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路历程——我的考研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21)在《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文中研究说明"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首我最喜欢的歌曲《平凡之路》,描述了我整个考研期间的心路历程。初战,铩羽而归2018年的春天,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考研备考。那时,我还在读大三,平日里还要学习许多专业课,所以只能抽空去图书馆复习考研课程。由于我前两年的专业课成绩一直不错,而且都是通过"临阵磨枪"而取得的,
魏润芝[2](2021)在《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本科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就业势态等的影响,本科生考研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角色转变伴随着职业认知和行为的变化,但对其变化的发展脉络及心理动因的探究尚处在较为空白的状态。因此本研究聚焦反映硕士研究生职业认知和行为的职业同一性这一核心因素展开研究。本研究采用叙事分析的方式对硕士生职业同一性的发展脉络和心理动因展开研究,选取西北地区几所高校的12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同一性状态量表》、结构式的职业同一性状态访谈、半结构式的职业建构访谈和开放式的生命叙事访谈收集研究资料,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编码资料以辅助研究者从生涯脉络、主题分析及叙事基调三方面分析资料,从而达到对硕士生职业同一性状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如下:硕士生的职业同一性状态不是单一状态为主,而是在生命发展的三个阶段复合式、交替式地发展变化。探索性悬宕状态在硕士生成年早期占据重要地位,并与扩散和获得状态相互交替的主导作用分别出现在个体成年早期的前后阶段;硕士生青春期职业同一性的获得与早闭状态与其成年早期后一阶段的探索性悬宕伴获得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具有决定作用。硕士生在叙事背景、志业转变、升学诉求、世界观的变化、职业目标、叙事修通和发展路径等方面体现出职业叙事的特征。在硕士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经历的生涯叙事中,其职业同一性的目标发生了从童年期“科学家”到青春期“升学梦”的志业转变。考研行为的成长性动机和存在性动机以及在职业目标上追求安全稳定的工作岗位是硕士生对归属感与安全感的需求。另外,职业心理测试的效用不能一概而论,要在职业叙事修通的情况发挥其效用。在职业反思的灵活性上和职业心态上,体现出硕士生职业同一性价值观背后动态发展变化的世界观。总之,硕士生在职业同一性发展的渐成之路上常常呈现碎片化的状态。硕士生职业同一性状态和渐成发展之路的碎片化特点蕴含了个体叙事情感和使其发生转折的生命贵人与人生际遇的深厚影响。
张雅楠[3](2021)在《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新潮作家对于成长小说地执着书写,激活了成长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创作于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有别于传统“教育小说”中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书写,摆脱了重大历史事件与政治因素影响的依傍,更多的关注于个体“人”的深入解读。同时新潮成长小说打破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指导教育作用,注重还原成长本来的面貌,更多的描绘成长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悲伤与痛苦,打破少年美好的成长梦想。本篇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的新潮成长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及叙事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讨新潮成长小说发生的契机、主题呈现、叙事策略及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以期对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作一个相对全面的解读。首先,绪论部分包含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对成长小说的流变、主题及新潮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成长小说及新潮成长小说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陈述。并将新潮成长小说的特点概括为对个体价值的深度关注与深刻的“现代悲剧感”。其次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作家的成长记忆、文学思潮的变化、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三个维度来论述新潮成长小说兴起的历史语境。新潮作家少年时期的文革经历,9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流入,对日常生活与个人的深度关注以及成长小说以个人为本位的文本特征等多方面因素都促使了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发展与盛行。第二章将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分为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边缘人”的孤独体验、暴力与死亡的“游戏”四部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来讲述成长者真实的成长心路历程。成长最先体现在身体的成长,然后是心灵的逐渐成熟与蜕变。在新潮成长者的成长旅程中父亲的引领与教育作用逐渐缺失与异化,经受暴力与死亡“浇灌”并缺失了家庭关爱的成长者逐渐走上了孤独的漂泊道路。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展开论述。