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析,电阻,水合物,图像,电导率,电极,灵敏度。

电阻层析成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彦龙,孙海亮,孟庆国,刘昌岭,陈强[1](2019)在《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二维电阻层析成像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室内模拟实验模拟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及其物性演化规律,可以为现场实际水合物储层动态响应规律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此,基于ITS电阻层析成像仪,研制了适用于沉积物中水合物原位合成—分解动态探测的电阻层析成像模拟装置,并以天然海滩砂为沉积介质,模拟了含盐水沉积物体系中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根据电阻层析成像测试结果分析了水合物在沉积物截面上的生成位置和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水合物合成过程中,受排盐效应和水合物生成速率两个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体系平均电阻率呈波动上升趋势;②较之于水合物合成,沉积物内部排盐效应对沉积物体系平均电阻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效应,水合物合成结束后沉积物体系内部仍存在盐离子浓度差异控制的传质过程;③水合物合成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电导率偏移量变化幅度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指示水合物在沉积物内部的生成过程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结论认为,起始条件下沉积物中气—水非均质分布特征是导致沉积物中最终水合物饱和度非均质分布的决定因素,而水合物合成过程中排盐效应导致的沉积物内部盐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则是水合物合成位置变化的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徐子健[2](2019)在《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视化和非侵入等特点,是目前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CCERT)将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与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非接触式测量,该技术能有效避免因传感器电极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而带来的电化学腐蚀、电极极化等问题。现有的CCERT系统采用的是单电极激励模式,在其他电学层析成像领域,多电极激励模式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激励信号的强度、增加独立检测电信号的个数,进而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多电极激励模式在CCERT系统中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研究其在CCERT系统上的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该问题,首次对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CCERT系统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系统样机的在线运行,并利用系统样机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对多电极激励模式在图像重建和空隙率测量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仿真研究了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CCERT系统,证实了其可行性。然后,将多电极激励模式应用到CCERT系统中,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调试和上/下位机软件编写,成功实现了系统样机的在线运行。(2)对系统样机的数据采集速度、数据重复性和图像重建结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与单电极激励模式相比,数据采集速度达到了要求,数据重复性和一致性都有较大提高,其中二电极激励方案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3)利用该系统样机,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空隙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多电极激励模式在层流的空隙率测量中有较大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孙海亮,李彦龙,刘昌岭,邢兰昌,孟庆国[3](2019)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层析成像是一种可视化的无损测量手段,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室内模拟实验提供有效的监测途径。首先介绍了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重点对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室内模拟实验方面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下一步开展水合物的电阻层析成像实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湃,李阳博,汪梅,秦学斌,刘浪[4](2019)在《一种具有流型识别能力的自适应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电阻层析成像(ERT)传感器皆采用静态结构,无法满足在两相流实时检测的过程中对ERT传感器根据流型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式优化的智能化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流型对软场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动态结构的自适应ERT传感器。该ERT传感器的电极排列采用阵列式结构,并将流型识别技术引入ERT传感器设计,提出一种基于信号稀疏性的ERT流型识别方法,采用信号的稀疏表示方法将ERT系统的采样电压表示为稀疏性组合,并求出其稀疏解用以实现对不同的流型进行分类。流型识别信息的引入,使得该传感器具有根据实时的流型变化,自适应地动态调整传感器结构,优化传感器性能的智能化功能。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可以自动识别芯流、泡状流、层流和环流等4种典型流型,识别率分别为91%、93%、90%、88%。针对不同流型,经动态优化后的传感器可使ERT图像重建的质量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3期)

张明超[5](2018)在《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层析成像是利用多相介质具有不同的电导率,通过传感器测得数据,运用适当的算法重建电导率分布的一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针对现有的成像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响应速度慢、不能测量导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精度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硬件部分主要设计了DDS信号产生电路、电流源产生电路、微弱电压信号接收与调理电路、RS485通讯以及STM32F407和CPLD最小系统电路。实际实验搭建了固液两相流测量装置,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像精度高、实时性好。(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8年09期)

朱晓军[6](2018)在《混凝土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保证结构安全性,提高其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由于其具有无辐射、结构简单、检测效果直观、成本低廉等优势,使其在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混凝土导电性不佳致使其在工程中应用不多。基于此,本文对电阻层析技术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课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搭建了电阻层析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PXI平台,通过LabVIEW语言编写数据采集系统,结合COMSOL with MATALB开发而成,实现了数据快速采集;并通过MATLAB开发了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界面,实现了图像快速重建和快速评价。(2)对本系统所采用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实验获取了不同算法下仿真图像,并引入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客观分析了各个图像重建算法的优劣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归一化共轭梯度算法成像效果最为理想。(3)对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传感器数量、传感器布置方式两个角度分析了ERT传感器的敏感场特性,仿真试验表明,16传感器模型在均匀布置下其成像结果较为理想。同时设计了叁种混凝土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并对叁种传感器在混凝土中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图像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4)探究了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对混凝土损伤的检测能力。基于所搭建的混凝土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对预制的裂缝损伤、钢筋锈蚀、水的渗透进行了成像观测,并结合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对成像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阻层析成像系统对混凝土贯穿裂缝位置和形状图像成像质量明显高于混凝土内部损伤的成像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钢筋锈蚀和水渗透的有效检测。(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8-06-10)

