不够浓厚、营销手段创新性不足、品牌形象缺乏影响力及游客体验性不强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美食味道、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城市夜间氛围、体验性项目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重要性——表现性分析(简称IPA)表明,美食口味、卫生健康、夜间经营管理规范等方面游客认可度较高,应继续保持;而停车场配备、厕所布局、住宿设施、体验性项目的丰富性、趣味性等则有待提升。南宁美食旅游开发应打破传统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发展成为以文化为核心,具备度假休闲、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丰富功能的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罗冰[3](2020)在《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及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夜市的产生、发展与国家历史、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夜市已经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传统的城市生活方式。而夜市文化往往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的累积,是由各种文化现象交汇而成的特殊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同时,在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地方性不断被消解。开封小吃夜市作为开封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展现开封文化的一个窗口,对于塑造城市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去反复探究从而保持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发展。本文以开封夜市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文化地理学与新文化地理学中有关文化景观的探讨,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来探析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与空间结构。通过本研究,挖掘开封小吃夜市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文化特质以及地方性;其次,梳理小吃夜市的空间结构与社会文化意义;最后,分析开封小吃的时空变化以及空间扩散的影响因素,以引发人们对夜市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视。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具体表现为饮食文化、市井文化、多民族文化,是历史与现代贯通的、面向大众消费的、差异化体验与认同交融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够展现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1)饮食文化是小吃夜市文化的本质,从食品特点、餐车装饰、商户服饰等景观可以看出开封小吃夜市的饮食文化深受历史文化,尤其是宋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特征。(2)夜市商户们为赢得客户而挖空心思,吆喝、招幌、灯光与食物构成一幅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于一体的生动画面,为大众消费者营造一种原汁原味、“慢生活”的空间。(3)基于回汉饮食差异,开封小吃夜市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民族食物和本地特色,使得消费者产生对味道的认同、文化的认同。(2)开封小吃夜市可划分为旅游型、社区型和学-社结合型。相比旅游型小吃夜市,学-社结合型与社区型小吃夜市主要是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而旅游型小吃夜市则是城市文化交流的空间,是地方文化的一张“名片”。同时,开封小吃夜市以小吃摊/餐厅、街道/广场、商贩服饰以及周边建筑等为空间载体,承载着饮食文化、饮食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表征着多元社会、差别化消费、权力与情感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大价值。(3)在开封经济、旅游、交通、政府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开封小吃空间发展状态,但由于夜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开封小吃夜市作为一种传统生活空间正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也正是国内传统夜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保持这种独特的空间以及它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刘远粤[4](2020)在《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南宁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把壮族文化引进校园并开发壮族文化的校本课程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S小学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展现其现状、探究其问题及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多元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民族文化教育、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这几方面研究的文献。第二部分从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及成效两方面呈现S小学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第三部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校本教材的开发情况、校本课程的安排以及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这四方面探究了S小学在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根据S小学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可行的改进对策: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培训、继续完善并开发校本教材、统整规划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评价。
黄琼[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民族餐饮文化传承探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分析新时代背景基础上,从传承的目标、平台、路径和方式四个方面探究民族餐饮文化传承的问题,分析民族餐饮文化传承的意义。
高楠[6](2018)在《“三月三”节日习俗对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基于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的调查》文中提出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更是别具风情、引人入胜。但是,受西方节日的影响,民族传统节日日益式微。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语境中,探讨如何通过节日习俗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南宁市武鸣区“三月三”节日习俗活动的考察,梳理“三月三”节日习俗的文化变迁过程,总结传统“三月三”和现代“三月三”节日习俗的变化特点,以此唤醒壮族学生的文化记忆,增强壮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壮族学生传承壮族文化的自觉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通过文献查找了解传统“三月三”的节日习俗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中涉及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三月三”节日习俗与壮族学生的文化传承的关系。