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刚:从传统治所到工业重镇——明清以降兴平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

田大刚:从传统治所到工业重镇——明清以降兴平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

摘 要: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兴平城市发展过程的梳理,总结了明清以来兴平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在传统时期,兴平城市发展缓慢,而民国以来铁路和工业等因素对兴平城市空间的扩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兴平城市发展的过程,将其城市形态演变划分为由倒“凸”字形向条带形转变的四个阶段。

关键词:历史城市地理;空间扩展;城市形态

兴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其他一般县城一样,在隋唐以来的历史时期,兴平城市空间及城市形态变化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在民国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使得兴平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而迅速由一座传统的消费型县城发展为现代化工业城市。在兴平的近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变化最为显著的便是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梳理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城市发展及其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且可以更加合理地指导城市规划,以及更好地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城市空间扩展

1.1 隋至清时期

兴平县城(在今东城街道)位于县境中部,地处渭河平原二级阶地,始建于隋大业九年(613)。除唐代中期曾一度徙治马嵬旧县城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兴平县治。其城市规模,据《长安志》载,县城“周七里余二百步,崇二丈。……六门”。[1]425兴平县城的这一规模历唐宋至明中期基本保持不变,后世只是稍做调整,如将城门由6座调整为4座,使其数量更加合理。因此,嘉靖《陕西通志》对其时兴平县城的规模仍记作“城周七里三分,高三丈,池深一丈”。[2]273

实际上,就大部分的协管员的工作岗位而言,工作也不容易,他们经常身兼多职,有时很难做到家家户户走访宣讲。有时遇到很多琐事,也会导致工作中的情绪化,而这种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工作质量。也有一些协管员,综合素质较低,仗着是领导的亲戚朋友等关系,对待农民态度蛮横,很多农民不愿意去他们那里咨询新农保相关政策。对于不少农民来讲,与上层领导的沟通也是很不方便,有时候信息反馈出现严重滞后性。有时由于通知不到位,有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无法按时完成参保手续。

从嘉靖《陕西通志》所附建置图(见图1)来看,明代兴平城郭平面略呈倒“凸”字形,其凸顶向南,开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分布着行政、祠祀与学校等各类设施。

明代在沿用前代旧城的同时,一方面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如“成化十三年(1477)知县王琮、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贤相继重修,三十五年(1556)知县朱文建四门楼”。[3]505-506这些修城活动在完善城郭设施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兴平城墙的质量,使其更加持久耐用。另一方面,嘉靖三十八年(1559),鉴于当时的安全局势,知县章评为大城增修了东、西两座颇具规模的关城,[4]20这是兴平县自隋代建城以来城区发生的最为明显的变化。关城的修建大大拓展了兴平城郭的范围,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在兴平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县城是隋唐以来兴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在县城布局了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涉及化工、造纸、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建材、印刷、医药等工业门类,其中兴平化肥厂是县城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在设立工厂的同时,对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也进行了大规模新建和改建。如改建南关路[7]433以及城内街巷,在城外新拓建南关东路、南关西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西关路、东关路等多条道路,构筑了城市交通的基本框架。另外,新建诸如县人民医院、南郊高中、西郊高中、城关中学、文化馆、影剧院等医疗、教育和文化机构。为了满足县城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存在数百年之久的土城墙及其关城逐渐被拆除,从而破除了城墙对城市发展的阻碍。通过数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墙以东、以西以及城南地区逐渐形成了城市化街区,城市的范围得到了显著拓展。

秦岭片区,东距县城约2.5 km,该地区得益于“一五”时期的大规模建设,迅速形成了现代化街区。秦岭片区布局规整,功能设施齐备,以横穿境内的西(安)宝(鸡)公路北线为界,公路以北至退水渠为秦岭、华兴两大企业的生活区,区内道路纵横交错,教育、医疗、金融、文化机构分布其间;公路以南是厂区和部分生活区。秦岭片区南北长约2.7 km,东西长度则从北部的1.7 km逐渐缩短至南端的0.2 km,整体上呈现出倒三角形态(见图3)。

另外,文献虽未提及南、北城门之月城,但从清顺治《兴平县志》[6]卷首所附的城池图(见图2)来看,其南、北城门之外均画有含城门的城垣建筑,并且规模可观。一般来说,包围大城城门的城垣建筑要么是关城,要么是月城/瓮城。若其为关城,则缺乏必要的文献支撑,因为文献只记载了东、西关厢/城的修筑情况,并未提及南、北关厢/城,因此,南、北城门外的城垣建筑不大可能是关城。而据1933年出版的《最新兴平县全图》所载之《兴平县城平面图》,[7]77当时只存在东、西两关城,并无南、北关城,而且文献也未记载民国时期有拆除南、北关城之举,所以,南、北城门之外的城垣建筑当为月城/瓮城,其最迟修建于清初顺治时期,并且极有可能沿用至清末。清初之所以会修建南、北城门之月城/瓮城,当出于应对安全局势的考虑。月城/瓮城这一防御性建筑的修建对城郭布局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清代兴平城市空间的主要变化。

