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存储设备,以改善电子存储设备的散热效果。电子存储设备,包括:机箱,机箱包括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设置有多个容置位:硬盘组件为多个,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容置位,包括硬盘盒及容置于硬盘盒的硬盘;单板,设于出风侧;硬盘背板,设于硬盘组件与单板之间,将机箱分隔为两个腔室,与硬盘及单板信号连接;硬盘背板有与容置位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开合装置,设置于硬盘背板靠近出风侧的一侧,且与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当硬盘盒容置于容置位时,开合装置打开,进风侧和出风侧贯通;当将硬盘盒从容置位取出时,开合装置闭合遮挡背板开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设置有多个容置位;硬盘组件,为多个,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所述容置位,包括硬盘盒以及容置于所述硬盘盒的硬盘;单板,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出风侧;硬盘背板,设置于所述硬盘组件与所述单板之间,将所述机箱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与所述硬盘以及所述单板信号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开设有与所述容置位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开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靠近所述出风侧的一侧,且与所述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开合装置打开,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贯通;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遮挡所述背板开孔。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设置有多个容置位;
硬盘组件,为多个,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所述容置位,包括硬盘盒以及容置于所述硬盘盒的硬盘;
单板,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出风侧;
硬盘背板,设置于所述硬盘组件与所述单板之间,将所述机箱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与所述硬盘以及所述单板信号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开设有与所述容置位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
开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靠近所述出风侧的一侧,且与所述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开合装置打开,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贯通;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遮挡所述背板开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容置位呈阵列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盒靠近所述硬盘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硬盘盒侧面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伸入至所述背板开孔,将所述开合装置打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遮挡所述背板开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远离所述硬盘组件一侧的硬盘背板支架,所述硬盘背板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所述硬盘背板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支架开孔,所述支架开孔与所述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开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远离所述硬盘背板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环形框,以及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的开合部,所述开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框靠近所述凸缘一侧的转轴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转轴固定结构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连接的弹性结构;
所述凸缘与所述挡板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所述挡板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挡板在所述弹性结构的弹性作用下遮挡所述环形框的端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折叶,所述第一弹性折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
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弹性折叶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所述第一活动部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第一活动部遮挡所述支架开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第一侧面、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
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第一活动部与所述第一侧面、两个第二侧面形成封闭腔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所述第二侧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二弹性折叶,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折叶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
所述凸缘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弹性折叶的所述第二活动部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两个所述第二活动部对合并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两个相对的第三侧面;