首先指出了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是密切相关的,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功能。其次,阐述了节日习俗和学生文化传承的关系。具体表现在:1.节日习俗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2.学生是节日习俗传承的新生力量;3.节日习俗是学生文化传承的“精神植被”;4.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促进节日习俗的发展。最后,探讨影响学生文化传承的因素。主要从政策、社会时代背景的客观因素和自身认识的主观因素两方面来分析。第二部分,描述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的文化变迁。在文献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中,梳理、总结了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的文化变迁脉络,即由群众自发到官商主导;由倚歌择配到文化娱乐;由原生态文化到与现代文化并存;由山野对歌面向舞台表演;由成人主导到学生参与,并分析了文化变迁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南宁市武鸣区壮族学生参与“三月三”节日活动的观察。首先,通过对田野点武鸣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探寻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沿袭至今的历史文化渊源。其次,调查了武鸣“三月三”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以2017年“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为例,了解到武鸣“三月三”活动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学校单位参与、乡村社区为依托来组织开展。然后,从壮族学生参与体验“三月三”节日习俗的特色项目:服饰展示、饮食制作、舞蹈与歌咏表演四个方面观察,呈现了优秀灿烂的壮族文化和武鸣“三月三”活动开展的盛况。最后,以参与式观察、个案访谈的方法分别了解不同学龄段学生(大、高、中、小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反映出“三月三”节日习俗对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情感熏陶。第四部分,主要对壮族学生参与“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承活动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既肯定了“三月三”节日习俗在渗透民族精神和体现审美价值、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三月三”节日习俗活动存在着寻根问祖的文化记忆被商业活动冲淡,传承活动较零散且浅表化的问题,并从节日与文化的记忆、文化的认同、文化的延续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以唤醒壮族学生对节日习俗的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实现节日习俗文化的延续。第五部分,针对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活动存在着寻根问祖的文化记忆被商业活动冲淡,传承活动较零散且浅表化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壮族学生节日习俗文化传承的策略。一是要扩大节日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全面参与;二是多渠道并行,加强文化记忆;三是以节日为“抓手”,建构整体性的文化认知;四是“教、学、做”合一,深化文化认同。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帮助壮族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生。结语部分,在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认识:一是节日习俗与壮族学生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通过笔者实地观察发现现代“三月三”的节日习俗文化正悄然发生改变;三是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文化延续,必须要落到具体的实践中。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高小安[7](2018)在《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M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保障。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民族团结教育主要依靠课程的教学。如何把相关的课程建设好、实施好,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运用文献法、SATI统计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等主要科研方法,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利因素。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上两个方面考虑研究的必要和可行性。把多元文化论、马克思关于民族的理论、课程建设相关理论当作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情景的构建、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实施的方式、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定位。从上述理论出发,把M小学作为个案,对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研。从其基本情况开始,观察它在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式和方法。研究过程中运用访谈法对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课程建设情况的采访,问卷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考察。在访谈中得出它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现状,了解它所取得的成果,分析它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以及产生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M小学在课程目标、课程运行、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加强。然后对照相关理论,对M小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症结分析。在课程目标方面,发现其课程目标注重文化知识传授,在以多元文化交融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方面有待加强。课程结构方面偏重活动课、课程专项教师不足、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也稍欠缺、课程方法管理也有待完善。最后,从造成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困扰的四点原因入手,试图从课程内容结构、课程资源、课程师资、课程方法等四个方面去找到一条完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路。结尾,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在未来进一步需要探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范晶晶[8](2017)在《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发展动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公共治理难题,需要有更新、更精巧的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加以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因其固有的语言、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差异,在流入城市后面临各种生存、发展的不适应性。