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交际文化的观点指导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蕴爽[1](2021)在《《成功之路》系列综合教材交际文化因素调查研究》文中认为
史玲玉[2](2021)在《国际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为例》文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汉语学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趋势,国际中文教材作为国际中文教学与学习的直接依据,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是提高国际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与保障。本文以《HSK标准教程4》中的文化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发现其中的规律,尝试客观地对教材中文化因素呈现编排研究提出建议,从而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参考。由于国际汉语教学界未曾颁发系统权威的文化教学大纲,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分别以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以及HSK试卷中的文化因素为参考系,分别从教材中文化因素类别的数量分布和教材各组成部分中文化因素分布情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综述法、数据统计法开展《HSK标准教程4》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着作综述。第二部分,本文阐述了国际中文教学的特征与共识,并且以中国高中英语教学以及HSK试卷为参考系,为下一部分文化因素数据进行分析与参考对比提供了具体的标准。第三部分,本文采用穷尽性的数据统计法,对《HSK标准教程4》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提取以及研究。分别从教材文化因素类别划分、教材组成各部分文化因素分布情况两个角度出发,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编排呈现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HSK标准教程4》教材中存在文化因素呈现数量不足、类别不全、文化因素在教材中分布不均衡、文化因素的展现在环节上存在缺失、部分文化实用性不强、部分文化在教材各部分中的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同时尝试提出了建议:加强教材中文化因素选取的均衡性,增强对部分文化知识的注释、翻译,对部分文化知识增加环节上的的展示,增强文化因素的丰富性,适当融入中国现今具有实用性的新文化;最后,在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对于文章自身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王秋萍[3](2018)在《“祖语”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材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海外华文教育既不同于国内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纯粹的二语教学,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同理,海外华文教材既不同于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区别于面向零基础外语学习者的二语类教材,有华文教材自身的特点,学界关于华文教材特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针对海外华文教材的研究很多,但从“祖语”视角探讨教材建设的研究较少,对十套以上华文教材从宏观结合微观视角进行考察的研究也较少。本文从宏观研究结合微观研究的视角,对十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海外华文教材进行了考察,通过整体把握、举例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现有海外华文教材在对象目标定位、能力目标定位、题材设置、语法设置、参照标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尝试性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对海外华裔习得者习得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海外华文教材的针对性建设。因此本文还探讨了祖语习得者的习得特征,以及进一步探讨了普通话背景的祖语习得者,方言背景的祖语习得者,二语背景的祖语习得者,这三种不同语言背景祖语习得者的习得特征。本文结合了华文教材考察和祖语习得特征研究,对海外华文教材的建设提出了尝试性的意见。
孟令媛[4](2017)在《《博雅汉语》与《发展汉语》初级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对于外汉语教学界的“交际文化热”人们的兴趣日益浓厚,而且在文化研究领域,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交际文化因素的教学始终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在研究有的交际文化因素方面主要是进行理论研究,关于交际文化因素具体对比研究及教学实践则较少的见到相关论着。本论文将《发展汉语》与《博雅汉语》》初级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三章是主体部分,阐述了这两篇教材中存在的交际文化因素根据分类处理,然后将每个交际文化因素和表现方式的出现次数和分布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将其比例算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而第四部分主要是结合相关的调研的结果从而进行综合对比,将在交际文化因素方面两套教材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最后一部分是结合总体的对比结果,从而获得交际文化因素编写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灵感和建议。经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博雅汉语》与《发展汉语》是很优秀的汉语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选取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需要;《博雅汉语》中语义文化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汉语》中语用文化所占比重较大,两套教材交际文化因素比例失衡,都缺少委婉语;尽管教材有着很强的时代感,然而在选择的交际文化因素方面趣味性和突出性还不够,因此我们要合理增加和分配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因素,尽量做到覆盖全面,在加快文化教学大纲制定的同时,还要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编写问题。
王婧雯[5](2013)在《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 ——基于四本教材》文中认为本文从交际文化的角度提出交际文化词,通过对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分析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的掌握情况。强调交际文化的重要性,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建议。引起大家对于语言环境中的词汇教学的重视,避免留学生在日常运用中产生语用失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于交际文化词的实用性研究很少。理论上的界定大多比较模糊,范围很广,实际教学不易操作。本文所考察的“交际文化词”是从语义文化的角度限定的,在前人对“交际文化词”的讨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界定和分类,并阐明这类词汇的特点。在词的选择上,主要选择在高级班的教材中出现的。在此,特意排除了极具汉语特色的成语、歇后语和谚语,因为这些词语具有较浓的趣味性,相对于其他交际文化词来说特点突出,容易引起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四章为教学启示部分。