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多以成长者成长后的回望姿态或成长伙伴的旁观者角度来对成长主人公成长历程进行回忆,以更客观与全面的角度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叙事话语上,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更加凸显。在结构与修辞上,新潮作家对于成长者的成长空间进行了一定的反向书写,并对其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对其叙事模式都增添了一定的内涵。最后,结语部分将新潮成长小说纵向与传统的教育小说进行比较,横向与新历史小说比较,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价值进行了论证,并得出新潮成长小说的价值在于从模式化的成长者回归到个性化的个人、从历史的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的书写、并负载一定的历史记忆的结论。面对上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纷繁之势,本文试图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梳理,保留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本真模样,并对新潮成长小说的书写意义进行探索。
朱国芳[4](2021)在《Y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能为走向未来积蓄力量,可为国家与民族发展赢得新优势,关注教育的质量逻辑是高等教育所不能忽视的考量。在近年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被清退”、“研究生学术造假”等案例频出引发了社会对研究生质量的关注与发问。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硕士生学术热情低迷、投入不足等学业倦怠问题。心理学中的“学业倦怠”是一种消极学习心理反应,是指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敢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选择疏离学业的一种身心疲惫现象,经常伴随忧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本研究以Y大学作为研究个案,以“硕士生学业倦怠”作为研究主题,以“质性研究”作为研究方法,选取1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了解Y大学硕士生的倦怠样态,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探寻改变现状的方法。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创新之处与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与实施,主要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第三部分从学业情感、学业行为、价值体验三方面,还原硕士生学业倦怠的样态,并在其形成历程分析中发现憧憬与体验的冲突、能力与任务的制约是多数硕士生自我价值感低、陷入烦恼与抑郁等倦怠情绪的来源。第四部分从硕士生个体背景特质、院校组织与结构特征、校园人际互动、校园资源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入手,来具体分析硕士生学业倦怠受到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在作用机制上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并产生多因素交叉作用的效应。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扎根理论部分。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处于层层递构的环境系统之中,硕士生周围存在着的消极的群体文化氛围,对学业热情的消退到学业倦怠的生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变化评定综合模型强调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阐释了各因素如何互动、消极群体文化氛围是如何生成。结合静态的环境影响与动态的作用机制,硕士生的学术愿景与学术体验产生冲突,不想努力而又不想彻底放弃的学业状态成为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图景。第六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与反思。主要内容是根据研究结论得出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启示,并从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伦理三个角度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
张培[5](2021)在《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时期,在中共政治领袖的规范和感染下,知识分子从自我身份的角度出发较为自觉地向革命需要看齐。期间,延安知识分子从小资产阶级思想到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经过了一个艰难起伏的心路历程,而其阶级属性和话语范式也随之改变,在延安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体创作中为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独特作用。民族危亡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制定出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而推行法西斯专制的国民党政府却软禁迫害广大革命知识分子,以埃得加·斯诺为代表的外国知识分子也用客观的态度对国共双方在社会环境和革命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外进行了如实报道,种种原因使得接受过较高文化教育的海内外青年源源不断地奔向他们眼中民主自由而又富有革命激情的延安。