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体系论”述评——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程睿[1](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杨梓艺[2](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于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带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作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沃勒斯坦通过世界体系理论从整体出发对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深入剖析,揭示人类共同体走向新世界体系的必然性。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解读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内涵与目标旨趣,辨识其理论体系的时代价值与问题局限,对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立体系不同命运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沃勒斯坦从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和年鉴学派方法论出发,用一体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发展趋势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将世界体系放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去考察,揭示了500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严重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交换和劳动分工的不同,现代世界体系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结构;同时,受到长期循环波动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沃勒斯坦将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结合,对现代世界体系进行长时段、大范围地整体性探析,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批判。沃勒斯坦和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会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会被一种新的体系所替代,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一个整体。沃勒斯坦坚信这个新的体系会是一个和谐而公正的世界体系,在新的世界体系内,全人类最终会实现公正、自由、平等、和谐和共享。显而易见,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架构牢牢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之上。沃勒斯坦高度重视社会的发展问题,并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但是世界体系理论同样存在局限性,我们应该对其价值进行继承和发展,对消极因素应予以批评和指正。沃勒斯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并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中国在融入世界体系后,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走中国道路,坚决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中国近年来倡议的“一带一路”和当前支援他国抗击疫情的举措,生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晰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大国责任担当。沃勒斯坦认为中国的实践形式带动了半边缘和边缘国家的发展,并认为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公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和前途中起重大的作用。
王俊博[3](2020)在《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一个理论学派,其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依附理论”。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作为依附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沃勒斯坦创立世界体系论之后,逐渐地转向了对世界体系论的研究,并且成为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弗兰克在对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以全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和重新看待中国和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域和分析方法。因为他不仅突破了欧洲中心论的局限,而且为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当前中国的崛起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支撑,因此,对于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从整体上把握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充分体现出了研究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渊源与现实背景。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深深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丰富、发展和完善世界体系理论;另一方面着眼于第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的实际情况,用世界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融入新的内容,使其充满生命力。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演绎。首先,弗兰克批判了欧洲中心论,主张用一种全球视野来构建以全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其次,弗兰克通过对世界积累的演进和霸权转移的相关论述,指出世界体系内部存在着长时段的周期性波动。最后,弗兰克指出亚洲的经济曾长期处于世界中心的地位,亚洲的衰落先于欧洲的兴起,欧洲利用在美洲获取的白银完成了对亚洲的超越,与此同时,弗兰克认为中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的世界历史机遇,在不久的将来,东亚地区的中国将会再次崛起,对世界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第四章,主要阐释了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内在困境,不仅要发掘出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有益因素,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不足之处。
任艳华[4](2020)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的现状与未来成为了全球公众、媒体、商界、政坛以及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但此前大多数讨论和研究局限于危机的短期原因和后果,纠缠于微观的具体人物或事件。与此相反,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首要创始人,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世界体系理论的框架内从宏观的历史结构的维度入手,考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宏观的结构性因素和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现行世界体系正处于一场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危机的思想观点,形成了独特的结构性危机思想。本文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视域入手,对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进行深入探索,着重对该思想的探讨的基本问题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它的理论架构。总之,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基于对现代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揭露的基础上,揭示现代世界体系必然由衰落走向终结的历史趋势。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探讨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等三个部分。思想形成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思想渊源方面主要是分析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以及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对该思想的影响;最后结合沃勒斯坦的主要学术经历讨论其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即资本积累的困境、政治合法化困境和地缘文化困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均衡机制失效后不得的面临的危机局面,即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的状态、霸权国家的衰落以及从中心到外围的国家间体系失衡的过程;现代世界体系遭遇结构性危机之后的总体趋势及其对新历史体系的选择。