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阴极射线,荧光粉,固态,离子,形貌,碳化硅,机电。

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军,刘延雷,孙蓉,康明[1](2015)在《荧光粉Li_2SrSiO_4:Dy~(3+),Eu~(3+)的阴极射线发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Li2Sr Si O4:Dy3+,Eu3+荧光粉,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阴极射线光谱分别对其物相、阴极射线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Dy3+离子掺杂量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y3+和Eu3+均作为发光中心进入到Li2Sr Si O4的晶格中并未改变其晶格结构;在0.5~5 k V的电子束激发下,发射光谱主要由Dy3+和Eu3+的f-f特征跃迁组成;随着Dy3+掺杂量的增加,Dy3+的发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说明存在浓度猝灭,而Eu3+的发射强度有所提高,说明Dy3+对Eu3+有一定的敏化作用;Dy3+的最佳掺杂量为0.15;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增加,样品的发光强度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吕珊珊,楚学影,王记萍,方芳,李金华[2](2014)在《形貌依赖的ZnO阴极射线发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通过调节水和乙醇混合液的比例制备了多种形貌的ZnO微米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微米结构的形貌及尺寸进行了观察。采用可以实现纳米级微观区域光谱采集的阴极射线发光(CL)技术,对不同形貌的单个粒子的光谱进行精细表征,获得了位置依赖的ZnO阴极射线发光数据。实验结果表明:ZnO材料的发光性质与形貌有关,由于形貌差异导致其局部结晶质量、界面缺陷、表面电荷分布、表面晶面等方面的差异,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其最终的发光性质。(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赵文玉,安胜利,樊彬,李松波,戴亚堂[3](2012)在《CaLaGa_3O_7:Dy~(3+)荧光粉的光致和阴极射线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单一基质CaLaGa3O7:Dy3+白色荧光粉,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激光粒度仪,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和阴极射线发光(cathodoluminescence,CL)光谱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由一些黏结在一起的近球形颗粒组成,有轻微的团聚现象,平均粒径约为1.0?m.Dy3+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取代CaLaGa3O7晶格中的La3+离子,其对称格位为Cs.在紫外光和低压电子束的激发下,CaLaGa3O7:Dy3+荧光粉表现出Dy3+的特征发射(4F9/2-6H15/2跃迁和4F9/2-6H13/2跃迁),其最强发射峰为573nm(黄光).样品的色坐标均位于白光区域,并讨论了发光机理.此荧光粉可被应用于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s,FEDs)和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中.(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2年Z1期)

曹雯,马艳,陈大凤[4](2011)在《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SSCL)是一种全新的激发方式,是发光的一个分支,文中揭示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本质,并证明了它的普适性,分析它的发光光谱及随驱动电压提高时的变化规律,证明固态阴极射线激发既可引起激子发光,又可引起扩展态发光——激子离化后产生的电子-空穴的直接复合。本文着重分析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光谱特征、其中的物理现象及波形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1年24期)

