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共享资源建设是社会管理的热点问题,良好的城市共享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从大卫·哈维城市权利理论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将城市共享资源解释为社会集团与其生存、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社会关系,把社会集体劳动作为共享资源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并将共享资源纳入到城市权利争取的范畴,作为反资本主义政治框架下的重要内容,将有利于认识城市发展规律、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强化资源社会管理,对于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城市工作五大统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卫·哈维;城市权利理论;城市共享资源;社会管理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杰出代表,大卫·哈维见长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研究,他将空间、地理、城市要素带入到马克思主义世界,在城市空间问题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理论贡献。基于新城市社会学“从全球视野、推动城市和郊区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都市生活和建成环境文化三个方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1]的理论维度,哈维着重对城市权利和城市革命进行探讨,对创造城市共享资源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关系进行剖析,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问题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城市共享资源缺失和商品化问题进行批判。从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出发审视城市共享资源的概念内涵、矛盾本质、建设与社会管理问题,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城市发展规律,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优化城市资源配置,落实好十九大提出的“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务,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好、实施好城市工作的“五大统筹”,真正发挥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二)玉米4-6叶期:40%莠去津胶悬剂150-200ml/亩,或72%2,4―滴丁酯60-80ml/亩,8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100-200克/亩,20%使它隆乳油70-90ml/亩,75%阔叶散(阔叶净不太安全)干悬浮剂1-2克/亩,对水40-50kg定向喷雾。阿特拉津300克/亩,对水40-50kg定向喷雾。
一、城市共享资源概念及内涵的重构
城市是各类人与阶级聚集融合的地方,在城市中,“人们通过彼此接近和共享,减少了活动所必需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大量节省了劳动力转移和原材料加工的成本”[2],但聚集也引发了对建设改造、资源争夺以及“共同性”维持等问题的争论。特别是围绕城市共享资源的建设和配置,资本主义社会一直以来陷入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要么执行完全的私人财产权,要么实施国家干预集中管理,这种狭隘的界定把共享资源局限在公共财产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范围,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共享资源的属性本身。那么,城市共享资源究竟为谁建设、为谁使用、按照谁的利益进行管理,公共的与私人的手段可否融合起来,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从“共享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入手。
按照大卫·哈维城市权利理论的观点,“共享资源并不是作为一种特定事物、资产甚至特定的社会过程建立起来的,而是作为一种不稳定的和继续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存在于某一自我定义的社会集团和它实际存在的或打算创造的,对其生存和生活至关重要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3]74。也就是说,共享资源由社会实践所创造,而这种社会实践生成了共享资源的社会关系,并属于某一个社会集团,并且这些社会集团和共享资源的关系不会受到市场交换和估价的规则限制,具有集体的和非商业化的属性。而不同的社会集团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创造出共享资源,并极力地保护已经形成的共享资源。所以,城市共享资源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它代表着城市中某一社会团体的共同利益,能够联结巩固某种社会关系,共享资源的破坏或消失可能代表着某种社会关系的破裂或矛盾的产生,共享资源的争议常常隐含的是社会或政治利益的分歧与冲突,严重时将危及社会的平稳发展。
关于共享资源内涵的界定,需要首先厘清公共空间和公共物品的概念。依据哈维,公共空间以及公共物品在资本主义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公共物品和空间经由国家权力和公共行政管理,而提供这些的目的主要是为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以及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权,这就意味着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不能被简单定义为共享资源。但是,城市中的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却能够为市民以政治行动的方式所占领或者使其变为共享资源。以公共教育和公共广场为例,当人们为了相互利益去使用、支持、争取公共教育的时候,公共教育就变成了共享资源,而当人们聚集在公共广场以表达集体观点和争取集体权益的时候,公共广场也变成了共享资源。可见,尽管公共物品和空间并不能被直接等同于共享资源,但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却能够充当共享资源品质的评判标准。由此,再来考察城市共享资源涵盖的内容可知,共享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森林、水、渔场等自然公共资源,也囊括了知识、文化以及遗传物质等社会公共资源。同时,文化和知识作为共享资源与自然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正如哈维指出的,文化和知识共享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导致稀缺,因此,这种资源受到的排他性限制相对较低,而逐渐变化发展起来的社会模式、社会行为、语言以及生产技术等等应隶属于文化共享资源的范畴,并且原则上应该面向所有人开放。
二、城市共享资源的商品化及其矛盾
根据哈维的理论观点,社会基础设施在社会互动和演进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出来,这些设施或是公共的,或是公私混合的,还有一些在国家框架之外被组织起来,换句话说,地方政府能够利用法律规范、社会标准以及公共投资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共享资源的建设,而社会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街区组织也参与其中。比如,某些街区组织以开展划界圈地运动为手段争取某种权利或达到某种政治意图;而城市地区的实业家或劳工会因各自阶级利益追求而投资社会科学文化或支持建立公共教育机构。但正如前面所叙述的,建立起来的城市共享资源可能很快就被资本主义城市化和商品化占有和毁坏,而这种威胁的速度和强度正在呈现出升级的态势。在资本的视角下,社会再生产的成本一直是“身外之物”,在面临危机时,资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紧缩政策,减少对社会再生产以及环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开支,降低城市共享资源的品质。同时,这种紧缩计划也会伴随资本对共享资源私人占有的加剧,最具代表性的是政府以公共的目的资助私人开发项目,因为,“新自由主义伦理采用个人主义的立场,具有强烈的占有欲,与从政治上撤销了对集体行动的支持同源”[6]。这就又将主题拉回到了城市权利和城市革命的思考上,当国家撤销或缩减公共物品的时候,人们需要自我组织起来,创造提供共享资源,并将之使用在社会公共利益上。这种政治理念和行动是抵抗资本权力、反对资本政治的一种选择,其关键所在是组织起集体劳动的力量,将生产出的价值归还到生产者手中以争取共同利益。
