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机构和压紧机构;放置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及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底座卡在第一U型槽内,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螺纹柱;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阀体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再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住阀体,继而再通过第二压紧组件压紧第一压板,使阀体压紧;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阀体的放置机构和用于压紧阀体的压紧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用于放置阀体测试钢板,所述阀体测试钢板用于放置阀体;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底座卡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螺纹柱,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压在所述第一压板。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阀体的放置机构和用于压紧阀体的压紧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用于放置阀体测试钢板,所述阀体测试钢板用于放置阀体;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底座卡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螺纹柱,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压在所述第一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紧机构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控制杆、偏心顶轮、T型压杆、第二弹簧和压轮,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U型槽,所述控制杆和偏心顶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所述T型压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内侧,所述T型压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压在所述第二压板上;所述偏心顶轮处于所述T型压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所述第二U型槽内且连接在所述T型压杆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上卡接有紧固压板,所述压轮压在所述紧固压板上,所述紧固压板压在所述第一压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压板由弯折段和水平段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压板内设置有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底座、动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与第二底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蜗轮座,所述电机与蜗杆同轴连接,所述蜗轮座上设置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板、第二摆动板、第三摆动板和连板,所述第一摆动板的一端与所述蜗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摆动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板的中间处,所述连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动板的另一端、第三摆动板的另一端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还包括螺纹旋钮,所述螺纹旋钮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柱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箱中的阀体用于控制换挡,及其他执行元件的动作。阀体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滑阀磨损,管路积累污垢等问题,会造成变速器换档冲击、打滑等问题。
在自动变速箱再制造过程中,首先对阀体进行测试,如果各项性能完全满足要求,则不需要阀体修复,如果不满足,进行阀体修复,当完成阀体的再制造修复后,需要对阀体进行测试以保证修复效果。由于阀体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常采用阀体测试机进行气密性等测试。测试时,需要把阀体与阀体测试板进行固定,油路对应,然后才能进行测试。
