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灰石,羟基,纳米,生物,环境,内酯,相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论文文献综述
闫香珍,夏思颖,罗礼君[1](2019)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壳聚糖(CS)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并对其性能进行体外评价。方法在CS溶液中加入0.75%、1.5%和3%(W/V)nHA(A1、A2和A3组),制备不同浓度的nHA/CS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另设不含nHA的CS溶液为对照(C组),并对其凝胶时间、形貌结构及体外成骨诱导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A2和A3组比C组的凝胶时间更短[(158±8) s和(152±9) s vs.(204±13)s](P<0.05)。nHA/CS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粗糙表面可观察到nHA微粒。与C组比较,A1、A2和A3组牙周膜细胞钙盐沉积量均增加(P<0.05),且A3组高于A1、A2组(P<0.05)。1周后,与C组比较,A1、A2和A3组在模拟体液中的钙吸收量均增加(P<0.05),且A2、A3组高于A1组(P<0.05)。结论 nHA/CS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可原位成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胡超然,邱冰,周祝兴,杨洋,李佳[2](2020)在《3D打印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是在常用骨组织工程材料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的新型复合支架材料,目前对于该复合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3D打印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聚己内酯及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表征两组材料的微观结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组支架表面,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扫描电镜和Live/Dead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1)两组支架均呈叁维网状相互连通结构,纤维呈规律有序的排列、相互交错,纤维表面无空隙,纤维间距、直径较为均一;两组支架的孔隙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支架的弹性模量高于单纯聚己内酯支架(P <0.05);(2)两组支架表面培养1 d的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支架表面培养4,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单纯聚己内酯支架(P <0.05);(3)Live/Dead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活性较高,同时复合支架上的贴壁细胞更多一些;(4)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生长形态良好,并紧密黏附于支架表面及微孔附近,同时可见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呈丝状包绕于细胞周围;(5)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孔隙较丰富,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邹雪艳,赵彦保,张治军[3](2019)在《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药、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体修复材料,本文总结了HAP的结构、组成、发展历程及应用,并从干法、湿法两个大方面系统总结了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对HAP合成方法的改进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杜军,朱彧,周海燕,张志勇,徐旸[4](2019)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碳糊电极(nHAP-CPE)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铅、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用水热法所制的羟基磷灰石(HAP)参杂在碳糊电极内,并通过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溶液中的Pd~(2+)、Cd~(2+)离子。水热温度为140℃、时长为1h时制得的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和检测效果最佳。在0.1mol/L的KCl电解质溶液中,pH值为3,HAP石粉质量百分比为10%时,电位为-1.0V,预富集重金属离子时间300s,检测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下,HAP-CPE可以单独或同时检测Pd~(2+)、Cd~(2+)两种离子,单独检测Pd~(2+)、Cd~(2+)线性范分别为10-350ug/L、5-400ugL,检出限分别为1.0451ug/L和1.667ug/L,同时检测Pd~(2+)、Cd~(2+),线性范围在10-500ug/L、10-420ugL,检出限为1.3313ug/L和1.612ug/L。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8.056%和98.003%。(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10期)
杨杰,王霞,仓龙[5](2019)在《叶面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苗期小麦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P,Nano-hydroxyapatite)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的能力,近年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叶面喷施NHP对作物重金属吸收和积累的影响并不清楚,也未见相关报道。通过水培试验对小麦幼苗叶面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NHP(0. 123%、0. 369%、0. 615%),同时与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KH_2PO_4溶液和去离子水的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其对于小麦生长和Cd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NHP和KH_2PO_4没有显着影响小麦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喷施处理显着降低了新叶中的Cd质量比和Cd向新叶的转移系数,NHP处理要明显优于KH_2PO_4处理,这与叶片中P质量比的增加密切相关。结果表明,NHP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叶面阻隔剂,但其对小麦全生育期Cd的吸收和积累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鑫,蓝艺鑫,程丽佳[6](2019)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但是单一的nHA不能满足骨组织工程需求;因此,需与其他材料混合以提高其生物学性能,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将综述5种nHA与有机材料或聚合材料复合为人工骨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各种复合人工骨的材料性能、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付钰,张介冰,林华,莫安春[7](2019)在《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增强的MXene复合膜引导骨再生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MXene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碳化物和金属氮化物材料,类似于石墨烯,具有金属导电性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兼具表面亲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甚少,且由于其存在机械强度不足,无法起到维持空间的支撑作用。本课题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线作为增强体,以MXene为基体形成复合膜,旨在改善MXene的力学性能及成骨活性。方法:1、使用真空过滤技术制备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增强的MXene复合膜,使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万能力学测试机,接触角测试仪进行材料表征。2、使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观察MC3T3-E1细胞在复合膜表面的粘附、形态及增殖,活死细胞染色测定细胞毒性,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测量复合膜促进早期成骨的能力,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是否有所提高。3、体内实验检测其作为屏障膜引导骨再生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能力。结果:1、羟基磷灰石纳米线通过穿插堆迭的方式与MXene片层复合,使片层和线之间产生氢键结合,机械强度提高显着,拉伸断裂强度:(12.68±1.42)MPa,杨氏模量:(1.06±0.01)GPa,亲水性也较佳。2、MXene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一定的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羟基磷灰石的掺入进一步增强了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3、nHA/MXene复合膜作为生物屏障膜能有效的引导骨再生,修复大鼠颅骨缺损,4周(60.99±10.56%)及8周(73.18±8.18%)的骨体积分数显着高于其他组。