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际微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芳烃,水稻,植物,生物,有效性,沉积物。
根际微域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林,罗有发,周佳佳,邱静,吴兴玉[1](2019)在《铅锌废渣堆场4种先锋修复植物根际微域磷素赋存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先锋植物根际微域中磷素赋存形态特征对铅锌废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响应,选取黔西北土法炼锌废渣堆场植物生态修复5年后区域内长势良好的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土荆芥(Chenopodinmambrosioides L.)、叁叶草(Trifolium repens)及黑麦草(Lolium perenne)4种先锋植物根际微域废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物根际微域及无植物(对照)废渣中无机磷(IP)、总无机磷(TIP)、有效磷(AP)、有机磷(OP)、总磷(TP)含量及pH和有机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废渣相比,4种先锋植物的定植可显着降低废渣基质pH(p<0.05),但根际与非根际废渣均仍呈弱碱性(pH7.43~7.86);同时,不同植物均可促进铅锌废渣中有机质的积累,其中,大叶醉鱼草、土荆芥及叁叶草均可显着(p<0.05)提高植物根际废渣中的有机质。不同植物根际微域中磷素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并存在差异,其中大叶醉鱼草、土荆芥、叁叶草根际废渣中总磷、有效磷与各无机磷形态的含量高于非根际,而黑麦草则与其他3种植物呈相反的变化规律。4种植物对废渣中无机磷的吸收和利用较为充分,且对有机磷具有一定的富集,具体表现为4种先锋植物根际废渣中TIP/TP比值(48.17%~60.70%)明显低于对照(89.97%),而OP/TP比值(39.80%~51.83%)高于对照(10.03%)。铅锌废渣堆场植物修复5年后不同先锋植物的生长均促进废渣中磷素和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为渣场生态系统中群落自然演替或后续木本植物的建植提供有利的基质条件。(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孟凡波,于田田,迟杰,刘宏艳[2](2018)在《不同沉水植物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降解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有促进作用,然而其降解的根际效应尚不清楚.本文选取了两种典型的沉水植物(苦草和狐尾藻),利用自制的多隔层根箱研究了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距离根系4,mm微域内,植物根际促进了菲和芘的降解,存在根际效应,且苦草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去除率增幅(17.9%,~29.9%,和8.8%,~27.4%,)大于狐尾藻(13.8%,~26.2%,和10.8%,~22.5%,),说明苦草的根际效应大于狐尾藻;同时,0~6,mm微域内,苦草根际PAH-降解菌数量高于狐尾藻,且降解菌数量与菲和芘的去除率均显着正相关;此外,苦草和狐尾藻根系对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范围分别为6,mm和4,mm,且氧化还原电位与降解菌数量之间显着正相关,表明根系释氧提高PAH-降解菌数量,进而促进了菲和芘的降解.(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8年06期)
马媛[3](2018)在《浑善达克沙地榆生长指标与根际微域环境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的严重性,限制了当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对沙地的治理迫在眉睫。沙地榆(Ulmus pumila)作为浑善达克沙地主要的树种,是唯一的一种榆科榆属乔木,对沙地的稳定维持和恢复治理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当前,对于沙地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尚未从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方面,特别是还未从与沙地榆生长紧密相关的根际微域环境方面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生长指标进行取样分析,以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克什克腾旗、中部正蓝旗和西部正镶白旗为采样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选取叁种立地类型进行对比研究,以每个立地类型内沙地榆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培养和测定,分析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合通径分析法,研究浑善达克沙地榆生长指标与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浑善达克沙地由东向西沙地榆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正蓝旗高于正镶白旗和克什克腾旗;叁种立地类型下沙地榆在丘间地和阴坡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阳坡。根际土壤微环境与生长指标结论一致。(2)叁大类土壤微生物在数量上有很大差别,最大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小的是真菌,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对养分之间的竞争存在密切的关系;四种土壤酶活性在数量上也不相同,表现为蔗糖酶最大,磷酸酶和脲酶次之,过氧化氢酶最小,酶活性的增长促进了养分的释放,其土壤的综合肥力在沙地中较高。(3)通过分析沙地榆生长指标与地下微域环境的关系得出,受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影响最大的生长指标是基径。