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包括箱体、进风筒和通风管,该箱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箱体内部延伸的进风筒,所述出风口与通风管的一端相连接,并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空气沿着进风筒进入箱体内,然后折回通过出风口排到通风管中,形成Z字型风流。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垃圾箱上加通风管且改变气流在垃圾箱内的流向实现Z型风流动,不加装影响气流的过滤装置还能实现垃圾进入垃圾箱而洁净空气排出垃圾箱外,可以使扫路车在工作时保持稳定的吸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风筒和通风管,该箱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箱体内部延伸的进风筒,所述出风口与通风管的一端相连接,并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空气沿着进风筒进入箱体内,然后折回通过出风口排到通风管中,形成Z字型风流。
设计方案
1.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风筒和通风管,该箱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箱体内部延伸的进风筒,所述出风口与通风管的一端相连接,并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
空气沿着进风筒进入箱体内,然后折回通过出风口排到通风管中,形成Z字型风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所在面为竖直面;所述进风口所在面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向箱体内侧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在箱体内斜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所延伸向箱体内部的长度大于箱体长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为L型通风管,且该L型通风管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方;L型通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箱体的另一侧面平齐并连接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离心式风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理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设备清扫逐渐取代人工清扫,而如何抑制机械设备清扫时产生的灰尘和避免空气排放带有的灰尘产生二次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在真空吸扫型扫路车控尘过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吸嘴、扫刷等处喷雾降尘;2、在垃圾箱内喷雾降尘;3、在垃圾箱出风口处加装过滤装置降尘避免排放二次污染等等。而在出风口处加装过滤的过滤装置,通常通风能力与过滤装置的表面积、过滤精度有关系,表面积越大、过滤精度越低,通风能力就越强,反过来表面积越小、过滤精度越高,通风能力就越弱。而表面积大则过滤装置的体积就越大,通风能力越弱则意味着扫路车的吸力越弱。过滤装置的体积则受扫路车体积及垃圾箱容积等因素限制,而且对于控制扫路车空气二次排放产生污染的垃圾箱过滤装置一是会占用很大的体积,减小垃圾箱的有效容量;二是过滤装置影响通风能力,直接影响扫路车的吸力,影响扫路车使用效果;三是过滤装置容易被灰尘堵塞,需要经常维护保养。通常扫路车垃圾进口在垃圾箱的前方或者下方,而出风口在垃圾箱的上方或者后方,不设置过滤装置则灰尘会随着气流直接排出垃圾箱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包括箱体、进风筒和通风管,该箱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箱体内部延伸的进风筒,所述出风口与通风管的一端相连接,并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
空气沿着进风筒进入箱体内,然后折回通过出风口排到通风管中,形成Z字型风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扫路车清扫的落叶、灰尘等垃圾随着气流通过进风筒进入垃圾箱的箱体,进风筒内还可以设置水雾降尘的喷嘴,将垃圾淋湿,垃圾进入垃圾箱后,通常较重的垃圾如石子、树枝等会落入垃圾箱体底部,而较轻的垃圾如纸屑、树叶会随着气流飘动。额定风量的情况下气流的速度与通过面积成反比,进风筒通过面积较小,所以气流速度快,而垃圾箱内通过面积大,气流速度慢。气流进入垃圾箱的箱体内后速度减慢,大块垃圾直接落入箱体内,较轻的垃圾随着空气流动速度得变慢也会落入箱体内,干净的空气沿着箱体前方的通风管排出垃圾箱外,与进风筒形成一个Z字型风流,避免空气直接流动而将灰尘排出垃圾向外,不借助过滤装置即可将垃圾、灰尘全部留在垃圾箱内,节省垃圾箱空间且不影响风机的吸力,稳定扫路车的清扫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所在面为竖直面;所述进风口所在面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向箱体内侧的方向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筒在箱体内斜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筒所延伸向箱体内部的长度大于箱体长度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管为L型通风管,且该L型通风管固定在所述箱体的上方;L型通风管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箱体的另一侧面平齐并连接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采用离心式风机。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垃圾箱上加通风管且改变气流在垃圾箱内的流向实现Z型风流动,不加装影响气流的过滤装置还能实现垃圾进入垃圾箱而洁净空气排出垃圾箱外,可以使扫路车在工作时保持稳定的吸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箱体;2、进风筒;3、通风管;4、风机;5、进风口;6、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流动垃圾收集箱,包括箱体1、进风筒2和通风管3,该箱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且所述出风口6靠近所述箱体1的上部,进风口5设置在箱体1的中部;所述进风口5连接有向箱体1内部延伸的进风筒2,所述出风口6与通风管3的一端相连接,并所述通风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风机4。风机4为电机或者液压马达驱动,产生吸力后将垃圾箱内的空气抽出垃圾箱外。额定风量的情况下气流的速度与通过面积成反比,进风筒2通过面积较小,所以气流速度快,而垃圾箱内通过面积大,气流速度慢,进风筒2的气流可以快速将垃圾吸入箱体1内。空气沿着进风筒2进入箱体1内,然后折回通过出风口6排到通风管3中,形成Z字型风流,垃圾落入箱体1内而空气从进风筒2的反向侧排出箱体1,整个空气流动呈Z型方式,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灰尘能够有效的降低灰尘排放,不占用垃圾箱内空间且不影响扫路车吸力。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扫路车清扫的落叶、灰尘等垃圾随着气流通过进风筒2进入垃圾箱的箱体1,垃圾进入垃圾箱后,通常较重的垃圾如石子、树枝等会落入垃圾箱体1底部,而较轻的垃圾如纸屑、树叶会随着气流飘动。额定风量的情况下气流的速度与通过面积成反比,进风筒2通过面积较小,所以气流速度快,而垃圾箱内通过面积大,气流速度慢。气流进入垃圾箱的箱体1内后速度减慢,大块垃圾直接落入箱体1内,较轻的垃圾随着空气流动速度得变慢也会落入箱体1内,干净的空气沿着箱体1前方的通风管3排出垃圾箱外,与进风筒2形成一个Z字型风流,避免空气直接流动而将灰尘排出垃圾向外,不借助过滤装置即可将垃圾、灰尘全部留在垃圾箱内,节省垃圾箱空间且不影响风机4的吸力,稳定扫路车的清扫效果。
作为本案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风口6所在面为竖直面;所述进风口5所在面为倾斜面,且该倾斜面向箱体1内侧的方向倾斜。进风口5的口径与倾斜面的宽度比优选为1:4-1:3。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便于收集垃圾。所述进风筒2在箱体1内斜向上倾斜。
所述进风筒2所延伸向箱体1内部的长度大于箱体1长度的一半,该结构便于形成Z字型的气流。所述通风管3为L型通风管,且该L型通风管3固定在所述箱体1的上方;L型通风管3的一端与出风口6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的另一侧面平齐并连接风机4,该结构占用体积小,并且在风机4的作用下能够将干净的空气排出。所述风机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风机4采用离心式风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778.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352010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65F 1/14
专利分类号:B65F1/14;E01H1/08
范畴分类:34B;41A;
申请人:沈阳德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沈阳德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畅路25-1号
发明人:王晓辉;安小强;李艳冰;尤洪峰;董艳卓
第一发明人:王晓辉
当前权利人:沈阳德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宬
代理机构:21239
代理机构编号:辽宁东来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