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更新论文_王伶

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话语,媒介,话语权,基督教,语义学,主义,文学理论。

话语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伶[1](2019)在《基于语言景观视角的旧城更新话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结合中国/本土话语研究和批判话语分析,通过实地走访、个案访谈、文献调研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采取叁维度框架,对北京南锣鼓巷地区的主街道语言景观及政策文本、媒体报道、居民访谈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南锣鼓巷地区主街的语言景观,一方面遵循地区语言文字使用传统,另一方面则倾向于脱离地方知识、塑造个性化的品牌特色。而围绕南锣鼓巷构建的多元话语中,政府部门的监管话语表现出互文性与技术化特征,软性权势凸显。居民为主体的日常生活话语,展现了旅游话语、偏见话语、怀旧话语、有关“四合院”的想像话语等丰富的话语类型。此外,西方媒体话语对南锣鼓巷的“他者”塑造被国内媒体话语吸收,转而用于塑造旅游观光范本的地方意义,展示出东西方媒体话语间权势差异。本研究进而得出如下结论:多元话语在空间建构过程中以一种张力态共存并竞争,形成了“一显多微”的局面。当代中国旧城更新建设进程中,资本逻辑不可避免地介入了地区空间生产。世界范围内的消费文化催生了空间商品化,而这一遵从资本逻辑的商品化进程,又进一步衍生出空间同质化问题。上述背景下,当前文化话语的构建,在多重意义上受到西方话语所蕴含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左右,其所引导的旧城更新建设易形成既定模式,难以体现出“历史”“文化”精髓所在。本研究旨在论证话语证据可揭示语言对实践活动与空间意义的形塑,进而揭示话语视角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在呼吁审视和反思文化话语建构的同时,为研究旧城更新问题提供一种语言学路径。(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任东升,高玉霞[2](2016)在《圣经新译与汉语基督教话语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文本宗教之话语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方式,翻译活动不仅以语言、文本为对象,还包括"话语",宗教经典的译者需要认识到自己从事的翻译活动实质上就是宗教(信仰)话语的建构过程。同理,重译圣经,其"译"乃信仰话语建构活动,其"新"体现汉语基督教话语系统的"更新"。本文追述汉语基督教话语的建构过程,并以"恢复本"为例说明汉语基督教话语的更新程度;进而剖析汉语基督教话语传承与更新的原因,包括时代语言发展的客观要求、基督教神学和圣经翻译理论的发展、对圣经价值的再认识以及译者主体的更换;最后指出汉语基督教话语传承与更新的本质是话语权争夺。(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姚文放[3](2014)在《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晚近以来,文学理论话语发生了大面积的更新,文学理论话语的更新有两条途径,即"有循于旧名"与"有作于新名";后者又分两种情况,即"旧瓶装新酒"与"概念大换班"。上述种种嬗变及其内在机理恰与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福柯的"话语理论"暗合。文学理论的话语更新乃是当今文学理论范式转换的必然要求,它总是体现着当时文学理论范式的规定性,包括时代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以及语言的等方面,它们赋予了如今文学理论话语以新的内容和形式。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研究堪称样本,他所采用的"历史语义学"一个要义是肯定词义的不断演变就是语言的本质,另一个要义是确认在这种词义演变背后社会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司方维,曹惠民[4](2014)在《更新论述话语的可贵尝试——评凌逾着《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凌逾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着《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是近期西西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深入解读西西的小说作品,精准又有根据地提出了从"跨媒介"视角研究西西小说的文体革新,意欲从西西的创作中总结归纳出新的话语体系,是此着最大的亮点,并显现了一种"跨媒介论述"的尝试,成为更新跨媒介论述的可贵尝试。(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期刊2014年01期)

贺绍俊[5](2013)在《发现新的理论动向 更新文学批评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常常涌现出新现象、新问题,已有的理论话语和批评经验很难对其做出令人满意的及时回应。因此,理论和批评如何认清文学的动向与走势,如何更新话语系统,一直是近些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界所遵循的重点。2012年的理论批评基本上体现出这一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3-02-04)

姚文放[6](2012)在《文化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必定是理论话语大创化、大革新的时期。理论话语的更新不外乎"有循于旧名"与"有作于新名"两条途径。所谓"旧瓶装新酒",与其说是理论话语的蜕变,毋宁说是理论话语的更新。"政治"、"意识形态"、"阶级"等概念都因文化因素的注入而改变了内涵。理论话语的更新总是表现出历史的具体性,它就像钟摆一样在本质主义与功能主义这两极之间来回摆动,但它在特定时期是何种状态和面貌,则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时代潮流和学术风尚。在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理论话语的更新更多表现出功能主义的倾向,显示了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后现代文化的去分化倾向。(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2年06期)

