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论文和设计-蔡红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包括第一真空腔、第二真空腔、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第一传输轨道设于第一真空腔内,第二传输轨道设于第二真空腔内,第一真空腔位于第二真空腔下方,甩干烘干装置与第一传输轨道固定连接,甩干烘干装置还与第二传输轨道固定连接,第一真空腔、第二真空腔以及甩干烘干装置三者互相连通,第一真空腔和第二真空腔远离甩干烘干装置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门和第二真空门固定连接;真空门和真空腔保证不会因氧化而导致电镀质量下降,“上烘下甩”的甩干烘干装置节约了占地面积,丰富了中转装置的功能,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取代人工运输的方式,更加高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包括第一真空腔(1)、第二真空腔(2)、第一传输轨道(3)和第二传输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真空腔(1)内,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内,所述第一真空腔(1)位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腔(2)的一端固定设有甩干烘干装置(5),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上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2)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还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远离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门(6)和第二真空门(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所述第二真空腔(2)以及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互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包括第一真空腔(1)、第二真空腔(2)、第一传输轨道(3)和第二传输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真空腔(1)内,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内,所述第一真空腔(1)位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腔(2)的一端固定设有甩干烘干装置(5),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上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2)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还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远离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门(6)和第二真空门(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所述第二真空腔(2)以及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互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包括外壳(51)、甩干腔(52)、烘干腔(53)、升降装置(54)、旋转装置(55)以及烘干装置(56),所述甩干腔(52)固定设于所述外壳(51)下端,所述烘干腔(53)固定设于所述外壳(51)上端,所述烘干装置(56)固定设于所述烘干腔(53)内,所述旋转装置(55)固定设于所述甩干腔(52)内,所述升降装置(54)与所述旋转装置(5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54)沿竖直方向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上设有吊架(21),所述吊架(21)下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2)固定连接,所述吊架(21)上端与车间顶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腔(1)上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端与所述第一真空腔(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下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上都配备有真空泵(8),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与所述真空泵(8)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1)上固定设有观察窗(5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4)包括升降底板(541)、气缸(542)、升降台(543)以及固定夹(544),所述升降底板(541)底部与所述旋转装置(5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42)底部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底板(541)顶部,所述气缸(542)顶部与所述升降台(54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544)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台(543)顶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5)包括旋转电机(551)、主动齿轮(552)、从动齿轮(553)以及支撑转轴(554),所述旋转电机(551)与所述外壳(51)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52)与所述旋转电机(551)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53)顶部与所述升降底板(541)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53)下端与所述支撑转轴(554)旋转连接,所述支撑转轴(554)底部与所述外壳(5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52)与所述从动齿轮(553)啮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转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生产线满足多道工序的要求,如溅射、剥离、电镀、腐蚀、干化等,针对不同产品的电镀,工序内容有所不同,但是电镀、清洗、烘干这三步是必不可少的,现实中许多工厂还在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来起到两道工序之间承上启下的功能,这样效率太过低下,电镀后到下道工序之前,易发生电镀层的氧化,现有生产线中,机器占地较大,车间的实际空间利用率较低,电镀生产中有许多工序可以整合到一起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压缩工序,减少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其具有的特点:通过中转装置代替人工运送产品、空间利用率较高、工序间的传输在真空下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包括第一真空腔、第二真空腔、第一传输轨道和第二传输轨道,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真空腔内,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真空腔内,所述第一真空腔位于所述第二真空腔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腔的一端固定设有甩干烘干装置,所述甩干烘干装置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上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还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和所述第二真空腔远离所述甩干烘干装置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门和第二真空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所述第二真空腔以及所述甩干烘干装置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带有输送轨道的中转装置代替人工运输,更加科学高效,真空门和真空腔保证产品在电镀各工序之间的传输不会发生氧化现象影响电镀的质量,甩干烘干装置一体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甩干烘干装置包括外壳、甩干腔、烘干腔、升降装置、旋转装置以及烘干装置,所述甩干腔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下端,所述烘干腔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上端,所述烘干装置固定设于所述烘干腔内,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设于所述甩干腔内,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沿竖直方向升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装置将产品在烘干腔和甩干腔移动实现不同的处理工序,通过旋转装置实现甩干,通过烘干装置实现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真空腔上设有吊架,所述吊架下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固定连接,所述吊架上端与车间顶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第二真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真空腔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与所述第一真空腔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下端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第一真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真空腔和所述第二真空腔上都配备有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腔和所述第二真空腔与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实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真空泵实现真空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固定设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方便观察甩干烘干进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板、气缸、升降台以及固定夹,所述升降底板底部与所述旋转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底部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底板顶部,所述气缸顶部与所述升降台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台顶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可调的固定夹来夹住电镀后的产品,气缸控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外壳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顶部与所述升降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下端与所述支撑转轴旋转连接,所述支撑转轴底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配合实现旋转甩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三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真空腔;11、支架;2、第二真空腔;21、吊架;3、第一传输轨道;4、第二传输轨道;5、甩干烘干装置;51、外壳;511、观察窗;52、甩干腔;53、烘干腔;54、升降装置;541、升降底板;542、气缸;543、升降台;544、固定夹;55、旋转装置;551、旋转电机;552、主动齿轮;553、从动齿轮;56、烘干装置;6、第一真空门;7、第二真空门;8、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包括第一真空腔1、第二真空腔2、第一传输轨道3和第二传输轨道4,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真空腔1内,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设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内,所述第一真空腔1位于所述第二真空腔2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腔1的一端固定设有甩干烘干装置5,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与所述第一传输轨道3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远离所述第一真空腔1的一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2固定连接,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还与所述第二传输轨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远离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真空门6和第二真空门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所述第二真空腔2以及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互相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甩干烘干装置5包括外壳51、甩干腔52、烘干腔53、升降装置54、旋转装置55以及烘干装置56,所述甩干腔52固定设于所述外壳51下端,所述烘干腔53固定设于所述外壳51上端,所述烘干装置56固定设于所述烘干腔53内,所述旋转装置55固定设于所述甩干腔52内,所述升降装置54与所述旋转装置5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54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外壳51上固定设有观察窗51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真空腔2上设有吊架21,所述吊架21下端与所述第二真空腔2固定连接,所述吊架21上端与车间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腔1上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端与所述第一真空腔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1下端接地,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上都配备有真空泵8,所述第一真空腔1和所述第二真空腔2与所述真空泵8通过管道实现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装置54包括升降底板541、气缸542、升降台543以及固定夹544,所述升降底板541底部与所述旋转装置5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42底部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底板541顶部,所述气缸542顶部与所述升降台54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544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台543顶面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装置55包括旋转电机551、主动齿轮552和从动齿轮553,所述旋转电机551与所述外壳51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52与所述旋转电机551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553与所述升降底板54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552与所述从动齿轮553啮合。