第一章的绪论部分,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并从汉语本体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研究以及对外汉语交际文化词研究三个方面论述了前人研究的成果。第二章结合汉语本体研究,对交际文化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并讨论了交际文化词的特点。针对南京大学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列出交际文化词,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词汇大纲》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研究。发现交际文化词在学生作文中的使用很少。第三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试图了解留学生交际文化词习得的情况并分析其差异性和偏误原因。通过调查作者发现留学生交际文化词习得在性别和学习汉语时间上有显着差异;而在母语文化背景上没有显着差异性。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书本上的交际文化词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在作文中却较少运用。通过访谈的方式,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补充说明。发现学生对于交际文化词汇回避使用的问题。最后一章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对交际文化词的教师教学、学生习得和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陈雪[6](2013)在《浅谈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的教学思想,即"以实用为主,以应用能力为目的",高职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和职业领域中运用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更好地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刘婧怡[7](2012)在《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本文从关于跨文化交际的一些概念入手,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简单论述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具体的培养策略,其中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语言交际、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为达到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本文深入了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然后详尽说明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孙迪[8](2012)在《西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文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活动当中,文化教学是一项重要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交际文化教学又是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交际文化的教学和语言教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汉语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习者不但要熟练地掌握语言知识,更应该了解目的语文化,这样才能进行有效地交际,尤其是进行跨文化交际。一门外语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不但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而且能更好地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对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交际文化教学不但附属于语言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日常生活服务。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比较大,导致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看法和理解都不相同,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和差异产生的根源,就会导致交际的失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已是当今时代不可忽视的主要特征。近年来,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特征也在时时更新,如果我们的文化教学还停留在上个世纪,那怎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文化教学一直从属于语言教学,对交际教学一直没有采取应有的重视态度,这些都要求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逐渐丰富和加强这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将中西文化对比,展示当今中国交际文化特征的转变,进而总结和分析了交际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构想。希望对对外汉语交际教学方面做出一点贡献,并能够帮助西方留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谢媛媛[9](2012)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以初级水平学习者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既是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平易媒介,也是我国历时悠长、丰繁璀璨的文化凝聚体。对于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不仅要学习汉语的语言形式,更要学习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而悠久璀璨的历史赋予了汉语文化丰富繁杂的特质,在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难度。特别是处于初级水平学习者,他们中大部分人具有语言和文化“双起步”的特征,如果能在语音、词汇、形式学习的同时,充分重视文化教学的作用,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方法、侧重教学不同因素,并适时进行融汇和丰富,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需要对汉语中承载的文化予以充分重视,又要了解学习者学习语言进行交流的本质目的。为有效帮助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化,根据张占一等学者对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本文将教学中涉及的文化因素按照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进行区分,并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探讨这样的分类对教师初级阶段课堂教学、学生的接受与学习的作用。本文缘起自教学中遇到的初级阶段文化教学问题,进而大量了阅读先前学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文化教学、教材等问题的研究,并按照张占一先生对文化因素“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总体分类标准,综合多位学者对于“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因素的细化标准,分析归类了多本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涉及的文化因素,分析各个教材涉及文化因素的共性,以及不同教材同一因素在呈现角度、练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初级水平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文化因素的大致范围和要求。然后,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上、课下学习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从课上文化学习效果优于课后自学、文化学习兴趣浓郁、部分文化学习存在困难、文化因素学习途径主要依靠课堂学习、学生普遍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的结果。之后,结合对教学实例的分析,得出适用于初级阶段教学的文化因素教学对策,进而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时教师应达到的要求及分阶段、按文化要素分类教学的可行性总结。
