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品质论文_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酵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品质,黑麦,秸秆,苤蓝,玉米,黄花,腐殖质。

发酵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1](2019)在《不同添加剂处理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_3-N/TN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海平,黄和升,田青[2](2019)在《发酵方式对苤蓝泡菜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鲜苤蓝为原料,采用自然干法发酵、自然湿法发酵、纯种干法发酵、纯种湿法发酵4种方式制作苤蓝泡菜,测定发酵过程中苤蓝的总糖、还原糖、总酸、pH值、氨基酸态氮、亚硝酸盐、乳酸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分析发酵方式对苤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种湿法发酵可提高苤蓝的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对最终产品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大肠菌群数和pH无明显影响,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其他方式稍有降低,产品的乳酸菌数较其他方式稍有增高,纯种湿法发酵可使苤蓝的亚硝酸盐含量从高峰值快速降到稳定值0.74mg/100g,纯种湿法发酵的苤蓝泡菜感官评分值最高,为91.35分。综合各项指标,采用纯种湿法发酵制作苤蓝泡菜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2期)

[3](2019)在《巴西和西班牙联合研究添加低聚果糖和益生菌对西班牙低脂发酵香肠(Salchichón)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在不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工艺和质构属性的前提下构建更为健康的肉制品制备方案,科学家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肉制品中的脂肪替代方案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采用膳食纤维,而对于传统发酵肉制品加工更多会使用发酵菌剂,以确保加工工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低聚果糖是一种短链碳水化合物,对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具有较强抵抗性,从而会降低热量的吸收。益生元与益生菌菌株联合使用时,可以协同作用于人体肠道,从而保障有(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满其贤,马彦彪,魏时来,韦尚丽,朱雪芳[4](2019)在《甘肃不同地区青贮玉米发酵品质与营养价值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定甘肃省不同地区青贮玉米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在甘肃省12个地州市所辖县区的3个不同乡镇分别采样,每个地区9~22个样,共180个,进行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玉米pH值陇南地区显着高于其他11个地区(P<0.05),平凉地区显着高于金昌和白银地区(P<0.05),白银地区最低(3.69),陇南地区最高(4.23);氨氮/总氮陇南地区显着高于其他11个地区(P<0.05),酒泉和平凉地区显着高于金昌和临夏地区(P<0.05);乳酸含量定西地区显着高于平凉和陇南地区(P<0.05),临夏地区显着高于平凉地区(P<0.05);丁酸/总酸平凉地区显着高于武威地区(P<0.05)。说明青贮玉米发酵品质较理想的为定西、临夏、天水、白银地区,其次为金昌和张掖地区,较差的为陇南地区。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陇南(8.22%)、武威地区(8.21%)显着高于定西、金昌、兰州、临夏、平凉、庆阳和天水地区(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平凉地区显着低于金昌、酒泉、临夏、陇南和庆阳地区(P<0.05);无氮浸出物含量平凉地区显着高于金昌、酒泉、陇南、庆阳、武威和张掖地区(P<0.05)。(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陈璟,黄文颖,赵宝玉,莫重辉[5](2019)在《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不同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进而为黄花棘豆作为优质牧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选择含水量为75%的新鲜黄花棘豆,填充于青贮瓶中压实密封后置避光处室温保存,分别于青贮0、10、20、30……100 d取样,感观检查青贮效果,利用内标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贮前后苦马豆素含量,确定黄花棘豆最佳青贮发酵时间。结果表明,黄花棘豆青贮后基本保持黄绿色,质地变软易分离,手抓松散不粘手,并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散发出酸香味越来越浓,青贮效果较好;苦马豆素质量浓度为0.375 mg/mL~6 mg/mL,苦马豆素质量浓度和me-Gal峰面积呈直线线性关系(R~2=0.999 98),加标回收率84.36%,RSD=0.77%,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用于样品中苦马豆素含量测定;经测定不同青贮发酵时间黄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青贮100 d时苦马豆素含量比青贮前下降51.90%。结论,黄花棘豆青贮发酵100 d以上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利用。(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杨大盛,汪水平,贺喜全,李海强,汤少勋[6](2019)在《收获期对青贮玉米青贮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研究收获期对青贮玉米青贮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品种科玉1108为试验材料,分别在乳熟中期、乳熟后期、蜡熟初期及蜡熟中期收获青贮玉米,评定其青贮90 d的品质,再通过体外产气法,进行72 h发酵培养。结果表明:1)在青贮前,随收获期的延长,青贮玉米全株生物量(一次线性,P<0.000 1)、秸秆生物量(一次线性,P=0.019 0)、籽实生物量(一次线性,P<0.000 1)、百粒重(一次线性,P<0.000 1;二次曲线,P=0.006)、籽实占比(一次线性,P<0.000 1)及粗脂肪含量(一次线性,P=0.037)均增加,秸秆占比(一次线性,P<0.000 1)与粗蛋白质含量(一次线性,P=0.028)均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二次曲线,P=0.029)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二次曲线,P=0.067)均先下降后上升,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二次曲线,P=0.001)先上升后下降;2)在青贮过程中,随收获期的延长,青贮玉米异戊酸摩尔比例(一次线性,P=0.035)降低,丙酸摩尔比例(二次曲线,P=0.064)先降低后增加,乙酸摩尔比例(二次曲线,P=0.098)先增加后降低;3)在青贮后,随收获期的延长,青贮玉米体外发酵时潜在最大产气量(一次线性,P=0.01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一次线性,P=0.017)及干物质消失率(一次线性,P=0.099)均下降,乙酸摩尔比例(一次线性,P=0.043)上升。