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东[1](2021)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跳出“历史周期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5年7月,社会活动家黄炎培来延安考察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十分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是对"这条新路"的进一步拓展。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做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这篇大文章,我们要让人民更好地说话、更好地当家作主、更好地监督我们的各项工作。
李小三[2](2021)在《当干部就得有担当作风硬(上)》文中研究指明有担当和作风硬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担当和作风,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担当,是一种素养、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行动,没有担当精神,什么事也不敢干、什么事也干不成;作风,是一种状态、一种形象,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没有过硬的作风,什么事也干不了、什么事也干不好。一个真正敢于担当的人,
刘国胤[3](2021)在《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伟大长征中铸就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的标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篇章。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里,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重要代表,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特别改革开放之后,长征精神的弘扬上升到国家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总结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新时代,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更需要这一伟大革命精神的激励感召。当然,在长征精神的弘扬过程中,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享乐文化冲击、网络负面信息影响等挑战,还需在把握时代脉搏和矛盾问题中弘扬精神、坚定传承。本文按照“生成条件-内涵本质-所处境遇-目标内容-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首先,从长征精神的生成入手,在深挖历史真相的同时,概括凝练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而后,将研究指向锁定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和境遇之下,认真分析弘扬长征精神面临的“两个大局”和现实矛盾,并探究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最后,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客观条件,与时俱进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方案、新方法、新路径,使长征精神的弘扬问题研究既有理论基石,又立足时代潮头,为推动长征精神弘扬发展提供借鉴参考。第一部分论述了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首先,提出长征精神以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及长征实践为源流,分析了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对长征精神的影响,又站在实践角度论述了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探讨了遵义会议及其精神在长征精神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述了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为基础。最后,又挖掘了伟大长征精神生成的文化根基,从高尚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和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长征精神的孕育滋养。第二部分阐释了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和内涵本质。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认真回眸梳理了长征精神的演进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论述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学界关于长征精神内涵的丰富解读,分理想信念、英雄气概、务实作风、团结精神、群众路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依据,创造性地探析了长征精神的本质,提出了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主要分三个层面对时代境遇进行了分析,首先,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大国关系深刻调整,以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背景下,需要我们通过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独立自主、坚定党的领导来弘扬长征精神。其次,着眼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任务,需要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树立核心意识、需要实事求是精神、需要广泛精诚团结来弘扬长征精神。最后,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史实,享乐主义价值观冲击长征记忆,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等问题,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清晰的目标和具体内容,让人们在弘扬中把握方向、明确内容、找准落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动力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分为了真理而斗争、坚定“四个自信”、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持党的领导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等六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主要聚焦四个维度对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进行了研析:一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深化理论研究,这包括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精神的关联性,创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二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强化教育引导,既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也要强化以长征史和长征精神为内容的学习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好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作用。三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推进舆论传播,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的宣播、加强相关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四是弘扬长征精神需要落实好相关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等。
廖佚[4](2020)在《以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的思考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党风廉政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理论释义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德建设、加强纪律建设和创新反腐模式三方面归纳分析了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向,而以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应强化党性历练,坚定理想信念"主心骨";端正价值追求,牢记宗旨"不忘本";强化监督查处,全社会动员织牢"反腐网";提升勤政廉政水平,以过硬的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助推"中国梦"。
