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馆论文-崔华杰

文会馆论文-崔华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会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登州文会馆,狄考文,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教会大学

文会馆论文文献综述

崔华杰[1](2019)在《登州文会馆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建于1864年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渊源颇深。文会馆实施分斋教学,具有递升性、分科类的特点,被视为分科型大学的雏形。在教学过程中,文会馆吸收西学教材,融入具体教学实践,把握中国人学习特点,编辑出版西学课程用书,不但为教会学校使用,也为晚清新式学堂采用。文会馆秉承"完全教育"理念,重视中学与西学知识的讲授,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流向教会学校,且为清廷官办新式学堂充当西学师资。(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妍红[2](2019)在《登州文会馆西迁源流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美国北长老会海外宣教部档案为基础,追溯登州文会馆西迁潍县的历史,分析山东差会为什么舍弃济南,选择潍县作为新校址的原因。登州文会馆西迁,不仅是清末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传事业发展的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山东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发生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登州文会馆西迁潍县这一史实,亦体现出晚清教会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集中、自身实行联合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宗教与历史》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璞[3](2019)在《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基督教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基督教解除了“教禁”,英美法德等国的各个差会几乎都派遣传教士来华传教。传教士来华首要目的是传播“上帝的福音”,除此之外,他们还带来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文明。为了使中国人接受基督教,很多传教士采用“以学辅教”的手段,试图通过传播“西学”达到宣教目的。美国长老会是山东最大的基督教差会。1891年,山东有五个教区分别是:登州、烟台、济南、潍县、沂州。在众多传教士中,狄考文领导登州地区的长老会。狄考文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63年,受美国长老会差会的派遣携带新婚不久的妻子踏上中国山东这片土地,从此开始他的海外传教生涯。一味地四处布道演说,传教效果不明显。于是,狄考文转向开展教育事业。登州文会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前身是蒙养学堂,程度相当于教会小学,1873年添办了“正斋”课程,包括中学和小学两级制的学堂,1877年正式更名为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规模不大,但在招生、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很有特色。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独树一帜,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值得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狄考文在山东生活45年为时间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登州文会馆为研究对象,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进行梳理。叙述狄考文个人生活经历和登州文会馆的发展历程,阐释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理念,分析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方面的措施,为当今学校教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总体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难点、创新点与核心概念界定。第一部分:全面了解狄考文与登州文会馆。首先从狄考文的家庭生活经历得知其母亲是影响他选择海外传教事业最重要的人;后来狄考文在中国转变传教方式投身教育事业。狄考文的两次转向是登州文会馆建立的条件之一。其次,介绍登州文会馆的变迁历程,自登州蒙养学堂到登州文会馆再到齐鲁大学。由于狄考文卓越有效的教育管理使登州文会馆成为19世纪最具有特色的教会学校。第二部分:阐述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理念。狄考文在参加在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大会上回答了如何使教育工作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发展的问题,这一答案成为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理念,包含实施完整的教育、用中国语言施教、发挥宗教在教育中的作用叁个方面。第叁部分:分析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措施。培养忠诚的基督徒,为教会学校提供教员,使学生成为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是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目标。学校实行分级管理,采用实验法教学,注重时间碎片化管理,加深对学生的宗教影响。通过建立中国儒家经典、西方科学与宗教叁大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社团管理与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完善文会馆教学设施,最终使山东省人才济济,最大限度地扩大宗教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对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的整体分析,总结登州文会馆的教育管理对当今学校管理的启示。拓展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丰富学校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管理,尊重学生主体性。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研究不仅能丰富对登州文会馆的了解,同时能与当今学校教育相互对照,积累经验,古为今用,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对建设和改革当代学校教育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8)

徐春阳[4](2019)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之辨——论登州文会馆的现代大学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现代大学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它们的创立者各异,有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西方教会或进步士绅等。这些中国早期大学风格迥异,或崛起于中国传统儒家书院的废墟上,或仿照欧美大学设立,但都成为了推动社会改良的重要力量。由于社会各方力量纷纷投入教育救国的运动中并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组织,他们都认为自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其中,登州文会馆从建校年代的角度看,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组织。在登州文会馆现代大学属性的认定上,确实需要一套合乎逻辑的系统化标准。此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对19世纪末兴起的中国高等教育组织进行辨析和梳理。同时,对于"第一所现代大学"的讨论,有助于学界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也必然对今天的高等教育管理有着独特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李涛[5](2018)在《登州文会馆实验教学与仪器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美国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被誉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实验教学与仪器建设的发端。为传播西学、教授近代物理、化学、天文光学等学科,登州文会馆配备有完备的教学仪器和实验器材,成为近代中国实验教学与仪器建设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8年10期)

郭建福,郭世荣[6](2018)在《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登州文会馆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在晚清时期建立的大学。学校建有仪器先进、种类繁多的物理实验室,本文基于一些原始资料,对文会馆的物理实验仪器及其特点做了初步的考察研究。(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8年08期)