(4)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由此说明叁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增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一个有力指标。(5)在简单相关分析基础上,通过土壤养分对微生物总数和酶活性的通径分析发现,对其均产生直接作用的是有机质和有效磷,说明二者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及酶促反应底物。(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杜光辉[4](2017)在《水稻根际微域硫素形态变化及对砷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污染及人工添加重金属老化一年的水稻土中添加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的硫素,通过采用池栽试验,探讨硫素及重金属对水稻pH、Eh、pe+pH的影响;水稻根际与非根际硫素化学形态转化及其迁移规律;硫素对水稻不同部位干物重、水稻根系表面铁锰胶膜含量、重金属As、Cd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重金属As、Cd在不同生育期赋存形态的变化及其在根际与非根际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1)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在71~285 mV与85~255 mV,总体上看,非根际土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根际土;水稻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溶液的p H分别在7.6~8.4与7.4~8.4范围内浮动;pe+pH值在9.5~13.4与9.4~12.8范围内。(2)在水稻根际土中,硫素的添加能够显着增加水溶性与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且未污染水稻土的显着高于砷镉污染水稻土的;无机硫形态表现为水溶性硫远大于其余形态,吸附性与盐酸可溶性硫相对较少,最少的是盐酸挥发性硫。在水稻非根际土中,在分蘖与抽穗扬花期,硫素的添加均显着增加水溶性与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且石膏效果更好;在成熟期,各处理吸附性硫质量分数均显着降低;无机硫的形态依然以水溶性硫为主,其次是盐酸可溶性硫和盐酸挥发性硫,最后是吸附性硫的质量分数。(3)水稻根际土中,无机硫和有机硫分别占总硫20%~40%和60%~80%;非根际土为18%~46%和54%~82%。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相比,有机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及盐酸可溶性硫的质量分数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土的,盐酸挥发性硫低于非根际土。(4)从整个生育期内水稻茎叶、根系、籽粒干物质重来看,添加硫肥缓解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并能够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重,且石膏效果更好。(5)水稻体内重金属主要存在地下部,地上部相对比较低,且籽粒中最低。添加硫素能明显降低水稻根系、地上部、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添加低浓度的效果好于高浓度的且石膏效果更好。(6)在根际土壤,各处理中残渣态As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增加;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均有所降低。在非根际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As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残渣态As逐渐升高;专性吸附态、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As基本保持不变。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As主要以专性吸附态与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结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次之,残渣态与非专性吸附态的最少。(7)在根际土壤,各处理中总Cd、碳酸盐结合态、强有机态及残渣态Cd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增加;弱有机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先下降后上升;离子交换态整体有所降低。在非根际土壤中,各处理中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质量分数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升高;总Cd、离子交换态、弱有机态的逐渐降低;强有机态、残渣态变化不明显。在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Cd形态以离子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其次依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弱有机态和残渣态,最低的是强有机态。(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5)