其中,较之于海外知识分子及中共周围陕北的知识分子来说,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知识分子是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主要来源,大都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他们虽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较高的文化程度却带着固有的种种弊端,他们在熟悉了延安社会日常后用个人主义的观点对眼中的种种不满加以批判,外加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的宗派主义倾向,对革命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后,知识分子逐步树立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价值取向,并在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中统一了思想认识,在与工农兵群众结合的“下乡”运动中彻底实现了整体的心灵重塑和身份构建。本文着重考察了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外在表现、内心活动及深层次原因。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从小资产阶级思想转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由启蒙批判话语转向革命政治话语,由“客居人”身份转为“劳动者”身份。延安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认识到了文艺必须服从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在文学创作上用大众化的风格深入刻画工农兵群众,在行为举止上也融入到延安社会意识形态和工农群众之中。《讲话》应是促使知识分子心路变迁的直接动因,随后的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使得知识分子在学习中进一步下定了自我重塑的决心并在为贯彻《讲话》精神而发起的“下乡”运动中与工农兵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持了一致,知识分子改变了过往对工农群众的狭隘认识,用通俗化的语言刻画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涌现了一批反映中共带领工农翻身革命的优秀创作,实现了身份属性和心态认识的双重改变。此外,延安知识分子自我的身份定位和中共的褒贬鼓励等因素也是其心路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关于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本文试图从延安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创作导向和阶级属性的研究出发,结合时代背景、革命语境、政治任务和主观觉悟等因素,通过深入梳理相关文本,在分析知识分子心理基础上进行相关史实的总结,力图准确、全面地分析推动延安知识分子心路变迁的艰难过程及多重原因。在分析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之中突出革命任务和价值取向的紧密联系,充分彰显了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可贵的自我革命态度和伟大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创作走向,有助于新时代青年价值取向和政治意识更为自觉地端正。
尤艺文[6](2020)在《屡败屡战,渴望上岸 ——往届生考研现象透视》文中提出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屡次突破大关,其中,往届生考研比例居高不下且持续增长。考研群体中,“屡战屡败,渴望上岸”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本篇毕业设计围绕“一战再战”的往届生考研群体,通过采访与观察,以群像式的描写还原他们的考研故事与心路历程,从中折射出对社会现象的审视与思考。本设计也希望为那些准备“再战”,或正值“再战”中的考研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其正确认识社会就业形势,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规划人生道路。
曲杰[7](2020)在《群像式人物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探究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创作阐述》文中提出《我们的“后”大学时代》是一部反映当代研究生群体压力的纪录片。本片以三位处于研究生时期不同阶段的主人公作为主要拍摄对象,以他们三年的学业生涯为时间脉络,展现研究生群体在经历入学初期、学业中期、以及即将毕业且踏入社会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客观且真实地记录他们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中所面临的同龄竞争、就业严峻、家庭催婚、学业论文难等社会问题。继而反映出我国研究生群体在处于“校园圈层”到“社会圈层”的过渡期所面临的内心矛盾和外在压力。本片为“问题”纪录片,试图全面呈现研究生群体在人际、家庭、婚姻、事业等现实困惑中的迷茫与“突围”。本片将拍摄视角聚焦到承载与表现影像主体的研究生群像,探索如何通过运用纪实影片中表现“群像”的拍摄方法呈现人物群像纪录片中的群体形象及其生存状态,以此反映出当下研究生群体真实的现实状态。本片在选取拍摄对象时,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典型性,在学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典型人物,以吴俊豪、赵宝民、龚泰旭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代表,以三位主人公的视角切入到日常生活中,展现他们身上在研究生不同阶段中,所承担的各方压力,诸如催婚、毕业难、工作难等。通过平实的影像记录,本片展现出社会时代的变迁对这一群体的影响,继而由个体推及整体,旨在引发人们对研究生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创作阐述详细表现了该纪录片的选题来源及价值、创作设计及过程、创作实践及探索等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总结了涉及纪录片创作的理论思考。文章指出,多条线索交织的网状结构是此类题材纪录片的较好结构方式;尽量少的导演干预、尽量平实冷静的镜头语言,既是影像真实性的承载,也可以留给观众内外交互的思考空间。
