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角论文_蒋明镜,陈添,刘静德,付昌,陈双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子束,各向异性,黄河,长江,矿物,椭圆,河流。

沉积角论文文献综述

蒋明镜,陈添,刘静德,付昌,陈双林[1](2016)在《沉积角对净砂宏微观力学特性影响的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颗粒定向排列导致的初始各向异性对净砂力学特性影响明显。为探究这一影响,首先采用自编的离散元软件生成4种不同沉积方向的椭圆颗粒净砂样,并分别对4种试样进行双轴压缩试验;其次,通过将离散元模拟结算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分析模拟结果研究沉积方向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试样均出现应变软化及剪胀现象;随着沉积角δ的增加,试样具有由应变软化逐渐向应变硬化发展的趋势,试样的剪胀性逐渐减弱;在δ=0°时试样取得最大峰值内摩擦角和最大残余内摩擦角,且随着δ的增大试样的峰值内摩擦角先降低然后基本不变,残余内摩擦角逐渐减小;颗粒排列初始优势方向基本与沉积方向平行,但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颗粒排列优势方向逐渐向平行于加载面方向旋转,接触点的优势方向由最初垂直于沉积方向逐渐向垂直于加载面方向旋转,且这两种旋转的改变幅度随着沉积角δ的增大而增大;而强接触力的优势方向始终垂直于试样的加载面。(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利[2](2014)在《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部陆架海域分布着若干厚度不等、斑块状的泥质沉积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成为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海洋环境演化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良好地质记录。大陆径流(主要为长江、黄河等)输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对泥质沉积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着大量的成因、物源、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为认识和理解重大地质事件、地质发展过程、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演化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目前,基于碎屑矿物对物源示踪的研究上多侧重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矿物化学方法在现代海洋沉积研究中应用较少且不全面。因此,基于碎屑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建立一种新的长江和黄河物源识别的可靠指标,并对中国东部泥质沉积区开展物源示踪研究,对于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运移扩散特征、认识东部陆架泥质沉积区演化规律及进一步理解海陆作用的“源—汇”问题等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采自长江、黄河河口以及中国东部典型泥质沉积区的表层样和柱状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碎屑矿物鉴定、单矿物E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探讨了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以及其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角闪石矿物种属类型多样,均以镁角闪石为主,镁钙闪石次之,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含量较低,相比于黄河源角闪石,长江源镁角闪石、阳起石含量更高,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则相对较少;成因上,二者大部分属于中高级变质、中酸性侵入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长江口沉积物中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比例相对较高,黄河口沉积物中的角闪石以高级变质岩中的角闪石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为主,较长江变质程度高,而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分布较黄河分散,说明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及对应的结晶环境更为复杂;特征元素Mg/Fe2+比值差异明显,黄河源物质的Mg/Fe2+<2,长江源物质的Mg/Fe2+>2.3。以上差异特征的获取是基于测试样品随机、数据充足的基础上,获取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因而可将其作为长江、黄河物源识别的有效矿物化学指纹。2)利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指纹能够较好地对东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物源进行示踪,其对现代长江和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响应。研究发现,中国东部陆架泥质区均受黄河物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渤海和北黄海海域物源主要为黄河物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为长江、黄河及黄海两岸物质的多源沉积,而黄河物质贡献最大;长江口以北泥质海域主要受长江物质的影响,同时黄海西岸及外海物质的加入对其也具有显着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除受长江、黄河影响外,外源物质的加入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为台湾岛大南澳群双变质带岩石风化产物由台湾岛东部地区的河流带入台湾东部海域,后经黑潮带至该泥质区。3)综合分析了山东半岛泥楔B03孔岩芯粒度、黏土矿物、碎屑矿物以及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源供应及沉积环境较为稳定,主要物源为沿岸流输送的现代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依据沉积特征,以85cm深度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沉积层,下沉积层与山东半岛及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物质亲缘性更大,暗示了沉积物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结合210pb测年数据分析认为,上下沉积层的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1)

金秉福,岳伟,王昆山[3](2014)在《黄河、辽河和鸭绿江沉积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对比及物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提取黄河、辽河和鸭绿江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角闪石,对单矿物采用电子探针,对群体角闪石采用ICP-MS和ICP-AES分析其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角闪石单矿物主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变化,都具有高Si、Ca、Mg和低Na、K的特征;3条河流的角闪石晶体化学都归属钙角闪石组,半数以上矿物种为镁角闪石;角闪石群体矿物化学显示黄河角闪石的稀土元素浓度明显高于黄土和黄河全岩沉积物,而且重稀土比轻稀土更富集,说明角闪石是黄河和黄土沉积物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之一,角闪石含量变化会对全岩样品稀土元素含量造成重要影响。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新旧黄河样品间差别很小,与其同一来源物质的事实相符。虽然黄河、辽河和鸭绿江河流样品角闪石主成分相近,但微量元素方面(元素含量、元素含量对比值及特征值)显示较明显不同,样品间多种数值指标相对偏差在20%以上,可作为物源识别的判别标志,如微量元素Ba、Li、Rb、Cs、Ta、Tl、Pb、La、Ce、Pr、Nd等含量的差异,元素对比值c(La)/c(Y)、c(Sr)/c(Rb)、c(Zn)/c(Cu)、c(Gd)/c(Cd)、c(Li)/c(Be)、c(Rb)/c(Cs)、c(Sr)/c(Ba)、c(Hf)/c(Ta)、c(Pb)/c(Bi)等的差异;特征值∑c(REE)、Σc(LREE)、∑c(HREE)、∑c(LREE)/∑c(HREE)、[c(La)/c(Lu)]N、[c(La)/c(Yb)]N、[c(La)/c(Sm)]N等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4期)