冉龙江[5](2019)在《中青年干部要永做坚定的新时代奋进者》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身处新时代的中青年干部,要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永远做坚定的新时代奋进者。一、做理论学习的领跑者政治上的坚定可靠,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与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掌握理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程度、思维视野广度和思想境界高度。"从学习的现状来看,
钟立华[6](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属于谁、为了谁、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涉及政府的公共性问题。政府是特定国家中最大的公共组织,政府的公共性是一个纷争不断的重要理论问题,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存在着某种差异甚至根本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既与非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存在根本区别,又与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是由新时代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公共领域所决定的,主要表现在政府组建的公共性、政府职能的公共性、政府理性的公共性和政府行为的公共性等方面,其根本内容就是政府属于并为了我国所有成员。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是事实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结合,因此,它对于政府的存在和行为具有定性、定位、定向和评价等功能,并且能够起着提高政府公信力、实现人民利益、增强国家实力等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应该具有公共性,更为重要的是将其全面而又充分地予以实现。为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应该以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为主要实现路径,并创造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在具体时空的实现是存在某种限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具有超越追求自身利益的价值属性,它为全体人民谋福利,是全面而又充分的公共性。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为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重要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实现关键要牢牢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下的政府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在于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其内在要求是发扬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贯拥有的优良传统——廉洁自律,党的纯洁性促进政府公共性的实现;其外在表现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公共性必然内含人民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要以公共性为“元价值”,增进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良好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有利于破解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实现。
孙海宁[7](2019)在《习近平人民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怀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无限热情投身于人民大众,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普惠人民,带领全体人民群众朝着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昂首阔进。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发挥的作用息息相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重要力量、竭力为人民谋幸福不仅是我党的政治方向,更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国家事业的第一要务,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认真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立场广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先进榜样,创造性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新引领。因此,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人民观不仅可以给实际工作的开展指明导向,也为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注入了强大力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习近平人民观为主线,通过文献研究法、史论结合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它的形成依据、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现实意义和影响。首先从世情、国情、党情、民心等四个方面分析习近平人民观的时代背景,强调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人民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以自身丰富的从政工作经历为实践基础;其次阐释了人民至上论、人民决定论、人民幸福论、人民获得论、人民满意论构成了习近平人民观的基本框架;再者通过对习近平内容的把握,深入分析了它的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系统性、时代性、战略性;最后结合习近平人民观的内容、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现实影响,进而指出它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中国化的最新结晶,集中展示了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凝聚了全体中国人的力量,开创了以“中国梦”为目标、以“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为布局的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成为新时代新事业新征程的思想指引。通过对习近平人民观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精髓、探寻其结构脉络、挖掘其内在价值,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为当前社会我们更好地解民忧、办民事、聚民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冉彪[8](2018)在《李向群:抗洪先锋 英雄战士》文中研究指明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的李向群,被誉为"当代青年的榜样,优秀战士的楷模""人民军队的英雄战士,改革时期的优秀青年"。一、助人为乐,从小带头学习雷锋1992年3月5日,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东山小学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校长给同学们讲了雷锋的故事,李向群听了很受感动,决心做一个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这天下午,李向群放学回到家里,顾不上喝口水,拿上锤子、锯子、钉子,又急忙返回学校——班里有几张桌凳坏
贡玉婷[9](2018)在《加强警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重在治本。加强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实效,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在警示教育中存在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不力、轻视忽视警示教育和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警示教育实效的提升。要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观念、弘扬优良传统作风等对策措施,提高警示教育实效,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治本功能和促进作用。
颜广明,罗艳辉,钟俊[10](2015)在《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在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全力维护、推进和实现社会公正,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和公平正义的阳光。
