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陀螺仪,微机,陀螺,动力学,方程,阻尼,频率。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论文文献综述
蒋明,何小元[1](2008)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动态特性的光学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显微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学测试系统。配有光学显微镜的高速摄像设备(32000 frame/s)记录并保存被测物瞬时序列图像,根据被测物的角振动特性设计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以获得振子各时刻的运动位移,并通过位移时间曲线分析振子的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及品质因子等动态特性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频率测量误差<0.01%。高精度地测量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的动态特性,为微结构动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08年02期)
罗跃生[2](2006)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微分方程模型及解的存在惟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详细介绍了该陀螺仪的工作特点.利用欧拉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该陀螺仪的数学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讨论了解的存在惟一性,并利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特点对该微分方程模型进行了简化.(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裘安萍,苏岩[3](2006)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中滑膜阻尼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空气阻尼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MEMS器件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直接影响MEMS器件的动态性能。研究了第叁个区域中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滑膜阻尼,提出了滑膜阻尼模型,分析了滑膜阻尼的动态性能,包括速度分布、阻尼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能量损耗。根据滑膜阻尼分析结果,给出了品质因数的计算公式。试验表明,空气条件下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品质因数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约为16%。研究结果为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结构设计中定量分析空气阻尼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6年16期)
罗跃生[4](2002)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座与驱动轮之间的夹角θ和驱动轮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 φ 的关系的一个微分方程模型 ,并对这个微分方程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谈振藩,罗跃生,李康[5](2002)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数学模型及工作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 .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 ,通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验算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一个数学模型 ,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 ,得到了近似解 .最后利用近似解分析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规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陈志勇,高钟毓,张嵘[6](2001)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频率配置和气压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了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的输出信号与输入角速度的幅频、相频关系 ,讨论了在不同的频率配置和品质因数下陀螺的灵敏度、带宽和零位稳定性。陀螺振动频率应设计在 2 k Hz左右 ,检测轴自然频率比驱动轴高一个陀螺频带宽度。根据实测陀螺振动品质因数与气压的关系曲线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合适的工作气压是 1 0 0 Pa~ 1 0 0 0 Pa(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蒋军彪,冯培德,徐建东[7](2000)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动力学方程、振动模态及其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的振动轮式微机机械陀螺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详细推导了该陀螺的动力学方程 ,分析了其运动规律 ,并建立了该陀螺的叁维有限元模型 ,给出了前其四阶模态振型 ,对灵敏度进行了分析模拟(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周顺,凌林本,周百令,王寿荣[8](2000)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模态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存在两个主要的工作模态 :驱动模态和敏感模态。本文研究了敏感模态反馈控制环节对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刚度、阻尼组合反馈的模态控制思想 ,探讨了利用刚度反馈控制敏感模态的固有谐振频率 ,利用阻尼反馈控制系统检测范围的多参量控制方法 ;并对敏感模态中刚度反馈校正环节和阻尼反馈的校正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建立了系统对两个校正环节在增益和相位上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周顺,李明,周百令,王寿荣[9](1999)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闭环驱动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稳定工作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微机械陀螺仪对驱动电路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驱动频率自动跟踪的控制方法,给出了驱动电路闭环控制框图,详细分析了驱动模态闭环控制逻辑.最后的开、闭环对比实验说明了本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董煜茜,高钟毓,张嵘[10](1999)在《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械惯性仪表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际上已有许多报导[1]-[5]。我们研制了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6]。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了陀螺的检测系统、检测轴固有频率补偿回路,推导出了此类陀螺检测输入角速度的灵敏度、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交流反馈控制提取同相分量和抑制正交分量的原理,以及闭环控制改善动态测量频带的方法。本文的最后给出了该陀螺原理样机的初步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详细介绍了该陀螺仪的工作特点.利用欧拉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该陀螺仪的数学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讨论了解的存在惟一性,并利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特点对该微分方程模型进行了简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论文参考文献
[1].蒋明,何小元.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动态特性的光学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08
[2].罗跃生.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微分方程模型及解的存在惟一性[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裘安萍,苏岩.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中滑膜阻尼机理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
[4].罗跃生.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
[5].谈振藩,罗跃生,李康.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数学模型及工作状况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
[6].陈志勇,高钟毓,张嵘.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频率配置和气压选择[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1
[7].蒋军彪,冯培德,徐建东.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动力学方程、振动模态及其灵敏度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0
[8].周顺,凌林本,周百令,王寿荣.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模态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0
[9].周顺,李明,周百令,王寿荣.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闭环驱动控制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1999
[10].董煜茜,高钟毓,张嵘.一种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特性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