第三章挖掘了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建构方法。其一,关于基本范畴,从时间上来看周期性与趋势性的长期发展使结构性危机的发生成为必然;从空间上来看“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形成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国家间体系;而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国际间碰撞是现代世界体系进入结构性危机的在具体领域呈现。其二,关于建构方法。本文分别探讨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即世界体系分析方法、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以及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第四章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和反思进行了概述。首先,关于如何进行准确评价问题。本文从正面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贡献进行概括的同时,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从反面对该思想的局限性进行解读。其次,从整体上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思想内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总的来说,沃勒斯坦的结构性危机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矛盾进行了的深入剖析。而当今中国已经成为这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它面临危机时,中国绝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生矛盾,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一定的现实参照,也为认识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一定的思想参考资源。
雷禹,蓝江[5](2019)在《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主题上基于资本主义新的时代条件变化扩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且在分析模式上试图更新元理论研究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进行了创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其中尤为重要的在于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向度,意识形态、空间生产、世界体系和生命政治则是在这一向度下展开的。面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诸多动向,需要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旨趣提出要求,一是要切实把握理论本身的承诺,二是要评估理论实现自身承诺的能力。在诊断现实与改造世界的双重向度上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并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自我更新。
冯雪[6](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和沃勒斯坦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人,但他们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研究所分别形成的世界历史思想和世界体系论,都对当今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观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世界性视野,它从整体上描述了人类历史如何从民族历史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沃勒斯坦则着重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整体的结构分析,他从结构主义出发,结合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去阐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成及其发展,使世界体系理论逐渐成为具有独特思维品质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主要从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的内涵、发展动力、发展周期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十分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体把握,但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的表述以及构成方面的认识有区别。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形成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时把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去分析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内涵。沃勒斯坦主要把世界体系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去构建他的世界体系概念,着重从国家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去分析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认为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但马克思着重分析的是生产力和交往的作用,沃勒斯坦则更注重分析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的作用。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周期性,马克思是从经济危机去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沃勒斯坦则借鉴了年鉴学派的观点,主要从经济层面去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周期性。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预言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灭亡,但马克思坚信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社会,而沃勒斯坦则认为未来世界发展的走向是难以预测的。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无疑受到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影响,但同时又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这种影响和深化,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质和趋势的认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当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并不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直接继承,他们在出发点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而且世界体系论本身所存在的经济决定论、欧洲中心论、悲观主义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反思。
谢泉峰[7](2018)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以来,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就一直都是教育学中的热点,但在这些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学生大多都被视作是单个且无差别的“原子”,而教师则被视作是那只可以掌控一切的“上帝之手”,他们可以通过采取分组教学等方式,将这些“原子”人为地任意捏合,以课上组建小组的手段将他们构建成为“分子”。这种建构思路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它将教师看作是影响学生的唯一因素,但事实却是,学生即便身处教室中,原生家庭、初级群体、网络媒体等外部因素对其意识和行为的影响始终存在;二是它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外力的捏合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产生强关系,最终形成具有高度情感认同和深度合作的初级群体,而那些未形成初级群体的“学习共同体”,由于成员间缺乏足够强的情感联系,很难被认定是“共同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易,“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以后,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交流,这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单纯的线下走向了线上与线下共同构建。它一方面使教师对学生的绝对管控被彻底打破,学生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情感联合意愿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交互信息得以呈现,从而方便教师对症施策。在此过程中,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学习者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不再是过去为实现教学场域内学生短期学习合作而结合成的学习型群体,成员之间可以构建起彼此依赖、共同合作、不断发展、互为学习支架的长期的学习伙伴关系。