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破碎机构、除尘机构与压实机构,箱体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腿,且两个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底板,破碎机构与除尘机构均设置在箱体上,压实机构设置在底板上,破碎机构包括电机,且电机设置在箱体外侧的一端,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和水箱,除尘箱固定设置在箱体一边侧的顶部,水箱固定设置在箱体另一边侧的顶部,压实机构包括模座、两个支柱和一个顶板,模座设置在底板顶端的中部,两个支柱分别设置在模座顶端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结构与功能丰富多样,能够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收处理,并且方便后期对建筑垃圾进行的集中收集,更为实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破碎机构、除尘机构与压实机构,所述箱体(1)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腿(17),且两个支撑腿(17)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8),所述破碎机构与除尘机构均设置在箱体(1)上,所述压实机构设置在底板(18)上,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电机(3),且电机(3)设置在箱体(1)外侧的一端,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8)和水箱(13),所述除尘箱(8)固定设置在箱体(1)一边侧的顶部,所述水箱(13)固定设置在箱体(1)另一边侧的顶部,所述压实机构包括模座(19)、两个支柱(20)和一个顶板(21),所述模座(19)设置在底板(18)顶端的中部,两个支柱(20)分别设置在模座(19)顶端的两侧,所述顶板(21)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柱(20)的顶端,所述电机(3)通过外接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破碎机构、除尘机构与压实机构,所述箱体(1)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腿(17),且两个支撑腿(17)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8),所述破碎机构与除尘机构均设置在箱体(1)上,所述压实机构设置在底板(18)上,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电机(3),且电机(3)设置在箱体(1)外侧的一端,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8)和水箱(13),所述除尘箱(8)固定设置在箱体(1)一边侧的顶部,所述水箱(13)固定设置在箱体(1)另一边侧的顶部,所述压实机构包括模座(19)、两个支柱(20)和一个顶板(21),所述模座(19)设置在底板(18)顶端的中部,两个支柱(20)分别设置在模座(19)顶端的两侧,所述顶板(21)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柱(20)的顶端,所述电机(3)通过外接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并传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刀片,且第一转轴(4)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顶部的箱体(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两侧的箱体(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上设置有若干个金属棒,且第二转轴(6)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7)与第一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箱(8)的内部设置有滤袋(9),且滤袋(9)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插头(10),所述除尘箱(8)内部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与插头(10)相配合的凹块,所述除尘箱(8)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风机(11),且除尘箱(8)的顶端设置有呈弯折状的抽风管(12)并穿过箱体(1)的顶端置于其内部,所述风机(11)通过外接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3)的顶端设置有增压泵(14),且增压泵(1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并穿过水箱(13)置于其内部,所述增压泵(14)的另一端连接有呈弯折状的输水管(15)并穿过箱体(1)置于其内部,且输水管(15)水平段的底端连通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水箱(13)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呈L形的进水管,所述增压泵(14)通过外接增压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气缸(22),且两组气缸(22)内部的活塞杆均穿过顶板(21)并传动连接有压块(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的顶端铰接有密封盖,所述箱体(1)底端的中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弯折状的排料管(16),所述箱体(1)的正面铰接有检修仓门,且检修仓门的正面嵌设有可视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目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上的结构较为单一,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向外部扩散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并且不便于在处理完成后对建筑垃圾的收集。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破碎机构、除尘机构与压实机构,所述箱体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腿,且两个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破碎机构与除尘机构均设置在箱体上,所述压实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电机,且电机设置在箱体外侧的一端,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和水箱,所述除尘箱固定设置在箱体一边侧的顶部,所述水箱固定设置在箱体另一边侧的顶部,所述压实机构包括模座、两个支柱和一个顶板,所述模座设置在底板顶端的中部,两个支柱分别设置在模座顶端的两侧,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柱的顶端,所述电机通过外接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箱体并传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刀片,且第一转轴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顶部的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金属棒,且第二转轴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尘箱的内部设置有滤袋,且滤袋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插头,所述除尘箱内部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与插头相配合的凹块,所述除尘箱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风机,且除尘箱的顶端设置有呈弯折状的抽风管并穿过箱体的顶端置于其内部,所述风机通过外接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顶端设置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的一端连接有水管并穿过水箱置于其内部,所述增压泵的另一端连接有呈弯折状的输水管并穿过箱体置于其内部,且输水管水平段的底端连通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水箱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呈L形的进水管,所述增压泵通过外接增压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气缸,且两组气缸内部的活塞杆均穿过顶板并传动连接有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顶端铰接有密封盖,所述箱体底端的中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弯折状的排料管,所述箱体的正面铰接有检修仓门,且检修仓门的正面嵌设有可视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除尘箱内部风机运行对箱体内部进行吸收,同时水箱通过增压泵将水体通过喷头向箱体内部进行洒水,使得箱体内部的粉尘被吸收或覆盖抑制,以此来降低对外部环境的污染,更加的环保。
