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诱导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频繁发作可明显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1]。瑞舒伐他汀钙目前逐渐应用于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TIA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0例TIA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上述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64.2±8.7)岁,病程5个月-2年;观察组(n=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5.1±9.8)岁,病程4个月-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15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1次/d,治疗7d后药物剂量改为7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口服治疗,1次/d。两组疗程均为半年。
1.3血脂表达水平检测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部静脉血液5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表达水平。
1.4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调查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TIA、急性脑梗死等发生例数,计算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两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而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两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共出现9例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为30.0%(9/30);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共出现4例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为13.3%(4/30)。两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3讨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预防性药物,具有较强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理作用,起到保护颅脑血管和神经等多种作用。此药物短期可有效控制TIA发作频率,但无法保持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远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TIA复发率较高,严重者可出现非死亡性脑梗死。他汀类药物可改变斑块内成分,通过减轻炎性反应与脂质含量,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效改善内皮功能,明显降低血清细胞黏膜分子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缩小粥样硬化病灶。有研究发现[3],瑞舒伐他汀钙能抑制HMG-CoA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组织细胞血糖和胆固醇浓度,刺激增大肝内LDL-C受体密度,增加清除LDL-C,抑制生成TG[4]。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还有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钙是能够有效降低粥样硬化斑块的他汀类药物[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而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降低TIA患者血脂水平及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3-175.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30.
[3]奚惠娟.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2):132-134.
[4]申潇竹,田昌荣.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二级预防的疗效[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4):264-267.
[5]伉奕,马宇,黄莹,等.瑞舒伐他汀钙辅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其对颈动脉斑块和血脂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14(9):9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