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论文和设计-葛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器人手动组装平台其工具台无法方便的调节移动,降低了整体的组装便捷性的缺点,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作业台,且作业台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另一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功能块,且功能块上开设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的内部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灵活的顶板,使得顶板底部的工具台在组装过程中可方便的调节使用,同时工具台的拆卸更换维护方便简单,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作业台(2),且作业台(2)上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部设有滑杆(31),所述滑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柱(3),且立柱(3)的另一端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开设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两侧均设有功能块(6),且功能块(6)上开设有功能槽(61),所述功能槽(61)的内部设有弹簧(8),且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7),所述安装槽(41)的内部插设有安装卡板(51),且安装卡板(51)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卡杆(7)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卡板(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工具台(5)。

设计方案

1.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作业台(2),且作业台(2)上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部设有滑杆(31),所述滑杆(3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柱(3),且立柱(3)的另一端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上开设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两侧均设有功能块(6),且功能块(6)上开设有功能槽(61),所述功能槽(61)的内部设有弹簧(8),且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7),所述安装槽(41)的内部插设有安装卡板(51),且安装卡板(51)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卡杆(7)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卡板(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工具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2)为T型开设,且所述滑杆(31)为T型结构,滑杆(31)的水平杆体位于所述滑槽(22)的水平槽体内,所述滑杆(31)的竖直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2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6)上开设有配合槽孔,且所述固定卡杆(7)为T型结构,固定卡杆(7)的竖直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槽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2)上开设有组装槽(21),且组装槽(21)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块(6)为梯形结构,且功能块(6)焊接于所述顶板(4)上,功能块(6)位于所述安装槽(41)的顶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功能槽(61)的底部,且弹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卡杆(7)焊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随着机器人的普遍性发展,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在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中,会需要对机器人进行组装,机器人组装过程中,会需要进行手动组装,以保证最终组装完的精确性。然而如今的机器人手动组装平台,其工具台无法方便的调节移动,降低了整体的组装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器人手动组装平台其工具台无法方便的调节移动,降低了整体的组装便捷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作业台,且作业台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另一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功能块,且功能块上开设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的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杆,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插设有安装卡板,且安装卡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卡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卡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工具台。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型开设,且所述滑杆为T型结构,滑杆的水平杆体位于所述滑槽的水平槽体内,所述滑杆的竖直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功能块上开设有配合槽孔,且所述固定卡杆为T型结构,固定卡杆的竖直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槽孔。

优选的,所述作业台上开设有组装槽,且组装槽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功能块为梯形结构,且功能块焊接于所述顶板上,功能块位于所述安装槽的顶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功能槽的底部,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卡杆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将组装所需零件或工具放置在工具台上,且工具台所在的顶板,可通过底部的立柱及滑杆,进行沿滑槽方向的移动调节,进而方便了手动组装时,对工具台位置的随时调节,方便了组装者的操作,提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时,可手动拉起固定卡杆,使得固定卡杆的底端脱离安装卡板上的固定槽,而后可水平将安装卡板从安装槽内移出,进而实现对工具台的拆卸,工具台的拆卸方便简单,方便工具台的维护更换,降低停工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灵活的顶板,使得顶板底部的工具台在组装过程中可方便的调节使用,同时工具台的拆卸更换维护方便简单,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作业台、21组装槽、22滑槽、3立柱、31滑杆、4顶板、41安装槽、5工具台、51安装卡板、6功能块、61功能槽、7固定卡杆、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上通过螺丝固定有作业台2,且作业台2上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部设有滑杆31,滑杆31的另一端焊接有立柱3,且立柱3的另一端焊接有顶板4,顶板4上开设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两侧均设有功能块6,且功能块6上开设有功能槽61,功能槽61的内部焊接有弹簧8,且弹簧8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卡杆7,安装槽41的内部插设有安装卡板51,且安装卡板51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卡杆7的一端位于固定槽的内部,安装卡板5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工具台5。

具体地,滑槽22为T型开设,且滑杆31为T型结构,滑杆31的水平杆体位于滑槽22的水平槽体内,滑杆31的竖直杆体的一端延伸至滑槽22的外侧,通过T型滑杆31及T型滑槽22的设置,使得滑杆31只能沿滑槽22方向进行移动,而在其他方向保持稳定,进而使得滑杆31顶端的立柱3稳定可靠,使得工具台5即可沿滑槽22方向移动,且稳定可靠。

具体地,功能块6上开设有配合槽孔,且固定卡杆7为T型结构,固定卡杆7的竖直杆体的一端穿过配合槽孔,固定卡杆7通过穿过配合槽孔,并插入安装卡板51的内部的固定槽,对安装卡板51进行限位固定。

具体地,作业台2上开设有组装槽21,且组装槽21的数量为两个,功能块6为梯形结构,且功能块6焊接于顶板4上,功能块6位于安装槽41的顶部两侧,弹簧8的一端焊接于功能槽61的底部,且弹簧8的另一端与固定卡杆7焊接,组装者在组装槽21内进行组装作业。

本实施例中,在组装时,将组装所需零件或工具放置在工具台5上的组装槽21内,且工具台5所在的顶板4,可通过底部的立柱3及滑杆31,沿滑槽22方向的移动调节,进而方便了手动组装时,对工具台5位置的随时调节,方便了组装者的操作,提高效率。

此外,在需要时,可手动拉起固定卡杆7,使得固定卡杆7的底端脱离安装卡板51上的固定槽,而后可水平将安装卡板51从安装槽41内移出,进而实现对工具台5的拆卸,工具台5的拆卸方便简单,方便工具台5的维护更换,降低停工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4353.5

申请日:2019-01-0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256776U

授权时间:20190816

主分类号:B25B 11/02

专利分类号:B25B11/02;B25H1/10;B25J19/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武汉禾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武汉禾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沌口小区海天汽配大世界中区大楼309号

发明人:葛小

第一发明人:葛小

当前权利人:武汉禾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机器人组装平台论文和设计-葛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