居阳,张翔,徐建刚[7](2012)在《基于话语权的历史街区更新公众参与研究——以福建长汀店头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与组成部分。而参与群体的界定模糊和权限的分配不当则是引起当前规划公众参与失序的重要原因。文章尝试从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的角度,引入话语权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基于话语权的公众参与制度;划定包含叁大类五种要素不同等级的话语权空间,建立基于GIS空间定量分析的区划方法,确定不同公众参与人群所处的空间范围和类别;制定话语权分配落实机制,明确处于不同话语权空间内相应人群的话语权。构建这一基于话语权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实现有序的公众参与,从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参与性与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2年09期)

刘学照[8](2010)在《庚子事变、话语转换与观念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庚子事变后,中国言论界开始出现二十世纪新语境和具有现代理念的观念更新。中国革命书报反思庚子事变、重新认知义和团,从反侵略和爱国的视角肯定义和团为中国民气的代表。这是庚子后观念更新的起始。同时,革命书报上出现时代、世纪、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新话语,宣释二十世纪是帝国主义时代,又是民族主义时代。用这种有两重内涵的时代观,作为解读"中国与世界"的理论思维。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观念更新的一大亮点。革命书报上还不断出现革命、倒满、民族国家、新中国等新话语,并迅速汇合成"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呼声。从此,中国人将它作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思想观念最具历史意义的更新。(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0年06期)

赵高辉[9](2010)在《认同、更新与反思:谈《潜伏》的话语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潜伏》热播电视荧屏引发的讨论是多元的,本文从文本出发,考察了《潜伏》叙事中包含的信仰、职场、爱情、荒诞等多种话语,同时分析了信仰、职场和爱情话语对于谍战剧类别的认同与更新,以及荒诞话语所带来的反思。(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0年04期)

姜杰,黄晴,周漠柳[10](2010)在《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的国际话语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城市更新具有区别于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突出特征,这客观上促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取得国际"话语权"的优势条件。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城市更新研究取得国际意义的理论贡献所必须解决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并主张在此基础上实现研究的转型,立足中国实践本体的研究,选准我国城市更新研究的突破口,以期取得相应的高水平成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0年01期)

话语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翻译是文本宗教之话语建构和传承的重要方式,翻译活动不仅以语言、文本为对象,还包括"话语",宗教经典的译者需要认识到自己从事的翻译活动实质上就是宗教(信仰)话语的建构过程。同理,重译圣经,其"译"乃信仰话语建构活动,其"新"体现汉语基督教话语系统的"更新"。本文追述汉语基督教话语的建构过程,并以"恢复本"为例说明汉语基督教话语的更新程度;进而剖析汉语基督教话语传承与更新的原因,包括时代语言发展的客观要求、基督教神学和圣经翻译理论的发展、对圣经价值的再认识以及译者主体的更换;最后指出汉语基督教话语传承与更新的本质是话语权争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伶.基于语言景观视角的旧城更新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2].任东升,高玉霞.圣经新译与汉语基督教话语更新[J].外语研究.2016

[3].姚文放.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与话语更新[J].文艺理论研究.2014

[4].司方维,曹惠民.更新论述话语的可贵尝试——评凌逾着《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

[5].贺绍俊.发现新的理论动向更新文学批评话语[N].文艺报.2013

[6].姚文放.文化研究与理论话语的更新[J].文学评论.2012

[7].居阳,张翔,徐建刚.基于话语权的历史街区更新公众参与研究——以福建长汀店头街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

[8].刘学照.庚子事变、话语转换与观念更新[J].历史教学问题.2010

[9].赵高辉.认同、更新与反思:谈《潜伏》的话语策略[J].理论界.2010

[10].姜杰,黄晴,周漠柳.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的国际话语权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

论文知识图

当前话语空间frame),为诠释下一话段提...话题链的当前话语空间更新图式当前话语空间更新过程中的话题结构信...新浪政务微博行政级别趋势“关于查封以下账号的通告”帖子Fig....城市更新决策过程示意(图片来源:笔...

标签:;  ;  ;  ;  ;  ;  ;  

话语更新论文_王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