对地震测量数据的分析还显示,浅水流砂体不仅表现出了强均方根振幅和明显弱相干性的地震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古峡谷水道特征。在这些已知的浅水流砂体物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的钻井数据,可以对潜在浅水流砂体的分布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城市共享资源的建设主体与管理形式
资本主义坚持的私人物权的公正性无非源自所谓的自由平等的市场价换机制,个人创造的价值在市场上交换获得的同等价值使得这种私有物权社会化。但是,洛克口中的“天赋权力”的神话早已被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打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对这种商品化和拜物教进行批判。所以事实上,矛盾一直蕴藏在资本运行机制的本身,如果运用资本主义主张的物权原则来解读工厂生产,则不难推论出价值为集体劳动所创造并应为集体所共有,但现实是,在资本逻辑指导下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违背了这一原则。回到城市共享资源问题上,哈维同样揭示出了这样一种社会矛盾状态,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共享资源,这种共享资源已经为资本以商品化、货币化的形式占有,而创造了共享资源的劳动集体并不享有这种集体物权,这样关于城市共享资源矛盾的本质就此清晰地呈现出来。
从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视角出发,城市共享资源由集体劳动创造并应由劳动集体共享,这一理念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思想内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城市社会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共享资源建设的理论逻辑在于,首先,人群聚集是城市建构的基本要素,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包括了人群的规模和地域内人群的密度;其次,经济、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配置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是否坚持以人为本进行资源配置也是衡量社会制度完善程度和文明发展程度的指标;再次,城市共享资源的建设关系到居民群体利益,公共资源配置的平衡公正与否将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因此,坚持“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源泉,使“人”在城市中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地生活是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旨要义,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加速城市共享资源供给,优化城市共享资源配置,是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必由之路。在城市“这种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物质资源利益规划、布局、调配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人民中心的原则,才能实现公平、公正与合理的目标”[10]。那么,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城市共享资源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了解城市居民的需要,响应城市居民的呼声,统筹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资源,在共享资源的建设上听取人民的意见,在共享资源的配置上尊重人民的意愿,使共享资源为人民所需、所盼、所用,真正“推进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11];另一方面,以顺应城市居民期待为引领,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强化居民公共服务为原则,在共享资源的维护和使用上坚守为民之责,谋划富民之策,以保障城市居民权益为根本,兼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城市文化繁荣,让共享资源服务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要求。
四、哈维城市权利理论对共享资源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启示
新城市社会学指出“城市是资本积累,阶级斗争,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生产、再生产的空间场所,学者们要研究的是国际经济秩序、资本积累、社会阶级、国家权力等诸多要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9]。站在这个学科维度上,哈维的城市权力理论着力于揭示作为资本积累和政治革命中心的城市内部涌动着的社会与政治变革思潮,阐释在资本主义城市化浪潮下,如何将共享资源从金融资本家、房地产经理人、新上层阶级手中归还到人民,以及如何建设与管理城市共享资源以符合社会正义和经济健康的发展需要。从城市政治经济学视角来重塑城市共享资源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城市发展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和路径,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城市共享资源
那么,城市共享资源以何种组织形式展开社会管理呢?哈维认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提供以层次化方式组织起来,城市地区作为一层结构,在其中的机构和运行机构的人们聚集形成了联系紧密、互为依存的社会资源矩阵,而“社会基础的再生产向包含在一个以层次化方式组织起来的国家机器中的私人和阶级压迫、社会习俗和传统以及政治进程的奇怪混合体敞开大门”[7],不同文化、社会观念、种族遗产等因素的组合能够使每一个城市地区展示出不同的政治经济风貌。关于对不同结构层次的组织和管理,哈维先是考察了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秩序”政策,这一政策主张将都市区域的大规模单元拆分为中小规模的单元以构成多个中心,每个元素独立于其他元素行动,元素间按照一般的系统规则来调节相互之间的关系。但哈维指出,这种组织管理形式与新自由主义政治学提倡的行政管理权力下放与地方自治最大化政策如出一辙,只会助长对地方特殊利益的追逐,没有强有力的结构层次制约推动的彻底的权力下放,期待各中心通过协商或相互作用以达到团体间平衡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定“多中心秩序”后,哈维转向了穆雷·布克金的“联邦议会”提议,即“把村庄、城镇、街区和城市连接成为一个联邦网络的方式,这样,权力来自下边而不是自上而下,在联盟中,自下而上的权力随着联邦议会从地方到区域,从区域到更为广阔的地域的规模增加而减少”[8],哈维认同这一主张,并提议将这一设想纳入到反资本主义计划的一部分。综合以上,关于城市共享资源的建设与社会管理问题,哈维呼吁的是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激进城市权利理论,这一理论涵盖了双重的政治力量,一是来自国家以公共目的为出发点对公共物品的供应,一是来自城市居民的自我组织自发地去占有、使用、补充公共物品,而其核心在于通过政治合力增加和提高非商品化共享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并实施合理强效的层次化制约和管理。
