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散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偏振,激光,激光器,光学,光纤,离子,破片。
发散角论文文献综述
熊迪,郭文涛,郭小峰,刘海峰,廖文渊[1](2019)在《1.55μm AlGaInAs/InP小发散角量子阱激光器的仿真和制备(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仿真和实验制备了AlGaInAs/InP材料1. 55μm小发散角量子阱激光器.为了扩展近场光场并减小内损耗,将一个非对称模式扩展层插入到外延结构的下盖层当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式扩展层除了少量增加激光器阈值电流以外,在不影响激光器其它性能的情况下能显着减小激光器的垂直远场发散角.实验结果与理论仿真高度吻合.成功制备出脊宽4μm,腔长1000μm的脊波导小发散角激光器.在端面未镀膜的情况下,该激光器阈值电流为56 mA,输出功率为17. 38 mw@120 mA,斜率效率可以达到0. 272 W/A.实验测得垂直远场发散角为29. 6°,相比较传统激光器减小了约35. 3%.(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立新[2](2018)在《单能、超大发散角及匀流密度离子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成果为一种能够产生单一离子能量的,同时发散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且在发散角内离子束流密度均匀一致的离子源。主要包括:放电室、离子束引出栅、聚焦磁场、离子能量选择器、能量调节电磁场、扫描磁场、驱动电路及控制系统等。性能指标特点突出,输出束流:大于100mA;功耗:<500 W;离子束发散角:0~180°可(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国雄,徐晓峰,姜大力,乔西民,贺大林[3](2019)在《800μm纤芯光纤发散角影响激光止血效果的离体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体外情况下,探究800μm纤芯光纤传输低功率绿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远距离照射的止血范围。方法取新鲜猪肾脏,将组织固定于步进机下的实验操作台,分别设置光纤头距离肾脏组织1、2、3、4 cm,调试绿激光能量为10、20、30 W,分别照射肾脏组织5、10、15 s,观察其作用效果,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激光投射光斑使肾脏组织产生凝固瘢痕的直径大小、凝固层厚度,并将照射后的组织制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热损伤区域大小。结果随着光纤头距离肾脏组织越远、激光能量越大、照射时间越长,激光照射在肾脏组织的光斑越大,肾脏组织被凝固的范围更大、深度更深,汽化和碳化现象逐渐出现。在功率30 W、照射时间为10 s、照射距离为4 cm时,肾脏组织未出现汽化和碳化现象,但是凝固层约厚6 mm。结论本实验使用800μm光纤传输低功率绿激光能量,在远距离照射离体肾脏组织后组织产生了更大的凝固范围以及恒定的凝固层厚度,为临床激光远距离照射前列腺止血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董晓亮,李文彬,沈晓军[4](2018)在《预制破片对复合毁伤元战斗部发散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复合战斗部预制破片发散角进行有效控制,应用ANSYS/LS-DYNA 3D非线性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预制破片类型、直径、材料、间距等对复合毁伤元破片场的影响,并对确定的结构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球形破片能够得到内、外分布均匀的破片场。研究破片材料、直径、间距对复合战斗部预制破片发散角的影响,得到了复合战斗部基本结构:球形破片材料选择钨合金,破片直径为10 mm,内、外圈破片间距为1 mm。对设计的复合战斗部进行静爆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爆破器材》期刊2018年06期)
宋健,高欣,闫宏宇,张晓磊,张哲铭[5](2018)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热透镜效应及对慢轴光束发散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分析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稳态温度场,通过温度场计算半导体激光器的热透镜焦距及其对慢轴发散角的变化量,并获得半导体激光器的热功率及其关系。分析表明,相同条件下热功率与热透镜焦距近似为反比关系,与慢轴光束发散角近似为线性关系。当热功率达到10 W时,热透镜焦距为568μm,慢轴发散角增加约10°。实验测量了不同工作电流条件下激光器的慢轴发散角,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10期)
张栋,孟楷,孟冬,郑建锋[6](2018)在《一种反射光束发散角可调的激光合作目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和介绍了角锥棱镜和玻璃微珠反射屏等激光合作目标光学特性。为满足不同距离激光探测设备激光探测工程应用需求,需要激光合作目标反射光束带有一定的发散角。文章提出一种新型激光合作目标设计方法,通过组合使用正、负透镜和角锥棱镜,可以精确控制反射光束发散角,同时也能保证反射光束的原向返回。(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13期)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王剑[7](2018)在《快电子发散角的实验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飞秒激光辐照铜靶,利用电子角分布仪和LiF热释光探测器测量了快电子发射的发散角.实验结果显示,快电子的发散角与激光入射角密切相关,随着激光入射角增加,快电子的发散角逐渐减小.在相同入射角条件下,加上预脉冲将导致快电子的发散角变小.这个结果为获取较小发散角的快电子束提供了实验参考.(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杨云龙,刘博,张文明[8](2018)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发散角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环形器实现收发同光路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光路简化及模块化。该系统采用无信标光,利用信号光进行对准和通信;根据通信距离不同采用调焦结构调节光束发散角。设计了一种利用外部套筒螺旋进行调焦的机构,相较于传统的调焦机构,该调焦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等优点,利用搭建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km左右时系统的通信速率为1.25Gb/s。(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8年02期)