从宏观上看,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基础;从中观上看,它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微观上看,它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对建设未来和谐社会,还是对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多种研究方法,对学习者的发展社会化过程进行阐释,从教学情感关系的建立、发展、成型、维系入手,分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动态发展过程。揭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建构要素、建构过程,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并通过在实践中收集访谈案例资料对之加以验证。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首先,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一是提出共同体的本质是成员在密切的交往互动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强关系网络体系,它具有联系紧密、身份认同、感受安全、交往预期和共同规则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二是提出学习共同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从微观层面上说,它是个体与个体构建的强关系学习初级群体;从中观层面上说,它是个体与组织构建的强关系学习次级群体,它又可以分为“理想的学习共同体”和“转化的学习共同体”两类;从宏观层面上说,它是组织与组织构建的强关系学习网络体系。其中微观层面是基础,中观层面是主干,而从中观层面向外扩大,则构建成宏观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三是提出未来的学习共同体必然是线上加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形式。四是提出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与作用,并根据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成员聚合模式划分为“实主网辅”和“网主实辅”两种,阐述其主要呈现形式。其次,深度剖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提出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项:一是学习情境,它又可以分为实体教学空间情境、网络学习空间情境和成员学习关系情境。二是身份主体,它是在共同的生活场域中不断被生产出来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内存在三种可能的身份主体:边缘成员、半核心成员和核心成员。三是学习资源,它包括预设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其中促发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交流互动中逐渐生成新的关系性资源正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正是在成员之间的关系性资源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可以分为四个相互交迭、层层递进、又共同发展的过程:一是话语共同体的形成,其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会话际遇的出现”、“话语交流的意愿”、“符号体系的重塑”和“言外之意的生成”四个阶段;二是实践共同体的形成,它将经历共同实践中的“身份确认和角色扮演”、“情感能量和意义产生”、“焦点汇聚和行动协调”三个阶段;三是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形成,它包括“知识碎片的共享”、“知识内容的共建”、“知识体系的共发展”三个部分的内容;四是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它突出体现为学习者在角色沉浸下的学习合作、深度理解下的合作学习和诱因选择下的集体行动。再次,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一是创设关联情境,实现教学场域内的社会角色生成、学习情境共享和角色地位重塑。本研究提出:教育机构(如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公益组织(如图书馆、博物馆等)、骨干企业等可以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共同组建区域教育集团,构建宏观层面的学习共同体,推动数据收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仿真模拟平台的汇聚集成,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内的共建、共享、共用,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采取现场或者虚拟的方式创设关联情境。二是问题研究导向,通过能够引发认知失衡、学习情绪、共情共鸣、交流互动的问题,实现初始成员的意识聚焦,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找寻集体行动的最优学伴。三是交互实践教学,将教学实体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结合起来组织混合式教学以促进共同实践,通过设计教学引导学习交流,并以项目分工推进学习合作,在学习实践中互构关系体系。四是团队合作探究,指出学习共同体中的团队合作不仅仅是面向当下的,更是面向未来的。团队合作探究的目的不是验证已有的结论,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情感能量的聚集累增、系统结构的惯习养成和学习组织的持续再造,实现成员的共同生长。最后,通过亲身实践探索,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以行动研究验证结论。选取高职院校的两位学生S和A作为主要的实证研究对象,以她们阐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分析两人在校期间与教师形成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它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身份重塑阶段,学习者在本阶段从脱域下迷茫的个体意识走向实践中的身份建构,成为教学场域中的个体。二是拓展关系阶段,学习者在教学场域内与他人进行学习交互,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其它领域关系上的深度联结。三是集体实践阶段,学习者通过参与仪式,与集体成员发展共享符号,与之形成关系网络,聚合起情感能量,并实现群体的拓展,对学习的边缘参与者产生辐射影响。四是共生组织阶段,成员开始有趋同的行为范式、相近的价值追求、共通的情感寄托,最终实现多元的人生发展,至此意味着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并通过在后续行动中的不断重构,得以发展和延续。本研究提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影响力的常常并不完全是知识本身,还有在预设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之外不断形成的关系性资源。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对彼此关系的共同信任,以及在这种信任之下长期的共同实践,形成了对未来共同的信仰和愿景。因此,它不是学习的终点,其构建过程更应该被视作是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彼此将其他伙伴作为学习支架,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能够记录学习者过去学习经历、学习偏好、学习习惯等优势,逐步构建更有利于个体与他人未来长期学习合作的强关系。这种强关系加上学习文化,将明显提高学习的成效,进而改变学习者未来的人生轨迹。
宣晶[8](2018)在《沃勒斯坦、阿瑞吉的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比较的形式,梳理世界体系论中重要的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和乔万尼·阿瑞吉关于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在论述沃勒斯坦、阿瑞吉的现代世界体系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两人关于现代世界体系的变革表现、变革原因、变革趋势等的思想。由于世界体系论的内容相当丰富,所以本文对世界体系基本内容的论述只概括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内涵、特征和理论来源这三方面,大体反映了世界体系论的基本内容。在比较世界体系变革表现的内容里着重从现代体系结构、运行动力和周期性方面作总结性论述,从而理清沃勒斯坦、阿瑞吉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新时期的变革及未来趋势所持有的不同看法。虽然他们的观点有较明显的差异,但都是在分析了世界体系自形成以来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揭示出了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并且得出结论认为世界体系处于危机中,体系的危机有可能给世界带来混乱,但也可能使世界体系走向新的发展方向。无庸讳言,世界体系论学者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变革研究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有助于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秩序变化的方向,并正确理解这一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银希敏[9](2018)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受到了卢卡奇、葛兰西思想等影响,重视社会本体论、市民社会的建设和社会批判精神,同时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依附论、世界体系论和新葛兰西国际关系理论,其中涉及霸权思想的是世界体系论和新葛兰西国际关系理论。本文通过比较各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概念,指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概念并明确其霸权思想的来源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权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角度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内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霸权思想的特点及价值。