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_苏军华,时东彦,付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药性,球菌,氨基,抗药性,基因,铜绿,碱基。

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文献综述

苏军华,时东彦,付洁[1](2011)在《高耐和非高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肠球菌耐药性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球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但近几年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长,据报道肠球菌在伤口感染和尿道感染中占第二位,在菌血症中占第四位,还可以引起心内膜炎、下呼吸道感染等。(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1年02期)

汪浙炯[2](2011)在《PhoQ/PhoP与外膜蛋白OprH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或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及外膜蛋白OprH编码基因,因并确定与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编码基因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全长phoQ/phoP和oprH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hoQ/phoP和oprH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phoQ、rphoP和roprH,皮内注射免疫法制备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hoQ、phoP和oprH基因,采用PCR、测序和Western Blot对phoQ-、phoP-和oprH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和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荧光定量RT-PCR检测突变株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phoQ、phoP和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4%-99.8%和99.1%~100.0%、98.7%-99.6%和98.7-100%、97.3%~99.5%和96.0%~100.0%;采用pET42a和E.coli BL21DE3系统成功地表达了rPhoQ、rPhoP和rOprH。rPhoQ、rPhoP和rOprH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分别为1:4、1:8和1:8抗血清。经PCR、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phoQ-、phoP-和oprH-突变株phoQ、phoP和oprH基因及产物均缺失。phoQ-突变株以及上述phoP-和oprH-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值分别为其野生株的1/512-1/2048、1/512-1/1024和1/256-1/1024。160756突变株的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耐药菌株160756株。结论PhoQ/PhoP是序列保守的铜绿假单胞菌二元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oprH是序列保守的,oprH基因是PhoQ/PhoP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一条通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01)

郑为平,史伟峰[3](2009)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特性及耐药基因表达。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和新霉素6种药物对37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PCR法检测5种氨基糖甙类药物修饰酶基因,并使用DNA测序加以证实。结果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对37株大肠埃希菌MIC_(50)、MIC_(90)均大于256 mg/L,其耐药率分别为78.4%、45.9%、72.9%、83.8%和64.9%,而新霉素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从37株菌中检出5种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 b、aac(6’)Ⅱ、ant(2")-Ⅰ、ant(3")-Ⅰ阳性率分别为56.8%、27.0%、2.7%、5.4%和13.5%,未发现aac(3)-Ⅰ基因。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与修饰酶基因的表为有关。(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高宗玲[4](2003)在《商丘地区对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的药敏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肠球菌是目前常见 (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 ,对多种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是其特性 ,而且耐药率不断升高 ,单用氨基糖甙类治疗肠球菌感染无效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所有对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2003年06期)

高宗玲[5](2003)在《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药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致医院感染的肠球菌是目前常见的重要病原菌 [1 ] ,对多种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是其特性 ,而且耐药率不断升高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为更好的搞好我院对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院内感染工作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我们将近年来整理的对氨基糖甙类呈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误诊学杂志》期刊2003年07期)

单志英,毕玲,王海意,吴鸿范[6](1997)在《测定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耐药性的方法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链霉素的耐药性的方法。分别用单一浓度肉汤微量稀释法、VITEK-GPS-TA药敏卡检测163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500mg/L,2000mg/L)、链霉素(2000mg/L)的耐药性,并以脑心浸液方法为标准,对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显示,单一浓度肉汤微量稀释法能准确地测定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高度耐药性,但在测定对高浓度的链霉素的耐药性时,类粪肠球菌,鸟肠球菌有个别假敏感株出现。VITEK-GPS-TA药敏卡能准确测定粪肠球菌、鸟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高度耐药性,但在测定类粪肠球菌、鸟肠球菌对庆大霉素及全部肠球菌对链霉素的耐药性时均有假敏感株出现。单一浓度肉汤微量稀释法能较准确地测定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而VITEK-GPS-TA药敏卡则不适宜高度耐药株的筛选。(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或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及外膜蛋白OprH编码基因,因并确定与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编码基因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全长phoQ/phoP和oprH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hoQ/phoP和oprH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phoQ、rphoP和roprH,皮内注射免疫法制备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hoQ、phoP和oprH基因,采用PCR、测序和Western Blot对phoQ-、phoP-和oprH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和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荧光定量RT-PCR检测突变株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phoQ、phoP和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4%-99.8%和99.1%~100.0%、98.7%-99.6%和98.7-100%、97.3%~99.5%和96.0%~100.0%;采用pET42a和E.coli BL21DE3系统成功地表达了rPhoQ、rPhoP和rOprH。rPhoQ、rPhoP和rOprH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分别为1:4、1:8和1:8抗血清。经PCR、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phoQ-、phoP-和oprH-突变株phoQ、phoP和oprH基因及产物均缺失。phoQ-突变株以及上述phoP-和oprH-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值分别为其野生株的1/512-1/2048、1/512-1/1024和1/256-1/1024。160756突变株的未敲除基因的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耐药菌株160756株。结论PhoQ/PhoP是序列保守的铜绿假单胞菌二元信号传导系统,该系统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oprH是序列保守的,oprH基因是PhoQ/PhoP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一条通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参考文献

[1].苏军华,时东彦,付洁.高耐和非高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肠球菌耐药性监测[J].河北医药.2011

[2].汪浙炯.PhoQ/PhoP与外膜蛋白OprH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1

[3].郑为平,史伟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

[4].高宗玲.商丘地区对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的药敏试验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

[5].高宗玲.氨基糖甙类呈高耐药性肠球菌药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

[6].单志英,毕玲,王海意,吴鸿范.测定肠球菌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耐药性的方法学评价[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多重耐药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基因PCR扩...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的抑菌效力大肠杆菌整合子检测与分析2 大肠杆菌整合子检测与分析aac(6′)2ⅠPCR产物测序图aac(3)2ⅡPCR产物测序图  3.测序结...

标签:;  ;  ;  ;  ;  ;  ;  

氨基糖甙类耐药性论文_苏军华,时东彦,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