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研究·
主持人语:鄂豫皖苏区地处大别山区,横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就区位特点来说,与中央苏区十分相似。这一地区革命历史悠久,历经建党初期、苏区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有“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美誉。美国学者罗威廉以地处鄂北的麻城为例,著作《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或可作为鄂豫皖区域悠久革命历史的注脚。暴力、革命、山区、地理要冲、地方主义等关键词的排列组合,既构成了大别山区独特的历史和民风,同时也提供了学术研究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
然而,长期以来,鄂豫皖苏区研究的学术地位不高,与中央苏区不可同日而语。本期专栏,以鄂豫皖苏区革命为主题,组织了四篇稿件。希望借这几篇文章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界同仁关注鄂豫皖苏区,研究鄂豫皖苏区史以及大别山的全部革命历史,提升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历史地位。
——孙启正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豫西洛阳地区的赵保村是个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有“小延安”之称。从早期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到解放战争时期,均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努力从事革命工作的红色足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河南宜阳;赵保村;小延安;红赵保
众所周知,全国在地名之前冠以“红”字来称呼的地方为数较多,可被称为“小延安”的地方却是凤毛麟角。然而在豫西宜阳县的赵保(堡)(注:现在的赵保包括东赵保和西赵保,此处指东赵保——笔者注)却同时拥有这两项美誉。在“红赵保”和“小延安”这两个不平凡的称呼背后,有着不为我们所知的许许多多的红色革命历史故事。
统计学属于理学类专业,学生思维不活跃,在教学中,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课程产生兴趣。在课堂模式中,拓展强化实践技能,注重实施创新教育,夯实学生的统计学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打牢基础。在教学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统筹考虑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讲哪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度,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
“红赵保”这个称号由来已久,源于建国前赵保乡东赵保村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在此期间,创建了以东赵保为中心的伊洛区抗日根据地,是中共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同时中共伊洛专署和伊洛抗日军分区也都曾设立在赵保。1944年,日军侵占宜阳后,全县大部分地区成为沦陷区,日军在沦陷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沦陷区人民受尽苦难,然而却始终未能占领赵保这块红色革命土地。与此同时,赵保也就成了日本侵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理所当然地,赵保也正在为抗战胜利作出自己的努力。在赵保这片红色土地上,她的红,是许多不屈不饶的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她的红,是赵保老百姓一颗颗红心聚集而成的;她的红,是坚持党的领导所成就的……不仅如此,王震、王首道、皮定均、徐子荣、邵文杰、张剑石等都曾在这里指导和工作过。“邵文杰曾以《活跃的赵保》为题,在洛阳《行都日报》上发表文章,报道赵保一带群众抗日活动的情况。”[1]785除此之外,“时任中共豫西省委副书记的王志杰说:‘赵保是个小延安!’”[2]223“红赵保”“小延安”也由此得名。可是至今仍未见到关于“红赵保”的学术论文发表,只是个别地方的报刊有登载关于红赵保的革命事迹的介绍[3],其他的书报上也有零零星星的记载,并不系统,本人不揣浅陋,拟利用地方县志的有关材料,加上去宜阳赵保的实地采访与调研,梳理红色赵保的革命足迹。
一、革命之火,光耀赵保
2.4.1 控制活动步骤不健全。控制活动的步骤是否完善决定了这次活动质量完成效果如何,完整的控制活动步骤促进内部控制的实施,但在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数量不仅较少,控制活动设计步骤也不完善,单位风险加大,不利于内部控制活动进一步向前推进。
1927年春,张剑石任东赵保小学校长。他就借机利用校长的有利身份,开始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革命工作的开展。为此,学校“附设了‘平民夜校’‘女子学校’,组织新剧团,举办演说会等,并成立‘河南青年合作社’,还拟定《宣言》《简章》,印发各地。”[2]223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张剑石大力号召家乡青年参加革命,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在豫西暴动后不久,张剑石出席了洛阳“煤土炕”紧急会议,奉命回赵保加快开展革命工作。当时赵保匪患猖獗,张剑石在赵保迅速发动群众,筹集枪支,成立“戒严会”,后改名为“公安会”,夜间巡逻,维护治安。1930年11月,张剑石发展张达人、张瑞彪(后退化脱党)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干沟秘密集会。由于条件简陋,没有党旗,张剑石就在雪地上画镰刀斧头,进行入党宣誓。赵保第一个党小组就这样诞生了。1932年春末,在东赵保北干沟召开的党员会议上,根据形势发展又决定成立赵保中共党支部。未及半年,宜阳县的党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1932年7月,中共宜阳县委也顺利迅速成立。