现有技术在装夹阀体时,采用十几个螺栓对阀体的螺纹孔和测试板上的螺纹空进行紧固,装夹时和拆解时都需要工人逐个拧紧螺栓和逐个松开螺栓,导致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装夹效率低影响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将阀体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再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住阀体,继而再通过第二压紧组件压紧第一压板,使阀体压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其中,包括用于放置阀体的放置机构和用于压紧阀体的压紧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用于放置阀体测试钢板,所述阀体测试钢板用于放置阀体;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底座及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底座卡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螺纹柱,所述第一压板通过所述螺纹柱连接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压在所述第一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压紧机构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控制杆、偏心顶轮、T型压杆、第二弹簧和压轮,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U型槽,所述控制杆和偏心顶轮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所述T型压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内侧,所述T型压杆的另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压在所述第二压板上;所述偏心顶轮处于所述T型压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所述第二U型槽内且连接在所述T型压杆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立柱上卡接有紧固压板,所述压轮压在所述紧固压板上,所述紧固压板压在所述第二压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压板由弯折段和水平段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压板内设置有贯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底座、动力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与第二底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蜗轮座,所述电机与蜗杆同轴连接,所述蜗轮座上设置有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板、第二摆动板、第三摆动板和连板,所述第一摆动板的一端与所述蜗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摆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三摆动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板的中间处,所述连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动板的另一端、第三摆动板的另一端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紧组件还包括螺纹旋钮,所述螺纹旋钮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阀体放置在第一底座上,再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住阀体,继而再通过第二压紧组件压紧第一压板,使阀体压紧;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与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压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放置机构,11-第一底座,12-阀体测试钢板,13-阀体,2-压紧机构,21-第二底座,211-第一U型槽, 22-第一立柱,221-第一压紧组件,2211-第一压板,2212-第二压板,2213-螺纹柱,2214-第一弹簧,2215-螺纹旋钮,222-紧固压板,2221-弯折段,2222-水平段,2223-贯通孔,23-第二立柱,231-第二压紧组件,2311-控制杆,2312-偏心顶轮,2313-T型压杆,2314-第二弹簧,2315-压轮,232-第二U型槽 ,3-升降机构,31-第三底座,32-动力组件,321-电机,322-蜗轮座,323-蜗杆,324-蜗轮,33-传动组件,331-第一摆动板,332-第二摆动板,333-第三摆动板,334-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阀体测试机的阀体夹紧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阀体13的放置机构1和用于压紧阀体13的压紧机构2。
放置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底座11用于放置阀体测试钢板12,阀体测试钢板12用于放置阀体13。
压紧机构2包括第二底座21及连接在第二底座21的第一立柱22、第二立柱23;第二底座21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211,第一底座11卡在第一U型槽211内,第一立柱22上设置有第一压紧组件221,第一压紧组件221包括第一压板2211、第二压板2212和螺纹柱2213,第一压板2211通过螺纹柱2213连接第二压板2212,第一压板2211与第二压板22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214;第二立柱23设置有第二压紧组件231,第二压紧组件231压在第一压板2211。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阀体13放置在第一底座21上,再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住阀体13,压紧阀体13,继而再通过第二压紧组件213压紧第一压板2211,使阀体13压紧。