盖欣[5](2011)在《退火处理及修饰层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是一种全新的发光方式。与真空阴极射线发光不同,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是电子在固体中加速而后激发发光材料使之发光。它的发光波长包括激子发光和扩展态发光两种,其中基于扩展态发光的短波峰是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特征光谱。本论文采用Si02做电子加速层,MEH-PPV做有机发光层,制备了一系列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器件。在对ITO/SiO2/MEH-PPV/SiO2/Al进行研究时发现,当不对衬底进行加热时,器件的激子发光峰位于630 nm,经分析表明这是MEH-PPV分子链间纠缠所致;随着电压的升高,当短波峰出现的那一刻,长波峰会发生蓝移,且随着短波峰强度的增加,蓝移现象越显着。当频率较低时,此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当激发频率大于1 KHZ时,这种蓝移现象就会很明显。推测此现象的产生是580 nm和630 nm两种发光峰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针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亮度较低、器件的发光寿命较短及启亮电压较高的现状,分别通过退火处理以及引入不同的修饰层(如LiF. ZnO量子点以及PEDOT:PSS)来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器件进行处理,以此改善器件的发光性能。在退火处理的实验中,分别对夹层结构整体、单层MEH-PPV以及夹层结构中的MEH-PPV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结果表明:当对器件ITO/MEH-PPV/SiO2/A1的单层MEH-PPV进行60℃退火处理时,器件的耐压性能及蓝光发射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把这种退火处理引用到夹层结构(即ITO/SiO2/MEH-PPV/SiO2/A1)中时,发现退火温度为150℃时,与未经过处理的器件相比,器件的发光亮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且处理之后的器件激子发光峰回归到580 nm附近。在研究不同修饰层对器件结构ITO/MEH-PPV/SiO2/A1的影响时,器件结构分别为:ITO/MEH-PPV/SiO2/LiF/A1、ITO/MEH-PPV/SiO2/ZnO量子点/A1和ITO/PEDOT:PSS/MEH-PPV/SiO2/Al。研究发现,器件的启亮电压都由原来的30 V降到20 V左右,它们的Ⅰ-Ⅴ特性曲线表明,器件的电流注入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ZnO量子点的修饰实验中,可能由于ZnO所选溶剂的影响,器件的发光亮度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对于其它两种修饰情况,器件的发光亮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PEDOT:PSS的阳极修比阴极修饰性能改善的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李松波,赵文玉,樊彬,安胜利[6](2011)在《Na_2GdPO_4F_2:Tb~(3+)绿色荧光粉阴极射线发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Na2GdPO4F2∶Tb3+绿色荧光粉,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阴极射线光谱分别对其物相、阴极射线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b3+作为绿色发光中心进入到Na2Gd2PO4F2的晶格中取代Gd3+的格位,在低电子束(0.5~5 kV)激发下主要表现出Tb3+的特征跃迁(5D3,4→7FJ,J=6~2),其中以5D4→7F5跃迁(546 nm)为主。样品Na2Gd0.95Tb0.05PO4F2在阴极射线激发下的色坐标为(0.240 3,0.438 6)。随着电压、电流和掺杂量的增加,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逐渐提高,其中,最佳的样品为Na2Gd0.9Tb0.1PO4F2。(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1年05期)

倪海勇,梁宏斌,王灵利,张秋红,苏锵[7](2011)在《蓝色荧光粉BaGa_2Si_2O_8:Eu~(2+)的光致及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_(1-x)Eu_xGa_2Si_2O_8(x=0.01,0.05,0.10,0.15)荧光材料。通过CASTEP模块计算BaGa_2Si_2O_8能带结构,结果表明,导带主要来自Ba的5s轨道,价带主要来自O的2p轨道,Si和Ga原子对能带贡献较小,得到间接带隙为9.71 eV。光致发光光谱显示该材料发射主峰波长为467 nm。进一步考察了该材料在电压(1~5 Kv)、电流(10~100uA)范围内阴极射线激发发光性能,发光强度随着电流、电压增加而增加,具有良好阴极射线发光性能。(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5-12)

谢木标,梁宏斌,苏锵[8](2011)在《颜色可调的Ce~(3+)/Eu~(2+)共掺杂Li_2SrSiO_4基质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Ce~(3+)/Eu~(2+)共掺杂Li_2SrSiO_4基质的发光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致发光(PL)、低压阴极射线发光(CL)和荧光寿命等性质。结果发现材料在250-500 nm波长范围存在较强的来自于Ce~(3+)和Eu~(2+)离子的d-f跃迁吸收。在357 nm紫外光和低压电子束激发下都同时观察到Ce~(3+)和Eu~(2+)离子的特征发射带,分别位于蓝光区的425 nm和黄光区的565 nm。测定不同Ce~(3+)离子掺杂浓度样品Li_(2-x)Sr_(0.991-x)Eu_(0.009)Ce_xSiO_4的PL和CL谱发现,随着C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Ce~(3+)和Eu~(2+)离子发光强度比例逐渐增大,导致材料发光颜色从黄光区变化到白光区,再到蓝光区。此外,我们还通过荧光寿命等分析手段探讨了材料Ce~(3+)离子到Eu~(2+)离子能量传递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5-12)