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两个所述第二活动部与两个所述第三侧面形成封闭腔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子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为金属弹片或者弹性橡胶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存储领域,多盘位的硬盘存储电子设备在处理大量数据业务的同时,更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其中,有如图1所示的整机散热架构,其通过出风口01处的多个风扇框02给整机散热。在该结构中,当所有硬盘03都安装在机箱上(在位)时,整机的散热路径保持在正常状态。但是,如图2所示当有一部分硬盘03不安装时(不在位),从不在位硬盘03的位置流入的空气量增加,而从在位硬盘03和单板06进入的风量明显减少,在位硬盘03和单板06的散热情况变差,甚至不满足散热要求。
针对上述硬盘不在位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如图3所示,通过在硬盘盒07 上设置导流板08,这样,当硬盘不在位时导流板08处于关闭状态,从硬盘盒拉手条09进入的风被导流板08挡住,从而可提升在位硬盘和单板的有效风量。但是,经实验验证,上述技术方案对硬盘以及单板所起的散热效果并不显著,并且其不适用于硬盘盒不在位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存储设备,以改善电子存储设备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存储设备,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设置有多个容置位:
硬盘组件,为多个,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所述容置位,包括硬盘盒以及容置于所述硬盘盒的硬盘;
单板,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出风侧;
硬盘背板,设置于所述硬盘组件与所述单板之间,将所述机箱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与所述硬盘以及所述单板信号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开设有与所述容置位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
开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靠近所述出风侧的一侧,且与所述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开合装置打开,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出风侧贯通;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遮挡所述背板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多个容置位呈阵列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硬盘盒靠近所述硬盘背板的一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硬盘盒侧面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伸入至所述背板开孔,将所述开合装置打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开合装置闭合遮挡所述背板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电子存储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远离所述硬盘组件一侧的硬盘背板支架,硬盘背板固定于硬盘背板支架,所述硬盘背板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支架开孔,所述支架开孔与所述背板开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开合装置设置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远离所述硬盘背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环形框,以及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的开合部,所述开合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框靠近所述凸缘一侧的转轴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转轴固定结构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连接的弹性结构;
所述凸缘与所述挡板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所述挡板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挡板在所述弹性结构的弹性作用下遮挡所述环形框的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折叶,所述第一弹性折叶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
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弹性折叶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所述第一活动部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第一活动部遮挡所述支架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第一侧面、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
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所述第一活动部与所述第一侧面、两个第二侧面形成封闭腔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所述第二侧面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二弹性折叶,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折叶包括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硬盘背板支架;
所述凸缘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硬盘盒容置于所述容置位时,所述凸缘依次伸入所述背板开孔以及所述支架开孔,将对应的所述第二弹性折叶的所述第二活动部推开;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两个所述第二活动部对合并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开孔周侧的两个相对的第三侧面;
当将所述硬盘盒从所述容置位取出时,两个所述第二活动部与两个所述第三侧面形成封闭腔将所述支架开孔遮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折叶为金属弹片或者弹性橡胶片。
在本技术方案的电子存储设备中,机箱的进风侧设置有多个容置位,硬盘组件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容置位,硬盘背板设置于硬盘组件与单板之间,且与硬盘以及单板信号连接,以实现硬盘与单板的电子通讯。
由于硬盘背板开设有与容置位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并设置有与背板开孔相匹配的开合装置,硬盘盒靠近硬盘背板的端侧设置有凸缘,这样,当硬盘盒容置于容置位时,凸缘伸入至背板开孔,将开合装置打开,进风侧和出风侧贯通,以使风道通畅,从而实现对应的硬盘的散热;当将硬盘盒从容置位取出时,开合装置闭合遮挡背板开孔,使空气无法从对应的背板开孔经过,从而减少空气的旁通量,使更多的空气从容置于容置位的硬盘盒,以及单板处经过,实现风量的有效分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电子存储设备,可以有效的实现风量的分配,从而使电子存储设备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实施例的硬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硬盘盒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硬盘盒未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硬盘盒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硬盘盒未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硬盘盒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硬盘盒未在容置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D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出风口;02-风扇框;03-硬盘;