范宇娇[8](2020)在《成为女性工程师》文中研究表明工科领域女性参与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身处“男性领域”的工科女大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面临着挑战,可能会导致她们离开工科领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9名来自不同工科专业的女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辅之以如作业、报告、成绩单等文档,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探索了研究对象的专业成长过程。研究发现:工科女大学生成长为工程师的过程需经历专业选择、专业适应和职业选择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具体而言,工科女生的专业选择呈现三种类型:家庭干预型、自我决定型和随波逐流型。专业适应分为家庭支持型、学校和教师影响型、同伴关系密切型和自我努力型四种类型。工科女生的职业选择阶段可以分为专业适应影响型、刻板印象阻碍型和自我妥协型。工科女生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类型可能并不单一,而是多种类型相互影响,因此每个工科女生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专业选择是女生是否进入工科领域的关口,研究显示,大部分女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加强对专业选择的指导,让更多女生对工科专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专业适应环节是工科女生向女性工程师转变的关键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此环节,家庭、学校、教师和同伴为工科女生提供的支持明显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工科女生的职业选择是她们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最终环节,是她们是否选择成为女性工程师的直接表现。但刻板印象是迫使女性离开工科领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女性在工科领域的留存率,培养更加优秀的女性工程师,就需打破对工科女生的刻板印象。
王停停[9](2020)在《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当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需要职前职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协同努力。师范生位于教师的职前阶段。因此,师范生美育对提升教师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美育是以师范院校为实施主体,以师范生为受教主体,以培养师范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美育教育。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澄明了师范生美育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师范生美育的应然之态。基于相关理论,本研究以师范院校的美育教师、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辅助,了解了师范生美育的概况;主要运用叙事研究法,呈现出2名教师和7名师范生的美育故事,对师范生美育的实然进行深入探析:师范院校对师范生进行美育的过程是怎样的?达到了何种效果?影响其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师范生美育的实效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美育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美好与迷失并存。美好体现在:“德艺双馨”的教师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教师以身作则为师范生指明了求学、为师、为人之道;校园之美使师范生获得身心的愉悦。迷失体现在: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的实施与应然之态严重脱离。面对美育选修课程,师范生持拒绝态度;面对艺术技能必修课程,师范生内心充满挫败感;面对美育活动,师范生有着从向往到失望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审美能力处于“知美育美”和“未知而不育”两种状态。研究归纳了影响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知识教育的大环境;师范院校的美育机制;师范生的审美经验水平,并从教育管理部门、师范院校和师范生三个方面提出了落实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建议。
潘慧[10](2020)在《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研究 ——基于NVIVO软件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及格线。“量”的增长带来“质”的挑战,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实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实习是研究生教育阶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研究生学识和能力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研究生的实习体验,了解他们在实习中的经历与感悟、收获与遗憾,是改进实习工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关注学生成长”等先进教育理念对于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于学生发展理论,结合组织社会化理论,以及作为研究方法的扎根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法来探究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选择了N市5所高校的30位硕士研究生为访谈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得有关他们实习体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NVIVO 11 plus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得到的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了硕士研究生“实习选择的体验”、“实习过程的体验”和“实习成效的体验”。