第一压紧组件221还包括螺纹旋钮2215,螺纹旋钮2215螺纹连接在螺纹柱2213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压紧机构2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3。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紧组件231包括控制杆2311、偏心顶轮2312、T型压杆2313、第二弹簧2314和压轮2315,第二立柱23上设置有第二U型槽232,控制杆2311和偏心顶轮2312分别连接在第二立柱23的两侧,T型压杆231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U型槽232的内侧,T型压杆2313的另一端两侧均连接有压轮2315,压轮2315压在第二压板2212上;偏心顶轮2312处于T型压杆2313的正上方,第二弹簧2314处于第二U型槽232内且连接在T型压杆2313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立柱22上卡接有紧固压板222,压轮2315压在紧固压板222上,紧固压板222压在第一压板2211上;紧固压板222由弯折段2221和水平段2222组成;紧固压板222内设置有贯通孔2223。
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3包括第三底座31、动力组件32和传动组件33,动力组件32驱动传动组件33运动,传动组件33与第二底座21连接。
动力组件32包括电机321和蜗轮座322,电机321与蜗杆323同轴连接,蜗轮座322上设置有蜗轮324,蜗杆323与蜗轮324啮合连接。
传动组件33包括第一摆动板331、第二摆动板332、第三摆动板333和连板334,第一摆动板331的一端与蜗轮324同轴连接,第一摆动板331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21铰接,第二摆动板332的一端与第二底座21铰接,第三摆动板33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摆动板331的中间处,连板33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板332的另一端、第三摆动板333的另一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第三底座31上竖直固定有电机321,电机32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323,在第三底座31上电机321附近固定连接有蜗轮座322,蜗轮座322上铰动连接有蜗轮324,蜗轮324与蜗杆323相互啮合。在蜗轮324铰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摆动板331的一端,第一摆动板331此端的另一侧铰动连接于固定在第三底座31的铰接头上,第一摆动板331不同的区域具有两个宽度,在与蜗轮324铰接轴固定的一端到中间位置为较窄的宽度,在中间位置到另一端此段为较宽的宽度。在第一摆动板331的另一端的两侧铰动连接于固定在第二底座21下端面的铰接头一上,铰接头一距离第二底座21后端面有一定距离。在第二底座21上端面上靠近后端面的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侧对称的铰接头二,在铰接头二之间铰动连接有第二摆动板332。在第一摆动板331的中间位置铰动连接第三摆动板333,在第二摆动板332的另一端和第三摆动板33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头共同铰动连接于连板334下端面的前后两端。在连接完毕之后,第一摆动板331与连板334处于平行状态,第三摆动板333的长度长于第二摆动板332的长度,且第二底座21处于水平状态。在此连接机构,配合第一摆动板331的前端铰接第二底座21的下端面,第二摆动板332铰接第二底座21的上端面,且下端面铰接位置靠前于上端面铰接位置。当蜗轮324带动第一摆动板331转动角度抬起时第一摆动板331与第二摆动板332能保证第二底座21在随第一摆动板331抬起的过程中,第二底座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第二底座21整体呈U型,当第二底座21处于未抬起状态时,在U型的中间空缺区域设置有始终固定不动的第一底座11。在第二底座21的U型后端中间位置竖直固定一体设置有矩形截面具有一定高度的第一立柱22,第二立柱23从上端面竖直朝下开有一定深度前后贯通的第二U型槽232。在第二立柱23的第二U型槽232底面靠前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14,同时在第二U型槽232内部靠后位置第二弹簧2314上方的两侧面上铰动连接有T型压杆2313,第二弹簧2314对T型压杆2313起到弹性顶撑作用,T型压杆2313的横杆为圆杆,在圆杆的两端铰动连接有压轮2315。在第二立柱23的U型槽、T型压杆上方的两侧面之间偏心固定连接有偏心顶轮2312,偏心顶轮2312形状为类长圆形的凸轮偏心顶轮。在其中一侧的第二立柱23侧面上偏心顶轮转轴延伸出并固定连接有较长的控制杆2311,通过转动控制杆2311可以带动偏心顶轮2312转动,偏心顶轮2312顶在T型压杆2313上可以对T型压杆2313起到下压效果。在第一立柱22上套有具有弯折形状具有一定厚度的紧固压板222,紧固压板222中间有贯通孔2223。紧固压板222分为弯折段2221与水平段2222,水平段2221朝向第二底座21内侧弯折段朝向第二底座21外侧。当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1呈水平状态时,弯折段2222倾斜朝下具有一定角度。贯通孔2223位于紧固压板222的弯折段2222,且贯通孔2223的孔内侧壁与弯折段2221上下端面垂直,所以当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2处于水平状态时,弯折段2221的贯通孔2223左右侧孔壁与第一立柱22竖直面具有一定的角度且倾斜朝下状态弯折段2221内部贯通孔的下端面的顶边与上端面的顶边分别顶在第一立柱22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同时对第一立柱22两侧侧面施加作用力,使得紧固压板222通过第一立柱222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此状态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处于水平状态。当紧固压板222的弯折段2221与第一立柱22角度趋近于垂直时,此时贯通孔2223的孔壁与第一立柱22竖直侧面往平行的状态趋近,此时顶边与顶边无法与立柱侧面接触,此时贯通孔2223可竖直通过面积大于第一立柱22,紧固压板222无法固定于第一立柱22上。此时弯折段2221与第一立柱22处于松散状态。在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下端面固定一体连接有第一压板2211,第一压板2211在前后朝向方向上长于紧固压板222水平段的宽度,在第一压板2211长端的两端对称位置上开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通孔。