王文波[7](2018)在《基于叁维电阻层析成像的盾构机超前探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盾构机由于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己经成为隧道施工中最重要的工程机械。然而盾构机在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施工时,由于施工前地质勘探的盲点无法避免,造成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突水、孤石、溶洞等地质灾害的事故并不少见。这类事故的发生导致盾构机被卡、甚至被埋等危险。不仅增加工程建设的费用而且很有可能导致整条地铁施工线路的改变,严重影响地铁施工的进展。若能够在盾构机服役中对盾构机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实时叁维探测与显示,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为此本文以叁维电阻层析成像理论为出发点,研究基于层析成像的盾构机超前探测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盾构机叁维超前探测系统的原理,针对直流激励时电流线发散的问题,利用同性相斥的原理,改进了电极阵列的观测模式,解决了激励电流线发散的问题,有利于超前探测的实现。(2)设计了盾构机超前探测的硬件,激励模式及测量模式。将盾构机超前探测的硬件设计科学地划分为电极模块、激励源模块、选通模块、数据测量模块,并设计了其相应的硬件电路。(3)基于电阻层析成像原理分析并构建了盾构机叁维电阻层析成像的正演模型,具体为利用有限元实现了叁维电阻层析的正演计算,并以此为基础编写了盾构机超前探测反演程序。(4)基于相似性原理设计了盾构机超前探测叁维地电模型,搭建了模拟实验平台,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进行盾构机超前探测模拟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盾构机超前探测反演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肖理庆,王化祥,聂文艳[8](2018)在《利用h细化优化电阻层析成像灵敏度矩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电阻层析成像图像重建质量,利用h细化优化灵敏度矩阵以改善其病态性.以电阻层析成像有限元模型h细化区域的起始层数、终止层数以及叁角形有限元内部区域所插入节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为变量,以敏感场均匀分布时灵敏度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为适应度函数,利用h细化优化灵敏度矩阵,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改进Landweber预迭代算法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h细化可有效改善其病态程度,相比采取全局细化前后有限元模型对应的灵敏度矩阵,条件数分别降低了35.354,3%,、32.820,4%,,提高了重建图像分辨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凯锋[9](2018)在《基于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液两相流在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广泛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流型和空隙率是气液两相流区别于普通单相流体所特有的两个重要参数,对于流型和空隙率的准确测量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CCERT)技术是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与传统ERT技术相结合提出的新型层析成像技术,以其非接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鲁棒性好等优点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CCERT技术一般要首先对被测管道截面进行图像重建,再根据重建的图像进行流型辨识和空隙率测量等工作,其精度和实时性受图像重建算法的影响较大,存在不足之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工业化仪表的要求设计并制作了工业化CCERT系统,然后结合数据挖掘算法,直接对工业化CCERT系统采集到的被测管道截面的电阻值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流型辨识和空隙率测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工业化CCERT系统样机,实现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成像功能。结合工业化仪表对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将系统的电源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分别独立进行设计。(2)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气液两相流流型辨识方法。分别利用K-Means和KNN算法对经过PCA降维后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气液两相流流型的静态和动态辨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于气液两相流流型的静态和动态辨识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其中KNN算法的综合效果优于K-Means算法。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流型辨识方法的有效性。(3)在流型辨识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岭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流型下的空隙率测量模型,实现了气液两相流空隙率的静态和动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两种方法所建立的空隙率测量模型对于泡状流、层状流和环状流叁种典型流型的静态和动态空隙率测量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其中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方面的综合效果优于岭回归方法。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空隙率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18)

肖理庆,王化祥,聂文艳[10](2018)在《电阻层析成像系统阵列电极宽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中,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宽度阵列电极对应的灵敏度矩阵不同.为了提高算法反演精度,以敏感场均匀分布时灵敏度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为适应度函数,在优化有限元模型拓扑结构的同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电阻层析成像系统阵列电极宽度,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改进牛顿-拉夫逊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种不同宽度阵列电极与拓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优化结果对应的灵敏度矩阵条件数分别降低了36.444,3%,和24.345,6%,,有效改善了灵敏度矩阵的病态性,从而提高了算法反演精度.(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8年01期)

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视化和非侵入等特点,是目前电学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CCERT)将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与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非接触式测量,该技术能有效避免因传感器电极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而带来的电化学腐蚀、电极极化等问题。现有的CCERT系统采用的是单电极激励模式,在其他电学层析成像领域,多电极激励模式已被证实可以提高激励信号的强度、增加独立检测电信号的个数,进而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多电极激励模式在CCERT系统中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研究其在CCERT系统上的表现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该问题,首次对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CCERT系统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系统样机的在线运行,并利用系统样机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对多电极激励模式在图像重建和空隙率测量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仿真研究了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CCERT系统,证实了其可行性。然后,将多电极激励模式应用到CCERT系统中,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调试和上/下位机软件编写,成功实现了系统样机的在线运行。(2)对系统样机的数据采集速度、数据重复性和图像重建结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与单电极激励模式相比,数据采集速度达到了要求,数据重复性和一致性都有较大提高,其中二电极激励方案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3)利用该系统样机,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空隙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多电极激励模式在层流的空隙率测量中有较大优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龙,孙海亮,孟庆国,刘昌岭,陈强.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二维电阻层析成像观测[J].天然气工业.2019

[2].徐子健.基于多电极激励模式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9

[3].孙海亮,李彦龙,刘昌岭,邢兰昌,孟庆国.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中的应用[J].计量学报.2019

[4].王湃,李阳博,汪梅,秦学斌,刘浪.一种具有流型识别能力的自适应电阻层析成像传感器(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5].张明超.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

[6].朱晓军.混凝土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8

[7].王文波.基于叁维电阻层析成像的盾构机超前探测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8].肖理庆,王化祥,聂文艳.利用h细化优化电阻层析成像灵敏度矩阵[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8

[9].李凯锋.基于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8

[10].肖理庆,王化祥,聂文艳.电阻层析成像系统阵列电极宽度优化[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8

标签:;  ;  ;  ;  ;  ;  ;  

电阻层析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