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联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范志楠,施鸿金,张劲松,李宁,王海峰,左毅刚,王剑松[1](2022)在《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知网数据库,搜集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9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联合用药比保守疗法结石排出率更高(RR=2.65,95%CI:1.99~3.52),肾绞痛发生率更低(RR=0.21,95%CI:0.12~0.38)。(2)联合用药与单用坦索罗辛相比,患者排石率更高(RR=1.34,95%CI:1.20~1.49),排石时间更短(SMD随机=-1.01,95%CI:-1.34~-0.68),肾绞痛发生率更低(RR=0.4,95%CI:0.28~0.58)。(3)联合用药与单用双氯芬酸钠比较,排石率更高(RR=1.61,95%CI:1.44~1.79),排石时间更短(SMD随机=-0.94,95%CI:-1.25~-0.63),肾绞痛发生率更低(RR=0.41,95%CI:0.24~0.70)。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有较高排石率,降低了肾绞痛的发生率,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于文晓[2](2021)在《头花蓼类中药对草酸钙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对其深入研究是必要且急迫的。骨桥蛋白(OPN)与尿石症的发生、PI3K-AKT通路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化和代谢是目前尿石症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骨桥蛋白作为一种有机大分子,被认为是结石形成的基质组分之一,在结石形成阶段必不可少,但针对骨桥蛋白作用通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肾小管细胞损伤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学者所认同。同时,多项研究也表明PI3K-AKT通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化和代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清热利湿法被广泛应用于尿石症的治疗,众多研究表明苗药头花蓼治疗尿石症效果确切。本研究以头花蓼类中药对草酸钙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作为基础,探索骨桥蛋白与PI3K-AKT通路之间的关系,这或可成为尿石症机制研究新的突破口。目的:基于清热利湿法,探讨头花蓼类中药对草酸钙结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头花蓼类中药治疗尿石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取尿石症患者7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克淋通胶囊联合坦索罗辛与坦索罗辛单药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石症的疗效,观察克淋通胶囊在促进结石清除、减少二次碎石、减少肾绞痛发作、减少抗生素及止痛药使用等方面的作用。(2)第二部分:围绕PI3K-AKT与骨桥蛋白的关系,选用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克淋通组、枸橼酸组7组,当大鼠适应环境一周以后,采用乙二醇造模法诱导大鼠草酸钙结石形成,以头花蓼低、中、高剂量、克淋通进行干预,通过ELISA、HE染色、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大鼠24h尿液中尿素氮、肌酐、尿酸、尿钙、尿枸橼酸、草酸的变化、肾小管管腔内结石结晶情况、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及OPN蛋白变化情况,从而探讨头花蓼对大鼠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机制。结果:(1)第一部分:从促进排石效果上看,克淋通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第二次碎石率上看,克淋通组的二次碎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结石排净所需的天数上看,克淋通组的排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天数上看,克淋通组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止痛药使用率上看,克淋通组的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上看,克淋通组对腰腹部及会阴部疼痛、排尿情况、血尿、肾区叩击痛及输尿管行程压痛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从肾绞痛发作率上看,两组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从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看,两组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2)第二部分:从大鼠一般状态上看,成石模型建立后大鼠体重降低,饮食量减少,体毛变稀疏,体毛光泽度降低,活动量减少,打斗现象减少,精神变差。从大鼠24小时尿液分析结果上看,低、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钙、草酸、肌酐、尿素氮、尿酸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枸橼酸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从HE染色结果上看,低、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结晶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和克淋通组。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上看,低、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PI3K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01);低、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AKT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P<0.0001);低、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OPN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P<0.0001)。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上看,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PI3K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P<0.0001);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AKT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P<0.0001);中、高剂量头花蓼组和克淋通组的OPN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尤其是高剂量组(P<0.0001)。结论:(1)克淋通胶囊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尿石症(湿热瘀阻证)的排石疗效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外碎石治疗后二次排石率和抗生素使用率,同时可缓解排石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对中医证候(腰腹部及会阴部疼痛、排尿情况、血尿、肾区叩击痛及输尿管行程压痛症状)改善明显;(2)头花蓼及头花蓼类中药可以降低草酸钙结石大鼠的尿草酸及钙浓度,增加尿枸橼酸浓度,减轻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进而产生保护肾脏的作用;(3)头花蓼及头花蓼类中药防治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OPN表达相关;(4)头花蓼及头花蓼类中药减轻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进而产生保护肾脏的作用,与上调PI3K、AKT的表达相关。
刘田[3](2021)在《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客观评价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现有临床研究在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为今后更加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计算机检索词、检索式,检索各个数据库,同时合并手工检索,全面检索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文献。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1日。所有检索到的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中,先进行查重,剔除掉重复的文献,再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纳入的文献。用Excel表格记录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及数据,并绘制成三线表格资料,同时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并绘制图形。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结局指标主要有:有效率、Scr、BUN、血清Cys C、炎症指标(TNF-α、IL-2、IL-6)、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排石时间、复发率,对其结果用森林图表示,对于纳入文献在10个以上时,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最后对所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行分析,共包含2308例患者,治疗组有1156例,对照组有1152例。