结果显示,延长青贮玉米收获期,可提高生物量,改变营养成分,不会影响青贮品质,但会降低青贮后体外降解特性。(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吕仁龙,胡海超,李茂,王定发,周汉林[7](2019)在《不同比例稻壳对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稻壳替代不同比例的王草来制备发酵型全混合日粮(FTMR),并通过添加乳酸菌的方式来评估其对FTMR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在FTMR中,设定叁个稻壳替代组,分别是0%(处理1),5%(处理2)和10%(处理3),并分别对FTMR做无添加处理和乳酸菌添加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稻壳添加量的增加,FTMR营养成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o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升高(P<0.01),pH升高(P<0.01),丙酸含量下降(P<0.01),乳酸含量升高(P<0.05)。挥发性氨态氮/总氮(NH_3-N/total-N(%))含量也随着稻壳添加的量增加而升高。乳酸菌的添加并没有影响FTMR的营养成分以及其中的pH、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但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并且5%稻壳处理组高10%稻壳处理组,乳酸菌的添加明显抑制了NH_3-N/total-N(%)。试验结果提示,稻壳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在FTMR上,5%的稻壳添加更有助于提高FTMR的品质,为最适添加量。(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8](2019)在《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定和提升土壤肥力,基于野外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江苏省黄棕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常规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秸秆垫料发酵还田、秸秆炭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垫料发酵还田和秸秆炭化还田处理土壤表层0~5.0 cm全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8.8%、11.0%和11.8%。两种秸秆发酵还田方式均增加了胡敏酸E_4/E_6值、胡富比与PQ值。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胡敏酸ΔlgK值无明显影响。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腐殖质碳和总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说明秸秆发酵还田方式,尤其是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在增加土壤胡敏酸含量的同时提升了腐殖质品质,秸秆炭化还田可提高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泽晗,李晗,王震宇,杜明[9](2019)在《发酵过程中酸酢鱼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其品质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酸酢鱼是一种固体发酵鱼制品,为探究其发酵过程中生化特性及菌群优势菌群的动态变化,本文以酸酢鱼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再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发酵时中蛋白质变化,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物性测试方法测得发酵中鱼肉水分分布和质构的变化。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酸酢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属和乳酸球菌属逐渐成为优势菌,鱼肉pH由6.81下降至4.75,肌球蛋白的重链蛋白和肌动蛋白强度明显降低。鱼肉硬度、咀嚼度和胶着度显着提高,水分减少。游离氨基酸和活性肽含量明显增加,发酵中形成的主要风味化合物为己醛、乙酸、乙醇、2,3-丁二酮、3-甲基丁醛、乙酸乙酯等挥发性物质。酸酢鱼在环境中微生物和自身酶类的作用下,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发生降解,游离氨基酸、活性肽增多,大分子蛋白水解,鱼肉质构和水分发生变化,产生独特风味。本文通过分析酸酢鱼的营养品质、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为发酵鱼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巩建强,焦润润,侯红漫[10](2019)在《不同发酵条件对鱼露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鱼露的品质、提升鱼露产品的安全性,本文以市场销售的廉价鳀鱼为原料模拟鱼露发酵的过程,优化工艺条件。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探讨了温度(25℃、30℃、35℃)、加曲量(5%、10%、15%)以及初始加盐量(5%、10%、15%)对鱼露发酵过程中品质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发酵70 d后,测定各组鱼露样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以判断鱼露品质情况,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以及初始加盐量对氨基酸态氮含量影响显着,且当发酵条件为29.73℃、加曲量10.24%,加盐量10.70%,鱼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通过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确定不同发酵条件对其安全性的影响,发现加盐量对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影响显着,当发酵条件为29.19℃、加曲量7.22%、加盐量14.87%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发酵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新鲜苤蓝为原料,采用自然干法发酵、自然湿法发酵、纯种干法发酵、纯种湿法发酵4种方式制作苤蓝泡菜,测定发酵过程中苤蓝的总糖、还原糖、总酸、pH值、氨基酸态氮、亚硝酸盐、乳酸菌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分析发酵方式对苤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种湿法发酵可提高苤蓝的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对最终产品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大肠菌群数和pH无明显影响,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较其他方式稍有降低,产品的乳酸菌数较其他方式稍有增高,纯种湿法发酵可使苤蓝的亚硝酸盐含量从高峰值快速降到稳定值0.74mg/100g,纯种湿法发酵的苤蓝泡菜感官评分值最高,为91.35分。综合各项指标,采用纯种湿法发酵制作苤蓝泡菜具有明显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酵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不同添加剂处理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