2、该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通过排料管将箱体内部处理完成后的建筑垃圾物料引入至模座上,在气缸和压块的作用下对其进行挤压,使其体积缩小并形成块状,以便后期对建筑垃圾的收集和存放,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除尘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进料斗;3、电机;4、第一转轴;5、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转轴;7、第二传动齿轮;8、除尘箱;9、滤袋;10、插头;11、风机;12、抽风管;13、水箱;14、增压泵;15、输水管;16、排料管;17、支撑腿;18、底板;19、模座;20、支柱;21、顶板;22、气缸;23、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污染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破碎机构、除尘机构与压实机构,箱体1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腿17,且两个支撑腿17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8,破碎机构与除尘机构均设置在箱体1上,压实机构设置在底板18上,破碎机构包括电机3,且电机3设置在箱体1外侧的一端,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8和水箱13,除尘箱8固定设置在箱体1一边侧的顶部,水箱13固定设置在箱体1另一边侧的顶部,压实机构包括模座19、两个支柱20和一个顶板21,模座19设置在底板18顶端的中部,两个支柱20分别设置在模座19顶端的两侧,顶板21固定设置在两个支柱20的顶端,电机3通过外接电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电机3型号为XD-3420-2。
其中,电机3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并传动连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转轴4远离电机3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刀片,且第一转轴4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5,电机3转动带动第一转轴4在第一轴承座中进行转动,一并带动上面的破碎刀片和第一传动齿轮5进行转动。
其中,第一转轴4顶部的箱体1内设置有第二转轴6,且第二转轴6两侧的箱体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转轴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转轴6上设置有若干个金属棒,且第二转轴6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7,第二传动齿轮7与第一传动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第一转轴4通过第一传动齿轮5带动第二传动齿轮7和第二转轴6在第二轴承上进行转动,并带动上面的金属棒进行转动,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6、第一传动齿轮5和第二传动齿轮7均为两组,且每两组电机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6、第一传动齿轮5和第二传动齿轮7均并排设置。
其中,除尘箱8的内部设置有滤袋9,且滤袋9底端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插头10,除尘箱8内部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与插头10相配合的凹块,除尘箱8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风机11,且除尘箱8的顶端设置有呈弯折状的抽风管12并穿过箱体1的顶端置于其内部,风机11通过外接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风机11型号为6SY7000-0AB67,风机11运行通过抽风管12将箱体1内部粉尘吸收至除尘箱8的滤袋9中,将插头10从凹块上取下即可将滤袋9取下更换。
其中,水箱13的顶端设置有增压泵14,且增压泵1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并穿过水箱13置于其内部,增压泵14的另一端连接有呈弯折状的输水管15并穿过箱体1置于其内部,且输水管15水平段的底端连通有若干个喷头,水箱13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呈L形的进水管,增压泵14通过外接增压泵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增压泵14型号为ZP-300,通过增压泵14和水管将水箱13中的水体通过输水管15引入至箱体1内部,经过喷头将水喷洒出。
其中,顶板2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气缸22,且两组气缸22内部的活塞杆均穿过顶板21并传动连接有压块23,气缸22的型号为SC160,首先气缸22和外部的阀站连接,使得外部阀站能够控制气缸22的运行,当阀站向气缸22内部注入气体时,气缸22内部活塞杆向下顶出,并带动压块23向下对模座19进行挤压。
其中,箱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料斗2,且进料斗2的顶端铰接有密封盖,箱体1底端的中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呈弯折状的排料管16,箱体1的正面铰接有检修仓门,且检修仓门的正面嵌设有可视窗,通过进料斗2将建筑垃圾放置进箱体1中,打开检修仓门可对其内部部件进行操作。
工作时,通过进料斗2将建筑垃圾放置进箱体1中,两组电机3分别带动两组第一转轴4在第一轴承座中进行转动,同时带动上面的破碎刀片和第一传动齿轮5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传动齿轮7和第二转轴6进行转动,使得两组第二转轴6上面的金属棒交叉转动并和建筑垃圾接触破碎,两组第一转轴4上的破碎刀片将其粉碎,在处理的过程中,风机11运行产生吸收的风力通过抽风管12将箱体1中的粉尘吸收至除尘箱8的滤袋9中,将插头10从凹块上取下即可将滤袋9取下更换,同时若粉尘较大,可通过增压泵14和水管将水箱13中的水体通过输水管15引入至箱体1内部,经过喷头将水喷洒出,使得箱体1内部的粉尘被吸收和覆盖抑制,以此来降低对外部环境的污染,更加的环保,最后建筑垃圾物料通过排料管16将物料排放出收集即可,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将建筑物料放置在底板18的模座19上,顶板21上的气缸22内部活塞杆向下顶出,并带动压块23向下对模座19进行挤压,使其体积缩小并形成块状,以便后期对建筑垃圾的收集和存放,更为实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744.2
申请日:2019-09-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531050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02C 18/06
专利分类号:B02C18/06;B02C18/16;B02C23/24;B30B9/30;B01D50/00
范畴分类:41A;
申请人:王永胜
第一申请人:王永胜
申请人地址: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前进路39号附7号
发明人:王永胜
第一发明人:王永胜
当前权利人:王永胜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