对22篇文献的8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ESWL后加用中药复方的总体疗效优于无中药的对照组。(1)有效率:RR=1.2,95%CI[1.16,1.24],Z=10.2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Scr:MD=-12.48,95%CI[-13.07,-11.88],Z=41.0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BUN:MD=-1.06,95%CI[-1.19,-0.93],Z=16.0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Cys C:SMD=-0.81,95%CI[-1.30,-0.32],Z=3.26,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TNF-α:MD=-0.66,95%CI[-0.75,-0.61],Z=18.4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2:MD=-1.76,95%CI[-1.87,-1.66],Z=31.8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MD=-1.97,95%CI[-2.44,-1.49],Z=8.15,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CD3+:MD=5.11,95%CI[3.92,6.30],Z=8.4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MD=3.81,95%CI[2.76,4.86],Z=7.1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MD=0.18,95%CI[0.12,0.24],Z=5.4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MD=-0.19,95%CI[-0.88,0.50],Z=0.54,P(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排石时间:SMD=-3.21,95%CI[-4.10,-2.32],Z=7.0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复发率:RR=0.33,95%CI[0.13,0.88],Z=2.22,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对22篇文献的中药复方分析,用药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中药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牛膝、甘草、石韦、车前子、黄芪、滑石。对中药类别进行统计,主要由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等几类组成,中药用药与临床上肾结石的中医治疗原则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相对于ESWL治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促进肾功能恢复(Scr、BUN、Cys C)、改善炎症(TNF-α、IL-2、IL-6)、保护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缩短排石时间、降低复发率等方面疗效更加显着。但考虑本研究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偏低,导致本次Meta结果的有所偏倚,望日后能有更多高质量的RCT为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提供更准确的循证医学证据。
刘雨婷[4](2021)在《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对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国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Cochrane和Pub Med数据库,从这些数据库的建库之时开始检索,至2020年12月。通过检索筛选得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偏倚评价表来判断评价出文献的质量情况,对获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则利用Revman5.3软件来完成,同时制作森林图和漏斗图,应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漏斗图呈现发表偏倚结果。结果:⑴本研究共纳入18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语种均为中文,纳入研究对象共3262名。治疗组的干预措施包括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针灸联合体外碎石治疗,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体外碎石治疗。⑵Meta分析结果表明:(1)共有15项研究报道了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5,95%Cl(3.40,6.0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2.32,95%Cl(1.85,2.91),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共有4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完全排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OR=2.99,95%Cl(1.84,4.88),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共有7项研究报道了结石排出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组结石排出天数短于对照组[MD=-3.73,95%CI(-4.74,-1.92),P<0.0000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共有3项研究报道了疼痛缓解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3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6)共有5项研究报道了止痛时间,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故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纳入的5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在缩短止痛时间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7)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结石复碎率,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复碎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27,95%Cl(0.14,0.50),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共有2项研究报道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应降低复发率方面,应用针灸或针灸联合其它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0.40,95%Cl(0.20,0.7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结果显示针灸疗法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愈率及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高,同时在缓解疼痛,快速止痛,促进排石,降低复发风险方面也有较好疗效,但本次纳入的文献大多质量不高,整体样本量偏小,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认证。
董宁[5](2021)在《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后2h、4h、6h和8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2h、4h、6h和8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为12.14±6.98min,短于对照组的23.45±13.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来治疗肾绞痛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较高。
丁景泉[6](2021)在《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ESWL术后促排石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辅助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排石治疗的方法,观察与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术后的疗效指标,探讨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对患者ESWL术后输尿管结石的促排作用以及血尿、腰痛等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行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口服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术后口服化石丸和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28d的结石排净情况,NRS评分,以及肾绞痛、血尿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结石大小等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后14d、28d结石排净率分别为41.4%、72.4%,观察组术后14d、28d结石排净率分别为69.0%、93.1%,观察组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发现,观察组术后NRS平均值为2.83±1.20分,有11例(37.9%)患者术后NRS评分≥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肾绞痛发生情况,观察组有2例(6.9%)患者发生肾绞痛,对照组3例(1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血尿发生情况,观察组有13例(44.8%)患者出现血尿,对照组21例(72.