在第一压板2211下端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压板2212,第二压板2212上端面对应第一压板2211通孔的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213,螺纹柱2213外径小于第一压板221通孔,第二压板2212的螺纹柱从第一压板2211的通孔内部穿过,在第一压板2211与第二压板2212之间的螺柱柱2213段套有第一弹簧2214,在第一压板2211上端面的螺纹柱2213上套有螺纹旋钮2215,螺纹旋钮2215内圈设置有与螺纹柱2213吻合的内螺纹,与螺纹柱2213之间为螺纹套接的关系,螺纹旋钮2215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瓣可供旋转。通过转动螺纹旋钮2215可以控制第一压板2211与第二压板2212之间的距离。第一弹簧2214可以对第一压板2211与第二压板2212之前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放置零件出现损耗;在第一底座11上固定放置有阀体测试钢板12,阀体测试钢板12上放置阀体13。
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阀体13进行气密性测试对阀体13进行压紧时,将阀体13放置于阀体测试板12,此时紧固压板222与第二立柱23处于松散状态,第二压板2212位置阀体13的上方,此时转动控制杆2311向下压动,控制杆2311通过转轴带动偏心顶轮2312对T型压杆2313进行下压,此时第二弹簧2314受力压缩,T型压杆2313的横杆两端铰动连接的压轮压在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使得紧固压板222带动第二压板2212平压至阀体上端面,此时继续控制控制杆使T型压杆2313两端的压轮对紧固压板222向下压动,在此下压的过程中,因为压轮2315压动位置为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2,在下压力的作用下,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2无法水平,使得紧固压板222可以沿第二立柱23向下压动,第二弹簧2314被压缩,当控制杆2311下压至无法压动时,旋转螺纹旋钮2215使螺纹旋钮2215向下移动对第一压板2211进行锁紧。松开控制杆2311,第一弹簧2214的回复力将第一压板2211向上顶,使得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2向上抬起,从而使得紧固压板222的弯折段2221内贯通孔2223的顶边顶在第一立柱22的侧面,此时紧固压板222通过贯通孔2223对第一立柱22形成死点,紧固压板222无法向上抬起,从而通过第一弹簧2214对第二压板2212下压达到对阀体13压紧的效果。进而对阀体进行气密性测试。
当阀体测试完成后,反向转动螺纹旋钮2215使螺旋旋钮2215在螺纹柱2213上抬高,使紧固压板222有弹起余量,然后向下按压紧固压板222的水平段2222内侧前沿使紧固压板的水平段2222倾斜从而使得弯折段2221的贯通孔2223的顶边脱离第一立柱22侧面,脱离死点状态,使得紧固压板222与第一立柱22进入松散状态。此时第二压板2212对阀体13不具备压紧功能。然后打开电机321,电机321带动蜗杆323转动,蜗杆323带动蜗轮324转动,当蜗轮324带动第一摆动板331转动角度抬起时第一摆动板331与第二摆动板332能保证第二底座21在随第一摆动板331抬起的过程中,第二底座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第一摆动板331角度抬起至竖直状态时,连板334与第一摆动板331平行同样处于竖直状态,此时第二底座21仍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紧固压板222分为弯折段2221和水平段2222组成,弯折段2221的贯通孔2223孔壁比弯折段2221上下平面垂直,当水平段2222处于水平状态时可以使得贯通孔2223的顶边顶在第一立柱21侧壁上形成死点,从而达到固定的状态。
2、第二压板2212上通过螺纹柱2213与第一压板2211套接,第一压板2211与第二压板2212之间的螺纹柱2213段套有第一弹簧2214作为下压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2214可以当停止按压紧固压板222水平段时第一弹簧2214的回复力将第一压板2211向上顶从而时紧固压板222贯通孔内壁顶边对第一立柱22形成死点,从而达到松手紧固压板即固定的效果,类似于自锁效果。
3、第一摆动板331与第二底座21下端面铰接,第二摆动板332与第二底座21上端面铰接,同时第一摆动板331的铰接位置位于第二摆动板332铰接位置的前端,同时第一摆动板331后端通过转轴固定蜗轮324的同时将第三摆动板333铰接于第一摆动板331上,可以使得在第一摆动板331转动抬起的同时带动第三摆动板333抬起,第二摆动板332长度短于第三摆动板333,可以达到在第一摆动板331抬起的过程中第二底座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4、T型压杆2313下端有第二弹簧2314进行复位缓冲,上端有偏心顶轮2312进行偏心下压,使得控制控制杆2311能勾带动偏心顶轮2312下压对紧固压板222下压。
5、第二底座21整体采用U型结构,使得固定静止不动的第一底座11可以处于第二底座21的第一U型槽211空缺位置,从而便于对阀体13进行压紧。
6、第一压板2211上的螺纹柱段设置有螺纹旋钮2215与螺纹柱2213螺旋套接,当下压完毕时候可以转动螺纹旋钮2215对第一压板2211进行压紧,使得压紧状态更加稳定。
7、第一摆动板331采用电机321带动蜗轮蜗杆机构转动,能够在第一摆动板331转动抬起的过程中实现即时自锁,使得装置能够即时锁定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544.4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198004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G01M 3/02
专利分类号:G01M3/0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春申路2329号1幢二层D区
发明人:迟永波;陆维纯;李莹;屈龙贵;吴良骅;李永盛;万幸
第一发明人:迟永波
当前权利人: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压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