潘跃武,胡湛[9](2010)在《一维纳米SiC-CNTs复合结构的生长机制和阴极射线发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接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维SiC-CNTs纳米复合结构。初始反应原料为纯的硅粉和碳纳米管混合物,没有使用任何触媒,在1 400℃温度下获得了一维纳米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阴极射线发光光谱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获得的一维S iC-CNTs纳米复合结构外径约为60nm,长度超过几个微米。CL谱中存在叁个发射带,中心位置分别为2.89,2.39,2.22 eV。(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谢木标,梁宏斌,苏锵[10](2010)在《绿色发射荧光粉Li_2Ba_(1-x)Eu_xSiO_4的紫外可见和低压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周相反应方法合成了二价稀土离子Eu~(2+)掺杂Li_2BaSiO_4基质荧光粉Li_2Ba_(1-x)Eu_xSiO_4,测定了它们的紫外激发发射光谱、阴极射线发光以及荧光寿命等性质。结果表明:Li_2Ba_(1-x)Eu_xSiO_4荧光粉在250-450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最强吸收位于357nm,发射光谱为主峰位置大约位于501nm的典型Eu~(2+)离子的4f~65d~1→4f~7跃迁宽带特征发射,猝灭浓度约为0.9mol%。低压阴极射线激发的发射光谱显示样品Li_2Ba_(0.991)Eu_(0.009)SiO_4为较强的绿光发射,并且有较高的饱和电流,说明在样品在场发射显示(FEDs)上可能有潜在的应用。此外,荧光衰减曲线表明,荧光寿命大约为600 ns,符合Eu~(2+)离子的4f~65d~1→4f~7跃迁的荧光衰减特征。(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9-16)

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剂热法,通过调节水和乙醇混合液的比例制备了多种形貌的ZnO微米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微米结构的形貌及尺寸进行了观察。采用可以实现纳米级微观区域光谱采集的阴极射线发光(CL)技术,对不同形貌的单个粒子的光谱进行精细表征,获得了位置依赖的ZnO阴极射线发光数据。实验结果表明:ZnO材料的发光性质与形貌有关,由于形貌差异导致其局部结晶质量、界面缺陷、表面电荷分布、表面晶面等方面的差异,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其最终的发光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刘延雷,孙蓉,康明.荧光粉Li_2SrSiO_4:Dy~(3+),Eu~(3+)的阴极射线发光性能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吕珊珊,楚学影,王记萍,方芳,李金华.形貌依赖的ZnO阴极射线发光性质研究[J].发光学报.2014

[3].赵文玉,安胜利,樊彬,李松波,戴亚堂.CaLaGa_3O_7:Dy~(3+)荧光粉的光致和阴极射线发光性能[J].科学通报.2012

[4].曹雯,马艳,陈大凤.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

[5].盖欣.退火处理及修饰层对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6].李松波,赵文玉,樊彬,安胜利.Na_2GdPO_4F_2:Tb~(3+)绿色荧光粉阴极射线发光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

[7].倪海勇,梁宏斌,王灵利,张秋红,苏锵.蓝色荧光粉BaGa_2Si_2O_8:Eu~(2+)的光致及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性能[C].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8].谢木标,梁宏斌,苏锵.颜色可调的Ce~(3+)/Eu~(2+)共掺杂Li_2SrSiO_4基质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材料[C].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9].潘跃武,胡湛.一维纳米SiC-CNTs复合结构的生长机制和阴极射线发光[J].发光学报.2010

[10].谢木标,梁宏斌,苏锵.绿色发射荧光粉Li_2Ba_(1-x)Eu_xSiO_4的紫外可见和低压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研究[C].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标签:;  ;  ;  ;  ;  ;  ;  

类阴极射线发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