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与父亲的依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亲子依恋关系,父亲,父亲的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与父亲的依恋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阳[1](2018)在《亲子依恋关系需要父亲的积极参与》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亲子依恋关系的研究仍以母子依恋为主,父亲在其中的作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北京、新疆及山西等地的191对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父亲的积极参与对母子依恋关系有显着的影响。同时,父亲因其独特的性格特质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子依恋关系需要父亲的积极参与。(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14期)
钱愿秋[2](2014)在《父子依恋中父亲的叁维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父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父亲角色受到重视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父子依恋的建立无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父亲的成熟成长,还是家庭的和谐稳定都至关重要,而要建立父子依恋,父亲需要扮演好监护者、玩伴和偶像的叁维角色。(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4年34期)
尹霞云,黎志华,苏林雁[3](2013)在《父亲依恋与儿童情绪行为发展的预测关系:一年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父亲依恋和儿童情绪行为发展的预测关系。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258名中小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父亲依恋和儿童情绪行为发展之间的预测关系。结果:①在两次测量中,父亲依恋都与儿童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与儿童困难总分显着负相关;②父亲依恋与儿童情绪行为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前测父亲依恋可以显着预测后测儿童困难与亲社会行为,而前测儿童亲社会行为也可以显着预测后测父亲依恋。结论:父亲依恋和儿童亲社会行为存在相互作用,父亲依恋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关系主要表现为父亲依恋对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单向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黄龙卫[4](2013)在《浅析父亲依恋对寄宿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寄宿制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这个统计方法来探讨父亲依恋对寄宿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依恋几乎对每一个心理健康维度都能极其显预测,而且,父亲依恋与寄宿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效标之间都有显着的负相关性。原因可能是中国家庭文化模式,性别差异,经济来源,心理素质差异,文化素质差异。(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王亚琨,蒋玉梅,徐亮,罗婷婷,张进辅[5](2012)在《大学生父亲依恋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编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父亲依恋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大学生父亲依恋的研究提供量化工具。方法在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基础上构建问卷,以Cronbach'sα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果问卷由26个项目组成,包括依赖、独立、沟通、牵挂、支持、观念6个维度,共解释方差的60.422%。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4,6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6,0.763,0.788,0.749,0.715,0.686,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6因素模型。结论编制的大学生父亲依恋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与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2年01期)
蒋玉梅,王亚琨,罗婷婷,徐亮,张进辅[6](2011)在《大学生父亲依恋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父亲依恋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父亲依恋问卷对重庆市371名大学生进行父亲依恋水平的调查。结果当前大学生的父亲依恋在6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中值3;女生在依赖、支持维度上得分高于男生,在独立维度上得分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父母生活和与父亲生活学生在依赖、沟通上的得分高于与母亲生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父母一起生活学生的沟通得分高于单亲家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的独立、牵挂得分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贫困学生的依赖、沟通、支持得分高于贫困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及是否独生子女间在各维度上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父亲依恋的程度较高;男生更独立,而女生更依赖父亲;家庭结构对父亲依恋有重要影响;农村大学生更独立,更牵挂父亲;非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父亲依恋程度更高。(本文来源于《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1年04期)
万超[7](2011)在《亲子依恋中父亲的重要性及其角色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一直以来,关于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婴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对婴儿受益终身的安全型依恋等方面,对于父婴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关注甚少,但是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父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母亲所不(本文来源于《吉林教育》期刊2011年33期)
与父亲的依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父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父亲角色受到重视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父子依恋的建立无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父亲的成熟成长,还是家庭的和谐稳定都至关重要,而要建立父子依恋,父亲需要扮演好监护者、玩伴和偶像的叁维角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与父亲的依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阳.亲子依恋关系需要父亲的积极参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
[2].钱愿秋.父子依恋中父亲的叁维角色[J].学园.2014
[3].尹霞云,黎志华,苏林雁.父亲依恋与儿童情绪行为发展的预测关系:一年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4].黄龙卫.浅析父亲依恋对寄宿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3
[5].王亚琨,蒋玉梅,徐亮,罗婷婷,张进辅.大学生父亲依恋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12
[6].蒋玉梅,王亚琨,罗婷婷,徐亮,张进辅.大学生父亲依恋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
[7].万超.亲子依恋中父亲的重要性及其角色构建[J].吉林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