如何消弭这种不适应性,帮助少数民族流动群众更好的融入城市,这就对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那么,就要从公共服务的供给一端——公共部门入手,挖掘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精准化的改进方向,使之成为补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短板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并界定了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概念及其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南宁市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精准化缺失主要体现在的主体协同碎片化、服务对象需求识别随意化、计划执行低效化等方面。精准化建设还受到组织设计不科学、计划执行缺乏监督、推进标准化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因此,需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组织设计,创新需求管理等等举措来实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化。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解决城市中可能潜在的民族问题,为进一步开放城市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张川[9](2017)在《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南宁空港区旅游开发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内旅游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加之南宁市政府的重点关注和大量投入,旅游已经成为其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南宁市空港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在当地的山水之间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有其特殊的民俗景观,可以做民俗方面的旅游发展。南宁市空港区是一个正在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地区,不仅仅需要对于现有的资源进行保护,更需要对其他的有益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采用能够从长期、短期全面衡量的方法,将更有利于对于该区域的资源进行评价,也对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背景之下,笔者选择对南宁空港区的旅游进行调查,计算游客的支付意愿,并做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旅游开发价值评估。在对南宁空港区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本文会将空港区的经济价值分为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种,其中,非使用价值分为三类,分别是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本文会先就南宁空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的调查问卷进行设计和完善,将调查整理后的数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旅游资源的影响因素,并且对支付意愿进行统计分析,以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估,并在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对开发价值的评估并不是终点,重要的是通过对开发价值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找到适合南宁空港区发展的思路。
宋笑鹏[10](2014)在《基于游客感知角度下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渐改变,旅游业正以高速的发展形态向前推进,而乡村旅游的参与性、体验型以及原生态性等特征正好符合当今居民对旅游的多方位需求。然而现实状况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态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是否一致,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性与乡村旅游的供给功能是否对称,成为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并通过对游客感知下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以南宁市乡村旅游为例,先从资源、社会经济、客源、发展主体模式、SWOT分析来介绍了南宁市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现状;从游客感知价值出发,选取南宁市部分乡村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设施、环境、产品和服务四个方面进行调研,在这四个方面中又包含有25个细分指标。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数据的处理,来对南宁市乡村旅游各指标下游客满意度进行分析。再通过各指标下游客满意度平均得分,得出南宁市乡村旅游目前存在有基础设施不到位、周边环境美化程度有待提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低、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这充分说明游客感知下的南宁市乡村旅游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与游客的需求性形成了较大的矛盾。针对游客感知视角下存在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实地考察以及对游客的半结构式访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来自建设资金的不到位、思想观念的落后、人才的缺失、产业链缺乏联动性以及转型升级的滞后性。并结合以上观点提出了优化与整合南宁市乡村旅游可行性策略,结论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资源与提升品牌效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宣传与市场营销、加强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拓宽融资渠道几个方面。
二、对南宁市开发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南宁市开发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国家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 |
1.1.2 从学科特点的角度来看 |
1.1.3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看 |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素养和素质 |
1.2.2 人文素养 |
1.2.3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3 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 |
2.3 基于物理教学剖析初中生人文素养的相关内涵 |
2.3.1 爱国之情,民族自豪感 |
2.3.2 社会责任感,关心人类命运 |
2.3.3 审美情趣 |
2.3.4 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科学信念 |
2.3.5 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
2.3.6 团结协作精神 |
3.人文素养在初中物理各类教学资源中的呈现 |
3.1 初中物理教材中人文素养的呈现 |
3.1.1 判定标准的说明 |
3.1.2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涵呈现次数的统计 |
3.1.3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内涵呈现的具体分析 |
3.1.4 小结 |
3.2 2015-2020 年广西南宁市物理中考题中人文素养的呈现 |
3.2.1 判定标准的说明 |
3.2.2 2015-2020 年广西南宁市物理中考题中人文素养内涵呈现的统计 |
3.2.3 2015-2020 年广西南宁市物理中考题中人文素养内涵呈现的具体分析 |
3.2.4 小结 |
3.3 时事热点、政治新闻中人文素养在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 |
3.4 广西壮族文化中人文素养在相关物理知识的呈现 |
4.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现状调查 |
