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所述透气膜为包含多个网孔,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透气膜平铺在混凝土基层表面,合成材料在现浇时通过透气膜的多个网孔与混凝土基层面粘接固化后成为合成材料运动面层。平铺在混凝土基层表面的透气膜在合成面层的压制下与混凝土基层表面形成悬浮通气间隙,直接将高温下混凝土基础表面蒸发的气体从间隙中排出。
设计方案
1.一种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为包含多个网孔,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纵横交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由多个条形透气膜以一定间距编织而成,所述条形透气膜的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沿着长度方向一直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透气膜交替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的面积每平方米大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透气膜的材料为聚乙烯。
8.一种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包括混凝土基层,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透气膜平铺在混凝土基层表面,合成材料直接浇筑所述透气膜上,合成材料底层在所述透气膜的所述网孔中与混凝土基层表面黏结牢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材料为非透水型弹性合成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材料面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背景技术
在塑胶运动场铺设时,一般是直接将非渗水型合成材料面层现浇在水泥基层上。在短时间内场地的平整度很好,但时间长后场地水泥基层上会形成积水,积水却无法排出,再加上太阳光的照射、温度的影响,积水蒸发成水蒸气对合成面层形成一定压力,会将合成面层顶起,形成各式的气泡导致运动场凹凸不平,影响使用,直至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所述透气膜为包含多个网孔,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所述气道纵横交错。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所述透气膜由多个条形透气膜以一定间距编织而成,所述条形透气膜的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沿着长度方向一直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所述条形透气膜交替编织。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所述网孔的面积每平方米大于 50%,即确保所述合成材料面层与混凝土基层表面黏结面积每平方米应大于 50%,增强稳定性。
在上述的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的透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透气膜的材料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包括混凝土基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透气膜平铺在混凝土基层表面,合成材料在现浇时通过透气膜的多个网孔与混凝土基层面粘接固化后成为合成材料运动面层。平铺在混凝土基层表面的透气膜在合成面层的压制下与混凝土基层表面形成悬浮通气间隙(气道),直接将高温下混凝土基础表面蒸发的气体从间隙(气道)中排出。
在上述的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所述合成材料为非透水型弹性合成材料。
本实用新型既满足了合成材料与混凝土基层的黏结强度要求,又增加了混凝土基层表面的排气通道,有效防止了混凝土基层排气不畅而导致非渗水型现浇合成材料面层出现脱层、起泡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的铺装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透气膜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另一种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的铺装平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剖面示意图。
图中:10-透气膜,11-气道,12-网孔,13-混凝土基层,14-合成材料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示出了现浇型合成材料面层透气膜10,所述透气膜10为包含多个网孔12,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延伸到透气膜10端部的气道11。透气膜10材料可以采用聚乙烯,厚度可以达到1mm左右。网孔1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例如圆形,方形等。网孔12的面积每平方米大于50%,即确保合成材料面层14与混凝土基层13表面黏结面积每平方米应大于50%,增强稳定性。
参考图1、图2,透气膜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类似一个网板结构,底部的气道11纵横交错,中间具有多个网孔12(透孔)。
参考图3,透气膜10可以也可以是由多个条形透气膜以一定间距编织(可以交替编织)而成,所述条形透气膜的底部具有向内凹陷并沿着长度方向一直延伸到透气膜端部的气道。条形透气膜的宽度可为0.1m,条形透气膜之间的间距可为0.25m×0.25m。
参考图4,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包括混凝土基层13,上述实施例的透气膜10平铺在混凝土基层13表面,合成材料在现浇时通过透气膜10的多个网孔 12与混凝土基层13面粘接固化后成为合成材料面层14。其中,弹性合成材料面层14与混凝土基层13表面黏结面积每平方米应大于50%。平铺在混凝土基层 13表面的透气膜10在合成材料面层14的压制下与混凝土基层13表面形成悬浮通气间隙(气道),直接将高温下混凝土基础表面蒸发的气体从间隙(气道)中排出。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工艺过程,既满足了合成材料与混凝土基层的黏结强度要求,又增加了混凝土基层表面的排气通道,有效防止了混凝土基层排气不畅而导致非渗水型现浇合成材料面层出现脱层、起泡的质量问题。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938.4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890994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E01C13/06
专利分类号:E01C13/06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武汉体育学院;中科食品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体育学院
申请人地址: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461号
发明人:郑伟涛;王季安;张洋;王虹;刘干;胡茂坤;黄志宏;王朝晖;杜枫
第一发明人:郑伟涛
当前权利人:武汉体育学院;中科食品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勤振
代理机构:42222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普通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