04-硬盘背板;05-第一开孔;06-单板;07-硬盘盒;
08-导流板;09-硬盘盒拉手条;
本实用新型部分:
1-机箱;101-进风侧;102-出风侧;103-容置位;
2-硬盘组件;201-硬盘盒;202-硬盘;203-凸缘;
3-单板;4-硬盘背板;401-背板开孔;5-开合装置;
501-环形框;502-转轴固定结构;503-转轴;504-挡板;
505-弹性结构;506-第一弹性折叶;5061-第一固定部;
5062-第一活动部;507-第一侧面;508-第二侧面;
509-第二弹性折叶;5091-第二固定部;5092-第二活动部;
510-第三侧面;6-硬盘背板支架;601-支架开孔;7-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改善电子存储设备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存储设备。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本申请提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否则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存储设备,包括:
机箱1,机箱1包括进风侧101和出风侧102,进风侧101设置有多个容置位103;
硬盘组件2,为多个,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容置位103,包括硬盘盒201 以及容置于硬盘盒201的硬盘202;
单板3,设置于机箱1的出风侧102;
硬盘背板4,设置于硬盘组件2与单板3之间,将机箱1分隔为两个腔室,且与硬盘202以及单板3信号连接;硬盘背板4开设有与容置位103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401;
开合装置5,设置于硬盘背板4靠近出风侧102的一侧,且与背板开孔401 一一对应设置;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时,将开合装置5打开,进风侧101 和出风侧102贯通;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开合装置5闭合遮挡背板开孔401。
本技术方案的电子存储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出风侧102的风扇7,优选的,风扇7为两组,且设置于单板3的两侧。
在本技术方案的电子存储设备中,机箱1的进风侧101设置有多个容置位 103,硬盘组件2可一一对应的容置于容置位103,硬盘背板4设置于硬盘组件 2与单板3之间,且与硬盘202以及单板3信号连接,以实现硬盘202与单板 3的电子通讯。
由于硬盘背板4开设有与容置位103一一对应的背板开孔401,并设置有与背板开孔401相对应的开合装置5,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103时,开合装置4打开,进风侧101和出风侧102贯通,以使风道通畅,从而实现对应的硬盘202的散热;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开合装置4闭合遮挡背板开孔401,使空气无法从对应的背板开孔401经过,从而减少空气的旁通量,使更多的空气从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盒201,以及单板3处经过,实现风量的有效分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电子存储设备,可以有效的实现风量的分配,从而使电子存储设备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技术方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硬盘盒201靠近硬盘背板4的端侧设置有凸缘203,凸缘203的延伸方向与硬盘盒201侧面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硬盘盒201的底面是指其承载硬盘202的侧面,而与底面相对的侧面为硬盘盒201的顶面,延伸方向与硬盘盒201插入机箱1的运动方向相同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硬盘盒201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凸缘203可以为硬盘盒201的底面、顶面、左面或右面的延伸的一部分。
这样,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103时,凸缘203伸入至背板开孔401,将开合装置4打开,进风侧101和出风侧102贯通,以使风道通畅,从而实现对应的硬盘202的散热;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开合装置4闭合遮挡背板开孔401,使空气无法从对应的背板开孔401经过,从而减少空气的旁通量,使更多的空气从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盒201,以及单板3处经过,实现风量的有效分配。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多个容置位103呈阵列排布。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电子存储设备还包括设置于硬盘背板4远离硬盘组件2一侧的硬盘背板支架6,硬盘背板4固定于硬盘背板支架6,硬盘背板支架6上开设有多个支架开孔601,支架开孔601 与背板开孔401一一对应设置;开合装置5设置于硬盘背板支架6远离硬盘背板4的一侧。
通过将硬盘背板支架6上的支架开孔601与背板开孔40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使空气能够顺利的通过,从而实现风道。并且当支架开孔601能够将背板开孔401完全露出时,可以达到最大的通风面积。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合装置5包括设置于支架开孔601周侧的环形框501,设置于环形框501靠近凸缘203一侧的转轴固定结构502,固定于转轴固定结构502的转轴503,与转轴503转动连接的挡板504,以及与挡板504连接的弹性结构505;
凸缘203与挡板504对应设置,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103时,凸缘 203依次伸入背板开孔401以及支架开孔601,将挡板504推开;当将硬盘盒 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挡板504在弹性结构505的弹性作用下遮挡环形框 501的端面。
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凸缘203为硬盘盒201的底面延伸面的一部分,这时转轴固定结构502以及转轴503设置于低于硬盘盒201的底面的位置。这样,当硬盘盒201插入至机箱1的容置位201时,凸缘203依次穿过背板开孔 401和支架开孔601,使挡板504绕转轴503转动,以至推开挡板504,此时弹性结构505处于压缩状态,空气可经过背板开孔401和支架开孔601,风道处于通畅的状态。