妈妈帮我检查作业时,告诉我那题的判断是错误的。我问妈妈为什么,她说:“我们家正好有个放大镜,你自己可以去试试。”

图1 明嘉靖《陕西通志》兴平县城图

图2 清顺治《兴平县志》县城图

1.2 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兴平县城的整体面貌与明清两代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只是在民国七年(1918)对坍塌的城墙进行了修缮。兴平城市的这种缓慢发展状况在民国中期迎来了转折。1935年,连接中原与西北地区的陇海铁路修通,并在城南设立兴平车站,这在兴平的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兴平从此开始由一座传统县城向近代化城市转变。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往来和物资流动,此后,随着人流、物流的增多,商业气氛渐浓,车站至县城间逐渐形成了木场、炭场、小摊点等商业设施,[7]429并且聚集了一定规模的人口。在抗战时期,无数沦陷区同胞经由陇海铁路逃难至兴平,就近在火车站以北的南关一带筑屋定居,促进了这一地区聚落和城市街区(见图3,笔者根据相关地图自绘)的形成。这使兴平县的城区面积由清末的约0.6 km2扩展至1949年末的约0.9 km2,成为数百年间兴平城市空间最为明显的变化。

1.3 20世纪50至7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迅速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由于区位优势明显,兴平成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地区之一,兴建了大批现代化企业,其中包括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业工程中的3项,这一时期成为兴平城建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些企业主要布局于县城和七里庙地区,前者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后者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这些工业企业成为兴平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兴平的城市面貌,促进了兴平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大规模建设也基本奠定了兴平城市的总体框架,为之后的城市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兴平城区的面积急剧扩展至数倍于明清旧城的五六平方公里。

1.3.1 县城

值得注意的是,在嘉靖《陕西通志》所附兴平县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县城东、西门外存在瓮城,其修建时间虽然史书阙载,但通过对比绘制于明天顺之前的《南京至甘肃驿铺图》①《南京至甘肃驿铺图》,作者不详,约绘制于明天顺以前,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名当为收藏者所拟。(图中东、西门外并无瓮城),可知兴平县城东、西两瓮城当修筑于明天顺至嘉靖《陕西通志》成书前的这段时间,因此,瓮城的修建当先于关城,成为兴平城市空间发生的较早的变化。

5.锅中留油烧热,入番茄酱翻炒,调入盐、白糖,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条,加入菠萝条快速翻炒均匀,起锅盛入盘中,撤上葱花即可。

1.3.2 七里庙地区(七里镇)

钻至目的层后,取心钻具下入试验井,钻具到达井底后,循环泥浆,开始正常钻进取心。试验钻进2.0 m,钻压一直稳定在6 kN左右,泵压稳定在1.0 MPa左右,直至钻完一回次。钻进取心进尺2.0 m,采获岩心长度1.66 m,岩心采取率83%。为了减少偶然性,现场决定再进行两回次的试验,钻进取心过程一样,采获岩心长度分别为1.76 m与1.71 m,岩心采取率分别为88.0%与85.5%。现场获取的岩心样品如图6、7、8所示,取心钻具使用情况对比见表1。

七里镇位于县城以西3 km处,原为七里庙村,因距县城七里而得名。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在“一五”时期成为重要的工业布局地。1956年以后,国家在七里庙地区(随后建为七里镇)相继建成各类企业和单位数十家,主要有秦岭电工厂(即秦岭电气公司)、新征机械厂(即华兴航空机轮公司)、陕西柴油机厂、陕西建机厂、陕西玻璃纤维厂、陕西轻机厂、兴平变电站等。[7]278-284其中秦岭、华兴两大企业布局于七里镇政府驻地一带,形成了一个规模堪比县城的“秦岭”片区;而陕西柴油机厂则布局于七里镇以西板桥一带,与工业聚集的“秦岭”片区在空间上存在一定距离,形成了一块独立的“四零八”片区。在设立上述企业、单位及其生活区的同时,还修建了多条道路,并建立了众多医疗、教育、金融、餐饮、住宿机构,彻底改变了七里庙地区的原有面貌,使其从一个普通的关中农村变成了重要的新兴工业区,从而走上了城市化发展道路。

图3 20世纪兴平城市空间拓展示意图(笔者根据相关地图自绘)

1.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进入21世纪以来,兴平走上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主要得益于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工业企业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长。