岳克[5](2017)在《硫硒对水稻根际微域镉与砷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外源镉和砷污染水稻土的盆栽试验,施入不同浓度的硫和硒(石膏、亚硒酸钠),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硫和硒对水稻根表面胶膜的形成量、对水稻各器官吸收镉和砷以及根际非根际土壤中镉和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整个生育期根际土壤溶液与非根际土壤溶液Eh值分别在93~406 mV和100~407 mV之间;根际土壤溶液与非根际土壤溶液pH值分别在6.2~8.6和6.1~9.1之间,根际土pH值要小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壤溶液与非根际土壤溶液pe+pH值分别在8.40~14.80和8.58~14.71之间。(2)水稻根表胶膜数量在孕穗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胶膜以Fe膜为主,质量分数达到8057.51 mg·kg~(-1)~29327.89 mg·kg~(-1);Mn膜含量相对较低,质量分数为91.85 mg·kg~(-1)~655.59mg·kg~(-1)。施S能够促进水稻根表胶膜的形成。在孕穗期,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根表胶膜数量虽无明显变化,但有小幅增加趋势,可见施Se能够促进水稻根表胶膜的形成。(3)随着生育期延长,胶膜吸附的Cd逐渐减少。在分蘖期,水稻根表胶膜吸附Cd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在14.62 mg·kg~(-1)~35.16 mg·kg~(-1)之间,孕穗期为6.47 mg·kg~(-1)~17.87mg·kg~(-1),扬花期为2.18 mg·kg~(-1)~10.82 mg·kg~(-1),成熟期为2.54 mg·kg~(-1)~13.10 mg·kg~(-1)。施S或施Se均能促进胶膜的形成,从而促进其对Cd的吸附。(4)胶膜能阻碍水稻根系对Cd的吸收。水稻对镉的累积主要是根系,其次是茎叶,籽粒最低。水稻根系、茎叶和籽粒的最高累积量分别为:41.16mg·kg~(-1)、5.79 mg·kg~(-1)、0.96mg·kg~(-1)。施S或施Se能抑制水稻各器官对Cd的累积,减少水稻籽粒中镉含量。(5)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Cd的赋存形态主要是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且根际土交换态Cd的质量分数高于非根际土。弱有机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强有机态次之,残渣态最低。(6)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水稻根系和茎叶中的As含量逐渐增加。水稻吸收的As主要集中在根系,含量达到116.76~445.94 mg·kg~(-1);茎叶吸收的As较低,范围在5.11~29.86 mg·kg~(-1);籽粒As含量最低,范围在1.00~2.92 mg·kg~(-1)。施S能够抑制水稻对As的吸收。施S或施Se能够减少水稻籽粒中As含量。(7)水稻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砷的形态主要以专性吸附态和无定型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非专性吸附态砷含量最少。施S或施Se能够影响水稻根际土壤中砷的有效性及赋存形态。(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张丽,侯萌瑶,安毅,李玉浸,林大松[6](2017)在《生物炭对水稻根际微域土壤Cd生物有效性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根际箱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在Cd污染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Cd生物有效性及Cd在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着输入生物炭比例增加有上升趋势。在不同用量生物炭添加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d有效态含量均有下降,其中,根际土壤在中用量(50 g·kg~(-1))生物炭处理下降幅最大,达13.9%;非根际第一、二层土壤在高用量(100 g·kg~(-1))生物炭处理下达显着差异(P<0.05),分别下降了27.4%和22.9%,而第叁层土壤Cd有效态含量在中用量(50 g·kg~(-1))处理下效果最明显,下降了29.2%。施加生物炭均降低水稻各部位Cd含量,且与对照相比,水稻根和糙米中Cd的含量在中用量(50g·kg~(-1))生物炭处理下达显着性差异(P<0.05),分别下降了49.8%和81.2%;茎叶和稻壳分别在高用量(100 g·kg~(-1))和中用量(50 g·kg~(-1))处理下降幅最大,分别下降了28.2%和47.1%。由此可见,在Cd污染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炭能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并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孙福红,周启星,陈艳卿[7](2016)在《对二氯苯与Cd复合污染对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酶活性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多隔层根际箱培养试验研究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对二氯苯(1,4-DCB)和重金属Cd单一与复合污染对不同作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的毒性效应,并利用联合作用模型分析二者联合毒性效应的作用类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4-DCB单一胁迫抑制大豆各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活性,但能促进脲酶活性;低浓度1,4-DCB抑制小麦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高浓度1,4-DCB则促进近根际区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低浓度Cd胁迫促进大豆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活性,高浓度Cd则起抑制作用;脲酶活性则随Cd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均高于对照组;Cd抑制小麦各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随根际距离增加,大豆近根际区域(1 mm)土壤脲酶活性受到诱导,而小麦中央区域和1、2 mm近根际区域土壤脱氢酶活性被显着抑制。