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辅助排石治疗,能有效促进ESWL术后结石排出,提高结石排净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减少血尿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张小华[7](2021)在《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肌注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单中心的临床试验。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并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肾绞痛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诺昔康组和针刺组。氯诺昔康组患者予以三阴交、阴陵泉穴“安慰针刺”并臀大肌注射氯诺昔康8mg;针刺组患者予以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位并臀大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后第5,10,15,20,40分钟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治疗40分钟后的短期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是起效时间,安全性指标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有80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氯诺昔康组41例(包括男性21例、女性20例),针刺组39例(包括男性21例、女性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入院VAS评分、结石大小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5,10,15,20,40分钟的VAS评分均下降,与入院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诺昔康组相比,针刺组患者在各时间点上的VAS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诺昔康组与针刺组的短期有效率分别为61.00%(25/41)和84.62%(33/39),氯诺昔康组的短期有效率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氯诺昔康组和针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3/41)和2.6%(1/3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更容易被治愈,针刺疗法的效益是肌注氯诺昔康的2.9倍[OR=2.887,95%CI:(1.190,7.000),P=0.019]。结论: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与肌注氯诺昔康均可以安全有效的缓解肾绞痛,但前者有效率更高,缓解速度更快,治疗后VAS评分更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氯诺昔康相当。可以推荐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作为急性肾绞痛的一种替代疗法。
孙吉顺[8](2021)在《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150例患者,男性患者纳入的病例数为79例,女性患者纳入的病例数为71例,两者比例为1.11:1;年龄平均值为47.26±13.0岁,患者的平均结石大小为8.76±0.8mm。所有患者皆经过CT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且6mm<结石直径<10mm。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患者。间苯三酚组给予200mg间苯三酚,多沙唑嗪组给予4mg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组给予200mg间苯三酚和4mg多沙唑嗪。三组药物一共应用三天,用药后每三天复查泌尿系B超,2周后复查泌尿系CT,观察、对比各组疗效。结果:间苯三酚组、多沙唑嗪组以及联合组的排石率依次为:62%、84%、98%;三组净石率依次为:40%、70%、90%;三组结石排出时间依次为:8.6±0.7 6.7±0.5 3.5±0.3;三组石街形成率依次为:16%、6%、2%;三组肾绞痛发生率依次为:26%、20%、6%;三组镇痛药使用率依次为:26%、18%、4%;患者接受完治疗,对结石排出率、净石率、平均排出时间以及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进行统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用药组具有最高的结石排出率、净石率和最少的排出时间;联合用药组的石街形成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7);此外,联合用药组的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间苯三酚组(P<0.017)。结论:针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多沙唑嗪、间苯三酚的治疗方式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段飞玲,陈树新,黄铁荣,张灿明[9](2020)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肾绞痛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水平、尿素氮、24 h蛋白定量,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肌酐水平、尿素氮、24 h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水平、尿素氮、24 h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卢健军,罗道升,李志雄,张增强[10](2020)在《三类非甾体止疼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三类非甾体止疼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以我院120例肾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3组,每组40例。三组均给予间苯三酚,A组加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B组加用曲马多注射液,C组加用双氯芬酸钠,比较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A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5%,镇痛起效时间(16.54±5.82)min,B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2.5%,镇痛起效时间(20.64±7.25)min,C组30 min镇痛总有效率90%,镇痛起效时间(21.28±8.26)min,组间30 min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曲马多注射液和双氯芬酸钠,帕瑞昔布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起效更快,安全性更佳。
二、药物联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联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的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与保守疗法比较 |
2.3.2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与单用坦索罗辛比较 |
2.3.3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与单用双氯芬酸钠比较 |
2.4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2)头花蓼类中药对草酸钙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学对尿石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二、现代医学对尿石症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克淋通胶囊治疗尿石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二节 诊疗标准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二章 头花蓼对大鼠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方案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学对肾结石的认识 |
1.1 历史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肾结石的认识 |
2.1 肾结石的流行病学 |
2.2 西医治疗 |
3 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与分析 |
3.1 ESWL后的并发症分析 |
3.2 肾损伤的生化指标 |
3.3 疗效性分析 |
3.4 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
3.5 异质性来源分析 |
3.6 发表偏倚分析 |
3.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1.1 文献类型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干预措施 |
1.5 结局指标 |
2.排除标准 |
2.1 文献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干预措施 |
3.检索策略 |
3.1 中文检索策略 |
3.2 英文检索策略 |