通过赵保这些进步青年的号召与鼓动宣传,赵保的广大群众较早地接受了进步革命思想,为后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开展革命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有力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在豫西顺利发展的有利地位。
二、抗战时期,艰苦抗日
接着我军又用1个月的时间,在宜阳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解放了宜阳全境。然而某些残余势力并不甘心,一些反动的地方武装和土匪恶霸伺机反扑,但均被我军迅速击败。考虑到战争形势的发展,为加强领导,我党遂以洛河为界,将宜阳分为宜南、宜北两县。解放战争胜利后,1949年2月宜南、宜北又合在一起,即为宜阳县。至此,宜阳县终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老婆宣传队”是一个由迷信组织转化为抗日的革命团体。1938年冬,赵保在中共赵保区委的影响和领导下正式成立了“老婆宣传队”。“老婆宣传队”的前身为“安阳宫”的迷信组织。抗战爆发后,中共地下党组织给她们认真讲解抗战的革命道理。由于当地百姓受张剑石等人宣传的革命思想影响早,觉悟高,于是中老年妇女很快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组成了一支“老婆宣传队”。 “老婆宣传队”后来发展到80多人,下设4个小队。大队长张花67岁,副队长范天治57岁,带领队员在附近地区表演,宣传抗日道理。主要表演节目有《捉麻雀》《捉汉奸》《还我国土》《夜袭敌营》等。因为节目都是自编自演,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因而深受地方老百姓的喜爱,也为宣传抗日起到了良好影响,极大地鼓舞了当地老百姓的抗日热情。“老婆宣传队”除了上述的宣传抗日之外,还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缝军衣、捐军粮、表演抗战节目等慰问抗日战士,并且以烧香为幌子找附近商户募捐抗日,并将募捐所得全部捐与抗日,“老婆宣传队”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持抗日。“老婆宣传队”的宣传活动前后历时7年之久,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屏阳中学”也是中共在赵保发展组织的又一个重要的革命基地。1938年1月,为了推动宜阳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中共豫西特委派张剑石回宜阳开展抗日工作,张剑石后在赵保玉皇阁创办“宜阳县师附中东赵保分校”,并任分校主任(校长)。上级党组织为加强学校力量,又派共产党员孔岳先(晓村)、徐文华(素仁)、朱之闻、赵炳文(文甫)、徐敏文、叶友泉、杜丽生、高宏和进步青年王维君(慎之)、于克志、沈秀兰、苏彩惠等任教员。随之赵保中共党组织也派共产党员张新民、张兆汉、张祥吾、何逢其到校工作从而壮大了学校的革命力量。1939年9月正式开学,首届招收1个班,50多名学生。“屏阳中学教师孔岳先创作《抗日救国十二月小调》并在西安《老百姓报》上发表”[1]579,产生了深远影响。宜阳县师附中东赵保分校组织“怒吼歌咏队”至附近村庄进行演出,籍此宣传抗日道理。赵保进行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密切注意。为了避免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打击,1940年2月,中共党组织张剑石被调到豫皖苏边区,又任命赵炳文(即赵文甫)[注]赵文甫(1913-1990),曾用名赵炳文,河南新安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洛阳、涡阳县委书记,皖北地委书记,淮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豫西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河南省副省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主席,河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工作,负责统筹赵保地区党的各项工作。3月9日,赵文甫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赵保地下党的组织下,广大群众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国民党当局押走赵文甫,并上前质问国民党当局,为何要将宣传抗日救国的人们逮捕镇压,难道抗日有罪?迫于群众压力,国民党当局被迫释放赵文甫,算是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后“宜阳县师附中东赵保分校”改名为屏阳中学,由王敏卿任校长。1943年6月,国民党第一战区豫西警备司令部工作队到赵保进行特务活动,学校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944年5月,日军侵入宜阳与赵保,教师撤离,校舍被焚,学校不得不停办。但是屏阳中学已经发挥了抗日宣传的重要作用。1984年又重新恢复校名屏阳中学。
“大众图书馆”的创办是赵保革命力量聚集的重要场所。1939年9月,同样也是为了宣传革命进步思想,在赵保成立“大众图书馆”。馆内的进步书籍、报刊是从洛阳八路军办事处领回的,免费供群众阅读,促进抗日救国进步思想的传播。这可能是当时全国村办图书馆的佼佼者。毫无疑问,“大众图书馆”起到了宣传抗日救国的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多次破坏,“大众图书馆”在坚持两年后停办。