组织学分析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具有成熟的板层骨结构。结论:1、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增强的MXene复合膜具有皱褶状纳米形貌,优异的机械强度,较高的亲水性,其多层的纳米结构穿插纳米线使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有利于营养物质流入,同时片层的堆迭又可阻挡结缔组织的长入,这为复合膜成为生物活性屏障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本课题证实了该复合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骨诱导性,有望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3、该复合膜作为生物屏障膜能有效地引导骨再生,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可作为一种引导骨再生的生物活性材料。(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季骏,童昕,黄晓峰,王天丛,钱冰之[8](2019)在《球形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叁维多孔支架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羟磷灰石(HA)是人类骨组织工程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合成了包括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支架在内的多种骨组织工程支架。诱导多能干细胞一直是一个有前景的骨组织工程细胞来源。羟基磷灰石不同的纳米颗粒形态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来源的类多能干细胞(hiP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是未知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接种在两种不同支架材料(棒状纳米羟基(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黄嘉琪,郑炜山,颜聪颖,孙思海,侯佳馨[9](2019)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羟基磷灰石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吸附等性能,在生物医学材料、环境功能材料、湿敏半导体材料、催化剂载体及抗菌功能材料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羟基磷灰石的尺寸和形貌对其性能和应用都有较大影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显示了具有非同寻常的性能。因此,不同形貌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期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介绍了液相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制备羟基磷灰石方法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前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张海松,陈玉杰,董文静,葛坤,王倩[10](2019)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相关细胞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骨相关细胞生物安关于其全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包括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形成及成骨相关细胞活性的影响2方面。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及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在体内骨形成作用及机制,同时总结了纳米羟基磷灰石通过不同浓度、尺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其通过活性氧线粒体途径、溶酶体途径对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早日应用于临床骨组织工程领域提供可靠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纳米羟基磷灰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是在常用骨组织工程材料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制备的新型复合支架材料,目前对于该复合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较少。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3D打印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聚己内酯及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表征两组材料的微观结构、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组支架表面,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扫描电镜和Live/Dead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1)两组支架均呈叁维网状相互连通结构,纤维呈规律有序的排列、相互交错,纤维表面无空隙,纤维间距、直径较为均一;两组支架的孔隙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支架的弹性模量高于单纯聚己内酯支架(P <0.05);(2)两组支架表面培养1 d的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复合支架表面培养4,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单纯聚己内酯支架(P <0.05);(3)Live/Dead染色结果显示,两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活性较高,同时复合支架上的贴壁细胞更多一些;(4)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生长形态良好,并紧密黏附于支架表面及微孔附近,同时可见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呈丝状包绕于细胞周围;(5)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孔隙较丰富,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羟基磷灰石论文参考文献
[1].闫香珍,夏思颖,罗礼君.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酶促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江苏医药.2019
[2].胡超然,邱冰,周祝兴,杨洋,李佳.3D打印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3].邹雪艳,赵彦保,张治军.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9
[4].杜军,朱彧,周海燕,张志勇,徐旸.纳米羟基磷灰石修饰碳糊电极(nHAP-CPE)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水中铅、镉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
[5].杨杰,王霞,仓龙.叶面喷施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苗期小麦生长和镉吸收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6].周鑫,蓝艺鑫,程丽佳.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9
[7].付钰,张介冰,林华,莫安春.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增强的MXene复合膜引导骨再生的相关性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8].季骏,童昕,黄晓峰,王天丛,钱冰之.球形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明胶叁维多孔支架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9].黄嘉琪,郑炜山,颜聪颖,孙思海,侯佳馨.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2019
[10].张海松,陈玉杰,董文静,葛坤,王倩.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相关细胞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牙齿的结构[58]](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46393.nh0010&suffix=.jpg)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固定浓度(A)...](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487732.nh0033&suffix=.jpg)
![(b,c)和HAP/GCE(a,d)在0.2mmol/...](/uploads/article/2020/01/05/6a348c67bc831d991f096304.jpg)
![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FUHE2010020070004&suffix=.jpg)
![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FUHE2010020070003&suffix=.jpg)
![不同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下电纺...](/uploads/article/2020/01/05/7f39ab83d443f46884e57c8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