4.1 调查对象 |
4.2 调查内容 |
4.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4 调查结果的成因分析 |
4.4.1 社会环境不够重视物理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
4.4.2 教师没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意识 |
4.4.3 学生自身没有形成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的观念 |
5.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原则及策略 |
5.1 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原则 |
5.1.1 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原则 |
5.1.2 多样性和创新性统一原则 |
5.1.3 自然融合原则 |
5.1.4 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 |
5.2 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策略 |
5.2.1 挖掘多方面的教学素材,巧设物理情境 |
5.2.2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
5.2.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精神 |
6.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培养途径的探索 |
6.1 初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和物理核心素养结合的教学片段研究初探 |
6.1.1 人文素养和物理观念结合的初中物理教学片段研究 |
6.1.2 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结合的初中物理教学片段研究 |
6.1.3 人文素养和实验探究结合的初中物理教学片段研究 |
6.1.4 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结合的初中物理教学片段研究 |
7.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教学应用 |
7.1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
7.2 实施过程 |
7.3 访谈法调查教学效果 |
7.3.1 访谈对象及问题设计 |
7.3.2 访谈的结果 |
7.3.3 访谈得出的结论 |
8.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2)夜间经济背景下南宁市美食旅游体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
1.2.2 夜间经济研究综述 |
1.2.3 美食旅游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可能的创新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夜间经济 |
2.1.2 旅游美食 |
2.1.3 美食旅游 |
2.1.4 美食旅游者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模型 |
2.2.3 重要性-表现性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夜间经济下南宁市美食旅游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
3.1 发展现状 |
3.1.1 美食旅游产品日趋丰富 |
3.1.2 美食旅游街区建设初显成效 |
3.1.3 美食旅游发展政策及规划较完善 |
3.2 主要特征 |
3.2.1 美食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 |
3.2.2 美食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体验性不强 |
3.2.3 美食旅游街区业态单一,经营环境吸引力不强 |
3.2.4 美食旅游营销手段单一,美食旅游品牌形象缺乏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经济下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1 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评价设计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方法 |
4.2 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4.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 调查问卷设计 |
4.3.1 测量标度的确定 |
4.3.2 问卷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PA分析的南宁市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评价 |
5.1 案例样本选择 |
5.2 数据来源 |
5.3 数据分析 |
5.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2 人口统计学分析 |
5.3.3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5.3.4 游客整体满意度分析 |
5.4 美食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5.5 美食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IPA分析 |
5.5.1 重要性与满意度配对分析 |
5.5.2 IPA模型分析 |
5.5.3 南宁市美食体验质量评价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夜间经济下南宁市美食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策略 |
6.1 持续提升策略 |
6.1.1 强化夜间卫生安全管理,优化夜间美食旅游环境 |
6.1.2 推进各旅游要素深度融合,打造夜间文旅城市 |
6.1.3 强化壮乡特色,培育东盟风情,打造美食旅游产业品牌 |
6.2 重点改善策略 |
6.2.1 重点改善夜间经济配套基础设施,优化美食旅游接待环境 |
6.2.2 完善行业监控与管理机制,促进公私合作 |
6.2.3 优化美食街区休闲功能,营造美食街区文化氛围 |
6.3 积极拓展策略 |
6.3.1 开发美食旅游体验主题,增强游客参与感 |
6.3.2 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鼓励社会主体投入 |
6.4 适度调控策略 |
6.4.1 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
6.4.2 鼓励居民参与,建立地方认同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夜间经济下南宁市游客美食旅游体验质量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及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景观 |
2.1.2 文化功能 |
2.1.3 文化特质 |
2.1.4 地方与地方性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分析框架 |
3.2 案例概况与选择 |
3.2.1 开封夜市总体状况 |
3.2.2 案例选择 |
4 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的形式 |
4.1 饮食文化:历史传承与规范 |
4.1.1 夜市缘起:“瓦肆” |
4.1.2 小吃特色:地方与传统 |
4.1.3 餐车装饰:统一与自由 |
4.1.4 商户服饰:标准化 |
4.1.5 小结 |
4.2 市井文化:商业生产与平民消费 |
4.2.1 商业性 |
4.2.2 娱乐性与务实性 |
4.2.3 大众性与便捷性 |
4.2.4 小结 |
4.3 多民族文化:边界、味道与认同 |
4.3.1 民族特色饮食 |
4.3.2 味道与认同 |
4.3.3 小结 |
4.4 小结 |
5 开封小吃夜市类型及空间结构 |
5.1 小吃夜市的类型 |
5.2 小吃夜市的空间结构 |
5.3 小吃夜市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 |
5.4 小结 |
6 开封小吃夜市的空间扩散及影响因素 |
6.1 小吃夜市时空演变特征 |
6.2 小吃夜市的缓冲区分析 |
6.3 小吃夜市空间扩散的原因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南宁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壮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
二、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壮族文化传承 |
