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TheChinesecharacteristicurbanizationpaththeexplorationandponder
LiShuyanLiGuilan
Abstract:Theurbanizationistransformsthetraditionalbackwardnessthevillagesocietyforthemodernadvancedcitiessocietysnaturalhistoricalprocess,isweighsthesocialprogresstheimportantsymbol.Inthesocialismmodernizationprocess,ourpartyhascarriedontheunremittingpursueexplorationtotheChinesecharacteristicurbanizationpath.Persistedthesciencedevelopmentview,walkstheChinesecharacteristicurbanizationpath.
Keywords:TheChinesecharacteristic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0024-03
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城镇化,不同的学科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共同点都认为:城镇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由农村向城镇不断转移和城镇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既是人口和非农业转向城镇的过程,也是城镇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辐射的过程,这个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城镇化不仅仅是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而且是产业结构以及区域整体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现代化文明深刻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式和人类文明的过程。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城镇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明显。
1.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毛泽东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在当时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农村所产的粮食的增长速度事实上远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既要解决庞大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又要尽量缩短这一进程,就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所以毛泽东另辟蹊径,逐渐形成“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就地消化农民”的思想,这些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端,对于以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影响深远。
1.1.1“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思想。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表明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城镇化思想是与西方主流的城市化思想基本一致的,即通过发展大城市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农民非农化。事实上,中国在“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也实践了他的思想。这个时期是中国工业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
1.1.2“就地消化农民”的战略。新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若采用传统的依靠现代产业部门逐步吸纳农村剩余人口的办法,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又恰恰是中国这样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在时间上所不允许的,时间是后发国家最宝贵的资源。然而,若采用激进的方法来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安定因素。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农村大办工业,使农民就地成为工人。”毛泽东在1959~1960年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涌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所以毛泽东提出了兴办农村工业,就地消化农民的思想。由此,中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毛泽东考虑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转为“公社工业化和农业工厂化”。客观地讲,当时主要考虑的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解决粮食问题、农民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但也确实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这种选择源于我国城镇化起步阶段极其落后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是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2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丰富发展。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1.2.1领导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找到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打破了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管理体制,这对农民来说是一次解放,农民获得了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流动,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从事其它产业;改革使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农村出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兴起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农民,改革促使大量外商来华投资,推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改革促使政府做出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政策选择,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种种政策性壁垒逐步被撤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政策逐步被确定。
1.2.2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和过程中得以解决。邓小平指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农民积极性很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型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也就是说,在邓小平看来,社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供了机遇和社会环境。
1.2.3指明了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农业大国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实行“非农化”。邓小平认为,只有发展多种经营,尤其是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是因为邓小平看到了乡镇企业对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性作用,所以他一再强调:“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必然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邓小平已经注意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城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他说:“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的乡镇”。乡镇企业发达的农村,之所以“农民不往城市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的乡镇”,是因为农民可以就地完成由农民到工人的转化,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城镇化,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更好地吸引资金和人才。这就是说,农村城镇化,这是乡镇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乡镇企业有能力进行城镇化建设。这里邓小平已经认识到,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
1.3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上,江泽民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着眼于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建设城市化的农村。
1.3.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城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江泽民就非常重视乡镇企业,并明确提出了乡镇企业与城镇化的关系。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城市,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在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要同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小城镇结合起来。”他高度赞扬乡镇企业,认为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把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
1.3.2积极发展小城镇,提高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水平。江泽民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所以他一再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一批小城镇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表明了我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3.3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从我国国情出发,江泽民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将其概括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做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大决策。这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思想继承和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综上所述,中国的城镇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认识、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2.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时代的呼唤,是现实的需求,人民的期待和我们党理性的追求。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2.1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以农村的经济繁荣和发展为基础,与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三大历史性变革:第一次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第二次是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第三次是发展小城镇,允许并鼓励农民进城。前两次变革给农村带来巨大的变化,后一次变革会对农业、农村、农民产生全方位、更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小城镇建设放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视野中去考虑。因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的滞后。所以十六大中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2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小城镇,使之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使大、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构建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体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根本举措。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因为不可能让大部分人都集中到大城市居住;由于小城镇缺乏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也不能只发展分散型的小城镇化。因此,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比较适合选择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2.3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既要纠正过去城镇化滞后的缺陷、又要防止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的偏差,要改变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规模的认识,防止单纯以基本建设的方式推进城镇化,防止用过多的行政干预强制推进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城乡发展的诸多现实矛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这“五化”是统一的,是互相影响的。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城镇化的动力。而信息化则对我国城镇化的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山东聊城市委党校聊城2520002.山东科技大学济南250031本文来自《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年10月第6期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