具体内容和观点如下:1.硕士研究生实习选择与学校相关的体验:实习体验的选择与提升学历、圆梦名校、学术研究等因素有关。受访者充分肯定了读研以来的各种收获,不但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学业和职业的规划逐渐明朗。很多学生在综合考虑以后,放弃读博深造,选择实习。但是,导师对待学生参与实习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导师想让学生专心治学而成为“明确反对型”,更多的导师是“理解支持型”和“模棱两可型”。2.硕士研究生实习选择与个人相关的体验:学生会通过网络信息、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以及高校就业信息资源,寻找合适的实习。不断地比较岗位的、不同实习单位之间的差异,并且结合自身的需求,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但这也暴露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盲目“试误”而缺乏自我评估,以为追求最新最热行业而脱离个人的实际需求。3.硕士研究生实习过程的体验:实习初期,刚到新的工作环境,在情绪方面体验陌生与新鲜。实习过程中,工作内容对于实习生的挑战。而岗位与人之间是一种双向匹配,这取决于是否符合个人的职业规划、是否适合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否喜欢这份实习、能否胜任这份实习、能否适应实习节奏,以及能否坚持到预期时长。对不同实习单位环境的体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互联网企业很前沿,富有公司情怀、工作环境先进,但加班文化盛行;国有企业很规范,表现为强调规章制度和流程、上下级等级森严、福利普遍好于私企;传统事业单位很稳定,看起来工作氛围安逸平缓、工作人员拼搏精神偏弱、发展前景明确但有限。在人际关系方面,跟同事相处的体验包括关系亲密、关系疏离、理性相处三种类型,跟领导相处有人受教良多,有人忍气吞声。4.硕士研究生实习成效的体验:实习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代价”,使得学生对学业的投入减少、也会面临不公正的对待,所以会出现心态崩溃的情形。但实习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变化和成长,首先是外在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沟通表达、学习能力等方面;其次是内在能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抗压、自我驱动和认知等方面;最后是情绪态度、心智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学生个体会主动疏导负面情绪、培养正面情绪。实习的总体收益既提升了心智与能力的成长,又促进了择业与就业的规划。5.硕士研究生实习体验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首先是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个人,这三方面是影响实习体验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如何优化实习生的实习体验,主要是从研究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出发。第一,研究生要选好专业并平衡好学业和实习、杜绝无意义实习、放低姿态调整心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企业要增强实习内容的计划性、挑战性和丰富性,通过培训或导师制来提升组织社会化水平;第三,社会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辅助财政政策营造实习就业氛围。综上,本研究主要是对通过访谈得到的纷繁复杂的个人体验进行展示和解释,并进一步分析个体体验所反映出的实践问题,最终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定位主要是调查学生所做所想,把缄默知识外显化,让学生模糊的个人体验得到文字化保存,从而能够被后来者所知晓,进而间接学习到相关经验和教训,为学生这种“流水的兵”增加一份来自学长或同伴的“成长手册”的指导。
二、心路历程——我的考研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路历程——我的考研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论文提纲范文)
初战,铩羽而归 |
二战,事与愿违 |
调剂战,拨云见日 |
(2)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自我同一性简述 |
2.1.1 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辨析 |
2.1.2 自我同一性的开创研究 |
2.2 职业同一性的研究现状 |
2.2.1 职业同一性的概念 |
2.2.2 职业同一性的理论 |
2.2.3 职业同一性的测量 |
2.2.4 职业同一性的相关研究 |
2.3 职业同一性研究的叙事取向 |
2.3.1 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对心理学的反思 |
2.3.2 心理学的叙事取向对研究方法的影响 |
2.3.3 自我同一性与叙事心理学 |
2.3.4 职业同一性与叙事心理学 |
3 问题提出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过程 |
5 资料分析 |
5.1 生涯脉络 |
5.1.1 爱美自信的小女孩:感恩生命的每一天 |
5.1.2 努力奋进:超越童年自卑感的独立养成 |
5.1.3 暂求稳定:性格转向背后的职业诉求 |
5.1.4 沉思冥想:精确表达的锻造之路 |
5.1.5 少年奇幻漂流记:在时空起舞的“人” |
5.1.6 平凡一生:完美主义者的峰回路转 |
