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义转基因植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水仙,ZDS基因,载体构建,遗传转化
反义转基因植株论文文献综述
冯莹,周翔,潘腾飞,郭志雄,潘东明[1](2015)在《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DS基因的功能、改良中国水仙花色、培育花色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水仙花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其ZDS基因,通过PCR、双酶切、连接等方法将ZDS基因反向互补插入到pCAMBIA1301双GUS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再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1301-ZDS导入根癌农杆菌。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ZDS反义基因转化中国水仙带盘鳞茎,通过直接、间接、延迟筛选法3种方法对侵染的带盘鳞茎进行抗性筛选,采用直接筛选法和逐步降低选择压(质量浓度)方法对抗性鳞茎进行增殖和分化培养,采用GUS组织化学和hyg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对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延迟筛选法为根癌农杆菌侵染带盘鳞茎的有效筛选方法,转化效率达到28.54%;逐步降低选择压法为抗性小鳞茎增殖和分化培养的有效培养方法;将65株抗性小苗在1/2 MS+0.2mg/L NAA+10mg/L Hyg+100mg/L Cef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12株再生植株,转化率达到18.46%;检测结果表明,10株抗性植株hyg基因和gus基因已经整合到中国水仙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稳定表达hyg基因但gus基因未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2个基因均未稳定表达。【结论】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并侵染中国水仙带盘鳞茎,经抗性筛选后获得12株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9期)
邢莉萍,钱晨,李明浩,曹爱忠,王秀娥[2](2013)在《小麦Mlo反义基因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因枪法将小麦反义Mlo基因导入扬麦158和济麦20的幼胚愈伤组织中,在含除草剂的分化培养基上经两轮筛选,获得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基因组DNA斑点杂交和除草剂BASTA抗性分析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扬麦158和济麦20阳性植株,荧光定量表达分析亦证明Mlo基因发生沉默。对T0和T1代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有6个转基因株系高抗白粉病。对T1代转基因小麦接种白粉菌后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Mlo反义基因的导入明显加快了乳突的形成和维持时间,有效抑制了吸器的发育,因而使转Mlo反义基因材料表现抗病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那杰,王关林,夏然,杨怀义[3](2006)在《草莓annfaf基因反义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研究草莓果实膜联蛋白基因annfaf功能体系。【方法】利用反义基因技术将从草莓成熟果实中分离克隆的annfaf基因定向克隆至植物中间表达载体pROKⅡ,构建了annfaf反义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RRJ4,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将其导入草莓基因组。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反义基因已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结论】可进一步筛选annfaf基因表达缺陷型植株,用于探讨annfaf在非跃变型果实草莓成熟中的调控作用,为培育草莓新品种提供中间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陈亚兰[4](2005)在《马铃薯反义PPO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基因植株PPO活性、同工酶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农杆菌介导对马铃薯进行遗传转化是获得转基因植株的重要途径,由于转化材料的生理状态、外植体类型、农杆菌侵染时间及培养基的激素配比等对转化效率都有影响。故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与否直接影响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另外,转基因植株是否取得了定向改变,其在大田中的表现如何,本文在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中获得了以下结果:1.利用农杆菌介导PC3-ASPPOqc 对加工型马铃薯品种Atlantic、Shapody、陇薯3 号、甘农薯1 号、甘农薯2 号及双单倍体品系83-8 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1)茎段和微型薯的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0.5mg/L NAA+2.0mg/L 6-BA 和MS+5.0mg/L GA3+2.25 mg/L 6-BA+3mg/L Zeatin;(2)叶盘预培养2d,共培养3 d,侵染10min 时,抗性愈伤组织频率最高为43.74%;茎段和微型薯预培养3d,共培养3d,分别被侵染8min 和10min 时,抗性愈伤组织频率高达50 %和56.25%。外植体预培养或共培养超过3d,侵染大于10min,容易发生褐化并停止生长,抗性愈伤组织频率明显降低;侵染时间在8~10 min,外植体的污染可被Cef(头孢霉素)有效抑制,愈伤组织出愈率和转化率也相对较高;(3)不同的外植体采用的卡那霉素(Kan)选择压不同。叶盘采用25mg/L的Kan 浓度,茎段和微型薯均采用50mg/L Kan 浓度;(4)外植体不同,抗性愈伤组织和转化率不同。其中,试管微型薯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和平均转化率为27.56%和5.4%;茎段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和平均转化率为23.8%和3.01%。另外,基因型不同,抗性愈伤组织频率及转化率也不同; 83-8 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和转化率最高为22.5%和1.63%,Atlantic 的次之(21.5%,0.7%),而陇薯3 号和Shapody的分别为16.3%和0.37%、19.5%和0.5%。 