通过研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变过程中的霸权思想,了解资本主义体系中霸权国家建立的霸权秩序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反霸权秩序的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是对20世纪末世界霸权秩序危机的思考。它既对历史上的三次霸权更替(荷兰、英国、美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霸权的更替规律与建立霸权的过程,又对现有霸权秩序进行了批判,并思考了未来世界秩序变化的可能及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关注由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带来的霸权危机,为反资本主义霸权秩序提供了思考,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曲艺[10](2017)在《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所出现的一个理论学派,是世界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新的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类型,属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之一。被誉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旨趣在于,它展开了对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现状和历史的总体性研究,反映了要求化解南北矛盾、超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建构世界和谐的人类理想和社会发展愿景。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沃勒斯坦奠定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理解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其中之一,在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识上此理论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展开了修正,并且用折衷的形式对马克思与卢森堡关于资本累积理论、列宁与卢森堡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行了继承。此外,阿瑞吉和弗兰克等西方其他学者在探讨世界体系问题上也都分别做出了自己的探讨和独特的学术贡献。阿瑞吉在探究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发展动力问题,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以及对反体系运动的理论认识,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关于马克思学说有效性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弗兰克在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性动力问题上进行了独特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具体言之,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本论文阐述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涵义及其理论渊源问题。论文梳理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迈入了较为和平稳定的发展阶段,脱离了西方殖民主义掌握的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努力探索自己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它们把主要精神放在了推动自己国家的社会变化迁移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一些西方社会科学家对此不断的开展了讨论。关于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并不是率先由沃勒斯坦所提出来的,实际上,卢森堡的依附理论、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资本积累的理论等都是较早地探讨了这一概念。在卢森堡看来,世界体系其实就是世界的整体,其生存前提是以资本主义的世界和非资本主义的环境为基础的,由于资本主义的生存并非通过自身内部的力量,而是主要依靠着非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原材料、市场及资本的积累多方面因素的支撑才能够得以实现的。虽然世界体系这一概念并不是率先由沃勒斯坦提出的,但却是沃勒斯坦赋予了这一概念比较明确的含义,沃勒斯坦提倡一定要由体系的整个部分或者总体准则上面开展察看世界体系。在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渊源问题上,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汲取了马克思的一些理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通过经济的角度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分析方法来阐述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变化迁移;其次,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所构建的世界体系理论与20世纪的年鉴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汲取了20世纪史学的新成果;再次,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耗散结构论的影响,吸收和借鉴了普里高津的社会物理学;最后,步入发展理论的新时期,世界体系理论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依附理论与对现代化理论的驳斥。世界体系理论就是建立在上述四种思想渊源基础上而构建自己的理论基本框架的。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沃勒斯坦的理论,论文梳理了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沃勒斯坦通过游历加纳、法属阿尔及利亚以及西非海岸等国家,实地考察了解到了非洲的殖民主义的统治之现状,通过研究非洲殖民主义这样的现实切入点沃勒斯坦从马克思原着之中获取了灵感,达到了对世界体系的理论解析。沃勒斯坦认为,资本的主要的社会组织的形式便是其所谓的世界体系。当代的世界体系其实属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始于16世纪欧洲的世界体系逐渐扩展到了当代全球所有的地区与角落;沃勒斯坦认为变化中的世界体系会呈现出周期性结构,体系当中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按照沃勒斯坦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需要采用历史性之态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社会的体制变化;在世界体系的基本结构问题上,沃勒斯坦发展了三个地带划分理论。关于三个地带划分理论,沃勒斯坦深受法国年鉴派和拉美独立学派的影响,沃勒斯坦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和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对世界进行了划分,即核心—半边缘—边缘三个地带的划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方面,沃勒斯坦预言世界体系最终将会解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未来的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人们所得利润都将会越来越少,另一个方面就是衰败的政治因素,可以说国家的作用愈来愈弱,社会当中人口数量激增,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迷茫;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来以后,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呼应和反映很强烈。在世界体系的研究学者之中,最着名的代表性人物当属弗兰克,弗兰克原本是属于依附理论之代表性的学者,而在沃勒斯坦创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他便转变为对世界体系进行研究。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论文对阿瑞吉思想形成的背景与理论渊源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内容进行了探究和阐释。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发展动力的问题上,阿瑞吉主张,资本主义的金融扩张才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体系扩张的内部动力,霸权基本上源于这种扩张体系的需求,倘若没有资本的扩张,霸权也就没有产生的可能;阿瑞吉认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就是实现所谓的自由贸易。帝国主义自由的贸易体制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体系之载体。若想对世界不平等的状况进行消除,首先必须要消灭帝国主义的自由贸易体系;在对反体系运动的认识上,阿瑞吉提出,反体系的运动与阶级斗争是不同的,与民族的解放斗争也不相同。对于阶级斗争来说,它不但在现代的世界体系当中存在,并且成为日趋复杂的一种力量,反体系的运动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平等的世界新秩序、新的世界体系;在当今的世界体系的演进中,处于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的崛起影响世界体系巨变的新生变量。阿瑞吉研究了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的关系。