工作原理:经过电镀的产品,经由其他工序的传送轨道输送到第一真空门6前,第一真空门6自动上升,产品进入第一真空腔1,然后在第一传输轨道3的推送下输送至甩干烘干装置5的甩干腔52内,产品被固定夹544夹持住,升降台543被气缸542带动抬升较小的高度,然后在旋转电机551的带动下,产品所在的升降台543进行高速旋转,气缸542的气管通过气电旋转接头保证不打结缠乱,甩干时间结束后,保证升降台543相较于初始位置旋转了180°,气缸542带动升降台543上升至烘干腔53,烘干装置56启动进行烘干,产品烘干完进入第二真空腔2,整个甩干、烘干的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窗511进行观察,借由第二传输轨道4输送至第二真空门7处,第二真空门7打开进入下一道工序,中转装置回归初始状态。

第一真空腔1和第二真空腔2的位置只区分上下,具体根据实际产线进行调整,第一真空腔1和第二真空腔2只需抽粗真空,无需抽至完全真空,这样耗时耗电,且难度较大,只需尽可能减少氧化的影响即可。

本实施例中,气缸542可选用山东华州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气缸,旋转电机551可选用宁波迪卡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30系列混合式步进电机,真空泵8可选用浙江南光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ZJP系列罗茨真空泵,烘干装置56可选用美格森电器销售的对应规格的PTC加热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带有传输轨道的中转装置替代人工运输的方式,更加科学高效;

2、真空环境下进行传输,产品被氧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提高了电镀的质量;

3、中转装置除了带有传输功能,还带有烘干甩干功能,且甩干机和烘干机一体化“上烘下甩”,节省了占地面积,空间利用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319.1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28632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C25D 19/00

专利分类号:C25D19/00

范畴分类:23D;

申请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青年中路87号

发明人:蔡红健;师阳

第一发明人:蔡红健

当前权利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任毅

代理机构:113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电镀生产线多功能中转装置论文和设计-蔡红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