这一时期新建的企业较少,主要是在县城周围新建了少数小型工厂,另有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四工程处等单位迁入。最主要的变化来自于居民区的扩展,既包括城镇居民区如兴化南院等的兴建,也包括城中村如县西堡、西丰村的向西、向北扩展和县南堡、东堡子、北门堡的就地扩展等。七里镇的变化则较为微小,主要是企业生活区的就地拓展。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兴平城市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少数工厂的设立和居民区的扩展并未能从根本上影响城市的基本布局和三块建成区并存的格局。

1.5 21世纪以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兴平城市空间拓展的过渡时期,由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加之国家收紧投资,因此,这一时期县城和七里镇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在布局结构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如将县砖瓦厂用地改做兴渝制药厂,将城关中学从城内迁至城外,又新建了农贸市场等。此外,还改造了一些道路,并新建东立交、中心大街和槐里东路等。

脑成像研究证实,倾听音乐时会产生神经活动,使许多皮质和皮质下的大脑区域动力学发生改变,而影响注意力,记忆力,运动功能,以及情绪。音乐还将增强两个大脑半球的协同工作能力。认知和表达音乐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认知、情感、动作等多方面。音乐由声波通过外耳进入初级听觉回路,在耳蜗转换成神经信号。神经信号经脑干传入丘脑,最后到达听皮质,在听皮质进行音色、节律、强度等知觉方面的分析[10]。

此外,兴平工业集中区(位于秦岭片区和四零八片区一带)的设立和工业企业的入驻,七里大街、莽山路等道路的兴建以及城郊农村的扩展,填充了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之间的空白地带,三地联系愈发紧密,逐渐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一个东西长约9 km,南北宽约1~3 km的带状城市。

1.3诱因:老年组因感染、咳嗽诱发者68例(72.3%),用力排便诱发者18例,无明显诱因者8例。中青年组无明显诱因34例(65.3%),感染、咳嗽者8例,用力排便10例。

2 城市形态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纵观明清以来兴平城市的空间扩展,可知其经历了从缓慢到迅速再到平稳的发展过程,城市的外部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2.1 城郭阶段

县城在1949年以后兴建了众多政府机关、教育、医疗、商业贸易和文化机构,以及大量的居民区和工业企业。这些机构、企业和居民区以倒“凸”字形县城为基础,向四周尤其是西郊和南郊一带扩展。在扩大了县城范围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县城的外部形态,使其呈现出以倒“凸”字形城郭为基础的不规则的城市形态。

回来的路上,被雨水淋透的爷爷哮喘病犯了。爷爷捂着胸口咳嗽,踉踉跄跄地栽倒在地。阿鱼在爷爷的身上蹭了蹭脑袋,把脖子伸给了爷爷。爷爷左摇右晃地爬到了阿鱼身上。阿鱼没有像往常一样尥蹶子,而是晃晃荡荡地走了起来,一直把爷爷驮到了一个牧民家里。

2.2 突破城郭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为兴平城市发展突破城郭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兴平城市的基本形态从倒“凸”字形逐渐演变成了倒“凸”字形城郭与城南“靴子”形街区相结合的不规则形态。

1935年陇海铁路通车至兴平后,城南的火车站以北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之后在抗战时期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新型城市化街区,从外观来看,这一新拓展区颇似一只靴子(见图3)。此后,在1949年至1956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之前,兴平城市形态与民国后期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3 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三足鼎立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为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三足鼎立阶段,即三块城市组团独立并存,仅通过西宝公路北线相连,自东向西分布于公路的南北两侧。此阶段的兴平城市形态特征较为明显,在空间上呈现出三个互不相连的独立组团(可近似看作“三点一线”)。

城郭阶段是指兴平城市街区仅局限于城墙和关厢之内,此阶段兴平城市呈现出倒“凸”字形特征。兴平城市形态的这一基本特征当奠定于隋代,自隋大业九年筑城于今址,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至民国初期未发生根本改变,显示出兴平城市形态的长期稳定性。

清代继续沿用明代旧城,整体上并无太大改变,只是对旧有城墙及城楼进行了几次修缮,如“顺治中,知县徐开熙俱重修。知县田衷孚修西、北门楼。知县梁奕鸿修南城楼、东关城楼。雍正六年(1728),胡蛟龄修东城楼、东关厢”。[4]20乾隆十八年(1753),知县刘琪申请帑银一万余两对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由于工程浩大,历时一年才得以竣工。[4]20乾隆年间大修后,经过1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清末城墙再次出现大规模坍塌,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进行修缮。[5]265可见,清代对城墙的保护极为重视,通过不断地修缮使城墙保持基本完固的状态。

四零八片区,东距秦岭1.3 km,是一处由四零八厂生产区、生活区及其附属设施组成的城区。在布局上以西宝公路北线为界,路南为生产区和学校,路北为生活区,是一处较为独立的城市建成区,其形态略呈矩形。