2.对纯合四倍体转基因品系“GD-9-qc”系列的PPO 活性进行测定后发现:(1)各品系的地上茎在块茎膨大初期,其PPO 活性在0.49-3.55(U/g.FW)之间变化。4 个品系PPO 活性高于对照。(2)在生长发育期间,大多数转基因马铃薯叶片PPO 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极其相似,均出现3 个活性高峰。在幼苗期出现第一个活性高峰,在块茎膨大初期和块茎成熟期分别出现第二个和第叁个活性高峰。(3)转基因品系块茎的PPO 活性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块茎初形成和(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于恒秀,刘巧泉,陈秀花,陆美芳,王兴稳[5](2002)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稻亲本协青早 B,转化前幼胚较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 8d左右。在此基础上 ,将反义蜡质 (Wx)基因分别导入上述受体亲本中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反义 Wx基因已经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分离符合 3∶ 1的理论比例(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02年04期)
郑娥香,杨志行,朱治平,傅中滇[6](2001)在《水稻bicoid反义基因转基因植株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Bicoid是调控果蝇胚胎极性及以后分节发生过程的重要基因 ,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 ,对一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多齿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并被称为形态发生剂。在以前的工作中 ,从水稻cDNA文库中分离了一个同果蝇bicoid有相当同源性的克隆—Rb2 4基因 (EMBL登录号 :AJ2 771 3 80 )。为进一步了解它在水稻中功能 ,将Rb的反义基因片段通过农杆菌的介导转入水稻中。通过Gus活性检测和PCR鉴定所获的抗性植株为转基因植株 ,转基因植株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大约有5 0 %的种子是败育的。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了转基因水稻幼胚的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在胚的发育过程中被阻断了。因此Rb基因同控制水稻胚的发育有关。(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2001年06期)
汤福强,刘愚,施教耐,白永延,毛慧珠[7](1994)在《ACC合酶基因及其反义基因转化番茄获得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途径是:Met→SAM→ACC→C_2H_4,催化SAM向ACC转化和ACC转变成乙烯的酶分别是ACC合酶和ACC氧化酶(乙烯形成酶).近几年来关于ACC合酶和乙烯形成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通过基因工程方(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4年24期)
叶志彪,李汉霞,周国林[8](1994)在《番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义cDNA克隆的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义cDNA克隆的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再生叶志彪,李汉霞,周国林(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武汉430070)关键词番茄;反义cDN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转基因植株GeneticTransformationofAntisensecDNA...(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反义转基因植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基因枪法将小麦反义Mlo基因导入扬麦158和济麦20的幼胚愈伤组织中,在含除草剂的分化培养基上经两轮筛选,获得抗性再生植株。PCR检测、PCR-Southern杂交、基因组DNA斑点杂交和除草剂BASTA抗性分析结果证实已获得转基因扬麦158和济麦20阳性植株,荧光定量表达分析亦证明Mlo基因发生沉默。对T0和T1代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有6个转基因株系高抗白粉病。对T1代转基因小麦接种白粉菌后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Mlo反义基因的导入明显加快了乳突的形成和维持时间,有效抑制了吸器的发育,因而使转Mlo反义基因材料表现抗病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义转基因植株论文参考文献
[1].冯莹,周翔,潘腾飞,郭志雄,潘东明.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邢莉萍,钱晨,李明浩,曹爱忠,王秀娥.小麦Mlo反义基因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白粉病抗性分析[J].作物学报.2013
[3].那杰,王关林,夏然,杨怀义.草莓annfaf基因反义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中国农业科学.2006
[4].陈亚兰.马铃薯反义PPO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基因植株PPO活性、同工酶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5
[5].于恒秀,刘巧泉,陈秀花,陆美芳,王兴稳.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J].中国水稻科学.2002
[6].郑娥香,杨志行,朱治平,傅中滇.水稻bicoid反义基因转基因植株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J].植物学通报.2001
[7].汤福强,刘愚,施教耐,白永延,毛慧珠.ACC合酶基因及其反义基因转化番茄获得转基因植株[J].科学通报.1994
[8].叶志彪,李汉霞,周国林.番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反义cDNA克隆的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再生[J].园艺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