阿瑞吉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是其世界体系理论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阿瑞吉研究了世界体系演进过程中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尝试揭示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独特价值,做出了现代的世界体系极有可能会朝着中国崛起的道路前行的判断;关于马克思学说的现实有效性问题,阿瑞吉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着眼于马克思学说对生产场所的劳动过程和阶级冲突的解释效力,却忽视了对“隐蔽的生产场所”及阶级冲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阿瑞吉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思考实质上是最早的关于全球化的理论探索。在资本主义问题上,阿瑞吉肯定了马克思所作的理论描述在理解今天的资本主义时仍然有一定的效力;阿瑞吉的世界主义视域是他研究世界体系结构的独特分析视角,这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世界体系中的东亚纳贡体系的价值定位问题上,在他看来,东亚的纳贡体系存在远远要比欧洲的资本主义体系早,带动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阿瑞吉在受到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的启示之后,运用“长时段分析法”和“中心—边缘”结构模式来阐释这种不平衡发展的根源;阿瑞吉对市场经济的多样性进行了理论论证,阿瑞吉根据斯密市场经济理论原理对斯密以来的市场经济作出系统性考察,试图揭示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史的规律性。与沃勒斯坦相比较,阿瑞吉赋予世界体系分析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维度上,这也是阿瑞吉世界体系分析的特质所在,阿瑞吉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社会内容的历史发展过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经济体系,但也是一个历史体系和社会体系。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探索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实质,主张资本主义扩张体系的内动力为金融的扩张,霸权主要基于其扩张体系的需求,欣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世界体系论具有明显的新左派理论性质。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激进成分相对多些,革命色彩浓厚一些,反抗精神强烈一些。从这个意义上看,阿瑞吉算得上一位新左派人物,他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属于新左派思想的代表。阿瑞吉研究世界体系的方法也是具有方法论意义,阿瑞吉所采用的研究的方法具有多重性质,包含了周期性的分析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矛盾和差异研究法、东西方对比的研究方法等。第四,对弗兰克的世界体系理论进行了比较性研究。论文分析了弗兰克世界体系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安德烈·冈德·弗兰克本是依附论的主要创立者,其对依附论的完善有着很大的学术贡献。弗兰克的思想成长大概可以划为西方正统的发展理论、依附论、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与世界体系论四个时期,在不同的各个时期,他都有很多的作品诞生。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中心主义是弗兰克构建其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概念分析框架、问题研究的分析方法。弗兰克一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石,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世界发展的源泉在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不是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所专有,而是在此之前就存在着;替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弗兰克构建其世界体系论的新视域与新的分析方法。弗兰克认为,把人类作为中心而不是把欧洲作为中心的世界历史可以给新的全球实践供应新的基础性知识,他摒弃了实体论者所秉持的文明与民族的想法,还运用结构主义方式解析不停变化的经济政治的情形。论文是在弗兰克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中来确认弗兰克在构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新贡献的。在对世界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方面的不同界定方面,沃勒斯坦认为,全球体系应该是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与世界帝国两部分,二者都是把1500年作为其分水岭;而弗兰克世界体系仅是一个,1500年的前后并无质的差别,并且为连续的。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结构方面二人也存在差异性认识。由于对世界体系界定的标准有所不同,五百年的世界体系与五千年的世界体系在其结构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沃勒斯坦主张不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关系;弗兰克认为不同地带依附的关系并不是很明显;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的不同看法,周期节奏与长期趋势反映出现代世界体系具有动态的性质,其中的周期包含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与特长周期。与沃勒斯坦相比较而言,弗兰克对世界体系周期更为关注,五千年的世界体系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五百年的周期交替;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动力问题上,按照弗兰克的观点,世界体系发展的动力便是资本霸权与资本积累,而这并非资本主义扩张体系所独有的动力源。阿瑞吉主张,资本主义扩张体系的内动力为金融的扩张,霸权主要基于其扩张体系的需求,倘若金融的扩张不存在,是不可能产生霸权的。第五,论文对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总体评价。论文分析了其理论价值和理论局限性。本文认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价值在于深化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评。沃勒斯坦曾认为:“就我或者就任何人而言,这样的寻求不仅为学术性的还是政治性的,我一直认为这样寻求的政治性与学术性是同时存在的,不会是单独存在的。”阿瑞吉主张,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基本针对的是物质的扩张,理论主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从表面看来,此种理论在当代的经济危机前似乎已经没有解释力了,但是从实际的情况去看,马克思危机的理论主要建立于马克思资本一般公式基础上,这就使马克思危机理论不但要对物质的扩张进行探讨,并且还需要对金融的扩张进行探讨;弗兰克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竭尽全力的神化与美化西方的道路与价值观念,且明显的把世界范围的依附性的积累说与两极分化认为是理所当然,把不公平的交易与资本主义的霸权行径看成是保护世界民主与和平秩序,这是十分荒谬的。第二,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修正和创新性构建了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突破了西方主流社会科学方法论里面的欧洲中心主义分析视域。沃勒斯坦解析了1945年之后西方社会科学的各种不同境遇的时候谈过,社会科学产生于现代世界体系,并且还是以欧洲作为中心;修改了西方主流社会科学探究方式里面的普遍主义。西方的社会科学探究崇向的是普遍主义,确信存在一种超越时空的一般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放之四海都可以的方法。正如沃勒斯坦所解析的那样,不管是有规则的社会科学家的不是历史的时间逆转的方式里面还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性阶段方式里面,西方欧洲社会科学完全坚决的建议普遍主义;修改了关于主流西方社会科学的文明论的思维模式。沃勒斯坦指出,这样的文明理论里面存在的优越感不是单独而存的,它早已渗入了西方社会科学创建的用来解析问题的含义里面,并且表现在那些用来权衡那些含义标准之中;修改了主流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理论的思维模式,沃勒斯坦指出,20世纪原来的老左派所提的阶段理论大部分是针对西方进步理论展开的一种驳斥,此类说法常常为马克思主义的变异主张,原因是马克思在最初时就严肃的批评了欧洲的中心主义的进步理论;第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整合了西方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资源。如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年鉴学派以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最后,论文分析了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也具有鲜明的理论局限,虽然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本身仍然存在理论的困境与分裂的因素。理论局限性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第一,没有最终突破狭隘的欧洲中心主义窠臼,虽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与借鉴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对于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现状与制度展开了有力的批判,尤其是对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为研究欧洲问题提出一个具有革命性质的框架。