二、校本课程开发 |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章 S小学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 |
二、开发了相关的校本教材 |
三、拟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
四、有计划地实施了校本课程 |
五、进行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
一、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提升了管理者的课程领导能力 |
四、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与称赞 |
五、建设了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 |
第三章 S小学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S小学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
二、校本教材有待完善、开发 |
三、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弹性不足 |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还不够全面 |
第二节 S小学壮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指导 |
二、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
三、校本课程开发还需加大资金的投入 |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安排还需统筹规划 |
五、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第四章 S小学壮族文化传承校本课程开发改进的策略 |
第一节 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 |
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
二、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
三、与开展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小学进行交流 |
四、聘请专业传承人指导 |
第二节 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培训 |
一、校本培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
二、做好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 |
第三节 继续完善、开发校本教材 |
一、突出校本教材的壮族文化特色 |
二、通过新编、改编、汇编的方式开发校本教材 |
第四节 统整规划校本课程的实施时间 |
一、有效地利用大课间 |
二、适当地调整学习时间 |
三、合并部分校本课程 |
第五节 采用多元化方法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
一、注重个性化评价 |
二、进行多主体相互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后记 |
(5)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民族餐饮文化传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的背景 |
(一)国家背景。 |
(二)区域背景。 |
(三)学院背景。 |
二、概念认知 |
(一)民族文化。 |
(二)文化传承。 |
三、民族餐饮文化传承 |
(一)坚定民族餐饮文化的传承目标。 |
(二)依托产教融合的传承平台。 |
(三)构建“一校多品”的传承路径。 |
(四)运用活态传承方式。 |
四、民族餐饮文化传承的意义 |
(一)优化学院师资结构。 |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三)传承民族餐饮文化。 |
(四)推广民族餐饮文化。 |
(6)“三月三”节日习俗对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基于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政策的重视 |
2.基于学科视角的关注 |
(二)文献综述 |
1.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研究 |
2.关于壮族“三月三”的相关研究 |
3.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文化认同理论 |
2.文化记忆理论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1.节日习俗 |
2.壮族“三月三” |
3.文化传承 |
一、节日习俗与壮族学生的文化传承 |
(一)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的关联 |
(二)节日习俗与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关系 |
1.节日习俗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 |
2.学生是节日习俗传承的新生力量 |
3.节日习俗是学生文化传承的“精神植被” |
4.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促进节日习俗的发展 |
(三)影响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因素 |
1.政策法规的出台 |
2.社会环境转型 |
3.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
二、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的文化变迁 |
(一)由群众自发到官商主导 |
(二)由倚歌择配到文化娱乐 |
(三)由原生态文化到与现代文化并存 |
(四)由山野对歌到舞台表演 |
(五)由成人主导到学生参与 |
三、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的观察 |
(一)田野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
1.武鸣区地理风貌概况 |
2.历史文化背景 |
(二)活动组织形式 |
1.政府相关部门统筹 |
2.学校单位参演为主体 |
3.乡村社区为依托 |
(三)学生参与的项目 |
1.服饰展示 |
2.千人竹竿阵 |
3.制作五色糯米饭 |
4.歌咏文化传承 |
(四)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
四、壮族学生参与“三月三”节日文化传承活动的反思 |
(一)“三月三”节日习俗对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积极效应 |
1.渗透民族精神,体现审美价值 |
2.积淀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 |
3.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了文化自信 |
(二)“三月三”文化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 |
1.寻根问祖的文化记忆被商业活动冲淡 |
2.碎片化的传承活动削弱了对民族文化的整体认知 |
3.浅表化的传承活动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 |
(三)“三月三”文化传承活动的理论分析 |
1.节日与文化记忆 |
2.节日与文化认同 |
3.节日与文化延续 |
五、深化壮族学生节日习俗文化传承的策略 |
(一)扩大节日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全面参与 |
(二)多渠道并行,加强文化记忆 |
1.家庭节日仪式的文化熏陶 |
2.学校节日习俗文化的习得 |
3.社会节日习俗文化的参与 |
4.网络节日习俗文化的传播 |
(三)以节日为“抓手”,建构整体文化认知 |
(四)“教、学、做”合一,深化文化认同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访谈提纲 |
2.田野日志 |
3.武鸣调查图片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M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SATI统计分析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状况 |
(二)国内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依据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现实依据 |
一、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
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多元文化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联合的理论 |