屏阳中学和“大众图书馆”在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思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赵保人民除了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之外,也积极开展了赵保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944年9月22日,皮定均和徐子荣率领豫西抗日先遣队经过宜阳时,张剑石向皮、徐两位首长汇报赵保地区的抗日革命情况。皮定均司令听后表示:“我们要以赵保为中心,开创伊洛区抗日根据地”。[1]191因此,皮定均司令派支队副司令员方升普、35团参谋长张介民到伊洛区帮助张剑石开展革命工作,在赵保马河村迅速成立伊洛区独立团。独立团下设警卫连,武工队和民运工作队。同年10月,伊洛独立团组织青年集训班,对爱国青年积极进行军事训练,武装百余名青年成立“青年大队”,这样赵保就有了人民自己的武装。10月初,方升普代表支队首长宣布:“中共伊洛区工委”“伊洛办事处”“伊洛独立团”正式成立,后又成立了洛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由于前期宣传到位,加之地方的群众基础较好,当地群众纷纷加入抗日武装。
1945年农历正月上旬,由于赵保村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副政委刘子久来伊洛区组建“伊洛独立支队”( 亦称豫西独立支队),驻守赵保根据地。支队下设3个团:伊洛独立团,基干二团和三团。1945年2月,在东赵保开办伊洛公学,招收爱国青年为学员,主要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等进步思想以及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进行知识理论等学习的同时,伊洛公学还不忘锻炼学员的军事能力,积极组织一些常见的军事训练,籍此巩固了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壮大了革命力量。
(1)“地平线欧洲”进一步整合“地平线2020”的计划组成部分以及管理机构,凸显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各类创新活动的投入(见表1)。
当日伪顽军看到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在党的带领下,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不禁慌了手脚,想通过武力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止抗战思想的蔓延扩大。于是,1945年1月5日,驻守在宜阳的天野部队及伪军共1000余人,向伊洛区抗日根据地东赵保进犯,围攻东赵保,想彻底打垮东赵保的抗日势力。当时东赵保寨内武装力量不足300人,敌众我寡,而且敌人武器精良,我军武器较为落后,况且我军独立团参谋长又不在赵保寨内,情况十分危急。在此万分紧急时刻,我党组织采取了正确的军事部署。针对我军在此次战斗中的不利之处,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变不利为有利,化逆境为顺境。又考虑到兵力不足是我方的致命弱点,遂抽调精兵强将进行迎战日伪军,安排少数兵力在街上跑操,高喊口号,大唱抗日歌曲,并积极发动群众,敲锣喊打,全面营造一种兵力充足、誓死保卫根据地的气势和军民团结的良好氛围,借以从声势上压倒敌人。况且赵保地处伏牛山区,东赵保周围为浅山丘陵,中间为盆地,豫西的村庄又大多拉土筑寨围村以自保,东赵保自然也不例外,东赵保寨是当时较大的寨子,“东西长3里,南北长1里多”,[4]地形易守难攻,伊洛区抗日根据地又调机枪防守。因为根据地严密封锁消息,敌人摸不清我方实力,以为寨内有大批“老八路”防守,加上东赵保寨本身易守难攻,不敢贸然强攻。敌人盲目用迫击炮、机关枪向寨内猛扫一个昼夜后,仓惶撤退。东赵保的这次抗日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
1944年12月底,由司令董必谦(即王震)、政委王首道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共8个分队,约5000多人,进驻伊洛区抗日根据地中心东赵保。“南下支队”的到来,更为这个豫西的革命山村注入了抗战的活力与斗志,当地群众纷纷热烈欢迎“南下支队”的到来。 “南下支队”通过刷标语、发布告等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亡工作,使党的抗日思想深入民心。“南下支队”刚来之时,恰逢1945年元旦,伊洛独立团和办事处与“南下支队”,共同召开元旦联欢大会,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联欢大会欢天喜地,热闹非凡。当时,硝烟四起,全国大多数人生活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而赵保人民在此却能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此事也使当地百姓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二王首长(指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在听取张剑石等汇报后,指出要深入发动群众,坚持斗争,建立人民政权。‘南下支队’的随行记者周立波于1946年写的《南下记?河南杂记》一书中记载有‘南下支队’当年在宜阳的情景。”[1]331月3日早晨,“南下支队”在王震司令员、王首道政委等率领下继续前进。
再如,俄罗斯著名史诗《伊戈尔出征记》所描写的是伊戈尔和波洛夫人[注]波洛夫人,又称钦察人,11—12世纪在多瑙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草原上和亚速海边游牧,渔猎,最早于1055年与罗斯(即今俄罗斯)人接触。之间的战事,其中几乎每次战役都能从俄罗斯的《编年史》、《三圣编年史》、《伊帕吉夫编年史》、塔吉晓夫《俄国史》中找到历史的记载。例如,史诗描写的涅米加之战中,伊戈尔被俘,计划出逃时:
