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薄弱结构论文_许卫晓,孙景江,杜轲,杨伟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层薄弱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弱,底层,结构,刚度,框架结构,静力,塑性。

底层薄弱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许卫晓,孙景江,杜轲,杨伟松[1](2013)在《框架结构底层薄弱震害分析和改进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汶川、玉树、芦山地震中几组框架结构的典型破坏案例的分析对比,指出了产生框架结构底层薄弱的层屈服机制的主要原因和破坏过程,并提出了在框架结构中增设阶梯墙的加固改进方案。分别采用推覆分析方法和基于IDA的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分析方法对一个典型框架结构和一个阶梯墙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阶梯墙在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储备和变形能力,冗余度和整体性,以及合理的屈服机制叁个层面上均能对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起到很好的改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3年05期)

樊美君[2](2010)在《填充墙影响下底层薄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很多建筑破坏乃至倒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害调查表明,底层薄弱填充墙框架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故对地震作用下底层薄弱框架结构破坏机制及其工作性能做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本文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进行了探讨。本文建立了考虑填充墙质量而不考虑其刚度和强度的纯框架结构和含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两类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改变底层层高和填充墙数量因素,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底层层高和不同填充率下两类模型的基本周期,验证了规范按照0.6~0.7的“周期折减系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提供了参考性建议。2.本文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进行反应谱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模型的楼层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讨论不同填充率的填充墙对底层各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填充墙的布置数量,即调整底层刚度与上部结构刚度后,有利于保证底层层间位移小于规范的要求,改善了结构的延性破坏机制。3.本文还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两类模型楼层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更准确详细的反应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并与前面反应谱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4.本文对一榀框架叁种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模型的层间位移角,探讨填充墙对结构的抗震影响;同时,对比有无填充墙对结构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即分析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0-11-01)

李刚,卢华[3](2009)在《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填充墙既有减小结构周期而增大地震力的不利一面,也有增大结构层间侧移刚度的有利一面.汶川地震中,具有填充墙的底层薄弱结构破坏严重.根据等效刚度原则,把具有填充墙的框架转化为等效的纯框架,对七层底层薄弱结构进行小震下的弹性分析和大震下的弹塑性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填充墙使得结构中、上部层间角位移不同程度地减小,但却使得底层相对更加薄弱,层间变形比不考虑填充墙时大,填充墙对于底层薄弱结构有不利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周优文,李宏,欧阳光[4](2006)在《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底层薄弱结构在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破坏严重,为吸取台湾集集地震的教训,对带底部柔弱层的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找出结构中不利于抗震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李绍祥[5](2004)在《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底层薄弱结构在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破坏严重,厦门地区与台湾的建筑风格相类似,而且同处在一个地震活动带,为吸取台湾集集地震的教训,对厦门地区带底部柔弱层的建筑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找出结构中不利于抗震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填充墙既有减小结构周期而增大地震力的不利一面,也有增大结构层间侧移刚度的有利一面,本文根据等效刚度原则,把具有填充墙的框架转化为等效的纯框架,对厦门地区一个实际的七层底层薄弱结构(底层不设填充墙,并考虑底层层高3.6m~7m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Pushover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具有填充墙(底层无填充墙)的底层薄弱结构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由于填充墙的刚度贡献,填充墙对结构周期有显着的影响,并且由于小震作用下填充墙的刚度折减系数小于大震作用下的折减系数,因此小震作用时填充墙对框架周期的影响大些。 (2)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填充墙对中上部框架层间侧移刚度的贡献,填充墙对结构中、上部层间变形减小;但对于下部(特别是底层),中上部填充墙的存在使得底层相对更加薄弱,层间变形比不考虑填充墙时更大。薄弱层变形是决定结构震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填充墙对于底层薄弱结构有不利的影响。 (3)通过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柱结构截面尺寸的优化设计,在满足柱的强度和结构层间角位移约束的条件下,可以使结构造价(底层4m)降低10%左右。 (4)给出了考虑填充墙影响时底层薄弱结构的周期、地震力和底层位移角的调整系数建议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10-01)

卢华,李刚,李红,李绍祥[6](2004)在《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填充墙既有减小结构周期而增大地震力的不利一面,也有增大结构层间侧移刚度的有利一面。本文根据等效刚度原则,把具有填充墙的框架转化为等效的纯框架,对七层底层薄弱结构进行了小震下的弹性分析和和大震下的弹塑性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填充墙使得结构中、上部层间角位移不同程度的减小,但却使得底层相对更加薄弱,层间变形比不考虑填充墙时更大,因此,填充墙对于底层薄弱结构有不利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04-10-01)

底层薄弱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很多建筑破坏乃至倒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害调查表明,底层薄弱填充墙框架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故对地震作用下底层薄弱框架结构破坏机制及其工作性能做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本文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进行了探讨。本文建立了考虑填充墙质量而不考虑其刚度和强度的纯框架结构和含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两类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改变底层层高和填充墙数量因素,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底层层高和不同填充率下两类模型的基本周期,验证了规范按照0.6~0.7的“周期折减系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提供了参考性建议。2.本文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进行反应谱法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模型的楼层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讨论不同填充率的填充墙对底层各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填充墙的布置数量,即调整底层刚度与上部结构刚度后,有利于保证底层层间位移小于规范的要求,改善了结构的延性破坏机制。3.本文还对底层薄弱框架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两类模型楼层最大位移、最大层间位移和基底剪力,更准确详细的反应了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并与前面反应谱分析方法结果进行对比。4.本文对一榀框架叁种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模型的层间位移角,探讨填充墙对结构的抗震影响;同时,对比有无填充墙对结构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即分析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机制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层薄弱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许卫晓,孙景江,杜轲,杨伟松.框架结构底层薄弱震害分析和改进措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

[2].樊美君.填充墙影响下底层薄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李刚,卢华.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

[4].周优文,李宏,欧阳光.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

[5].李绍祥.底层薄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4

[6].卢华,李刚,李红,李绍祥.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底层薄弱结构抗震分析[C].第十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04

论文知识图

底层薄弱结构考虑填充墙影响的...中震下底层薄弱结构出铰图底层薄弱结构的破坏Fig.3.84T...底层位移时程反应曲线!七层底层薄弱结构平面图及台湾921地震Fig1.1921earthquakeinTa...

标签:;  ;  ;  ;  ;  ;  ;  

底层薄弱结构论文_许卫晓,孙景江,杜轲,杨伟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