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谈及“自由、平等、博爱”,多数人会想到18世纪产生的欧洲启蒙运动。在音乐史上,这一阶段被学者们称为“后巴洛克时期”,也称“前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段的音乐实践兼容了两种音乐风格取向。既是巴洛克音乐风格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充满感官享乐的装饰性音乐日趋精巧繁复,而与之并存的是,一种强调讲明洗练,并自觉摆脱贵族享乐主义审美趣味的音乐性风格却在前者的内部分离出来。莫扎特写作《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之时,已是其生命的末端(1791年),其早期音乐中那些富于装饰性的华丽底色早已荡然无存。启蒙主义思想也早已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各地区深入人心,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也正是这一文化进程中的产物,并以自己的方式驮载了上述精神意蕴。

关键词: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古典主义音乐;自由、平等、博爱

自由

自由是思想、行动的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伏尔泰并不否定宗教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但他反对君主利用宗教(这里指天主教会)磨灭人性、限制言论甚至人身自由。

说到宗教,不可否认,莫扎特的确有着“天主教共同体属性”——莫扎特及其父亲曾任职于天主教会,为教堂音乐的创作及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不论是主教和僧侣统治的萨尔茨堡,还是皇权和封建主统治的维也纳都丝毫没有给予莫扎特理所应当的支持。有关莫扎特与天主教的恩怨、包括他1784年不顾教皇反对毅然加入共济会.....因此,他更像是一个“自由”的教徒,并非“保守”。

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狄托的仁慈》显露出启蒙时代与人文主义的特征,剧中人物渴望自由、追求爱情、与强权暴力做斗争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真实意愿。

之所以提出这两部歌剧,主要是由于上述作品与他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狄托的仁慈k384》、《共济会葬礼进行曲K.477》、还有最后的《安魂曲K.626》都使用了G大调巴塞管——尤其是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这部作品最初就是为G大调巴塞管而作的。巴塞管由于自身“忧郁”的音色,反而形成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息。比如K622中的第二乐章“柔版”,只要懂得音乐的人,即使再烦躁也能从中获取踏实。巴塞管特有的音色或许并不“入流”,但在K622及其他作品中却有着非凡的效果,这种音乐与当时一些上层社会人员追求俗世浮华的音乐情境形成反差。无论莫扎特是巴塞管的喜爱才作出相关作品,还是为了相关作品更好的音乐效果加入了巴塞管——我们都可以猜想,是否其中隐藏莫扎特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他对天主教及宫廷贵族束缚的斗争意愿,而在写作中有意用之?

在乐谱创作上,《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大量运用了连音线、密集排列、四个十六分音符组、短暂的休止等肆意创作,则更体现了莫扎特骨子里的洒脱不羁。

平等

平等是权利的平等,是公平对待一切人或事。所有了解莫扎特、听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并不是极力地表现自我,或是将某种观念强加给听众,而是以一种歌唱的方式,且表演内容及形式并不过于复杂,传达给任何具有聆听音乐能力的人,无论他贫富贵贱,都有权利、不带任何压力地接触莫扎特的音乐美。

他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谱面上没有对演奏者的一定难度的炫技要求,如标注双吐、滑音、弹舌等表演技术,对演奏者来说也是一种“公平”——并不必要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演奏水平。

配器方面(注:不同版本乐谱上会在乐器种类及数量上有细微的偏差,但大同小异)——木管组:2支长笛和2支大管,铜管组:2支圆号,主奏乐器:A大调单簧管,弦乐组:2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各1把。通过上述配器,我们发现,莫扎特的这部作品乐器种类及数量并不繁杂,不会给当时的听众一种“超大排场、虚世浮华”的视觉印象,更易于听众多次享受到这种对演出人数、乐器种类、舞台布景等没有过高要求的音乐;演奏人员和乐器种类的控制,会使听众听得更“清楚”(这里指和声效果不冗杂,音量不会太大)。

旋律、节奏的写作方面,上面也有提到,技巧上易于演奏,没有频繁地大跳音型,听觉上强弱对比控制在p-f之间;曲式结构既有主题又有对比,体现“公平”——大到乐章采用3个乐章风格上的快-慢-快,小到各乐章内部乐句反复出现“一问一答”的模式......

总的来说,无论从作曲家的创作、表演者的演奏还是听众的接受角度,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平等”。

博爱

莫扎特他并不偏爱某些人、某些东西,而是爱一切人、一切东西。

对人的“博爱”——他的好朋友斯塔特勒,曾向他借了许多钱,并未归还,而莫扎特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不但经常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还为他写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单簧管作品,其中就包括这一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对作品体裁的“博爱”——他的创作涉猎广泛、作品风格迥异。无论是歌剧、交响曲、协奏曲、还是其他声乐或器乐形式作品,他都有着数量不少的优质作品。尤其是莫扎特对协奏曲的贡献,相当于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为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大型协奏曲作品,是极为珍贵的。

正是由于他的“博爱”精神,莫扎特在创作中得到满足,即便是在临终前疾病缠身,他还是能富于激情地进行大量音乐的创作,并且把这份爱传递给听过这部作品的其他人。莫扎特曾说:“我永远感激我的创造者并由衷地祝愿我周围的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种幸福感”。卡尔•巴特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在我还是神学博士生、一个人住在阁楼的时候,我几乎每天从中(K622)得到欢乐、获得安慰,简言之:使人领受了一小份幸福感。在座的每一位在听莫扎特音乐时都会经受到这‘幸福感’降临的短暂瞬间。

结语

这部作品是莫扎特“对纯音乐王国的告别”——莫扎特的作品中没有哪一部比这部作品带有更过最终的、静静的任命色彩(引用H•C•罗宾斯•兰登的话)。莫扎特去世以后,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成功的单簧管协奏曲更是寥寥无几。

笔者期待他人能发现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更多精神意蕴,诸如卡尔·巴特所述:莫扎特作品中有天主教性、宗教性、神性、人性或太人性等。笔者本文期以抛砖引玉,望读者阅读后有更多阅读、写作的各维度参考。

作者简介:王震亚(1992.10-),男,河北省唐山市人,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

标签:;  ;  ;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中的“自由、平等、博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