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站和油缸,所述液压泵站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输油管,且第一输油管与第二输油管构成连通结构,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输油管,且第二输油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上端通过第二输油管安装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第三输油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且第二单向阀的右端连接有第四输油管,所述油缸位于第四输油管的末端。该新型回油过滤装置,液压油清洁度高,且不易造成油缸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对过滤网具有保护功能,减小过滤网受到的损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站(1)和油缸(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站(1)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输油管(2),且第一输油管(2)与第二输油管(3)构成连通结构,所述第二输油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输油管(4),且第二输油管(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上端通过第二输油管(3)安装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7),所述第三输油管(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8),且第二单向阀(8)的右端连接有第四输油管(9),所述油缸(10)位于第四输油管(9)的末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站(1)和油缸(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站(1)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输油管(2),且第一输油管(2)与第二输油管(3)构成连通结构,所述第二输油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输油管(4),且第二输油管(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上端通过第二输油管(3)安装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7),所述第三输油管(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8),且第二单向阀(8)的右端连接有第四输油管(9),所述油缸(10)位于第四输油管(9)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与液压泵站(1)和油缸(10)构成循环系统,且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在液压泵站(1)和油缸(10)上均为拆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包括固定件(501)、控制块(502)、连接弹簧(503)、镂空板(504)和挡板(505),固定件(50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块(502),控制块(502)的下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弹簧(503),连接弹簧(503)远离控制块(5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镂空板(504)的上表面,镂空板(504)固定安装在固定件(501)的内部,挡板(505)设置在控制块(502)的上方,且挡板(505)与固定件(50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502)的形状呈球形,且控制块(502)与挡板(505)的连接方式为吻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8)的内径尺寸分别与第二输油管(3)和第三输油管(4)的外径尺寸相等,且第二输油管(3)与第一单向阀(5)和第三输油管(4)与第二单向阀(8)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且横板(7)的上表面呈弧形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油过滤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回油过滤装置是用于液压回油的管道上,传统油路原理,是由液压泵站出油,经过油管进入到油缸,回油再通过原油管进入泵站,共用一条油管,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液压油的污染等等,因此需要回油过滤装置对液压油进行过滤。
但是当今市场上现有的回油过滤装置往往使得液压油清洁度差,影响使用,且一般的回油过滤装置容易造成油缸的损坏,并且普通的回油过滤装置不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普通的回油过滤装置容易造成过滤网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回油过滤装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回油过滤装置液压油清洁度差,且容易造成油缸的损坏,并且不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容易造成过滤网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站和油缸,所述液压泵站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输油管,且第一输油管与第二输油管构成连通结构,所述第二输油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输油管,且第二输油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上端通过第二输油管安装有连接套,且连接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第三输油管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且第二单向阀的右端连接有第四输油管,所述油缸位于第四输油管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与液压泵站和油缸构成循环系统,且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在液压泵站和油缸上均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固定件、控制块、连接弹簧、镂空板和挡板,固定件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块,控制块的下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远离控制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镂空板的上表面,镂空板固定安装在固定件的内部,挡板设置在控制块的上方,且挡板与固定件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形状呈球形,且控制块与挡板的连接方式为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内径尺寸分别与第二输油管和第三输油管的外径尺寸相等,且第二输油管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输油管与第二单向阀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且横板的上表面呈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回油过滤装置,液压油清洁度高,且不易造成油缸的损坏,并且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对过滤网具有保护功能;