[2].王海平,黄和升,田青.发酵方式对苤蓝泡菜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

[3]..巴西和西班牙联合研究添加低聚果糖和益生菌对西班牙低脂发酵香肠(Salchichón)品质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9

[4].满其贤,马彦彪,魏时来,韦尚丽,朱雪芳.甘肃不同地区青贮玉米发酵品质与营养价值评定[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5].陈璟,黄文颖,赵宝玉,莫重辉.发酵时间对黄花棘豆青贮品质及苦马豆素含量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9

[6].杨大盛,汪水平,贺喜全,李海强,汤少勋.收获期对青贮玉米青贮品质及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9

[7].吕仁龙,胡海超,李茂,王定发,周汉林.不同比例稻壳对发酵型全混合日粮品质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9

[8].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J].江苏农业学报.2019

[9].王泽晗,李晗,王震宇,杜明.发酵过程中酸酢鱼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其品质变化[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10].巩建强,焦润润,侯红漫.不同发酵条件对鱼露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论文知识图

菌株YDJ05(a)和YS03(b)的水浸片显...浸泡时间对黑豆纳豆发酵品质的...蒸煮时间对黑豆纳豆发酵品质的...基于H色相频度累计值判定红茶发酵发酵品质在线视觉监控系统界面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对兔肉香肠感官品质影...

标签:;  ;  ;  ;  ;  ;  ;  

发酵品质论文_代寒凌,田新会,杜文华,吴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