三、课程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课程的顶层设计 |
一、课程的核心理念 |
二、课程的育人目标 |
(一)课程目标需要符合我国的国家意志 |
(二)课程目标还需符合广西本地实际 |
第二节 课程内容及情景的建设 |
一、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 |
(一)教材要契合素质教育精神 |
(二)教材形式要多样化 |
二、课程教学情景的建设 |
(一)教学情景的真实性原则 |
(二)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原则 |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优化及师资建设 |
一、课程实施的不同方式 |
(一)课程实施方式的综合性 |
(二)课程实施方式的均衡性 |
二、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一)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
(二)提高教师课程参与的力度 |
第四节 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建设 |
一、课程管理的建设 |
(一)多部门联合管理相关课程 |
(二)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相互融合 |
二、课程评价的建设 |
(一)课程评价需要贯穿始终 |
(二)课程评价需要贯彻全方位 |
第四章 M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M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
一、南宁市M小学简介 |
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现状调查 |
(一)课程建设的理念和育人目标 |
(二)M小学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情况 |
(三)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评价情况 |
(四)学生学习情况及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态度 |
第二节 M小学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效 |
一、课程目标得到了较好地实现 |
二、课程内容、结构形成了自有的体系 |
三、课程实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
四、课程评价方式关注到了过程评价 |
第三节 M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需更精准的问题 |
二、课程运行机制更便畅的问题 |
三、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更完善的问题 |
四、课程结构更合理的问题 |
五、课程实施更有效的问题 |
第五章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的症结分析 |
第一节 学校偏重活动课忽视专项课 |
第二节 学校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尚不全面 |
第三节 学校课程师资不足 |
第四节 学校课程管理方法、评价手段欠佳 |
第六章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的优化对策探讨 |
第一节 课程内容、结构整合 |
一、构建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合理科学的体系 |
二、充分发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第二节 课程资源整合 |
一、充分开发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校内和校外资源 |
二、合理利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硬性和软性资源 |
第三节 课程教师队伍整合 |
一、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
二、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及参与的能力 |
第四节 课程方法整合 |
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需要科学的管理 |
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需要有力的监督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念 |
二、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概念及其内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精细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及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第一节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 |
一、人口与民族构成:人口众多,成分复杂 |
二、居住特点与分布情况:点多面广 |
三、文化水平与沟通能力:文化层次不高,语言沟通较为顺畅 |
四、职业与收入:职业种类较少,收入多样差异化 |
第二节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一、相关法律法规 |
二、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
三、公共服务供给内容 |
四、公共服务供给的服务派员 |
第三节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性 |
一、关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
二、关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 |
三、关乎公共部门效能提升与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 |
第四章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缺失的体现及原因 |
第一节 公共服务供给中精准化缺失的具体体现 |
一、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协同具有碎片性 |
二、公共服务供给需求识别具有随意性 |
三、公共服务供给计划执行具有低效性 |
四、公共服务供给缺乏量化与标准化 |
五、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弱化,存在供给缺位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缺失的原因 |
一、组织设计不科学,缺乏整体性整合 |
二、尚未形成科学的需求管理工作方法 |
三、计划执行缺乏监督与评估 |
四、推进标准化动力不足 |
五、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
六、顶层设计欠缺制约着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
第五章 国外城市族裔公共服务供给经验对精准化建设启示 |
第一节 经验借鉴 |
一、美国:推行文化融合,注重社区协同服务 |
二、加拿大:设置一站式客户中心与中间经纪人 |
三、英国:完善社保,公民本位 |
第二节 获得的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建设启示 |
一、构建国族意识,培育现代公民 |
二、注重参与教育 |
三、互动导向的服务供给 |
四、以法律保障正当权益 |
第六章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 |
一、加速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
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
第二节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设计,协调实现整体性治理 |
一、厘清权限,细化责任 |
二、以信息化强化部门间整合衔接 |
第三节 完善需求表达机制,大数据创新需求管理 |
一、构建制度化的需求管理与决策参与机制 |
二、运用大数据精准预测需求内容 |
第四节 注重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与专业性提升 |
一、构建精心服务意识 |
二、重视服务人员专业性提升 |
第五节 培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代公民意识 |
一、培养法治意识 |
二、加强需求表达与公共事务参与教育 |
