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论文和设计-章银龙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属于绝缘连接件技术领域,所述复合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的下部;所述配重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设置有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下部容置腔;上部容置腔,所述上部容置包括:左容置腔;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和左容置腔对称并独立设置;液体,所述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所述壳体的中部连接;通过液体在容置腔的达到在不设线索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绝缘子风偏的技术效果。运动使所述配重件的重心位置改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绝缘子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的下部;所述配重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设置有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下部容置腔;上部容置腔,所述上部容置包括:左容置腔,所述左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左侧,且所述左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和左容置腔对称并独立设置,所述右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右侧,且所述右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液体,所述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所述壳体的中部连接;所述液体作用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液体在容置腔的运动使所述配重件的重心位置改变。

设计方案

1.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绝缘子包括:

第一绝缘子;

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绝缘子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

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的下部;所述配重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设置有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

下部容置腔;

上部容置腔,所述上部容置包括:

左容置腔,所述左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左侧,且所述左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

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和左容置腔对称并独立设置,所述右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右侧,且所述右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

液体,所述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所述壳体的中部连接;所述液体作用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液体在容置腔的运动使所述配重件的重心位置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固体,所述固体位于下容置腔内,且所述固体可在下容置腔内左右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中部相对于第二绝缘子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子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和所述右容置腔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

集水部,所述集水部设置有一朝上的开口;

水封部,所述水封部内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上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所述左连接口别连接所述集水部,所述右连接口连接所述左容置腔,且所述左连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右连接口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还包括:

防溅部,所述防溅部设置在所述水封部的右连接口上,所述防溅部由多块挡板构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大风天气逐渐增多,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由大风引起的输电线路风偏放电事故多有发生,其原因是线路防污闪改造中大量调爬,增加了瓷质或玻璃绝缘子串的长度,使间隙圆半径增大,抗风偏放电能力降低;再就是复合绝缘子的大量应用,因复合绝缘子重量轻,防风偏能力差,容易发生风偏放电事故。

现有的应对手段为在绝缘子的底部简单悬挂重物,利用重物竖直向下的重力,来抑制绝缘子的侧偏,但是重物还是容易在第二绝缘子的带动下被甩起,甩出时重物重心变化,导致第二绝缘子的摆动幅度过大。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单重物悬挂于绝缘子底部,无法有效的抑制绝缘子的摆动幅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重物悬挂于绝缘子底部,无法有效的抑制绝缘子的摆动幅度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不设线索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绝缘子风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所述复合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子;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绝缘子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的下部;所述配重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设置有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下部容置腔;上部容置腔,所述上部容置包括:左容置腔,所述左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左侧,且所述左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右容置腔,所述右容置腔和左容置腔对称并独立设置,所述右容置腔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右侧,且所述右容置腔和所述下部容置腔贯通;液体,所述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子和所述壳体的中部连接;所述液体作用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液体在容置腔的运动使所述配重件的重心位置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固体,所述固体位于下容置腔内,且所述固体可在下容置腔内左右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中部相对于第二绝缘子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子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和所述右容置腔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包括:集水部,所述集水部设置有一朝上的开口;水封部,所述水封部内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上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所述左连接口别连接所述集水部,所述右连接口连接所述左容置腔,且所述左连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右连接口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还包括:防溅部,所述防溅部设置在所述水封部的右连接口上,所述防溅部由多块挡板构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壳体,壳体内设置液体,在壳体竖直稳定时,液体位于下部容置腔内,当壳体随第二绝缘子侧偏时,液体会下侧偏的对立侧运动,部分液体进入上层容置腔,液体的运动,导致整个配重件的重心快速改变,有利于在第二绝缘子侧偏时将其抑制住,避免第二绝缘子过度侧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重物悬挂于绝缘子底部,无法有效的抑制绝缘子的摆动幅度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不设线索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绝缘子风偏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壳体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使得在悬挂装配时,可以少携带一点液体,以减轻工人人员攀爬的负载,在后期雨水天可以利用进水口将雨水收集,来增加配重件的重量;为了保证壳体内的液体在稳定时只位于下层容置腔内,需要将出水口设置在上层容置腔的底部,以便于将多余的液体排除,保证在配重件使用过程中,重心的快速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配重件在风偏时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配重件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进水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配重件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绝缘子;11、第一连接件;2、第二绝缘子;21、第二连接件;3、配重件;31、壳体;311、下部容置腔;312、上部容置腔;3121、左容置腔;3122、右容置腔;32、液体;33、固体;34、加厚部;35、进水口;351、集水部;352、水封部;353、防溅部;354、隔网;36、出水口;37、悬架;371、活动槽;38、滑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通过设置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液体32,在壳体31竖直稳定时,液体32位于下部容置腔311内,当壳体31随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液体32会下侧偏的对立侧运动,部分液体32进入上层容置腔,液体32的运动,导致整个配重件3的重心快速改变,有利于在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将其抑制住,避免第二绝缘子2过度侧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重物悬挂于绝缘子底部,无法有效的抑制绝缘子的摆动幅度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不设线索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绝缘子风偏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所述复合绝缘子包括:第一绝缘子1;第二绝缘子2,所述第二绝缘子2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子1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绝缘子2铰接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1;配重件3,所述配重件3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子2的下部;所述配重件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设置有设置有一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下部容置腔311;上部容置腔312,所述上部容置包括:左容置腔3121,所述左容置腔3121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311左侧,且所述左容置腔3121和所述下部容置腔311贯通;右容置腔3122,所述右容置腔3122和左容置腔3121对称并独立设置,所述右容置腔3122设置在所述下部容置腔311右侧,且所述右容置腔3122和所述下部容置腔311贯通;液体32,所述液体3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子2和所述壳体31的中部连接;所述液体32作用在所述容置腔内,并通过液体32在容置腔的运动使所述配重件3的重心位置改变。