如图8所示,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挡板504不再受凸缘 203的压力,挡板504在弹性结构505的弹性作用下绕转轴503转动至图中的竖直方向,挡板504遮挡环形框501的端面与环形框501形成封闭腔,从而使空气无法通过,则空气将更多的通过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组件2,如图5 所示,避免了形成空气旁通,以对风量进行合理分配,并且不对单板3以及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组件2的散热产生影响。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合装置5 包括第一弹性折叶506,第一弹性折叶506包括第一固定部5061以及第一活动部5061,第一固定部5061固定于硬盘背板支架6;
凸缘203与第一弹性折叶506对应设置,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103 时,凸缘203依次伸入背板开孔401以及支架开孔601,将第一活动部5062 推开;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第一活动部5062遮挡支架开孔 601。
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凸缘203为硬盘盒201的底面延伸面的一部分,当硬盘盒201插入至机箱1的容置位103时,凸缘203依次穿过背板开孔401和支架开孔601,并使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绕第一固定部5061转动,以至推开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此时空气可经过背板开孔401和支架开孔601,风道处于通畅的状态。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不再受凸缘203的压力,第一活动部5062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图中的竖直方向,并遮挡支架开孔601,由于支架开孔601 与背板开孔401相对设置,则此时背板开孔401被遮挡。这样空气无法通过,则空气将更多的通过容置于容置位的硬盘组件2,如图5所示,避免了形成空气旁通,以对风量进行合理分配,并且不对单板3以及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组件2的散热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合装置5还包括设置于支架开孔601周侧的第一侧面507、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508;
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第一活动部5062与第一侧面507、两个第二侧面508形成封闭腔将支架开孔601遮挡。
硬盘盒201在容置于容置位103的过程中,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在凸缘203推动的作用下,从竖直状态被推至水平状态,这样在多次使用之后,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很难再完全恢复至竖直状态,从而使第一活动部5062不能完全遮挡支架开孔601。
当开合装置5还包括第一侧面507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508时,可减小第一活动部5062的转动角度,以在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一活动部5062与第一侧面507、两个第二侧面508形成的封闭腔的密封性的基础上,延长第一弹性折叶506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507垂直于硬盘背板支架6,第二侧面508呈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当第一侧面507垂直于硬盘背板支架6设置时,以第二侧面508为直角三角形为例,第二侧面508的一个直角边固定于硬盘背板支架6,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一侧面507相抵接,则第一弹性折叶506的第一活动部5062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匹配抵接以形成封闭腔将支架开孔601遮挡。
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合装置包括第二弹性折叶509,第二弹性折509叶为两个,设置于支架开孔601相对的两侧,第二弹性折叶509包括第二固定部5091以及第二活动部5092,第二固定部5091 固定于硬盘背板支架9;
凸缘203为两个,且与第二弹性折叶509一一对应设置,当硬盘盒201容置于容置位103时,凸缘203依次伸入背板开孔401以及支架开孔601,将对应的第二弹性折叶509的第二活动部5092推开;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 取出时,两个第二活动部5092对合并将支架开孔601遮挡。
在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硬盘盒201包括顶面,凸缘203为两个,且分别为硬盘盒203的顶面延伸面的一部分,以及底面延伸面的一部分。这样,当硬盘盒203插入至机箱1的容置位103时,两个凸缘203依次穿过背板开孔 401和支架开孔601,并使对应的第二弹性折叶509的第二活动部5092绕第二固定部5091转动,以至推开第二弹性折叶509的第二活动部5092,此时空气可经过背板开孔401和支架开孔601,风道处于通畅的状态。
如图15所示,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第二弹性折叶509 的第二活动部5092不再受凸缘203的压力,第二活动部5092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图中的竖直方向,并遮挡支架开孔601,由于支架开孔601与背板开孔401相对设置,则此时背板开孔401被遮挡。这样空气无法通过,则空气将更多的通过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组件2,如图5所示,避免了形成空气旁通,以对风量进行合理分配,并且不对单板3以及容置于容置位103的硬盘组件2的散热产生影响。
如图14和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开合装置5 还包括设置于支架开孔601周侧的两个相对的第三侧面510;
当将硬盘盒201从容置位103取出时,两个第二活动部5092与两个第三侧面501形成封闭腔将支架开孔601遮挡。
硬盘盒201在容置于容置位103的过程中,第二弹性折叶509的第二活动部5092在凸缘203推动的作用下,从竖直状态被推至水平状态,这样在多次使用之后,第二弹性折叶509的第二活动部5092很难再完全恢复至竖直状态,从而使第二活动部5092不能完全遮挡支架开孔601。
当开合装置5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510时,可减小第二活动部 5092的转动角度,以在能够有效的提高两个第二活动部5092与两个第三侧面 510形成的封闭腔的密封性的基础上,延长第二弹性折叶509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三侧面510的具体形状可根据第二活动部5092进行选择,例如,当两个第二弹性折叶509相同时,可将第三侧面510选择为等腰三角形,这样两个第二活动部5092分别与等腰三角形的等腰边相抵接以形成封闭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不对第一弹性折叶以及第二弹性折叶的材质作具体的限定。可选的,第一弹性折叶为金属弹片或者弹性橡胶片;第二弹性折叶为金属弹片或者弹性橡胶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615.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401309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G11B 33/14
专利分类号:G11B33/14
范畴分类:40C;
申请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1187号
发明人:王衍哲;舒彬;张超
第一发明人:王衍哲
当前权利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志华
代理机构:1129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