赵保抗日力量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地方政府的注意与恐慌,遂想方设法进行压制。1945年3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给时任屏阳中学董事会主任的张镜如[注]张镜如(1888-1958),字瑞鉴,号元昌,宜阳东赵保人,张剑石叔父,支持张剑石开展革命工作,任屏阳中学校董事会主任委员。利用合法身份,保护革命师生。1947年,任中原军区参事。1948年调任豫陕鄂第三专区人民代表,出席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0年调河南省政协工作,兼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写了一封信,信中威胁他劝说八路军收兵转移。张镜如收到信后迅速写了回信,表示了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思想。大意是:“八路军来豫抗日是大义凛然,保家卫国是人心所向,阁下身为全省主席守土有责,为何惧日如虎?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能无愧乎?”[1]194此信转交刘茂恩后,刘的本意是想通过张镜如劝说八路军转移,没想到却被张镜如如此数落,非常生气。此计不成,刘茂恩就想着借机镇压赵保的革命力量。不久,刘茂恩即调动洛南一带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约5000余人,围攻伊洛区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东赵保。由于东赵保寨易守难攻,我军遂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伺机主动反击,打得敌人丢盔卸甲。经过7天8夜的激战,伊洛区保卫战终获全胜。此役鼓舞了士气,为我党我军在宜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解放赵保,为国为民
“伊洛呼啸战云翻,
1947年8月31日,解放军第9纵队第27旅第78团、80团向嵩县推进途中,途经东赵保时即遇到小股敌人,我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战胜敌人,解放东赵保。这主要是因为东赵保接受革命影响早,群众思想觉悟高,加上地下党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可以说东赵保基本上属于和平解放,百姓打开寨门欢迎共产党。然而西赵保的解放战斗却没有东赵保的解放那么轻松,相反还十分惊险。由于西赵保寨墙高筑,又被地方恶霸及地方团长长期占据,易守难攻。由于西赵保东西南北四面寨墙高筑,解放军派1营主攻东寨门,同时派2营在西北角佯攻,以期牵制敌人兵力到西北角,为1营攻下东门创造机会,3营在东南角助攻。由于第9纵队第27旅第80团为新组建的部队,加之守敌狡诈多端,敌人的假降导致3次强攻均告失败。一个小村寨3次强攻都未成功刺激了我军的战斗激情。当天晚上,团部调整战术,挑选第2、8连中的精兵强将组成突击队。第1、3营主攻东西南面,突击部队在东南角3次强攻,登上寨墙,突击队向北门冲去,与第3营会合,在我军付出伤亡80余人的惨重代价后终于解放了西赵保寨。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宜阳县委遭到了严重破坏。考虑到宜阳在豫西军事防御中的重要作用,1938年7月,豫西特委派邵文杰到赵保进行组织抗日武装工作。经过地下党和进步群众的共同努力,在赵保重建了中共宜阳县委,不久又成立中共赵保区委。在抗日战争时期,赵保人民群众积极宣传并参与抗日,成立各种有利于抗日的革命团体。在这些团体之中,较著名的是“老婆宣传队”“屏阳中学”和“大众图书馆”。
四、结语
新中国建立后,赵保人民牢记党的教导,不忘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创办了宜阳一中赵保分校,后发展为宜阳县第三初级中学与赵保高中。1962年,在东赵保建立了占地面积4.3亩的赵保烈士陵园,有101位烈士长眠于此。每逢清明节,附近群众和学生前来缅怀悼唁革命先烈。1984年,省教育厅批准复名“屏阳中学”。同年,在一些在赵保战斗和工作过的老革命者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下,重建了赵保“大众图书馆”(被称为“国内现存的建馆最早的农村图书馆”[5])。2003年,时任上海市徐汇区区委常委、武装部长张兆国(出生于宜阳县赵保乡东赵保村),在上海募集资金350余万元,捐赠给家乡学校——屏阳中学进行办学,支持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
红赵保的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也被后人时时牢记,并得到宣传和发扬。就像后来曾经在“红赵保”战斗过的、后任河南省副省长、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与河南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所写的诗《咏赵保》中吟颂的那样: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同年,宜阳县赵保乡东赵保的一个18岁的青年小伙张剑石考入陕西省立三中,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即终生从事革命的道路。在陕西省立三中读书之时,张剑石认识了该校老师,即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魏野畴。在魏野畴的帮助与指导下,张剑石的思想提升很快,并且深深体悟到:“只有通过革命,国家才能摆脱列强压榨、军阀割据的命运。”[3]1925年,受到共产主义影响的张剑石回到家乡赵保,目睹官匪勾结,鱼肉乡里的黑暗现象,遂萌发了创办“教育实业促进社”,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同年,此时已是共青团员的张兆芳也回家乡任小学教员,从教的同时开始宣传马列主义。1926年2月,中共党员党维榕也来到赵保,传播党的革命思想理论。至此,赵保已经聚集了许多宣传共产主义革命的马列主义战士。革命的火种已经点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大肆搜捕共产党员,镇压革命群众,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8月22日,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壮大豫西的革命力量。陈谢兵团用“牵牛”战术,将“老三师”(即国民党第十军,其前身为黄埔教导团,北伐时代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师,故又称“老三师”)从韩城牵至西平县歼灭。8月30日,解放宜阳县城,成立宜阳县人民民主政府。然而还有一些村寨被国民党军队或者地方土豪劣绅所占据,例如东、西赵保均被敌军占据,因此解放赵保成为当时解放军的重要任务。