二、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史论结合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和基础 |
2.1 长征精神生成的条件 |
2.1.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生发的精神源泉 |
2.1.2 万里长征是长征精神孕育的实践根基 |
2.1.3 遵义会议是长征精神生发的重要节点 |
2.2 长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为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2.2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
2.3 长征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2.3.1 坚定高尚的爱国情怀 |
2.3.2 自强不息的坚毅品格 |
2.3.3 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 |
2.3.4 民为邦本的亲民思想 |
第3章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主要内涵和本质 |
3.1 长征精神的发展演进 |
3.1.1 《随军西行见闻录》对长征精神的最早概述 |
3.1.2 毛泽东对长征精神的关键阐释 |
3.1.3 新长征激励下长征精神的升华 |
3.1.4 新时代长征精神的新寓意 |
3.2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
3.2.1 坚定执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
3.2.2 攻坚克难、直面生死的英雄气概 |
3.2.3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务实作风 |
3.2.4 顾全大局、互助友爱的团结精神 |
3.2.5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 |
3.3 长征精神的本质 |
3.3.1 长征精神是反映红军长征实践的一种社会意识 |
3.3.2 长征精神是具有长征特点的意识、宗旨和心理状态的统一 |
3.3.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向前、逆境取胜的精神标识 |
第4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境遇 |
4.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启示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 |
4.1.1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更要坚定理想信念 |
4.1.2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更要保持独立自主 |
4.1.3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更要坚定党的领导 |
4.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2.1 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伟大斗争 |
4.2.2 实现目标需要树立核心意识 |
4.2.3 实现目标需要实事求是精神 |
4.2.4 实现目标需要广泛精诚团结 |
4.3 消除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弘扬长征精神 |
4.3.1 防范历史虚无主义解构长征历史 |
4.3.2 反对享乐主义价值观冲淡长征记忆 |
4.3.3 抵制网络负面信息消解革命传统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和内容 |
5.1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目标 |
5.1.1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
5.1.2 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不竭动力 |
5.1.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时代新人 |
5.2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内容 |
5.2.1 永远为了真理和理想而斗争 |
5.2.2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2.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5.2.4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5.2.5 培育“四有”军人、锻造“四铁”部队 |
5.2.6 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 |
第6章 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 |
6.1 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研究 |
6.1.1 探究长征精神的原生形态 |
6.1.2 探究长征精神与“族谱”内精神的关联性 |
6.1.3 创新发展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
6.2 强化长征精神的教育引导 |
6.2.1 突出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 |
6.2.2 强化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内容教育 |
6.2.3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
6.3 推进长征精神的舆论传播 |
6.3.1 持续开展长征英雄事迹宣传报道 |
6.3.2 加强长征题材文艺影视作品创作 |
6.3.3 加大网络媒体弘扬长征精神力度 |
6.3.4 推动长征精神的国际传播 |
6.4 落实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 |
6.4.1 深入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
6.4.2 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6.4.3 模拟长征情景开展体验式实践锻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以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的思考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的理论释义 |
二、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向 |
(一)加强政德建设 |
(二)加强纪律建设 |
(三)创新反腐模式 |
三、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
(一)必须强化党性历练,坚定理想信念“主心骨” |
(二)必须端正人生价值追求,始终牢记宗旨“不忘本” |
(三)必须强化监督查处,全社会动员织牢“反腐网” |
(四)必须勤政廉政,以过硬的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助推民族复兴“中国梦” |
四、总结与展望 |
(5)中青年干部要永做坚定的新时代奋进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做理论学习的领跑者 |
二、做干事创业的担当者 |
三、做为民服务的示范者 |
四、做清正廉洁的自律者 |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功能和作用 |
第一节 政府公共性的涵义 |
一、公共性的涵义 |
二、关于政府公共性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三、政府公共性的定义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特点 |
一、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公共性的根本区别 |
二、与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不同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功能 |
一、定性功能 |
二、定位功能 |
三、定向功能 |
四、评价功能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作用 |
一、提高政府公信力 |
二、实现人民利益 |
三、增强国家实力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生成 |
第一节 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政府公共性思想 |
二、毛泽东的政府公共性思想 |
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政府公共性思想 |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政府公共性思想 |
第二节 时代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三节 产生领域 |
一、政府公共性植根于公共领域 |
二、政府公共性是对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把握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构成 |
第一节 政府组建的公共性 |
一、政府基于人民公共意志创立 |
二、政府机构依据公共需要成立 |