王培禄,刘仲阳,姜景云[4](1994)在《离子束溅射沉积角对Ni/Si膜界面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Ar~+离子束溅射高纯多晶Ni靶,在Si(100)基面上沉积150nm的Ni膜。经400℃的真空退火1小时后,分别用XRD和XPS检验了两种大小不同角度上沉积试样的生成相及界面态。当沉积角≥66°时,试样退火后仅出现Ni膜择优取向晶化,无硅化物生成。而在接近0°的小角度处沉积的试样,在相同条件退火后则出现以NiSi为主的叁种硅化物混合相。(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4年01期)

沉积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东部陆架海域分布着若干厚度不等、斑块状的泥质沉积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海陆环境信息,成为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海洋环境演化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良好地质记录。大陆径流(主要为长江、黄河等)输入的巨量陆源碎屑物质对泥质沉积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它携带着大量的成因、物源、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为认识和理解重大地质事件、地质发展过程、区域以及全球气候变迁和环境演化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目前,基于碎屑矿物对物源示踪的研究上多侧重矿物种类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矿物化学方法在现代海洋沉积研究中应用较少且不全面。因此,基于碎屑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建立一种新的长江和黄河物源识别的可靠指标,并对中国东部泥质沉积区开展物源示踪研究,对于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运移扩散特征、认识东部陆架泥质沉积区演化规律及进一步理解海陆作用的“源—汇”问题等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采自长江、黄河河口以及中国东部典型泥质沉积区的表层样和柱状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碎屑矿物鉴定、单矿物E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分析探讨了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以及其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的角闪石矿物种属类型多样,均以镁角闪石为主,镁钙闪石次之,铁角闪石、铁镁钙闪石含量较低,相比于黄河源角闪石,长江源镁角闪石、阳起石含量更高,镁钙闪石、铁镁钙闪石则相对较少;成因上,二者大部分属于中高级变质、中酸性侵入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长江口沉积物中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比例相对较高,黄河口沉积物中的角闪石以高级变质岩中的角闪石及退变质或交代成因的角闪石为主,较长江变质程度高,而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分布较黄河分散,说明长江角闪石成因类型及对应的结晶环境更为复杂;特征元素Mg/Fe2+比值差异明显,黄河源物质的Mg/Fe2+<2,长江源物质的Mg/Fe2+>2.3。以上差异特征的获取是基于测试样品随机、数据充足的基础上,获取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因而可将其作为长江、黄河物源识别的有效矿物化学指纹。2)利用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指纹能够较好地对东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物源进行示踪,其对现代长江和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响应。研究发现,中国东部陆架泥质区均受黄河物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渤海和北黄海海域物源主要为黄河物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为长江、黄河及黄海两岸物质的多源沉积,而黄河物质贡献最大;长江口以北泥质海域主要受长江物质的影响,同时黄海西岸及外海物质的加入对其也具有显着影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除受长江、黄河影响外,外源物质的加入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可能为台湾岛大南澳群双变质带岩石风化产物由台湾岛东部地区的河流带入台湾东部海域,后经黑潮带至该泥质区。3)综合分析了山东半岛泥楔B03孔岩芯粒度、黏土矿物、碎屑矿物以及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源供应及沉积环境较为稳定,主要物源为沿岸流输送的现代黄河源物质及山东半岛陆架、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混源。依据沉积特征,以85cm深度为界可将其分为上下两个沉积层,下沉积层与山东半岛及临近海底基岩剥蚀产物的物质亲缘性更大,暗示了沉积物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变化。结合210pb测年数据分析认为,上下沉积层的分界线可能代表了黄河1855年改道事件在山东半岛东部陆架的区域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角论文参考文献

[1].蒋明镜,陈添,刘静德,付昌,陈双林.沉积角对净砂宏微观力学特性影响的离散元分析[J].岩土力学.2016

[2].赵利.长江、黄河入海沉积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中国陆架泥质沉积的物源指示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金秉福,岳伟,王昆山.黄河、辽河和鸭绿江沉积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对比及物源识别[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4].王培禄,刘仲阳,姜景云.离子束溅射沉积角对Ni/Si膜界面特性影响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论文知识图

常规TiO2纳米棒和分支状TiO2纳米棒F...倾斜沉积法制备的微纳米结构及其室温...纳米结构薄膜的SEM照片倾斜沉积法制备的抗反射膜(a)不同~#...霍拉盆地九峰山组扇叁角洲沉积Fig3.8...倾斜沉积法制备不同材料的薄膜致密度...

标签:;  ;  ;  ;  ;  ;  ;  

沉积角论文_蒋明镜,陈添,刘静德,付昌,陈双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