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抗氧化,化合物,微生物,碳水化合物,丙烯醛,糖苷酶。
活性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1](2019)在《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方法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优化后获得的产物经去离子水及20%、40%、60%、8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纯化,分别测定不同洗脱液对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 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组分进行结构分析。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31 W,液料比20. 3∶1,提取温度72. 2℃,提取时间30. 46 min,该条件下获得树莓根提取物得率为(10. 05±0. 2)%。40%、60%及80%乙醇洗脱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纯度可达80%;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等浓度抗坏血酸(Vc)的0. 34和0. 59倍。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包括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C1、儿茶素、(4β,8)-非瑟酮醇-儿茶素、原花青素B2等5种组分。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了具有较高抗氧化功能的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为树莓根的资源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吴文能,姜阳明,张卜艳,王家忠,杜海堂[2](2019)在《新型1,2,4-叁唑硫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4,5-叁甲氧苯甲酸为原料,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2,4-叁唑与酰胺结构结合,通过酯化、肼解、环化、醚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合成1,2,4-叁唑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6a~6m,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浓度50μg/m L时,化合物6a~6m对猕猴桃软腐病中的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灰霉菌(B. cinerea)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k和6l对葡萄座腔菌、拟茎点霉菌和灰霉菌的抑制活性在83. 4%~91. 3%;化合物6k对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的EC50值为46. 6和30. 8μg/m L,均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57. 6和32. 1μg/m L)。以上结果表明,1,2,4-叁唑硫醚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穆雅利,胡夏桐,马志卿,雷鹏[3](2019)在《异唑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唑啉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并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抗菌、抗炎等活性;在兽药领域,表现出优良的杀寄生虫活性;在农药领域,具有良好的除草、杀菌、杀虫等活性。对异唑啉类化合物的医用、兽用及农用活性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其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9年12期)
周祉延,徐欣,周媛[4](2019)在《人体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定植着大量微生物,主要位于肠道、口腔、皮肤、阴道及鼻腔等位点。微生物复杂多样的代谢活动不仅辅助人体的消化功能,还参与了各系统的重要生理及病理活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是一系列具有降解、修饰及生成糖苷键功能的酶。微生物可产生众多CAZymes,协同人体细胞一起对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进行降解,便于进一步代谢利用并产生新的生物信号分子,是微生物参与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对人类各微生物聚集位点,尤其是肠道和口腔的复杂多糖代谢机制以及微生物CAZymes相关代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微生物CAZymes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及前景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唐世利,王晓英,车泓瑞,李金蕙,梁玲玲[5](2019)在《钒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广泛。近年来,人们对钒类化合物的研究在不断深入,钒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为临床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钒类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抗糖尿病活性,抗肿瘤,抗菌活性以及钒类化合物产生抗糖尿病,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并且综述了钒类化合物对骨骼生长、脂肪代谢、生长发育、造血功能、生殖功能、毒副作用等生理活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黄四新,周先丽,莫青胡,钟韬,罗琴[6](2019)在《研究青钱柳中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钱柳中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青钱柳中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通过测定各化合物的还原能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体外酶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6、7、9、10都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4403±0.0827)、(0.0327±0.0084)、(0.1497±0.0217)、(0.0033±0.0015)、(0.0050±0.0017)mg·mL~(-1)。此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4、6、7、9、10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0018±0.0003)、(0.0017±0.0006)、(0.0160±0.0030)、(0.0073±0.0023)、(0.0017±0.0006)、(0.0203±0.0055)、(0.0037±0.0006)、(0.0043±0.0006)mg·mL~(-1);化合物1、2、4、6、7、9均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吸光度值分别为(1.452±0.037)、(1.455±0.028)、(1.121±0.009)、(1.641±0.083)、(1.171±0.055)、(1.329±0.018);化合物2和4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1.74±0.19)、(1.01±0.16)mg·mL~(-1)。