刘典宏,张晓晖,陈琛[9](2018)在《实现小发散角矩形光束的LED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小发散角的矩形光束,首先设计了一种LED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一个透镜和一个反射器组成,可以用于船舶航行时的远距离可见光引导。其中,透镜完成横向光束的准直以及部分纵向光束的发散角压缩,反射器完成剩余纵向方向光束发散角的压缩。然后,对反射器的光线反射方式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好的发散角压缩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可以实现横向发散角为3°,且纵向发散角可以是不同小角度的矩形光束,当纵向发散角为10°时,出射光效达到82.8%。(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康晴,袁银麟,李健军,翟文超,吴浩宇[10](2018)在《光源发散角对DPC偏振定标的影响分析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是一种多角度、多光谱具备偏振测量功能的大视场偏振遥感器。偏振定标光源的发散角与DPC像元对应的视场角匹配一致,是提升DPC实验室偏振定标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比较实验室偏振定标与在轨定标的状态差异,参考DPC在轨运行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通过微分运算方式,建立一种偏振定标光源的发散角与单像元视场角匹配的模型,分析结果给出了光源的发散角应大于0.14°才能满足DPC全视场的偏振定标要求。以490 nm偏振通道为例,设计了采用可调光谱积分球替代0.125°发散角扩束镜平行光源方案,验证所建立模型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DPC的线偏振度测量值和理论预测值间的平均差异由1.26×10–2减小至4.4×10–3,说明所建立模型和采用可调光谱积分球作为偏振定标光源方案可用于DPC的实验室偏振定标。(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发散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成果为一种能够产生单一离子能量的,同时发散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且在发散角内离子束流密度均匀一致的离子源。主要包括:放电室、离子束引出栅、聚焦磁场、离子能量选择器、能量调节电磁场、扫描磁场、驱动电路及控制系统等。性能指标特点突出,输出束流:大于100mA;功耗:<500 W;离子束发散角:0~180°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散角论文参考文献
[1].熊迪,郭文涛,郭小峰,刘海峰,廖文渊.1.55μmAlGaInAs/InP小发散角量子阱激光器的仿真和制备(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2].张立新.单能、超大发散角及匀流密度离子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
[3].刘国雄,徐晓峰,姜大力,乔西民,贺大林.800μm纤芯光纤发散角影响激光止血效果的离体作用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
[4].董晓亮,李文彬,沈晓军.预制破片对复合毁伤元战斗部发散角的影响[J].爆破器材.2018
[5].宋健,高欣,闫宏宇,张晓磊,张哲铭.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热透镜效应及对慢轴光束发散角的影响[J].中国激光.2018
[6].张栋,孟楷,孟冬,郑建锋.一种反射光束发散角可调的激光合作目标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7].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王剑.快电子发散角的实验测量[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8
[8].杨云龙,刘博,张文明.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发散角的设计与仿真[J].半导体光电.2018
[9].刘典宏,张晓晖,陈琛.实现小发散角矩形光束的LED光学系统设计[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8
[10].康晴,袁银麟,李健军,翟文超,吴浩宇.光源发散角对DPC偏振定标的影响分析及验证[J].遥感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天线:(a)纳米线...](/uploads/article/2020/01/03/2bb93809566d79c72bc6490b.jpg)
![布拉格反射波导半导体激光器的表面等...](/uploads/article/2020/01/03/62aa55ecc7e4aff2038f755a.jpg)
![飞行光路中不同光程处光束焦点位置及...](/uploads/article/2020/01/03/d2a83393b535d86e6bcb7d53.jpg)
![叁向侧面泵浦激光器结构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14249.nh0013&suffix=.jpg)
![陀螺漂移产生的经纬度误差](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518741.nh0059&suffix=.jpg)
![陀螺漂移产生的地速误差Fig5.3latitu...](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2518741.nh0060&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