刘艳青[10](2011)在《对外汉语文化词语词典中收词、释义的研究——以《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文化、习俗”部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的对外汉语词典主要是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该类词典侧重于对汉语词语用法的注解,对汉语词语尤其是汉语文化词语的文化意义关注不足,不能满足非母语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目的。《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在汉语文化词语收词和释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为国内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用交际文化的观点指导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交际文化的观点指导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研究的参照系 |
第一节 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国英语教学的相似性 |
第二节 国际中文教学的参照系选择 |
一、中国高中英语教学 |
二、汉语水平考试(HSK)试卷 |
第二章 《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及统计说明 |
一、《HSK 标准教程 4》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 |
二、《HSK 标准教程 4》文化因素的分类统计说明 |
第二节 《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统计结果及分析 |
一、知识文化因素与交际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数量分布 |
二、知识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分布 |
三、交际文化因素在教材中的分布 |
四、教材各部分中文化因素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HSK4 级试卷中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三章 《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及编排建议 |
第一节 《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编排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数量欠足、类别不全 |
二、分布不均衡 |
三、呈现环节缺失 |
四、实用性欠缺 |
五、文化因素在各部分中的联系紧密性不强 |
第二节 对《HSK标准教程4》文化因素编排的建议 |
一、提高文化因素丰富性 |
二、均衡文化因素的选取 |
三、完善文化因素的系统展示 |
四、注重文化因素与时俱进 |
五、增添文化因素的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祖语”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2.“祖语”习得 |
2.1 “祖语”的译名及含义 |
2.2 “祖语”的研究情况 |
2.3 “祖语”习得者的语言特征 |
2.4 一语习得,二语习得和祖语习得特征比较 |
2.5 三种语言背景的“祖语”习得者 |
3.现有海外华文教材考察 |
3.1 现有华文教材的宏观考察 |
3.2 现有华文教材的微观考察 |
4.海外华文教材建设三方面的思路浅析 |
4.1 语言四大技能方面的教材建设 |
4.2 语言系统方面的教材建设 |
4.3 文化内容方面的教材建设 |
5.小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博雅汉语》与《发展汉语》初级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文献查阅 |
2.定性、定量分析 |
3.对比分析 |
二、交际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 |
(一)交际文化因素 |
1.交际文化因素的定义 |
2.交际文化因素的分类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因素 |
(二)研究综述 |
1.交际文化的内涵及分类 |
2.交际文化的分类 |
3.交际文化教学 |
三、《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统计与分析 |
(一)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统计方法与说明 |
(二)《博雅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统计与分析 |
1.《博雅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统计 |
2.《博雅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的分析 |
(三)《发展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统计与分析 |
1.《发展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的统计 |
2.《发展汉语》中交际文化因素的分析 |
四、两套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对比结果分析 |
(一)数量与内容上的对比结果 |
(二)两套教材交际文化因素呈现的特点 |
(三)两套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五、对外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因素编写的启示与建议 |
(一)增加交际文化因素的比重 |
(二)科学合理的选取交际文化因素 |
(三)合理分配各类交际文化因素 |
(四)丰富交际文化因素的呈现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 ——基于四本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2 研究方法和目的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4 本文特点及结构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交际文化词及其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应用研究 |
1 交际文化词 |
2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高级班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交际文化词 |
3 教材中交际文化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三章 留学生交际文化词习得考察 |
1 问卷目的、设计和被试 |
2 结果分析 |
3 结论 |
第四章 教学建议 |
1 对教师教授交际文化词语的建议 |
2 对留学生学习交际文化词语的建议 |
3 对教材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6)浅谈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
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三、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1. 教师要丰富自身的交际文化知识。 |
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
3. 创造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氛围 |
(7)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 |
