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血压,大鼠,内分泌,自发性,神经,免疫调节,甲状腺。
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论文文献综述
虞东玲,汪涛,郑偕扣,李烨[1](2011)在《降压清心方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降压清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影响。方法:将24只8~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降压清心方组)、西药组(雷米普利组)、中西医结合组(降压清心方+雷米普利组),每组6只,并设正常8周龄SD大鼠6只做正常组。给药4周后检测AngⅡ、PⅢNP及病理观察。结果:连续给药4周,模型组血浆AngⅡ、PⅢN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血浆AngⅡ和PⅢNP含量水平低于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大小、形态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中药组心肌间质轻度增生,心肌细胞轻-中度肥大,西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横径略有增大,中西结合组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相邻细胞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降压清心方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理是通过抑制AngⅡ、PⅢNP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1年10期)
刘晓燕,崔玉鹏,杨云霜,李立华[2](2011)在《升温诱发高血压大鼠脑梗塞发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气温骤升的高温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高温刺激前后大鼠ACTH、CORT、TSH、T3、T4的变化。结果:突然升温使生理组大鼠ACTH和CORT水平表现升高的趋势。模型组高血压大鼠CORT、TSH、T3、T4水平在升温中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是ACT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升温后发生脑梗塞大鼠的ACTH和T4水平与升温前比明显下降(P<0.01),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升温前水平(P<0.05),T3水平不变。结论:高血压机体应激反应系统紊乱,甲状腺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常波动,是突然高温促发高血压机体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1年08期)
郭家娟[3](2007)在《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病和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尚需深入。夏膝口服液为导师黄永生教授治疗高血压肝肾失调、毒伤血络证的经验方,临床应用表明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前期的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学的整体观出发,从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文献综述从古代和现代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学、证的客观化、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在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辨证分型和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和展望。从现代医学角度对高血压病发病过程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进行研究,并据此对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内分泌系统及其在高血压病病理过程中的相互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理论研究在归纳、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肝肾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基础,毒伤血络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关键;论证了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滋阴潜阳与解毒通络的内在联系。提出调整肝肾、解毒通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途径,夏膝口服液就是在此理论指导下创立的。该方在立意上,体现了调整肝肾阴阳盛衰的主旨,在组方上昭示了以解毒通络为先的特点,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实验研究40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空白组、夏膝口服液组、卡托普利组、厄贝沙坦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8周观察下述指标。1夏膝口服液对SHR心肾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影响1.1对SHR行为和一般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夏膝口服液能改善SHR行为和一般状态,表明夏膝口服液对SHR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1.2对SHR血压的影响夏膝口服液能抑制SHR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给药4周后与空白组比较即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降压效果平稳持久。1.3对SHR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夏膝口服液能降低SHR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夏膝口服液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左心室肥厚(LVH)。1.4对靶器官损害的形态学观察:给药8周后,夏膝口服液能明显减轻SHR心肌细胞肥大,改善血管内膜状态,减轻肾脏间质纤维化,提示夏膝口服液能减轻靶器官损害。2夏膝口服液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2.1对儿茶酚胺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HR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结果表明,SHR血浆CA浓度显着高于WKY对照组(P<0.01);灌胃给予夏膝口服液20天即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浆CA浓度(P<0.01),至第40天降至正常水平,与WKY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并稳定维持至第60天。揭示CA浓度升高可能是SHR神经兴奋、肝阳上亢及血压升高的物质基础,夏膝口服液能通过降低CA浓度而发挥对SHR神经系统的调理作用,起到降低血压及改善大鼠行为状态的作用。2.2对肿瘤坏死因子、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SH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用免疫组化法(ICH)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血清TNF-α浓度,调节血管内皮ICAM-1蛋白表达的作用。揭示TNF-α及ICAM-1的高表达所引起的内皮损伤,可能是毒伤血络的客观病理基础;夏膝口服液能在降压的同时,通过调整TNF-α及ICAM-1的表达而实现对SHR免疫机制紊乱的调节作用。2.3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心血管系统发挥着循环和局部体液调节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和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用免疫组化法(ICH)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_1R)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T1RmRNA基因表达的含量。结果表明夏膝口服液对SHR具有降低PRA、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含量、ACE活性的作用,并降低心肌AT_1R蛋白及基因表达。揭示夏膝口服液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发挥全身性调节的功能而降低SHR血压,具有类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降压机制。结论SHR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夏膝口服液能通过多组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向的特点降低SHR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靶器官损害,使SHR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01)
武成,李慧吉,郑林,王学岭,潘从清[4](1999)在《心身4号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心身医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已公认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代表性心身疾病。为了深入探讨情志、心理因素与高血压之间的联系,本研究依据中医情志致病的理论,结合心身医学的观点与研究方法,塑造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从神经一内分泌网络角度,观察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心身4号的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动物健康 Wistar 系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40±15)g。由天津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药物心身4号主要由陈皮6g 降香6g 乌药6g 代赭石6g 丹参15g 半夏6g 钩藤30g 地龙15g 牛膝15g 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1999年S1期)
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气温骤升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梗塞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气温骤升的高温环境中诱发脑梗塞,检测高温刺激前后大鼠ACTH、CORT、TSH、T3、T4的变化。结果:突然升温使生理组大鼠ACTH和CORT水平表现升高的趋势。模型组高血压大鼠CORT、TSH、T3、T4水平在升温中均呈现升高趋势,但是ACT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升温后发生脑梗塞大鼠的ACTH和T4水平与升温前比明显下降(P<0.01),而TSH水平明显高于升温前水平(P<0.05),T3水平不变。结论:高血压机体应激反应系统紊乱,甲状腺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异常波动,是突然高温促发高血压机体脑梗塞发病的重要神经内分泌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论文参考文献
[1].虞东玲,汪涛,郑偕扣,李烨.降压清心方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11
[2].刘晓燕,崔玉鹏,杨云霜,李立华.升温诱发高血压大鼠脑梗塞发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
[3].郭家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
[4].武成,李慧吉,郑林,王学岭,潘从清.心身4号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