具体来说,所述壳体31的底部设置有悬架37,悬架37上设置有活动槽371,活动槽371相对于水平设置,活动槽371上设置有滑动件38,滑动件38左右自由滑动,使得在侧偏时重心的快速改变,抑制侧偏。

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固体33,所述固体33位于下容置腔内,且所述固体33可在下容置腔内左右运动。

具体来说,所述固体33可以是小铅球或小钢珠,在壳体31侧倾时,会左右运动。

所述壳体31的中部相对于第二绝缘子2设置有加厚部34,所述加厚部34和所述第二绝缘子2铰接。

具体来说,所述加厚部34设置在整个壳体31的中心处,使得壳体31随第二绝缘子2侧倾时,壳体31转动幅度大,使得重心变动幅度大,有利于抑制侧偏。

所述壳体31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且所述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分别设置在所述左容置腔3121和所述右容置腔3122上。

所述进水口35包括:集水部351,所述集水部351设置有一朝上的开口;水封部352,所述水封部352内为U型通道,所述U型通道上设置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所述左连接口别连接所述集水部351,所述右连接口连接所述左容置腔3121,且所述左连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右连接口的位置。防溅部353,所述防溅部353设置在所述水封部352的右连接口上,所述防溅部353由多块挡板构成。

具体来说,所述进水口35和壳体31为一整体设计,且所述集水部351还为开口设置有隔网354,隔网354设置在开口上,避免杂质进入。

具体来说,所述出水口36设置在设置在上层容置腔的底部,以便于将多余的液体32排除,保证在配重件3使用过程中,重心的快速改变;防止液体32过多,重心变化不明显。

具体来说,所述出水口36可设置一个单向阀体,只出不进。

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液体32,在壳体31竖直稳定时,液体32位于下部容置腔311内,当壳体31随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液体32会下侧偏的对立侧运动,部分液体32进入上层容置腔,液体32的运动,导致整个配重件3的重心快速改变,有利于在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将其抑制住,避免第二绝缘子2过度侧倾;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重物悬挂于绝缘子底部,无法有效的抑制绝缘子的摆动幅度的技术问题;达到在不设线索的情况下有效抑制绝缘子风偏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壳体31设置进水口35和出水口36使得在悬挂装配时,可以少携带一点液体32,以减轻工人人员攀爬的负载,在后期雨水天可以利用进水口35将雨水收集,来增加配重件3的重量;为了保证壳体31内的液体32在稳定时只位于下层容置腔内,需要将出水口36设置在上层容置腔的底部,以便于将多余的液体32排除,保证在配重件3使用过程中,重心的快速改变。

工作原理:

壳体31内设置液体32,在壳体31竖直稳定时,液体32位于下部容置腔311内,当壳体31随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液体32会下侧偏的对立侧运动,部分液体32进入上层容置腔,液体32的运动,导致整个配重件3的重心快速改变,有利于在第二绝缘子2侧偏时将其抑制住,避免第二绝缘子2过度侧倾。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设计图

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0032.1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33957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H01B 17/04

专利分类号:H01B17/04;H01B17/02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浙江金凤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金凤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东山路188号

发明人:章银龙;陆慰君;游幻洋

第一发明人:章银龙

当前权利人:浙江金凤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悬垂式的复合绝缘子论文和设计-章银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