一、“交际文化”理论 |
二、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 |
一、“交际能力”理论 |
二、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
小结 |
第二章 影响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
第一节 文化差异对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
一、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
二、文化冲突 |
三、处理文化冲突的方法与策略 |
第二节 心理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
一、民族中心主义 |
二、刻板印象 |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 |
二、心理环境 |
小结 |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
一、跨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主要内涵 |
三、强化跨文化意识的具体策略 |
第二节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一、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
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
三、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一、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
二、留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重视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对留学生的影响 |
一、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学的重要性 |
二、培养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西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中西传统文化中有关交际方面的差异 |
第一节 问候与攀谈 |
一、 中国关于问候与攀谈的习惯 |
二、 西方国家关于问候与攀谈的习惯 |
第二节 称赞与致谢 |
一、 中国关于称赞与致谢的习惯 |
二、 西方国家关于称赞与致谢的习惯 |
第三节 做客礼仪 |
一、 中国的做客礼仪 |
二、 西方国家的做客礼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留学生跨文化交际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问候与攀谈方面 |
第二节 称赞与致谢方面 |
第三节 做客礼仪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交际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师与学生本身意识问题 |
第二节 教材和课程安排的问题 |
第三节 语言环境利用率的问题 |
第四章 关于提高汉语交际文化教学效率的一些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教师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
第二节 教材和课程安排要恰当合理 |
第三节 课外活动意义重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以初级水平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外语教学文化教学研究 |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
第一节 文化因素的定义 |
第二节 本文对文化因素的分类 |
第三节 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
一、教材的选取 |
二、教材中文化因素的数量统计及分析 |
三、教材中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内容 |
四、教材中包含的共同文化因素 |
第三章 初级水平学习者对文化因素的理解情况和态度调查 |
第一节 关于调查问卷 |
第二节 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一、关于学习汉语之前的中国文化背景,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 |
二、课上学习过的文化因素的理解情况 |
三、学习者文化因素学习兴趣 |
四、文化因素的难度、困难形成原因及学习途径 |
五、学习者对课堂文化因素学习的态度 |
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七、文化因素学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案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教材文化因素分类表 |
附录二:初级水平学习者对文化理解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对外汉语文化词语词典中收词、释义的研究——以《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文化、习俗”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与分类 |
1. 汉语文化词语的界定。 |
2. 汉语文化词语的分类。 |
二、《词典》“文化、习俗”部分的收词和释义特点 |
1.“文化、习俗”关键词的收词特点。 |
2.“文化、习俗”关键词的释义特点。 |
(1) 释义的方式:理解基础上的阐释。 |
(2) 释义的目的:紧密结合语境, 明晰交际功能。 |
(3) 释义的思路:阐释纵贯古今, 注重中西差异。 |
(4) 释义的内容:能够注意细节, 描写较为全面。 |
(5) 释义的顺序:相关背景—现象—阐释—建议。 |
三、对外汉语文化词词典收词、释义的途径 |
1. 词目:收词遵循科学原则, 重视交际文化词语。 |
2. 注释:阐释文化附加义, 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 |
(1) 词源。 |
(2) 义项。 |
(3) 文化注释。 |
(4) 例证。 |
(5) 括注。 |
(6) 插图。 |
(7) 标记。 |
(8) 参见。 |
四、用交际文化的观点指导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成功之路》系列综合教材交际文化因素调查研究[D]. 李蕴爽. 延边大学, 2021
- [2]国际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的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为例[D]. 史玲玉.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祖语”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材建设研究[D]. 王秋萍. 暨南大学, 2018(02)
- [4]《博雅汉语》与《发展汉语》初级教材交际文化因素的对比研究[D]. 孟令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5]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 ——基于四本教材[D]. 王婧雯. 南京大学, 2013(10)
- [6]浅谈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陈雪.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3)
- [7]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 刘婧怡.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8]西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文化教学研究[D]. 孙迪.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9]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以初级水平学习者为例[D]. 谢媛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2)
- [10]对外汉语文化词语词典中收词、释义的研究——以《NTC中国文化关键词词典》“文化、习俗”部分为例[J]. 刘艳青. 文教资料, 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