5.1.7 自我在何方:原生家庭的强烈联结 |
5.1.8 千帆过尽:一位大学生女兵的努力征途 |
5.1.9 自主性的逐渐缺失:一位过去和将来都有梦的男孩 |
5.1.10 说不上的稳定:对学习的认识 |
5.2 主题分析 |
5.2.1 教育经历的叙事背景 |
5.2.2 志业的转变:从“科学家”到“升学梦” |
5.2.3 不同动机的“考研流” |
5.2.4 职业叙事背后世界观的变化与发展 |
5.2.5 职业目标对体制安全需要的崇尚心理 |
5.2.6 职业叙事修通对职业心理测试的作用 |
5.2.7 职业同一性渐成之路的碎片化 |
5.3 叙事基调 |
5.3.1 不得不承载的叙事情感 |
5.3.2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贵人 |
5.3.3 不可谓不深刻的人生际遇 |
6 结果 |
7 讨论 |
8 结论 |
9 反思 |
9.1 叙事研究的质量标准 |
9.2 研究启示 |
9.3 研究创新 |
9.4 研究不足 |
9.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记录表 |
附录 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C 《职业同一性状态量表》 |
附录 D 访谈提纲 |
附录 E 转录规则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兴起语境 |
第一节 难忘的历史重负 |
第二节 共生的多元文化 |
第三节 成长小说自身的审美品质 |
第二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主题呈现 |
第一节 身体的秘密与心理的迷茫 |
第二节 成长“引路人”的异化与缺席 |
第三节 “边缘人”的孤独体验 |
第四节 暴力与死亡的“游戏”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多样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女性作家的私语化叙事 |
第三节 错置的叙事结构 |
第四节 空间的隐喻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Y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六)概念界定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二、何种状态:深描硕士研究生的倦怠样态 |
(一)学业情感:饱含无奈的抑郁 |
1.“保持低温,偶尔高热” |
2.“有那么一段抑郁” |
3.“是一种有心无力的无奈” |
(二)学业行为:看似在场的游离 |
1.“挤牙膏式” |
2.“断层努力式” |
(三)价值体验:学业失能的恐惧 |
1.“不是一个真正搞学术的人” |
2.“漂浮的尘埃” |
(四)学业倦怠的形成历程 |
1.学术认知:憧憬与体验的认同冲突 |
2.学术能力:能力与任务的匹配制约 |
3.学术情感:倦怠情感的最终显现 |
三、缘何如此:构建学业倦怠背后的归因模型 |
(一)个体背景特质 |
1.性格特征 |
2.学习惯习 |
3.读研动机 |
4.学习体验 |
(二)院校组织与结构特征 |
1.高校层次 |
2.课程设置 |
3.教学设置 |
4.规章制度 |
(三)人际互动 |
1.师生关系 |
2.生生关系 |
(四)校园环境 |
1.校园基础环境设施 |
2.校园科研支持资源 |
3.学校满意度 |
(五)其他因素 |
1.就业环境 |
2.原生家庭 |
3.性别差异 |
4.媒体因素 |
四、扎根理论 |
(一)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个体受环境氛围特征影响 |
1.宏系统 |
2.外系统 |
3.中系统 |
4.微系统 |
(二)基于学生变化评定模型分析——院校环境互动影响就读体验 |
(三)就读体验与反差——学业倦怠的最终产生 |
五、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与建议 |
1.研究结论 |
2.对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
(二)研究反思 |
1.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
2.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
3.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访谈提纲》 |
附录2:《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研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2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延安时期 |
2.1.2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 |
2.1.3 心路历程 |
2.2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原因 |
2.2.1 知识分子自身的意愿 |
2.2.2 延安革命氛围的吸引 |
2.2.3 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争取 |
2.3 延安知识分子的来源 |
2.3.1 国统区、沦陷区的知识分子 |
2.3.2 中共在延安固有的知识分子 |
2.3.3 海外进步知识分子 |
3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分析 |
3.1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路的转向 |
3.1.1 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 |
3.1.2 革命政治话语的构建 |
3.1.3 “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3.2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路变迁的动因 |
3.2.1 《讲话》精神的引领号召 |
3.2.2 自我的身份定位 |
3.2.3 中共的褒奖勉励 |
3.3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路变迁的局限性 |
3.3.1 “左”倾主义思想的影响 |
3.3.2 知识分子的自身弱点 |
4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心路变迁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4.1 历史意义 |