二者复合污染对植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酶活性的联合毒性效应与其浓度组合、植物种类、根际距离以及酶类型有关。(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于田田[8](2015)在《沉水植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多环芳烃的消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PAHs)是沉积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且其羟基类代谢产物(OH-PAHs)的毒性比母体更强。利用根际降解PAHs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根际降解机制的研究尚很缺乏。本论文首先建立了土壤/沉积物中OH-PAHs的分析方法;以苦草和狐尾藻为供试植物,利用浸没式多隔室根箱装置研究了沉水植物根际PAHs的消减机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本论文建立了一种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羟基芘的分析方法。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液为甲醇与二氯甲烷(V:V=35:65),体积10 mL,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次数3次。其中,甲醇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是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土壤/沉积物p H(5.7~9.8)与1-羟基芘的回收率(83.3%~6.6%)呈显着负显着(r=-0.928,n=5,p=0.023),pH越低,1-羟基芘的回收率越高;对于pH值相近的土壤/沉积物,本研究建立的超声提取法的回收率明显高于文献值。沉水植物根际微域PAHs降解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际确实能促进PAHs的降解,且距离根表4 mm微域内,存在根际效应,即植物组和对照组沉积物中PAHs含量差异显着(p<0.05);超过4 mm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苦草的根际效应显着大于狐尾藻(p<0.05)。沉积物中PAHs残留量与总磷脂脂肪酸(PLFAs)含量、革兰氏阳性菌(G+)以及细菌总量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同时,PAH-降解菌数量和PAHs的去除率也呈显着正关系(p<0.05)。此外,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具有根际微空间梯度递减规律,植物根系能显着增强Eh值,在根表尤为强烈。相关性分析发现,根际较高的Eh值能够增大PAH-降解菌数,进而显着提高PAHs的消减。根际微域中1-羟基芘与芘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表面根际修复PAHs的同时,也降低了OH-PAHs浓度,即降低了环境污染和潜在风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金彩霞,朱雯斐,郭桦,毛蕾,司晓薇[9](2014)在《毫米级根际微域磺胺嘧啶的降解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特制根际箱,研究了玉米根际效应作用下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在空间上将根-土界面(0~5 mm)细化到1 mm,箱内磺胺嘧啶剂量分别设为1 mg·kg-1和5 mg·kg-1,分别在出苗后第20、40和60 d取样,并将磺胺嘧啶降解率与根-土界面4种有机酸含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影响磺胺嘧啶在根际土壤降解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可有效促进磺胺嘧啶的降解,且磺胺嘧啶的最大消减水平发生在距离根室3 mm的近根区,降解顺序依次为:近根际>根室>远根际.通过对不同剂量磺胺嘧啶胁迫下有机酸响应的相关分析发现,苹果酸和乙酸是影响磺胺嘧啶在根际土壤中降解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江婧[10](2012)在《根际微域重金属形态变化及其迁移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际是旱地或湿地土壤中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影响的微域土区,具有与土体不一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湿地水文条件、植物根表铁锰氧化膜、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等均会影响重金属在根际微域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南矶山湿地植物苔草及湿地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采样、根箱实验和水培实验及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位条件下,受不同重金属胁迫(Pb单一胁迫、Cu单一胁迫以及Pb+Cu复合胁迫)的根际微域土壤中重金属(Cu, Fe, Mn, Pb)的形态变化和迁移规律;讨论了渍水条件下湿地植物产生的根表铁锰氧化膜在根际微域环境中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以及根表铁锰氧化膜与重金属各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根箱实验中,铜元素和铅元素在添加单一相同外源重金属胁迫时,植物体内相对应的重金属含量均增加;在铜铅复合胁迫时,植物体内铜元素和铅元素的含量均大于单一重金属胁迫时的含量,表现出铅铜复合胁迫下的协同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铜胁迫和铅铜复合胁迫下,植物中的铜元素向植物地上部分移动;在Cu胁迫下,植物中的铅元素向植物地上部分移动,这样均有利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在重金属单一胁迫或复合胁迫下植物中的铁锰元素均向植物地下部分移动,这样不利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土壤中Cu的总量与植物地下部分Cu元素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植物根部根表铁膜中Fe含量与植物地下部Fe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2)水培实验中,铜元素和铅元素在添加单一相同外源重金属胁迫时,植物体内相对应的重金属含量均增加;在铜铅复合胁迫时,植物体内铜元素和铅元素的含量均小于单一重金属胁迫时的含量,表现出铅铜复合胁迫下的拮抗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在单一和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均抑制了铜元素、锰元素向植物地上部分迁移,而促进铁元素向植物地上部分迁移;在铅胁迫和铅铜复合胁迫下,均促进铅元素向植物地上部分移动。