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侧力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构件,性能,组合,钢结构,高层住宅,静力,结构。
抗侧力构件论文文献综述
赵凤娇,陈礼刚,纵永安[1](2018)在《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岛某国际广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承载力突变等多项不规则,属于超限高层结构。本文通过采用YJK和Midas对结构进行小震下的整体性能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以及大震下的Pushover分析,并对斜柱、斜墙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抗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能够满足前期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期刊2018年07期)
赵凤娇[2](2018)在《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形规则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带有斜柱、斜墙的超高层结构具有独特的建筑立面效果,深受国内外建筑师的青睐。与普通结构相比,带斜体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设计更复杂。目前,带斜体结构的相关研究较少,规范中也没有给出该类建筑的设计方法。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以青岛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项目为工程实例,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YJK和MIDAS两个软件对结构进行设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具体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对结构进行超限情况的判别并制定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经判定,结构属于B级高度超限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多项不规则。其次,对结构进行小震下的抗震设计,结合弹性时程分析补充验算。分析发现:斜柱可以减少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竖向斜撑能够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减小顶层水平位移,结构能够满足“小震不坏”的性能目标。接着,对结构进行中震计算和关键构件的大震截面抗剪验算。研究表明:斜柱等关键构件的抗剪配筋未出现异常配筋,在大震下的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能够达到中震弹性和大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构件破坏的全过程,对结构进行弹塑性计算,结果显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结构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和“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然后,补充斜柱、斜墙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计算发现:(1)斜柱对普通直柱的剪力和弯矩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与离斜柱的距离有关,距离斜柱越远,影响越小;斜柱轴力水平分量使与斜柱相连的楼面梁承担较大的轴力。(2)带斜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既产生竖直位移,又有一定量的水平位移;连接直墙和斜墙的水平梁板两端产生较大竖向位移差,而且距离连接部位越远,位移差越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和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齐永胜,冯宁宁[3](2018)在《新型组合抗侧力构件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钢板剪力墙和中心支撑钢构件两种抗侧力体系的缺点,首次提出了将钢板剪力墙的钢板与中心支撑体系的支撑相结合构成一种新型组合抗侧力构件——钢板-钢支撑组合抗侧力构件,其原理与优点在于钢板的平面外位移由于受到支撑的约束而减小,其滞回曲线的"捏拢"现象得以减轻,耗能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支撑因钢板拉力场的约束,避免或推迟了平面内极值点失稳的发生,延性大大增加,耗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陈宪东,王小盾[4](2017)在《不同抗侧力构件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发展,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体系被逐渐推广。对于高层结构,水平向作用对结构的影响很大,抗侧力构件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以一拟建的项目为例,分析了采用中心支撑和钢板剪力墙作为抗测力构件的力学性能。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1)
冯东,莫培佳,汪一骏[5](2015)在《钢结构抗侧力构件的连接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构件拼接和连接是抗震性能化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主导思想是连接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根据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公式与一般设计中采用的构件与节点等强设计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如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改用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表达,则显得较直观和安全.(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会珍[6](2012)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竖向抗侧力构件的优化设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用地紧张,住房建设用地更为稀缺,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住房需向空间发展——高层住宅建筑应运而生。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层数、高度增多,水平荷载逐渐取代竖向荷载占据主导作用,并且随着层数增多,结构设计更为复杂,投入更大。为有效降低成本,对高层住宅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中竖向抗侧力构件进行优化设计,非常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住宅类产品发展的社会背景、分类、特点、特殊的设计要求和住宅类产品较为适用的结构体系,并讨论了混凝土高层住宅建筑中各种竖向抗侧力结构的相关理论及列表给出6度地区的适用高度。为研究竖向抗侧力构件布置位置、剪力墙墙肢长度、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对结构抗侧力刚度的影响,本文就南昌6度地区的实际工程案例建立对比模型,通过PKPM中的SATWE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比较分析各种模型的位移比和周期比,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为探讨18层的高层住宅建筑中竖向抗侧力结构体系的优化设置,本文建立了6种不同的竖向抗侧力结构体系模型,在保证各种体系都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各种结构体系在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上的优劣,从而得出何种结构体系综合更优。本文还进一步对超高层住宅建筑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南昌某一正在建造的超高层住宅建筑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高层住宅建筑中纯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置方法。最后,对本文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工作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11-20)