4.1.1 巩固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4.1.2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4.2 当代价值 |
4.2.1 当代文艺工作者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4.2.2 广大青年要践行“担当时代责任”的殷切重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屡败屡战,渴望上岸 ——往届生考研现象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重振旗鼓:为梦想再次出发 |
1. 寻求改变:对窘迫人生的一场小型自救 |
2. 心意难平:成功离我只有一步之遥 |
3. 名校执念:我想向优秀的人靠近 |
二、逆水行舟:往届生考研的现实困境 |
1. 游离:介于社会与校园之间的“边缘人” |
2. 两难:经济窘迫之下的自立梦碎 |
3. 隔阂:不被父母认同的执着 |
4. 孤独: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 |
三、现实隐忧:“屡败屡战”的考研热背后 |
1. “人在环境中”:同辈压力成为无形推手 |
2. 过犹不及:“唯学历论”不该被奉为圭臬 |
3. 何去何从:几经失败,如何重拾自我价值 |
后记 |
四、作品阐述与采访手记 |
1. 选题缘起 |
2. 作品简介及创新点 |
3. 现有报道和研究基础 |
4. 采写感悟 |
参考文献 |
(7)群像式人物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探究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创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 |
三、选题创新点 |
四、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创作概述 |
第一节 片名介绍 |
第二节 作品主题 |
第三节 人物分析 |
第四节 拍摄安排 |
第二章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叙事策略探索 |
第一节 叙事结构:一主线二视角三线索 |
一、“一条主线” |
二、“两种视角” |
三、“三个线索” |
第二节 叙事技巧:“群像陈列式”的非冲突化叙事 |
一、现实中的真实影像化 |
二、平行分列的非冲突化 |
第三节 叙事手段:从“原生”到“再现”的群像记录 |
一、旁观式记录,再现真实群像 |
二、介入式采访,引导主题深入 |
第三章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影像策略探索 |
第一节 影像色彩的运用:情感化色调刻画人物情绪 |
第二节 影像距离的选择:多样化景别渲染场景基调 |
一、大全景——开放式构图交代城市背景 |
二、近景——封闭式构图渲染场景基调 |
三、特写——窥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
第三节 影像声音的取舍:代入式原声激发情感共鸣 |
一、前期现场声的录制 |
二、后期声音的创作 |
第四节 影像节奏的变化:拼贴式剪辑深化宏观主题 |
第四章 关于群像式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创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
一、刻画人物形象的部分镜头不够完美 |
二、拍摄过程中场面调度的经验存在不足 |
三、后期剪辑的节奏与风格有待提升 |
第二节 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之喜 |
一、对研究生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 |
二、对群像式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心得 |
结语 |
附录 Ⅰ创作脚本 |
附录 Ⅱ采访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成为女性工程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2.5 研究质量与伦理考量 |
2.6 研究流程 |
第3章 各方力量的抗衡:女生选择读工科的影响因素 |
3.1 家庭影响专业选择 |
3.2 自我认知决定专业选择 |
3.3 高考成绩影响专业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顺境与逆境:工科女生的专业适应 |
4.1 家庭对专业适应的影响 |
4.2 学校和教师对专业适应的影响 |
4.3 同伴对专业适应的影响 |
4.4 自我认知对专业适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命运的分岔路口:工科女生的职业选择 |
5.1 专业适应影响职业选择 |
5.2 刻板印象影响职业选择 |
5.3 自我效能感影响职业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建议 |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数据转录过程——以X为例 |
附录C 初始编码的形成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师范生美育的迫切性 |
(二)师范生美育的独特性 |
(三)师范生美育的现实地位不高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美育思想发展综述 |
(二)美育理论建构 |
(三)美育本质的研究现状 |
(四)大学生美育的相关研究 |
(五)师范生美育的相关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叙事研究法 |
六、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 |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四)研究结果的呈现 |
第一章 师范生美育之“春风化雨” |
一、“德艺双馨”的刘老师 |
二、钟灵毓秀的校园 |
三、叙事小结 |
第二章 师范生美育之“迷踪失路” |
一、拒课程于门外 |
二、席卷内心的强烈挫败感 |
三、社团人的心路历程 |
四、叙事小结 |
第三章 师范生美育之“知情意行” |
一、墨笔丹青育美人 |
二、无育美之心 |
三、有育美之心而力不足 |
四、叙事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师范生美育的过程 |
(二)师范生的审美能力水平 |
(三)影响师范生美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