但是由于其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理解产生偏差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片面化认识,将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化等同,现代性和资本主义性进行等同,最终使现代的世界体系生成与发展依然是依照中心国家当中的资产阶级愿望去塑造。所以,他并没有跳出欧洲的中心主义之窠臼,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被蒙蔽的欧洲中心主义,依旧处在欧洲中心主义笼罩的阴影下,且最后在历史体系之构建方面陷入到欧洲中心主义困境当中却不能自拔。第二,历史观中的虚无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因其忽略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创建基础的了解,最后导致了关于将来社会主义世界秩序的规划上面很大程度上不遵守真实,抽象虚无好似海市蜃楼,并且再次陷进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窘况;第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模糊的乌托邦理论特质,过分地强调了世界体系的链条相同性,忽略了此链条当中薄弱的环节,进而在某种程度中忽视了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之思想,这极有可能把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重新抛入到新乌托邦的幻想之中。从总体上来看,以沃勒斯坦为代表所创建的世界体系理论以其独特之视角,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展开了深刻的论述,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预示着社会发展的理论学说进入到了一个全新时期。沃勒斯坦创建的世界体系理论宏伟的框架、博大精深的理论,阿瑞吉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以及弗兰克5000年世界体系理论均吸引了很多理论学家的重视。
二、“世界体系论”述评——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体系论”述评——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重点和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缘起 |
2.1 世界体系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非洲问题突出和对研究方法的怀疑 |
2.1.2 南北差距扩大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
2.1.3 资本主义对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威胁 |
2.2 世界体系理论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依附理论 |
2.2.3 法国年鉴学派方法论 |
第三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架构 |
3.1 世界体系理论的内涵 |
3.1.1 世界体系理论的定义 |
3.1.2 世界体系理论的特征 |
3.1.3 世界体系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蕴涵 |
3.2 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容 |
3.2.1 三个层面:经济、政治、文明 |
3.2.2 “中心——半边缘——边缘”层级结构 |
3.2.3 周期性结构 |
第四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
4.1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分析 |
4.1.1 由孤立到联合的资本主义扩张 |
4.1.2 整体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现实批判 |
4.2 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础 |
4.2.1 从世界整体观到世界体系分析 |
4.2.2 从国家的阶级分化到世界的两极分化 |
4.3 以平等的新世界体系为人类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
4.3.1 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加剧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
4.3.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自身的弊端 |
4.3.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被超越 |
第五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评析 |
5.1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当代借鉴价值 |
5.1.1 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范式 |
5.1.2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
5.1.3 为发展中国家寻求本国发展模式提供思路 |
5.2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内在困境 |
5.2.1 欧洲中心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悖论 |
5.2.2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极端性 |
5.2.3 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困扰 |
5.3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对今日中国的启示 |
5.3.1 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后的角色定位 |
5.3.2 坚持中国道路做到制度自信 |
5.3.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辩证思维法 |
3.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溯源与现实背景 |
2.1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溯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 |
2.1.2 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结构理论 |
2.1.3 加州学派批判欧洲中心论的相关理论 |
2.1.4 法国年鉴学派大范围长时段分析方法 |
2.2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背景 |
2.2.1 霸权国家的兴起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觉醒 |
2.2.2 全球范围内不平衡发展的宏观趋势 |
2.2.3 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升的成功实践 |
第3章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演绎 |
3.1 欧洲中心论与全球史观 |
3.1.1 对欧洲中心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
3.1.2 主张建立以全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
3.2 世界霸权与世界积累 |
3.2.1 世界范围的积累产生世界霸权 |
3.2.2 世界体系周期性导致霸权兴衰 |
3.3 中华帝国的兴衰与欧洲的崛起 |
3.3.1 中华帝国的兴起:东亚朝贡体系 |
3.3.2 中华帝国的衰落:周期性的衰落 |
3.3.3 欧洲的崛起:爬上了亚洲的肩膀 |
3.4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中国复兴的论述 |
3.4.1 中国的复兴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 |
3.4.2 中国的复兴根植于其厚重的文化价值观念 |
3.4.3 中国的复兴发展于其良好的世界历史机遇 |
第4章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内在困境 |
4.1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
4.1.1 批判了西方政治经济霸权,探究了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 |
4.1.2 肯定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论证世界中心重新回归东方 |
4.1.3 鄙弃了欧洲中心论观点,构建了非西方的国际话语权 |
4.1.4 坚持以全人类为中心,构建了全球史观下的世界体系 |
4.2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困境 |
4.2.1 将马克思划为欧洲中心论者的局限性 |
4.2.2 贬低了欧洲在近代的历史贡献 |
4.2.3 夸大了世界体系内部的周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缘由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运行失衡 |
二、反体系运动助推现代世界体系转化 |
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
二、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
三、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理论 |
第三节 沃勒斯坦主要学术经历对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影响 |
一、世界体系分析之路及其影响 |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及其影响 |
第二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无法克服的三重困境 |
一、资本积累困境 |
二、政治合法性困境 |
三、地缘文化困境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之呈现 |
一、资本脱离无休止积累状态 |
二、霸权国家衰落 |
三、“中心—外围”国家间体系失衡 |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终结与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