刘其祥,陈青来,陈幼璠[7](2012)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侧力构件连接构造规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中所推荐的框架梁与柱的现场连接和框架柱与梁悬臂段的连接,是属于弱连接构造而非强连接构造。分析了造成差错的根本原因,指出了规范中推荐的连接构造和采用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均存在缺陷。用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验证了规范推荐的上述连接抗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据此,提出了加强连接的构造做法及其相应的计算建议。(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2年02期)
刘其祥,陈青来,陈幼璠[8](2012)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规定中隐存的安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规定中隐存的安全问题有:1)在表5.4.2的新规定中,把2001版抗震规范强制性条文中焊缝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wE由0.90降成了与梁的γRbE相同的0.75,使原要求的强连接降成了二者之间并无强弱关系的"等强连接";2)在8.2.8-1条中虽有弹性阶段"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高强度螺栓连接不得滑移"的规定,但在不同连接抗力条件下如何计算?并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而把连接计算全都放在了8.2.8-3~5条用极限承载力验算的方法上。经对该法的深入分析和验证,其结果却又不能满足8.2.8-1条连接抗力的必要条件,使规范中的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在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式中并不起控制作用,从而失去了它的验算价值,使"强连接弱构件"的基本原则在计算中并没有得到实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2年01期)
陆培英,张云波,邹鹏程[9](2010)在《结构抗侧力构件对振型平动系数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与平动相耦联的扭转效应,使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更加严重。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布置,来增强结构自身的抗扭能力,减轻其在地震中所受的扭转破坏;然而,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包括竖向抗侧力构件和水平抗侧力构件,究竟二者在增强结构自身的扭转能力中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针对这样的情况,讨论了结构与平动相耦联的扭转效应产生的原因、控制办法,以及竖向抗侧力构件和水平抗侧力构件分别对第一、二振型的平动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袁海庆,李芳,伍山雄[10](2007)在《低烈度地区短肢剪力墙结构抗侧力构件设计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低烈度区(武汉)某17+1层住宅建筑为对象,在给定建筑方案的前提下,采用最优准则法和穷举法对其抗侧力构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得出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优化设计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提出该类中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方案的选取和结构优化设计的一般原则,为在本地区开发建设此类住宅提供结构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期刊2007年05期)
抗侧力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形规则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带有斜柱、斜墙的超高层结构具有独特的建筑立面效果,深受国内外建筑师的青睐。与普通结构相比,带斜体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设计更复杂。目前,带斜体结构的相关研究较少,规范中也没有给出该类建筑的设计方法。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以青岛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项目为工程实例,结合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YJK和MIDAS两个软件对结构进行设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具体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对结构进行超限情况的判别并制定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经判定,结构属于B级高度超限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多项不规则。其次,对结构进行小震下的抗震设计,结合弹性时程分析补充验算。分析发现:斜柱可以减少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竖向斜撑能够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减小顶层水平位移,结构能够满足“小震不坏”的性能目标。接着,对结构进行中震计算和关键构件的大震截面抗剪验算。研究表明:斜柱等关键构件的抗剪配筋未出现异常配筋,在大震下的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能够达到中震弹性和大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构件破坏的全过程,对结构进行弹塑性计算,结果显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结构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和“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然后,补充斜柱、斜墙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计算发现:(1)斜柱对普通直柱的剪力和弯矩影响较大,而且这种影响与离斜柱的距离有关,距离斜柱越远,影响越小;斜柱轴力水平分量使与斜柱相连的楼面梁承担较大的轴力。(2)带斜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既产生竖直位移,又有一定量的水平位移;连接直墙和斜墙的水平梁板两端产生较大竖向位移差,而且距离连接部位越远,位移差越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和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侧力构件论文参考文献
[1].赵凤娇,陈礼刚,纵永安.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分析[J].工程建设.2018
[2].赵凤娇.某带有斜向抗侧力构件的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8
[3].齐永胜,冯宁宁.新型组合抗侧力构件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
[4].陈宪东,王小盾.不同抗侧力构件下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力学性能对比[C].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5].冯东,莫培佳,汪一骏.钢结构抗侧力构件的连接计算与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5
[6].张会珍.高层住宅建筑中竖向抗侧力构件的优化设置[D].南昌大学.2012
[7].刘其祥,陈青来,陈幼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侧力构件连接构造规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J].建筑结构.2012
[8].刘其祥,陈青来,陈幼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规定中隐存的安全问题[J].建筑结构.2012
[9].陆培英,张云波,邹鹏程.结构抗侧力构件对振型平动系数的影响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10].袁海庆,李芳,伍山雄.低烈度地区短肢剪力墙结构抗侧力构件设计的优化[J].建筑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