根表铁膜中Cu含量与水溶液中Cu含量及根表铁膜Fe的含量相关性显着;植物的地上部分Fe含量和根部Fe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Mn却无明显的相关性;水溶液中的Pb含量与根表铁膜中的Pb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3)外源Pb胁迫下,在根际微域环境(0~4.5mm)内,Cu元素各形态呈现出:可氧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弱酸提取态;Fe大致呈现出以下趋势:弱酸提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可氧化态含量。外源Cu胁迫下,测得弱酸提取态在距中心根室1.5~3mm处含量高于根尖处,而可氧化态含量在距中心根室3~4.5mm处含量最高,可还原态含量在根尖0~4.5mm范围内变化不大。Fe元素在Cu胁迫下,根际微域层间弱酸提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可氧化态含量。Pb+Cu复合胁迫下,根际微域层间Cu大致呈现出弱酸提取态含量>可氧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并有波动和不稳定的现象。Fe大致呈现出弱酸提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可氧化态含量。Mn元素在Pb、Cu、Pb+Cu胁迫下,各微域层间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弱酸提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可氧化态含量。Pb元素在Pb、Cu、Pb+Cu胁迫下,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可氧化态含量>可还原态含量>弱酸提取态含量。(4)水位变化对根表铁锰氧化膜中Cu、Fe、Mn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水位2~3cm下,根表膜中Cu、Fe、Mn含量最高,说明铁膜能增加对Cu、Fe、Mn的吸附,而水位对Pb的影响较小在水位2~3cm下,根表铁膜中Fe含量与根表铁膜中Cu含量、Cu的弱酸提取态含量和Cu的可氧化态含量有明显相关性,而与Cu的可还原态含量没有相关性。根表铁膜中Fe元素的含量与Fe的可氧化态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铁的可氧化态与铁的可还原态有明显的相关性。根表铁膜中的Fe含量与根表铁膜中的Mn含量、Mn的可还原态和Mn的可氧化态有明显的相关性。根表铁膜中的Pb含量与Pb可还原态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12-07)
根际微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有促进作用,然而其降解的根际效应尚不清楚.本文选取了两种典型的沉水植物(苦草和狐尾藻),利用自制的多隔层根箱研究了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距离根系4,mm微域内,植物根际促进了菲和芘的降解,存在根际效应,且苦草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去除率增幅(17.9%,~29.9%,和8.8%,~27.4%,)大于狐尾藻(13.8%,~26.2%,和10.8%,~22.5%,),说明苦草的根际效应大于狐尾藻;同时,0~6,mm微域内,苦草根际PAH-降解菌数量高于狐尾藻,且降解菌数量与菲和芘的去除率均显着正相关;此外,苦草和狐尾藻根系对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范围分别为6,mm和4,mm,且氧化还原电位与降解菌数量之间显着正相关,表明根系释氧提高PAH-降解菌数量,进而促进了菲和芘的降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际微域论文参考文献
[1].郑志林,罗有发,周佳佳,邱静,吴兴玉.铅锌废渣堆场4种先锋修复植物根际微域磷素赋存形态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
[2].孟凡波,于田田,迟杰,刘宏艳.不同沉水植物根际微域中菲和芘的降解行为[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8
[3].马媛.浑善达克沙地榆生长指标与根际微域环境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杜光辉.水稻根际微域硫素形态变化及对砷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7
[5].岳克.硫硒对水稻根际微域镉与砷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7
[6].张丽,侯萌瑶,安毅,李玉浸,林大松.生物炭对水稻根际微域土壤Cd生物有效性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
[7].孙福红,周启星,陈艳卿.对二氯苯与Cd复合污染对毫米级根际微域土壤酶活性的联合毒性效应评价[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6
[8].于田田.沉水植物毫米级根际微域多环芳烃的消减机制[D].天津大学.2015
[9].金彩霞,朱雯斐,郭桦,毛蕾,司晓薇.毫米级根际微域磺胺嘧啶的降解动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
[10].江婧.根际微域重金属形态变化及其迁移转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