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尽管现代抗生素和外科技术进步巨大,但在治疗如深部软组织感染或骨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全身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容易出现肾毒性、耳毒性和胃肠道等毒副作用,且费用昂贵,疗效不确定。而局部给药系统可以在感染局部实现持续释放高浓度的抗生素,从而更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感染,明显降低全身抗生素治疗的毒副作用。将万古霉素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载成微球后,随着微球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可在感染处长时间维持有效抑菌浓度,实现局部抗感染作用。目的:用正交设计实验对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制备出粒径均匀的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同时检测其体外药物释放及抑菌性能。方法: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微球载药率和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对不同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溶液浓度、内水相药物浓度、外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搅拌转速4个工艺条件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结果与结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相9 mL: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500 mg、内水相1 mL:万古霉素300 mg、外水相: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3%、转速400r/min;其他三因素不变,搅拌速率为400,800,1200r/min时制备出了粒径(232±26)μm、(157±23)μm、(102±37)μm的微球;选用平均粒径为(102±37)μm的微球,测定其载药率为(17.40±1.87)%;包封率为(35.12±3.65)%,体外药物释放显示微球在第1天药物释放率为(17.91±2.41)%,有一定突释,2 d后释放率逐渐降低放缓,12 d时累计释放(58.78±1.54)%,12-24 d平均每天释放1.41%,于24d时累计释放(75.31±1.02)%。说明采用最佳工艺可制备粒径均匀药物释放平稳的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亚珍,邱晓明,李松凯
关键词: 万古霉素抗药性,微球体,组织工程,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正交,载药率,包封率,药物释放,体外抑菌,生物材料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有机化工,药学
单位: 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总医院骨科中心
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08RJZA146,项目负责人:李松凯),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CLZ14JB03,项目负责人:李松凯)~~
分类号: R943
页码: 211-217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190K
下载量: 500
相关论文文献
- [1].羧甲基纤维素生产中氯乙酸钠羟基乙酸钠测定方法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15(02)
- [2].一种制备高纯度固体羟基乙酸的新方法[J]. 山东化工 2016(10)
- [3].20(S)-羟基乙酸喜树碱酯中间体的制备[J].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4].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07)
- [5].天然药物聚乳酸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7(08)
- [6].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控释系统的突释与控制[J]. 西南国防医药 2011(08)
- [7].从乙二醛经康尼查罗反应合成羟基乙酸的新方法[J]. 合成化学 2008(04)
- [8].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评价[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 [9].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多肽蛋白类药物微球控释系统的突释与控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8)
- [10].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9)
- [11].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鸦胆子油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03)
- [12].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及其修饰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16)
- [13].蜗牛黏液中尿囊素、羟基乙酸的含量测定及其理化性质考察[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8(06)
- [14].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体外降解产物的测定[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7(01)
- [15].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04)
- [16].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03)
- [17].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炉的羟基乙酸-甲酸化学清洗[J]. 清洗世界 2011(02)
- [18].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5:75)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J]. 食品与药品 2015(02)
- [19].载多烯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药物稳定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21)
- [20].正交优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2)
- [21].聚乳酸-羟基乙酸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6(01)
- [22].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涂层的释药性能[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4(02)
- [23].聚乳酸-羟基乙酸药物缓释体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51)
- [24].胸腺五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21)
- [25].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0)
- [26].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4(05)
- [27].大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J]. 中南药学 2012(09)
- [28].重组人生长激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20)
- [29].载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研究[J]. 材料导报 2009(S1)
- [30].利福喷丁/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处方工艺优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18)
标签:万古霉素抗药性论文; 微球体论文; 组织工程论文; 万古霉素论文;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论文; 微球论文; 正交论文; 载药率论文; 包封率论文; 药物释放论文; 体外抑菌论文; 生物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