按照保罗·诺克斯的城市社会地理学观点,“城市研究的核心应该是空间制约与社会制约的相互影响,正是这些制约决定了住房和其他城市资源的分配”[4]。结合哈维城市权利理论来考察资本主义城市空间制约因素,不难发现,资本正是通过获得土地和不动产租金手段来占有城市共享资源进而导致了正义缺失、不平衡发展、资源分配失衡等社会问题。特别是投机开发商擅长于利用政府治理规划或区域控制及基础设施提供等政策来降低土地竞争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土地和房屋的价值满足于他们自身对投资回报的期待。进一步来说,在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创造街区多样化资源的社区团体,他们维持了街区的多元文化与发展活力,但这往往帮助房地产经理人抬高房价和租金并以此谋取利润。而更大的矛盾在于,街区共享资源的创造者通常会因高额的租金和房产税退出原有街区,而共享资源也会因为高档社区的兴建遭受到破坏,这种共享资源的侵占和破坏现象时而会伴随着社会反抗运动和激烈矛盾的发生,使得城市力求维持的共同性、和谐性出现危机。此外,资本主义城市共享资源商品化对于集体物权的剥夺还表现在:城市特征和文化作为生活在城市中居民的共同物质和精神产物,被资本用于发展旅游业进而从中获得垄断租金;作为共享资源的地铁、公交车站、商业区、学校、医院、公园,通常被资本当作是抬高周边房价、租金的“噱头”,进而逐渐为房地产经理人、金融资本家等新上层阶级占据,抢占了原有共享资源创造者的享用权利。除被商业化外,城市共享资源还面临着过度滥用的退化危机。例如,作为共享资源的城市街道和广场空间,被塞满了现代化交通工具或改造为供不应求的公共停车位,以此收取路桥费或停车费,降低或丧失了作为共享资源的功能。凡此种种,均可证明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共享资源的矛盾在本质上是创造共享资源的人们与那些将共享资源作为私人利益占有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矛盾。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正是对共享资源创造和占有主体的重申,呼吁将城市权利的争取推向城市革命,主张“城市权不是改良性的,因为资本的痼疾无药可治,只有彻底的革命才能够根除”[5]。总结来说,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强调劳动集体对共享资源的占有权,并将其作为城市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革命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反对资本从他人创造的共同生活中无情获取利益和赚取租金的斗争”[3]80。
(二)调动社会各级力量创造管理共享资源
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倡导社会团体实现自我组织,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共同创造共享资源,并实施共享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理念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具有一致性[12]。这意味着,在现代化城市共享资源的创造中,应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发动多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城市居民勤劳之手形成合力,协同合作完成共享资源的创造。推动各级力量创造共享资源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促进政府—市场—群众三方良性互动,发挥行业企业和群众在资源建设方面的创新性与能动性,提高共享资源创造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快速形成共享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政府城市治理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达成城市发展的社会共识。例如,提倡深化“产教融合”,开发协同育人合作模式,以缩短人才培养路径,促进研究成果实时转化为目的,调动政行企校多方资源,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以促进教育共享资源的丰富和优化。又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为目标,有效促进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资源整合,联合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社会就业岗位资源增加,使营商环境资源更加优质,新兴业态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此外,实施科学合理的共享资源社会管理需要研究设计“以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高度组织化形式,在回归其群众路线本源性精神实质的条件下,重新唤起城市公众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13]。这里,哈维对于共享资源组织形式层次化、精细化、单元化的探讨,与我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不谋而合,也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城市共享资源社区化建设和管理的思考。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协调机制的建设能够有效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基层交流,维护社会和谐。因此,在城市共享资源的社会组织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调动社区力量,发动社区民众智慧和活跃性,通过赋予社区居民在资源建设和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最优模式,进而实现城市的共治共管与共建共享。
2) ROS与Rovio的通信部分:ROS发出速度指令至Rovio平台,Rovio将当前实际速度值发布到Odom主题,以提供给其他节点订阅。
(三)统筹不同城市共享资源多元协同发展
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提出,关于共享资源的创造和使用,应用于一个规模上的解决方案在另一个规模上未必适用,这一观点与我国城市工作五大统筹中提出的“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策略保持了统一。在不断的历史变迁中,城市留存下了时空演变的印记,“一方面城市具有各时代所形成城市整体的共时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可以追踪其历史形成与演变过程的历时性特点”[14]。这意味着,生活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出了不同的城市景观和风貌,形成地方性特有的文化底蕴,也构建了一方土地上人们特有的共享资源。而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这些特有的“共享资源”的保护,使这一资源得以延续留存并保持发展的活力。由于不同城市在资源、气候、人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当地居民需求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资源创造和利用不同。因此,城市共享资源的创造和使用不能同一而论,而应该强调多元协同发展。在资源的创造和使用上:一是应积极引导各个城市利用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出地方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创造出具有区域独特性、满足地方居民生活、工作、学习多方面需要的共享资源;二是应注意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高文化引领作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在城市建筑风格上注重历史与现代元素的兼容并蓄,关注对历史建筑格局和机理的传承,充分将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要素融合进共享资源,利用共享资源建设塑造城市集体记忆,厚植城市文化基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城市居民的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应根据城市现已形成的特有空间布局,以合理性、集约性、可达性为原则,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适合于不同城市空间构造的共享资源和中心景观,促进资源使用的便利化和高效化,避免出现资源的紧缺和浪费问题;四是应完善新老城区共享资源的协同机制,创新城市之间共享资源的合作机制,提高空间联系的紧密度和衔接度,有效引导共享资源的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使共享资源更好地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朝向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发展服务。