结论青钱柳中化合物3、6、7、9均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剂和抗氧化剂被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杜琳,黄清东,陈聪地,韩涛,张琦[7](2019)在《蔓菁中两个新的叁萜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蔓菁Brassica rapa L.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共分离得到4个叁萜、3个黄酮和1个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高分辨及二维核磁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2为新的叁萜类化合物, 3~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显示1和2对5种常见的癌细胞均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HL-60具有显着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5.87和10.32μmol·L-1。(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水清,许静仪[8](2019)在《酮酰腙希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酮、环己酮、苯甲酸甲酯、对甲基苯甲酸甲酯、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4种酮酰腙希夫碱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并试验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乙酮苯甲酰腙对绿苋(Amaranthus viridis)的株防效最强。(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Zhi-hao,TAO,Chang,LI,Xiao-fei,XU,Yuan-jiang,PAN[9](2019)在《阿魏酸对活性羰基化合物丙烯醛清除活性及机理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寻找一种方便、快捷且有效的清除丙烯醛的天然试剂并研究其反应机理。创新点:发现了常见的天然酚酸阿魏酸具有有效清除丙烯醛的活性,且其反应位点与其他具有丙烯醛清除活性的酚酸类化合物不同。研究了该反应的过程,推测了其反应机理,并考察了该反应的构效关系。方法:(1)通过相同时间内阿魏酸对丙烯醛、谷胱甘肽的影响考察其清除活性;(2)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核磁共振技术(NMR)等技术鉴定产物结构;(3)通过研究阿魏酸、丙烯醛和反应产物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推断该反应的过程。结论:(1)阿魏酸可以有效抑制丙烯醛对细胞抗氧化系统的破坏;(2)该反应的过程是由阿魏酸在丙烯醛作用下脱羧,得到脱羧产物,再与丙烯醛进行迈克尔加成,得到最终加合产物;(3)苯环4号位的羟基对于脱羧过程是必需的;(4)苯环3号位的甲氧基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合产物的产率;(5)阿魏酸及其类似物的酯与丙烯醛不发生反应。(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9年11期)
贾仕杰,张海华,张焕,刘畅,陈思睿[10](2019)在《东北6种红树莓叶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地区6种不同品种的红树莓营养叶片为原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使用3种方法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多酚类物质。结果表明,6种红树莓叶片总酚含量高于总黄酮与原花青素含量。欧洲红的总酚与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56±0.06)mg/g和(3.77±0.06)mg/g;哈瑞泰兹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06±0.04)mg/g。3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中,红树莓叶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极显着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2;红树莓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显着,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89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出红树莓叶提取物中的13种多酚类物质,其中有6种酚酸和7种类黄酮,主要酚酸为鞣花酸、绿原酸、没食子酸等;主要类黄酮为芦丁、儿茶素、表儿茶素、金丝桃苷等。(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活性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3,4,5-叁甲氧苯甲酸为原料,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2,4-叁唑与酰胺结构结合,通过酯化、肼解、环化、醚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合成1,2,4-叁唑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6a~6m,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浓度50μg/m L时,化合物6a~6m对猕猴桃软腐病中的葡萄座腔菌(B.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灰霉菌(B. cinerea)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k和6l对葡萄座腔菌、拟茎点霉菌和灰霉菌的抑制活性在83. 4%~91. 3%;化合物6k对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的EC50值为46. 6和30. 8μg/m L,均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57. 6和32. 1μg/m L)。以上结果表明,1,2,4-叁唑硫醚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活性化合物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刁静静,曹荣安,李朝阳,李良玉.树莓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吴文能,姜阳明,张卜艳,王家忠,杜海堂.新型1,2,4-叁唑硫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J].化学通报.2019
[3].穆雅利,胡夏桐,马志卿,雷鹏.异唑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农药.2019
[4].周祉延,徐欣,周媛.人体微生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
[5].唐世利,王晓英,车泓瑞,李金蕙,梁玲玲.钒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9
[6].黄四新,周先丽,莫青胡,钟韬,罗琴.研究青钱柳中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J].中南药学.2019
[7].杜琳,黄清东,陈聪地,韩涛,张琦.蔓菁中两个新的叁萜化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9
[8].李水清,许静仪.酮酰腙希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9].Zhi-hao,TAO,Chang,LI,Xiao-fei,XU,Yuan-jiang,PAN.阿魏酸对活性羰基化合物丙烯醛清除活性及机理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9
[10].贾仕杰,张海华,张焕,刘畅,陈思睿.东北6种红树莓叶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