第六节 改进绩效考核机制,驱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改进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南宁空港区旅游开发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创新点 |
2. 游客支付意愿和旅游开发价值评估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分析 |
2.2 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
2.3 小结 |
3. 基于游客旅游支付意愿的旅游开发价值评估(CVM)设计 |
3.1 支付意愿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
3.1.1 支付意愿的概念 |
3.1.2 支付意愿假设条件及应用范围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问卷设计原则 |
3.2.2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
3.2.3 支付意愿的确定方式选择 |
3.2.4 预调查及问卷改进 |
3.2.5 调查问卷的样本量确定 |
3.3 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整理 |
3.3.1 调查问卷发放时间和地点 |
3.3.2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确定 |
3.3.3 调查问卷发放 |
3.3.4 调查问卷整理 |
3.4 调查问卷分析 |
3.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方法 |
3.4.2 有效性检验 |
3.4.3 可靠性检验 |
4. 南宁空港区游客支付意愿和旅游开发价值评估(CVM)分析 |
4.1 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收入 |
4.1.4 学历 |
4.1.5 职业 |
4.2 游客旅游感知与偏好分析 |
4.2.1 旅行满意度 |
4.2.2 游客感兴趣的旅行项目 |
4.2.3 消息来源途径 |
4.2.4 对空港区旅游项目的熟悉度 |
4.2.5 旅游目的 |
4.2.6 旅游优势 |
4.3 游客旅游支付意愿分析 |
4.3.1 样本的支付意愿分析 |
4.3.2 游客支付意愿分析 |
4.3.3 影响游客旅游支付意愿的因素及原因分析 |
4.3.4 游客不愿意支付非使用价值的原因统计 |
4.3.5 游客支付意愿的敏感性检验 |
4.4 南宁空港区旅游开发价值评估分析 |
4.4.1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
4.4.2 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 |
4.4.3 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 |
4.4.4 旅游资源的环保价值 |
5. 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旅游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游客感知角度下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旅游趋势的必然需求 |
1.1.2 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 |
1.1.3 游客对乡村旅游多样性的需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旅游综述 |
1.3.2 国内乡村旅游综述 |
1.3.3 游客感知研究综述 |
1.3.4 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1.2 概念界定 |
2.2 理论知识 |
2.2.1 游客满意度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 南宁市乡村旅游经济、资源、客源状况 |
3.1.1 社会经济状况 |
3.1.2 资源状况 |
3.1.3 客源状况 |
3.2 南宁市乡村旅游的主体发展模式 |
3.2.1 直接型发展模式 |
3.2.2 间接型发展模式 |
3.3 南宁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 |
3.3.1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
3.3.2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劣势分析 |
3.3.3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 |
3.3.4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威胁 |
4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游客感知调查 |
4.1 研究方案设计 |
4.1.1 调研思路 |
4.1.2 调研方法 |
4.1.3 调研内容 |
4.2 数据分析 |
4.2.1 游客的社会学统计特征 |
4.2.2 游客对南宁市乡村旅游的感知分析 |
4.3 南宁市乡村旅游存在的具体问题 |
4.3.1 配套基础设施不到位,有待提升 |
4.3.2 周边环境欠佳,美化程度有待提高 |
4.3.3 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品位有待提升 |
4.3.4 景区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低,服务有待提高 |
4.3.5 宣传力度不够,渠道有待增加 |
4.4 南宁市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建设资金的匮乏 |
4.4.2 思想观念的落后性 |
4.4.3 却乏专业型人才 |
4.4.4 产业链缺乏联动性 |
4.4.5 转型升级的滞后性 |
5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 |
5.1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5.2 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
5.3 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
5.4 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与市场营销 |
5.5 拓宽融资渠道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 |
5.6 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与宏观调控力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四、对南宁市开发民族饮食文化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人文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 农修寒.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夜间经济背景下南宁市美食旅游体验质量研究[D]. 黄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3]开封小吃夜市文化特质及空间结构研究[D]. 罗冰. 河南大学, 2020(05)
- [4]壮族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南宁市S小学为例[D]. 刘远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民族餐饮文化传承探究[J]. 黄琼. 广西教育, 2019(26)
- [6]“三月三”节日习俗对壮族学生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 ——基于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的调查[D]. 高楠.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南宁市M小学为个案[D]. 高小安.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8]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化研究[D]. 范晶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9]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南宁空港区旅游开发价值评估研究[D]. 张川.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基于游客感知角度下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 宋笑鹏. 广西大学, 2014(02)
标签:壮族论文; 三月三论文; 人文素养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论文; 壮族服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