总体而言,面对城市共享资源逐渐被商品化、私有化,为资本占有、利用的现实问题,哈维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城市共享资源的本质,将共享资源作为集体劳动的成果,主张集体劳动者所享有的集体物权,并呼吁将争夺共享资源的斗争纳入到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框架内。哈维的城市权利理论贡献之一在于“将公共资源问题上升到社会集团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去加以认识”[15],这为城市共享资源建设、使用、保护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争取城市权力和维护城市正义制度体系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力点,更对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服务质量、释放城市发展动能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美]马克·戈特迪纳.新城市社会学[M].黄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2.
[2]陈良斌.城市化不平衡发展的双重逻辑——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8,(11):12.
[3][美]大卫·哈维.叛逆的城市——从城市权力到城市革命[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张景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9.
[5]强乃社.城市权与城市实践——哈维的城市权理论再探[J].天津社会科学,2018,(1):73.
[6]叶齐茂.叛逆的城市:从拥有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J].国际城市规划,2013,(2):20.
[7][英]大卫·哈维.资本的城市化——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与理论研究[M].董慧,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144.
[8]MURRAY BOOKCHIN.Urbanization Without Cities: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itizenship[M].Montreal:Black Rose Books,1992:Chapters 8-9.
[9]张品.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J].理论月刊,2016,(11):144.
[10]李强,赵丽鹏.从社会学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治理[J].广东社会科学 2018,(5):186.
[11]苏红键,魏后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J].改革,2018,(11):49.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3]陈松川.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思想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6):62.
[14]赵斌,骆逸,赵亮.城市“语迹”——关于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8).42.
[15]周文,陈翔云.公共资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基于“共同性”和“共享资源”的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1):180.
The Research of Urban Share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vid Harvey's Urban Rights Theory
CHEN Chen
(School of Marxism,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hared resources is a hot issue in social management.A good allocation of urban shared resources is conducive to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improve happiness and benefit of residents.Starting from David Harvey's theory of urban rights and combining with Marxism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this paper interprets urban shared resources a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groups and the society and nature in which they live.This paper takes social collective labor as the creator and enjoyer of shared resources,classifies shared resources into the category of urban power struggle and regards them as important cont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nti-capitalist politics.It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 the rule of urban development,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urban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resources.It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adhering to the five overall arrangements of urban work and forming a pattern of social governance of co-construction, cogovernance and sharing.
Key words: David Harvey; urban rights theory; urbanization; shared resources; so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9)02-0063-06
收稿日期:2018-11-3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优质职业教育校企协作境外办学的实践与研究”(DJA180332)
作者简介:陈晨(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郑红翠]
标签:共享资源论文; 城市论文; 哈维论文; 社会论文; 理论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论文;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优质职业教育校企协作境外办学的实践与研究”(DJA180332)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