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筋截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纵向,钢筋,论文,有腹筋,配筋率。
负筋截断论文文献综述
蒋超[1](2005)在《负筋截断时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中,为保证最终发生剪切破坏,常有意将梁的单侧纵筋配筋率设置得很大,通常大于2.8%,这与实际工程中单侧纵筋配筋率一般在1.0~1.5%左右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所以,建立在这种单侧纵筋配筋率较高的梁的受剪性能试验数据基础上的规范受剪设计方法可能是偏不安全的。在纵筋率对梁受剪性能的影响方面,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针对无腹筋梁的;这些研究较为偏重于纵筋率对承载力的影响,而较少关注纵筋率对裂缝开展特征和最终破坏形态的影响。本文属于系列研究的一部分,通过五根两点集中加载、剪跨比为2.5、上部负筋截断、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在上部纵筋截断下有腹筋约束梁的受剪破坏全过程及纵筋配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裂缝形态、破坏形态、钢筋应变分布的影响,并就纵筋配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通过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梁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纵筋应变、箍筋应变、梁的挠度等指标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试图追踪试件中纵筋应变的变化和裂缝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进而总结出有腹筋约束梁裂缝开展及钢筋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试件的裂缝开展和延伸规律、破坏形态特征以及承载力等,初步总结了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规律。文中还将试验实测承载力与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的裂缝开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裂缝扇形区的逐步形成、劈裂裂缝出现和发展、临界斜裂缝加速发展至破坏等阶段;纵筋率的变化对裂缝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试件RB4-4、4-5 受剪承载力实测值高于我国现行规范计算值;随着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提高,约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规律的增长。(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5-05-15)
王敢峰[2](2004)在《负筋截断时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实验研究中,为保证最终发生剪切破坏,常有意将梁的单侧纵筋配筋率设置得很大,通常大于2.8%,这与实际工程中单侧纵筋配筋率一般在1.0~1.5左右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所以,建立在这种单侧纵筋配筋率较高的梁的受剪性能试验数据基础上的规范抗剪设计方法可能是偏不安全的。张川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臣同学已就集中荷载作用下剪跨比为1.5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进行了抗剪性能研究,这些试件采用上下对称的纵筋通长布置; 而实际工程中上部纵筋一般要截断。因此本课题提出在试验构件各种参数与陈臣试验均相同的情况下按现行规范把梁上部纵筋截断,探索在这种情况下约束梁的抗剪性能与陈臣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以找出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单侧纵筋配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的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五根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在负筋截断时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在纵筋截断下有腹筋约束梁的受剪破坏全过程及纵筋配筋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梁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纵筋应变、箍筋应变、梁的挠度等指标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试图追踪试件中纵筋应变状态的变化和裂缝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进而总结出有腹筋约束梁裂缝开展及钢筋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试件的裂缝开展和延伸规律、破坏形态特征以及承载力等,初步总结了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规律,并与陈臣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的裂缝开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裂缝扇形区的逐步形成、劈裂裂缝出现和发展、临界斜裂缝加速发展至破坏等阶段;纵筋率的变化对裂缝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抗剪承载力实测值高于我国规范计算值平均61%;随着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提高,约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规律的增长;与陈臣试验的结果相比,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明显的规律,说明考虑上部纵筋截断的有腹筋约束梁的抗剪承载力没有因上部纵筋截断而降低。(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5-15)
负筋截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往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实验研究中,为保证最终发生剪切破坏,常有意将梁的单侧纵筋配筋率设置得很大,通常大于2.8%,这与实际工程中单侧纵筋配筋率一般在1.0~1.5左右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所以,建立在这种单侧纵筋配筋率较高的梁的受剪性能试验数据基础上的规范抗剪设计方法可能是偏不安全的。张川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臣同学已就集中荷载作用下剪跨比为1.5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进行了抗剪性能研究,这些试件采用上下对称的纵筋通长布置; 而实际工程中上部纵筋一般要截断。因此本课题提出在试验构件各种参数与陈臣试验均相同的情况下按现行规范把梁上部纵筋截断,探索在这种情况下约束梁的抗剪性能与陈臣试验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以找出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单侧纵筋配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的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五根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在负筋截断时的试验,深入研究了在纵筋截断下有腹筋约束梁的受剪破坏全过程及纵筋配筋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梁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纵筋应变、箍筋应变、梁的挠度等指标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试图追踪试件中纵筋应变状态的变化和裂缝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进而总结出有腹筋约束梁裂缝开展及钢筋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其次,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试件的裂缝开展和延伸规律、破坏形态特征以及承载力等,初步总结了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规律,并与陈臣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的裂缝开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裂缝扇形区的逐步形成、劈裂裂缝出现和发展、临界斜裂缝加速发展至破坏等阶段;纵筋率的变化对裂缝的发展有显着的影响;抗剪承载力实测值高于我国规范计算值平均61%;随着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提高,约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规律的增长;与陈臣试验的结果相比,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明显的规律,说明考虑上部纵筋截断的有腹筋约束梁的抗剪承载力没有因上部纵筋截断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筋截断论文参考文献
[1].蒋超.负筋截断时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
[2].王敢峰.负筋截断时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