一、197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衰落走向终结 |
二、1990S—2050S: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混沌及其表现 |
三、2050S—2100S: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及其模式的抉择 |
第三章 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与建构方法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基本范畴 |
一、时间范畴:周期性节律与长期性趋势并存 |
二、空间范畴:“核心—半边缘—边缘”国家间结构 |
三、三维透视:“经济—政治—文化”国际间碰撞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建构方法 |
一、世界体系分析方法 |
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
三、布罗代尔式的长时段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对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贡献 |
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总体性批判维度 |
二、强化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实践指向 |
三、为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策略提供思想借鉴 |
第二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的局限 |
一、忽略了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变化 |
二、低估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社会进化论倾向 |
三、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科学论断缺乏准确把握 |
第三节 结构性危机思想对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
一、强化国际均衡机制提升各国应对国际危机的合力 |
二、推动国家及区域间平衡发展避免过度两极分化 |
三、抵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5)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统治的深层结构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界定范式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阐释 |
二、空间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新维度 |
(一) 空间的元理论构建方面 |
(二) 在空间资本主义批判方面 |
(三) 空间与城市化问题方面 |
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不平衡扩张的全球格局 |
(一) 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 |
(二) 依附论与世界体系论的核心主题 |
(三)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
四、生命政治:新自由主义的全面渗透 |
(一) 对生命政治思想史的考察 |
(二) 对生命政治的内涵界定 |
(三) 马克思与生命政治 |
结语 |
(6)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内涵比较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内涵 |
一、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 |
二、世界历史与人的发展 |
第二节 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的构建 |
一、经济上的三元结构 |
二、政治上的二面体系 |
第三节 两者的异同 |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动力分析 |
第一节 生产力、交往和社会分工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动力 |
一、生产力与社会分工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提 |
二、普遍交往推动世界历史发展 |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不平等交换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动力 |
一、资本积累是世界体系发展的根本因素 |
二、不平等交换是世界体系发展的支撑 |
第三节 两者的异同 |
第三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发展过程分析 |
第一节 世界历史与世界体系的周期性分析 |
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经济周期 |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长周期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与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 |
一、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终会出现 |
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终将毁灭 |
第三节 两者的异同 |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的意义及启示 |
第一节 深化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拓展了对现代世界体系考察的视野 |
一、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创新 |
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刊发表的论文 |
(7)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个人经历 |
二、时代背景 |
三、理论困惑 |
四、提出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
二、国内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
一、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世界体系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二节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
一、集体行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集体行动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三节 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
一、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互动仪式链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四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
一、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要点分析 |
二、结构化理论对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
第一节 共同体 |
一、共同体的本质 |
二、同体的基本特征 |
三、初始群体与共同体 |
四、共同体内的成员强关系与强扭的关系 |
第二节 学习共同体 |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
二、三个层面的学习共同体 |
三、学习共同体的结构与成员 |
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的学习共同体 |
第三节 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
一、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混合式教学 |
二、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传统学习共同体 |
三、混合式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共同体 |
第四节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 |
一、网络学习空间及其功能与作用 |
二、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平台 |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成员聚合模式 |
第四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学习情境 |
一、实体教学空间情境 |
二、网络学习空间情境 |
三、成员互动关系情境 |
第二节 身份主体 |
一、身份主体的建构 |
二、身份主体的类型 |
第三节 学习资源 |
一、预设性资源 |
二、生成性资源 |
三、关系性资源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从初始群体成员聚集到话语共同体 |
一、会话际遇的出现 |
二、话语交流的意愿 |
三、符号体系的重塑 |
四、言外之意的生成 |
第二节 从共同话语意义生成到实践共同体 |
一、共同实践中的身份确认和角色扮演 |
二、共同实践中的情感能量和意义产生 |
三、共同实践中的目标汇聚和行动协调 |
第三节 从共同实践探知融会到知识建构共同体 |
一、知识碎片的共享 |
二、知识内容的共建 |
三、知识体系的共发展 |
第四节 从共享知识建构拓展到学习共同体 |
一、角色沉浸下的学习合作 |
二、深度理解下的合作学习 |
三、诱因选择下的集体行动 |
第六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
第一节 创设关联情境 |
一、促发教学场域内的社会角色生成 |
二、推动教学场域内的学习情境共享 |
三、实现教学场域内的角色地位重塑 |
第二节 问题研究导向 |
一、聚焦初始群体目标意识 |
二、找寻集体行动最优学伴 |
第三节 交互实践教学 |