二、建议 |
(一)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管与支持 |
(二)师范院校应有的变革 |
(三)师范生应作出的努力 |
第五章 研究反思 |
一、对研究伦理的反思 |
二、研究过程的反思 |
(一)对取样的反思 |
(二)对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反思 |
三、对研究结论的反思 |
(一)对师范生美育的思考 |
(二)研究的推广性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研究 ——基于NVIVO软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硕士研究生 |
二、实习 |
三、体验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学生发展理论 |
二、组织社会化理论 |
三、作为研究方法的扎根理论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预研究的开展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三、访谈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
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初步分析 |
第三节 NVIVO研究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
一、NVIVO软件概述 |
二、NVIVO软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质性访谈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选择实习的体验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影响实习选择 |
一、考研的原因折射实习选择 |
二、读研的收获积累实习能力 |
三、读博的放弃坚定实习想法 |
四、导师的态度影响实习体验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选择实习的规划体验 |
一、寻找实习途径的体验 |
二、规划实习类型的体验 |
三、选择实习岗位的体验 |
四、最受青睐的岗位和行业之体验 |
五、盲目选择的体验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实习过程的体验 |
第一节 刚开始实习的感受 |
一、“陌生环境”的紧张与焦虑 |
二、“新鲜事物”的刺激与憧憬 |
三、“知识盲区”的困难与挑战 |
第二节 对工作难度的体验 |
一、工作内容对于业务能力的挑战 |
二、对接不同领导和部门的沟通挑战 |
三、紧急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挑战 |
第三节 对岗位匹配的体验 |
一、是否符合职业方向 |
二、是否适合该岗位内容 |
三、是否喜欢这份实习 |
四、能否胜任这份实习 |
五、能否适应实习节奏 |
六、能否坚持到预期时长 |
第四节 对工作环境的体验 |
一、互联网企业很前沿 |
二、国有企业很规范 |
三、传统事业单位很稳定 |
第五节 人际关系的体验与感受 |
一、跟同事的相处 |
二、跟领导的相处 |
第四章 硕士研究生实习成效的体验 |
第一节 实习付出的“代价” |
一、实习时间普遍较长 |
二、实习减少了对学业的重视度和投入度 |
三、实习生可能受到不公正对待 |
四、实习内容可能与承诺不符 |
五、实习的通勤成本太大 |
六、实习的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
七、实习生可能面临心态的崩溃 |
第二节 实习带来的变化 |
一、从宏大的“人生理想”向现实的“职业理想”转变 |
二、从青涩的“学校人”到成熟的“职业人”的转换 |
三、从单纯简单的处理问题向复杂的人际关系转变 |
四、从系统的理论学习到多方位的实际应用转变 |
第三节 实习收获 |
一、外在能力的增强 |
二、内在能力的增强 |
三、情绪态度心智水平的提高 |
四、择业就业实力增强 |
第五章 硕士研究生实习体验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实习体验的影响因素 |
一、实习内容的挑战性优劣 |
二、实习单位组织社会化水平的高低 |
三、实习生个人表现的好坏 |
四、导师的支持度大小 |
五、学校的支持度大小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实习体验的优化策略 |
一、研究生层面的改进 |
二、学校层面的改进 |
三、企业层面的改进 |
四、社会层面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心路历程——我的考研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J]. 王洁. 求学, 2021(30)
- [2]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D]. 魏润芝.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破碎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新潮成长小说研究[D]. 张雅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Y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的质性研究[D]. 朱国芳. 渤海大学, 2021(02)
- [5]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研究[D]. 张培.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屡败屡战,渴望上岸 ——往届生考研现象透视[D]. 尤艺文. 浙江大学, 2020(02)
- [7]群像式人物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探究 ——《我们的“后”大学时代》创作阐述[D]. 曲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成为女性工程师[D]. 范宇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师范生美育的叙事研究[D]. 王停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研究 ——基于NVIVO软件的分析[D]. 潘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