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团体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团体,斯坦,合唱,党支部,动力,互动关系。
团体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索丽珍[1](2019)在《团体动力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师合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实践中,幼儿教师存在着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情感、合作技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幼儿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本文以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视角去分析幼儿园教师合作问题,以期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安阳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景[2](2019)在《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团体动力理论中团体内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领导方式与团体生产力、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动机和团体的结构性五个方面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提出相关思考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包伟哲[3](2019)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思政课堂的师生互动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改善思政课师生互动关系也成为思政课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关系不仅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包含了学生对老师指导内容及方式的接受程度,更关注着师生双方的互动合作,从而达到共赢的过程。作为思政课的灵魂,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当前师生互动关系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思政课师生互动主体关系定位不清楚,师生互动效果差(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未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热情,懒于互动)。其次,思政课师生互动生态系统未建立,师生互动效率低(单一的物理环境与思维活跃的学生不相适宜、枯燥的精神环境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课堂氛围)再次,思政课堂互动场未形成,师生互动效益不明显(团体的内聚力与压力、准稳态平衡)。针对上述问题,将团体动力学理论应用到思政课堂,构建新型的思政课师生互动关系就非常必要。在思政课堂,可以进行如下尝试:首先,在团体动力学理论视角下对传统的思政课主体关系进行转型。具体体现在:思政课的主客体关系转型、由“我”到“我们”的转型、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型。其次,构建团体动力学视角下思政课的互动生态系统,即新的“环境”诠释。不仅要对物理环境的变迁,还要对精神环境的改造,更要注重思政课堂动态循环的互动生态系统的重建,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满意感。再次,营造“共同生活”,构建团体动力学下的思政课堂互动场。即注重场力的创造性运用,将团体内聚力与团体压力进行交互,从而产生充满魅力的互动场。与此同时,还要构建思政课堂的新型组织结构,寻找思政课准稳态平衡,最终构建起思政课的师生“伦理型共同体”。新型的思政课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优化师生互动关系,从而更好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6)
肖辉,刘丰芹[4](2019)在《浅谈强化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在班组管理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组作为车间组织构架的重要组成部门,在车间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管理班组团队,成为车间管理的重要部分。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钢构件事业部光冲班为例,全面对光冲班进行调研,从班组基本情况、班组全年绩效情况、班组内部制度建设、全年考核、调查问卷等维度入手,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发现光冲班目前存在的管理问题,针对暴露的管理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有效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团队绩效。(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05期)
于仙[5](2019)在《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唱作为一种个体与整体相交融的群体艺术活动,并非只是声音的简单组织,而是相联个体间以及整体内部关系的集合。这个集合是复杂多维且不断更新的动态结构,本研究将从团体动力学的视域,基于勒温格式塔心理学、拓扑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对合唱艺术中包含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关系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有机整合现象进行描述,将合唱行为过程从团体气氛、团体成员间的关系、领导作风对团体性质的影响、团体生活的动力等维度进行概念解读,通过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合唱团提供的基础数据和对其他青年合唱团的访谈实录,利用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合唱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加以论证,进一步论证在合唱指挥排练中加入团体动力学因素的必要性。藉此引发对合唱指挥学科的哲学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合唱指挥学科“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作用于理论”的教学模式提供新渠道。本文首先从团体动力学在合唱领域的集中体现入手,阐述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源与立论根据,从合唱中体现的团体内聚力、合唱成员之间团体动力学因素探析、指挥领导方式与合唱排练效率的交互、共同目标与成员动机在合唱团中的作用以及合唱团的结构和功能性探析这五个方面,将多元化的合唱训练方法进行整合和梳理,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进而构建合唱排练的团体动力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系统科学地解决合唱排练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为合唱排练效率的提升提供新的可行性渠道和理论方向。(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姚恩菊[6](2019)在《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开展心理工作的主要途径。由于传统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偏差,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具有成长体验性、发展内隐性、互动实践性、校本化等四个特征,采用素质拓展训练、团体沙盘游戏、团体心理咨询等叁种主要形式,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发展了学生的心理品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期刊2019年02期)
梁晓冬[7](2018)在《团体动力学视角下小组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职英语普遍实行大班教学,许多教师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增加学生人均语言实践的机会。但是,缺乏有效管理的小组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其实效性得不到保证。教师要驾驭课堂教学活动,解决小组活动时出现的问题,还需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本研究把团体动力学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课堂小组活动管理中,从活动小组的组建、管理、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帮助老师,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目前国内此方面的实证研究尚薄弱,因此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口语测试、个人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从高职口语课堂实际问题出发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针对以下研究问题:(1)在团体动力学视角下如何开展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小组学习?(2)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的小组学习对高职口语教学有多大程度的帮助?(3)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的小组学习是否与学生口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团体动力学视角下开展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小组学习,教学过程分为小组形成阶段、调整阶段和正常发挥阶段。基于团体角色划分和团体规范的制定,小组成员各司其责,小组活动机制得以保障。第二,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的小组学习对高职口语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实验中,学习小组的管理更加高效,小组活动的开展更加顺畅、有序,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第叁,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的小组学习与学生口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口语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后测成绩在语法词汇、语音这两部分较控制班成绩差别不大,但在互动交际能力方面成绩有所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口语总分较控制班差别显着。总之,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广大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点管理课堂小组活动的新思路,从而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泼的课堂交流氛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8-12-01)
曹海浪[8](2018)在《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力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团体动力学起源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从团体动力学理论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整体的作用、对研究生党支部成员的作用以及团体动力学理论在党支部凝聚力产生中的作用叁个方面入手,对团体动力学在研究生党支部活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并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8年22期)
吴跃赛[9](2018)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的艺术院校工作坊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坊教学已经成为国内艺术院校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结合。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分析艺术院校工作坊教学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更是赋予工作坊教学方式以科学性和理论支撑的必要选择。(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1期)
卢丹,孙华峰[10](2018)在《团体动力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模式在新时代有了新内涵、新要求。本文立足于团体动力学这一心理学范式,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团体特征,并借鉴勒温模型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形成团体动力学理念指导下的学生资助育人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31期)
团体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宿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团体动力理论中团体内聚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领导方式与团体生产力、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动机和团体的结构性五个方面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并提出相关思考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团体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索丽珍.团体动力学视野下幼儿园教师合作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
[2].刘景.从勒温的团体动力学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包伟哲.团体动力学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关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4].肖辉,刘丰芹.浅谈强化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理论在班组管理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
[5].于仙.合唱中的团体动力学及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6].姚恩菊.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
[7].梁晓冬.团体动力学视角下小组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
[8].曹海浪.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活力提升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9].吴跃赛.“团体动力学”视域下的艺术院校工作坊教学实践[J].文教资料.2018
[10].卢丹,孙华峰.团体动力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