一、以设计教学引导学习交流 |
二、以有效分工推进学习合作 |
三、以共同实践互构关系体系 |
第四节 团队合作探究 |
一、实现情感能量的聚集累增 |
二、实现系统结构的惯习养成 |
三、实现学习组织的持续再造 |
附: 建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说明 |
一、强关系是否会引发成员主动学习 |
二、群体内如何避免构建强扭的关系 |
三、如何合理把握成员之间关系距离 |
四、如何避免成员过度沉溺网络学习 |
第七章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关联情境,重塑个体身份 |
一、脱域下的个体意识 |
二、实践中的身份建构 |
第二节 构建话语联结,拓展关系维度 |
一、教学场域的感知交互 |
二、关联领域的多重嵌入 |
第三节 构建交互网络,聚融学习实践 |
一、参与仪式: 发展共享符号 |
二、形成网络: 聚合情感能量 |
三、群体拓展: 外围辐射影响 |
第四节 构建团队文化,共生组织系统 |
一、趋同的行为范式 |
二、相近的价值追求 |
三、共通的情感寄托 |
四、多元的人生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沃勒斯坦、阿瑞吉的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沃勒斯坦、阿瑞吉现代世界体系论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 |
(二)年鉴学派理论和经济周期分析方法 |
(三)依附理论 |
二、沃勒斯坦、阿瑞吉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的内容 |
(一)现代世界体系的内涵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特征 |
(三)现代世界体系变革表现 |
(四)现代世界体系变革原因 |
(五)现代世界体系变革趋势 |
三、沃勒斯坦、阿瑞吉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的评价 |
(一)沃勒斯坦、阿瑞吉现代体系变革思想的异同点 |
(二)沃勒斯坦、阿瑞吉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一) 霸权的含义 |
(二) 霸权的表现形式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的来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论述 |
(二) 列宁的领导权思想 |
(三) 葛兰西的霸权思想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 |
(一) 世界体系论中的霸权思想 |
(二) 新葛兰西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 |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的特点 |
(一) 对霸权的认识愈益深入 |
(二) 客观揭示了资本主义霸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三) 研究霸权的主旨是批判资本主义 |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的价值 |
(一)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 |
(二) 扩大了霸权研究的维度 |
(三) 做出了反资本主义霸权秩序的新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涵义与理论渊源 |
2.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涵义 |
2.1.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进程 |
2.1.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界定 |
2.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2 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3 中心与边缘的依附理论及其对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
2.2.4 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开放性思维方法及其影响 |
第3章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3.1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生成的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
3.1.1 沃勒斯坦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2 沃勒斯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
3.2.1 沃勒斯坦从马克思原着之中获取灵感的世界体系解析理论 |
3.2.2 变化中的世界体系的周期性结构 |
3.2.3 关于三个地带划分理论 |
3.2.4 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 |
3.2.5 西方学者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态度 |
第4章 阿瑞吉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4.1 阿瑞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
4.1.1 阿瑞吉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4.1.2 阿瑞吉世界体系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4.2 阿瑞吉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1 关于世界体系的发展动力问题 |
4.2.2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的实质 |
4.2.3 对反体系运动的理论认识 |
4.2.4 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体系的更迭 |
4.2.5 关于马克思学说的有效性问题 |
4.2.6 阿瑞吉的世界主义视域 |
4.2.7 阿瑞吉对市场经济多样性的理论论证 |
4.3 阿瑞吉世界体系理论之评析 |
4.3.1 阿瑞吉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新左派理论性质 |
4.3.2 关于世界体系中的东亚纳贡体系的价值定位问题 |
4.3.3 阿瑞吉研究世界体系的方法评析 |
4.3.4 阿瑞吉世界体系论的特质 |
第5章 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 弗兰克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 |
5.1.1 弗兰克世界体系论形成的背景 |
5.1.2 弗兰克世界体系论形成的过程及渊源 |
5.2 弗兰克构建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分析框架 |
5.2.1 弗兰克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理论视域 |
5.2.2 替代西方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分析方法 |
5.3 弗兰克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 |
5.3.1 世界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方面的不同界定 |
5.3.2 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结构的差异性认识 |
5.3.3 关于世界体系的主要周期节奏的不同看法 |
5.3.4 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扩张内源动力问题 |
第6章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评析 |
6.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
6.1.1 深化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评 |
6.1.2 修正和创新性构建了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
6.1.3 整合西方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总体性方法 |
6.2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6.2.1 狭隘的欧洲中心主义 |
6.2.2 历史观中的虚无主义与消极悲观主义 |
6.2.3 模糊的乌托邦理论特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世界体系论”述评——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D]. 杨梓艺. 江南大学, 2020(01)
- [3]安德烈·贡德·弗兰克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王俊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4]沃勒斯坦结构性危机思想研究[D]. 任艳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5]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 雷禹,蓝江. 晋阳学刊, 2019(04)
- [6]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研究[D]. 冯雪. 广西大学, 2019(11)
- [7]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 谢泉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2)
- [8]沃勒斯坦、阿瑞吉的现代世界体系变革思想研究[D]. 宣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9]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霸权思想研究[D]. 银希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10]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曲艺.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帝国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