2.4 东西两城相互融合阶段

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保持了三四十年后,终于在21世纪迎来了新的变化。连接三地的原本路况较差、等级较低的西宝公路北线(即金城路)在经过拓宽改造后变成了一条宽阔笔直的城市主干道,极大地拉近了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交通条件的改善刺激了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相互融合。

道路方面主要有城市主干道金城路、东西大街等的改造,以及西立交、莽山路、城中路、七里大街、科技四路等立交和道路的新建。新增企业主要有奉航橡胶密封件、金坤机械、台玻等。这些道路和企业主要集中于七里镇(今西城街道),带动了西郊工业区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建成区的拓展,从而基本上填补了四零八片区与秦岭片区之间的空白地带。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住房需求随之增加,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县城与秦岭片区之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现代化住宅区。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填补式布局使得县城与秦岭片区、四零八片区三大组团之间变得日益紧密,逐渐相互融合,走上了一体化发展之路。

3 “一五”计划期间兴平成为新兴工业基地的原因

“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布局对兴平的城市发展和形态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中原因做一番探讨。“一五”计划期间之所以选择兴平作为新兴工业基地,并且将属于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业项目中的3项布局于此,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交通因素。兴平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其为西安通向西北和西南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道路交通便利。民国时期修筑的陇海铁路横贯全境,并设有车站,同时又在古道的基础上修筑了今西宝公路北线,这两条交通线路恰好相交于兴平,从而使其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具体设置工业项目的县城和七里庙地区,交通区位优势尤为明显。走向平行的陇海铁路与西宝公路北线在县城以西逐渐拉开距离,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处宽2~3公里的中间地带。这一地区北有公路之便,南可通过修筑支线连接陇海铁路,是修建大中型工厂的理想之地,同时方便的交通也便于工厂职工的生活。

planning area LIU Ting-ting FEI Shu-min YU Chun-lei(48)

(2)地形地貌因素。兴平地处渭河平原中部,平均海拔400余米,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部分地区有台塬。县城和七里庙地区平原尤多,唯北部地区存在一条呈东西走向、宽500~1 000 m的台塬,坡度陡缓不一(北高南低的地势有利于在北部设立居民区和风景区,事实上,秦岭片区与四零八片区的生活区恰好布局于西宝公路北线以北的地势较高处)。这样的地形地貌不仅适于工厂的布置,也适于居民区和城市景观的营建。

(3)人口因素。兴平自古以来便是京畿要地,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人口规模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达20余万,有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便于就近招募工厂建设者和职工。

(4)经济因素。兴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盈,自古便是农业生产大县,在此设立工厂有着充足且价廉的农副产品供应,工厂职工的生活容易保障。

首先,明晰学生的现状。在这一步中,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不要因为某些严重问题而看不到学生的优点,也不要因为某些恶劣后果而不客观评价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错综复杂的,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明晰。

(5)用水与排水因素。兴平地处渭河平原,地下水位较高,便于取水用水。同时,兴平县城及七里庙地区距离渭河仅八九公里,便于将工厂和居民区的生产、生活污水、废水排出。

4 结语

通过对兴平城市空间发展及其形态演变过程与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传统农业社会,诸如兴平这样的一般县城的发展是比较缓慢和不明显的。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的便捷性,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往来,使得设置车站的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加快了其近代化与城市化步伐。而现代工业对于城市的发展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性质,使得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迅速将农村转变为城市,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面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敏求,李好文.长安志·长安志图[M].辛德勇,郎洁,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2]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陕西通志[M].董健桥,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李思孝,修;冯从吾,纂.(万历)陕西通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4]顾声雷,修;张埙,纂.(乾隆)兴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王廷珪,修;张元际,冯光裕,纂.(民国)重修兴平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6]徐开熙,纂修.(顺治)兴平县志[M].刻本.1659(顺治十六年).

[7]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平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From a Traditional Political City to an Industrial Tow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ThespatialandmorphologicalevolutionofXingpingCity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

TIAN Dagang

(Center for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i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City space and morph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urban geography.By combing the process of Xingping City’s development,we summarized the spatial extension and the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Xingping City.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period,the development of Xingping City was very slow,but the railway and industry made a crucial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Xingping City’s spat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Meanwhile,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Xingping City,we divide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of Xingping City’s morphology into four different stages.

Key words:historical urban geography;spatial evolution;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city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9)03-0075-05

收稿日期:2019-03-06

作者简介:田大刚(1989—),男,陕西兴平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

标签:;  ;  ;  ;  ;  ;  ;  ;  ;  ;  

田大刚:从传统治所到工业重镇——明清以降兴平城市空间与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