4.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5.方法质量学评价 |
6.统计分析 |
7.敏感性分析 |
8.发表偏倚 |
9.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结果 |
1.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 |
2.3 结局指标 |
3.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
4.Meta分析结果 |
4.1 总有效率的比较 |
4.1.1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1.2 总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
4.2 治愈率的比较 |
4.2.1 治愈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2.2 治愈率的敏感性分析 |
4.3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比较 |
4.3.1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3.2 结石完全排出率的敏感性分析 |
4.4 结石排出天数的比较 |
4.4.1 结石排出天数的Meta分析结果 |
4.4.2 结石排出天数的敏感性分析 |
4.5 疼痛缓解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4.6 止痛时间比较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
4.7 结石复碎率的比较 |
4.7.1 结石复碎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7.2 结石复碎率的敏感性分析 |
4.8 复发率的比较 |
4.8.1 复发率的Meta分析结果 |
4.8.2 结石复发率的敏感性分析 |
5.发表性偏倚 |
6.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西医对泌尿系结石的认识 |
2.对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2.1 随机化方案的实施 |
2.2 盲法的实施 |
3.治疗有效性分析 |
4.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
5.针刺穴位分析 |
6.针灸疗法机理 |
6.1 针灸治疗方法分析 |
6.2 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机制研究 |
7.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8.对今后研究和实践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临床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刻患者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ESWL术后促排石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病因 |
1.4 治疗 |
2、中医药对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药治疗 |
2.4 针灸治疗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化石丸(利胆化石丸)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收集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出标准 |
3、研究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学方法 |
6、研究结果 |
6.1 一般资料对比 |
6.2 患者术后14d、28d结石排净率比较 |
6.3 患者术后NRS评分比较 |
6.4 患者术后并发症肾绞痛、血尿发生情况比较 |
6.5 安全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研究思路来源 |
2、研究讨论 |
3、临床疗效分析 |
4、结论 |
5、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中英文缩略表 |
2、疼痛数字评分表(NR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肾-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流行病学 |
1.2 急性肾绞痛的危险因素 |
1.2.1 人口学因素——性别、年龄、人种、饮食 |
1.2.2 气象学因素——气温、湿度、台风、月相 |
1.2.3 疾病、药物及精神因素 |
1.3 急性肾绞痛治疗的现状及问题 |
1.3.1 非甾体类抗炎药 |
1.3.2 阿片类药物 |
1.3.3 α受体阻滞剂及解痉药 |
1.3.4 其他药物治疗 |
1.3.5 外科治疗 |
1.4 针刺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现状与问题 |
1.4.1 常用穴位及治疗方式 |
1.4.2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的不足 |
1.5 本研究的设计考量 |
1.5.1 研究地点的选择与理由 |
1.5.2 针刺穴位的选择与理由 |
1.5.3 安慰针刺的设置与理由 |
1.5.4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与理由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中的药品与针具 |
2.4 试验对象 |
2.4.1 入组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5 干预措施 |
2.5.1 穴位选择与操作规范 |
2.5.2 治疗方式 |
2.6 观察指标与结局指标 |
2.6.1 短期有效率 |
2.6.2 起效时间 |
2.6.3 安全性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随机化、盲法与分配隐藏 |
2.9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针刺组与氯诺昔康组临床特征的对比 |
3.2 入院VA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与氯诺昔康相比,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VAS评分更低 |
3.4 与氯诺昔康相比,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短期有效率更高 |
3.5 与氯诺昔康相比,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起效速度更快 |
3.6 影响短期治疗效果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3.7 针刺组与氯诺昔康组患者的转归 |
3.8 针刺组与氯诺昔康组治疗安全性评价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设计的创新性 |
4.2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4.3 治疗有效性的潜在机制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5 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针刺三阴交对急性肾绞痛治疗效果的可能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一病例报告表 |
附件二伦理审批表 |
致谢 |
(8)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临床资料 |
2.1 体外冲击波碎石参数资料 |
2.2 试验药物参数资料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学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肾功能指标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10)三类非甾体止疼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效果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镇痛效果: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药物联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范志楠,施鸿金,张劲松,李宁,王海峰,左毅刚,王剑松.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2(02)
- [2]头花蓼类中药对草酸钙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D]. 于文晓.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复方联合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灸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系统评价[D]. 刘雨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间苯三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董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07)
- [6]化石丸联合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ESWL术后促排石作用的临床研究[D]. 丁景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 张小华. 兰州大学, 2021(12)
- [8]多沙唑嗪联合间苯三酚辅助ESWL治疗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D]. 孙吉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9]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段飞玲,陈树新,黄铁荣,张灿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27)
- [10]三类非甾体止疼药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卢健军,罗道升,李志雄,张增强. 北方药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