三、政府职位向社会开放设立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公共性 |
一、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有效结合 |
二、政府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强根固本 |
三、政府为社会主义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
四、政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本清源 |
第三节 政府理性的公共性 |
一、政府理性的本质与价值 |
二、政府理性追求公共的善 |
三、政府理性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
第四节 政府行为的公共性 |
一、政府行为制度化 |
二、政府行为法治化 |
三、政府行为公利性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的实现 |
第一节 政府公共性弱化的原因 |
一、政府公共性弱化的主要情形 |
二、政府公共性弱化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政府公共性实现的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三、政府公共性实现的限度 |
第三节 政府公共性实现的两种路径 |
一、公共政策 |
二、政府行为 |
三、合理对待两种路径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习近平人民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总结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人民 |
(二) 人民观 |
第一章 习近平人民观形成的依据 |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时代背景 |
(一) 世情所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风险与挑战接连不断 |
(二) 国情所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当前中国的共同目标 |
(三) 党情所迫: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 |
(四) 民心所向:维护核心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汇聚成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论述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人民观 |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基础 |
(一) 七年知青下乡岁月的感悟 |
(二) 长期从政工作经历的磨练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民观的主要内容 |
一、人民至上—核心思想的遵循 |
(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二) 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 |
(三) 开展工作、实施政策的起始点和落脚点 |
二、人民幸福—奋斗目标的确立 |
(一) 达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的直接体现 |
(二)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最终目的 |
三、人民决定—主体力量的阐释 |
(一) 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筑牢执政之基 |
(二) 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 |
四、人民获得—发展过程的呈现 |
(一) 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根本利益 |
(二) 共建共享,使人民劳有所获、获有所感 |
五、人民满意—结果成绩的检验 |
(一) 知民心、听民意,顺应人民期盼 |
(二) 各级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
(三) 人民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阅卷人” |
第三章 习近平人民观的基本特征 |
一、善学善思的理论特征 |
(一)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体现出科学性 |
(二) 丰富了唯物史观的人民理论,体现出创新性 |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征 |
(一) 根植于联系群众的经验探索,体现出实践性 |
(二) 聚焦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体现出系统性 |
三、守正创新的时代特征 |
(一) 顺应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体现出时代性 |
(二) 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体现出战略性 |
第四章 习近平人民观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
一、习近平人民观的理论意义 |
(一)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延续和最新诠释 |
(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
(三) 新时代新事业新征程的思想引领 |
二、习近平人民观的实践意义 |
(一)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
(二) 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
(三) 有助于更好地践行共享、开放、协调、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 |
三、习近平人民观的现实影响 |
(一) 以人民观为指引,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
(二) 以人民观为指引,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
(三) 以人民观为指引,不断提升文化引领能力 |
(四) 以人民观为指引,有效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
(五) 以人民观为指引,续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李向群:抗洪先锋 英雄战士(论文提纲范文)
一、助人为乐, 从小带头学习雷锋 |
二、崇敬英雄, 长大立志报效祖国 |
三、苦练技能, 顽强磨炼杀敌本领 |
四、刻苦学习, 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
(9)加强警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度重视加强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实效的重要性 |
二、当前在警示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抓住关键, 多管齐下, 提高警示教育实效 |
(一) 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求实效 |
(二) 在强化宗旨观念上下功夫求实效 |
(三) 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上下功夫求实效 |
(四) 在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求实效 |
(五) 在加强道德修养上下功夫求实效 |
(六) 在加强针对性上下功夫求实效 |
(七) 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求实效 |
(八) 在深化深入上下功夫求实效 |
(九) 在经常性上下功夫求实效 |
(十) 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求实效 |
(10)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
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 |
四、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过程人民民主跳出“历史周期律”[J]. 王耀东. 党课参考, 2021(21)
- [2]当干部就得有担当作风硬(上)[J]. 李小三. 云岭先锋, 2021(09)
- [3]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研究[D]. 刘国胤. 辽宁大学, 2021(02)
- [4]以党风廉政建设助推中国梦的思考与探索[J]. 廖佚. 学理论, 2020(10)
- [5]中青年干部要永做坚定的新时代奋进者[J]. 冉龙江. 重庆行政, 2019(06)
-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公共性研究[D]. 钟立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7]习近平人民观研究[D]. 孙海宁. 广西大学, 2019(11)
- [8]李向群:抗洪先锋 英雄战士[J]. 冉彪. 党课参考, 2018(21)
- [9]加强警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贡玉婷. 山东工会论坛, 2018(02)
- [10]社会公正的价值标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探析[J]. 颜广明,罗艳辉,钟俊. 新东方,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