1、通过连接套和横板的结构设计,使得横板具有过滤功能,从而使得油缸中的杂质能够及时的得到清除,使液压油始终保持清洁状态,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2、在杂质清除后,使整个系统零部件之间,摩擦系数大大减少,降低了零件损坏风险,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通过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第三输油管和第四输油管在液压泵站和油缸上均为拆卸结构,并且第二输油管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输油管与第二单向阀均构成拆卸结构,因此方便对整个装置的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整个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
4、在第二输油管与第四输油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套和横板,且横板横板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并且横板的上表面呈弧形结构,因此可使得横板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且横板的上表面可对液压油的冲击力进行分散,防止冲击力对横板的损坏,横板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泵站;2、第一输油管;3、第二输油管;4、第三输油管;5、第一单向阀;501、固定件;502、控制块;503、连接弹簧;504、镂空板;505、挡板;6、连接套;7、横板;8、第二单向阀;9、第四输油管;10、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回油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站1、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第一单向阀5、连接套6、横板7、第二单向阀8、第四输油管9和油缸10,液压泵站1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输油管2,且第一输油管2与第二输油管3构成连通结构,第二输油管3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输油管4,且第二输油管3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5的上端通过第二输油管3安装有连接套6,且连接套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板7,第三输油管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8,且第二单向阀8的右端连接有第四输油管9,油缸10位于第四输油管9的末端。
如图1中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与液压泵站1和油缸10构成循环系统,且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在液压泵站1和油缸10上均为拆卸结构,方便对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的安装与拆卸,从而方分别对液压泵站1和油缸10上的连接结构进行维修和更换,第一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8的内径尺寸分别与第二输油管3和第三输油管4的外径尺寸相等,且第二输油管3与第一单向阀5和第三输油管4与第二单向阀8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方便对第一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8与第二输油管3和第三输油管4的安装与拆卸,从而方便对第一单向阀5和第二单向阀8内部的结构进行维修;
如图2中第一单向阀5包括固定件501、控制块502、连接弹簧503、镂空板504和挡板505,固定件50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块502,控制块502的下端焊接连接有连接弹簧503,连接弹簧503远离控制块5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镂空板504的上表面,镂空板504固定安装在固定件501的内部,挡板505设置在控制块502的上方,且挡板505与固定件501焊接连接,控制块502的形状呈球形,且控制块502与挡板505的连接方式为吻合连接,可通过挡板505的作用对控制块502的连接与控制,使得控制块502只能够单向运动,起到很好的单向控制左右;
如图3中横板7的表面呈蜂窝状结构,且横板7的上表面呈弧形结构,可使得横板7对液压油的冲击力具有分散作用,防止长时间冲击,造成横板7的损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回油过滤装置时,首先将第一输油管2、第二输油管3、第三输油管4和第四输油管9与液压泵站1和油缸10进行安装与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参照图1的连接示意图,连接结束后,将第一单向阀5与第二输油管3和第四输油管9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并在第三输油管4与第四输油管9之间安装第二单向阀8,且在第一单向阀5的上方螺纹连接连接套6,连接结束后,使得该装置正常工作,首先液压油从液压泵站1出来,经过第一输油管2进入第三输油管4,再从第三输油管4进入第四输油管9,进而通过第四输油管9进入油缸10,从油缸10出来的液压油将在第四输油管9输出,当液压油运动到第二输油管3时,将先进入连接套6内,穿过横板7上的孔洞进入连接套6的下端,从而使得横板7对液压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杂质残留在连接套6的上端而不进入第二输油管3中,从而使得油缸10中的杂质能够及时的得到清除,使油液始终保持清洁状态,使整个系统零部件之间,摩擦系数大大减少,降低了零件损坏风险,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经过过滤的液压油将通过液压油的动力对控制块502进行冲击,使得控制块502挤压连接弹簧503,并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液压油通过控制块502与挡板505和固定件501之间的缝隙穿过,使得液压油进入第二输油管3中,通过第二输油管3,进入第一输油管2进而回到液压泵站1中,使得液压油在循环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过滤,且可通过拆卸连接套6,对连接套6内部残留的杂质进行清洗,且通过第二单向阀8的作用防止液压油通过第三输油管4回到第一输油管2中,这就是该新型回油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911.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52344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01D35/02
专利分类号:B01D35/02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江苏恒才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恒才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石油装备产业园君实路88号
发明人:陈长才;朱健;朱晓洪;孟云;夏春彬
第一发明人:陈长才
当前权利人:江苏恒才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倪钜芳
代理机构:112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