风风雨雨数十年。
针对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德国木工机械制造商协会总经理Bernhard Dirr博士表示,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和欧洲木材加工机械制造商联合会目前正基于OPC UA(开放式平台通信统一架构),制定相关标准。这将为现代木材加工注入新动力,现在,该领域诸多细分市场已大范围实现技术成熟。即使是规模较小的工厂,也能全面掌控智能化发展趋势,轻松接入国际网络,化身具备高度灵活性的小型工厂。
乾坤开朗花竞放,
红光照彻伏牛山。”[1]611
由于复杂的内腔结构,特别是大端头横导轨里侧结构更为复杂,无法实现造型一次性填砂,故设计切出一块活料,做V形槽定位防止活料跑偏,先将下面紧实填好砂再将活料放上继续填砂,能够满足造型填砂要求,如图4、图5所示。
这首诗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赵保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红赵保”的真实写照,也是被称为“小延安”的重要缘由。在赵保这片土地上,为了民族独立,太多的先辈们在此抛头颅、洒热血。如今生活安定,民风淳朴,更不应忘记前辈们为了后代的和平生活所做的牺牲,这将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数据集m0、m1和k1上分别进行基准对比算法和本文算法的越-英跨语言检索实验.实验时,提取跨语言初检前列n篇英文文档进行用户相关性判断(为了简便,本文实验将初检前列n篇文档中含有已知结果集中的相关文档视为用户相关性判断结果文档),构建初检相关文档集.本文算法和基准对比算法的实验结果MAP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本文算法实验参数:n=50,Litem =2,minPR=0.1,minNR=0.01,ms=0.2,mc=0.8, m0数据集:α=0.5,m1:α=0.8,k1:α=0.3.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宜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宜阳县志[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2] 宜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洛阳乡镇概览(宜阳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3] 王子君.“红赵保”:张剑石点燃革命烽火[N].洛阳日报,2011-06-02(10).
[4] 赵福如.民国时期豫西农村的围寨[J].中州统战,1996(7):32-33.
[5] 中共河南省党委史研究室.不断续写的红色传奇——革命老区红赵保掠影[J].党史博览,2007(1):57.
The Red Holy Land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Luoyang"Redzhaobao"Knownas"Yan'an"
TANBeizhan,ZHANGYanna
(SchoolofMarxism,HenanUniversityoftheTCM,Zhengzhou450046,China)
Abstract:InChinesemodernhistory,ZhaobaoVillageintheLuoyangareaofWesternHenanProvincewasafamousredrevolutionarybaseandhadthetitleof"LittleYan'an".FromtheearlyperiodoftheGreatRevolutiontotheperiodofAnti-JapaneseWarandtheperiodoftheWarofLiberation,theyallleftbehindthefootprintsoftheChineseCommunists'effortstoengageinrevolutionaryworkhere,leavingagloriouspageinthehistoryoftheChineserevolution.
Key words:Yiyang,Henan;ZhaobaoVillage;LittleYan'an;RedZhaobao
*收稿日期:2019-04-10
DOI:10.13698/j.cnki.cn36-1346/c.2019.04.003
作者简介:谭备战(1969-),男,河南开封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华民国史;张燕娜(1994-),女,河南宜阳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6.1346.C.20190610.1639.024.html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9)04-0010-05
责任编辑:侯伟浩
标签:宜阳论文; 宜阳县论文; 中共论文; 支队论文; 河南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论文;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