郭建福[7](2018)在《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物理科学在中国晚清时期的传播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从翻译和编辑的书籍出发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西方物理学知识引入的一些问题。从物理实验史和学校实验运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尚未展开。登州文会馆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晚清时期开办的一所文理结合的综合性学校。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物理实验发展史料的进一步扩展和挖掘,加强了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的研究,不仅整理出文会馆物理实验及其仪器发展的基本脉络,还获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1.文章首次将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划分为叁个发展阶段,并对其不同阶段关键人物的进行研究。第一个阶段是其初创阶段,即狄考文时期,这一时期校舍简陋,生源困难。狄考文白手起家,自写教材,自制仪器,创建起物理实验室。文会馆通过自制、购买、别人捐赠逐渐添置仪器,但其实验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1882年赫士来华,带来一架较大口径的望远镜及一些仪器设备,建起了天文台,翻译《天文揭要》、《光学揭要》、《声学揭要》、《热学揭要》等物理着作,并配备与其相适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学校物理实验室初具规模。第叁阶段是伯尔根1901年接任校长,与路思义一起建设高标准实验大楼和标准化物理实验室。文章重点对赫士、路思义两位人物进行了研究。2.对登州文会馆的10个物理实验室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梳理。文章将实验部分整合为五章,按照力、热、声、光、电的顺序对实验及其仪器设备进行说明,并与同时期的国外的物理实验仪器进行横向比较以说明引进的实验水平如何,与现代的物理实验纵向相比较以说明对现代的物理实验的影响。通过史料的分析和考证,发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大学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物理实验及其仪器设备,从而否定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大学1918年前没有物理实验的观点。3.从物理教科书和实验室的内部联系出发,考察了近代科技与东西方传统技术设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叁章力学实验,首先分析研究了文会馆力学实验室及其教材《格物入门》中的力学卷,并与同时期的李善兰译《重学》做了比较,再对力学实验室和流体力学实验室(即水学实验室)逐一分析说明。力学实验及其仪器包含大量的中国传统技术设备,如欹器、尖劈、翻车、杠杆、斜面、水磨、天平和砝码等,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研究发现文会馆物理教学与实验,并没有如以前的翻译书籍及内容出现本土化的倾向。而恰恰相反,文会馆力图将这些中国本土的技术设备纳入到近代物理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并进行解释。4.对晚清时期,西方通过学校这一载体传入中国的先进技术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获得了一些新的看法。(1)进一步发现了登州点亮第一盏电灯的证据。(2)首次发现早在中国兴建第一条铁路时期,文会馆就有了全套的火车技术教育设备,包括当时最先进的美国产火车蒸汽机及蒸汽火车模型。(3)首次发现文会馆是开展中国近代最早的蒸汽消防车原理及操作教育的学校。通过研究发现登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蒸汽消防车及其配套设备的叁个城市之一(其她两个是香港和上海)。(4)首次发现文会馆是对学生最早进行近代化的木工、铁工以及织布机械的操作与维修职业教育的学校。(5)找到了一些狄考文与赫士往来书信以及路思义日记和家庭档案关于实验室建设的新史料。5.首次对文会馆的物理实验及其仪器进行了考察。(1)对声学仪器考察发现,文会馆拥有中国最早的录音仪器设备以及声光同步实验仪器。(2)对光学和天文实验及其仪器研究发现,文会馆有当时最先进的反射式望远镜、显微镜以及国内领先的天文观测设备,并建有先进的天文台,否定了部分学者提出的1905年,中国才有显微镜实验的说法。(3)进一步考察文会馆X光知识的引入,不但证明了文会馆光学教材《光学揭要》是最早介绍X光知识的书籍,还发现了文会馆是最早开展X光技术教育的学校,并装备有全套的X光实验设备。(4)首次发现文会馆最早在中国进行了无线电报技术教育,并拥有先进的无线电报技术设备。(5)发现文会馆拥有当时最好最先进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并拥有当时最齐全的电学实验设备。6.通过对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也带动了对整个晚清时期物理实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包括物理实验书籍的搜集整理和对比以及实验仪器的引进、使用和注意事项等。物理实验书籍包括国外的同时期的迦诺《初等物理学》及其译本,日本的饭盛廷造《物理学》及其译本,以及《重学》、《声学》等晚清时期的大量物理书籍的考察,这些工作也为进一步研究晚清时期的物理实验史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和突破口。总之,文会馆物理实验及其仪器非常丰富,但一百多年过去了,由于以前没有规范的实验仪器名称,研究资料匮乏(本文研究的基础只有《文会馆志》中8页关于实验仪器的名称),而且有很多实验仪器随着科技发展已经被淘汰,现在对其考证非常的困难,有的已经无法对其进行查证。本文作为研究晚清时期物理实验的较早的文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研究晚清的物理实验中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物理实验史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8)

刘晓玲[8](2018)在《文会馆唱歌选抄中的潍坊印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会馆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其英文名称为登州学院(Tengchow Col l ege)。《文会馆志》是一部为纪念文会馆成立40周年编纂出版的校志。文会馆唱歌选抄出自《文会馆志》选录卷叁。不管是《文会馆志》的摆印,还是文会馆唱歌选抄中的歌曲,都带有明显的潍坊印记。文会馆的学生们创作的数百首歌曲,留存至今的只有10首。在这10首歌曲中,有5首出自潍坊人之手,这实在是潍坊人的殊荣。虽然周书训、冯志谦和王元德都不以作曲家名世,其取得的音乐成就,却是不应漠视的。(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9](2016)在《中国境内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登州文会馆》一文中研究指出1864年1月,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抵达登州,随即与传教士倪维思夫妇在登州城北一座破观音庙办起了登州蒙养学堂,招收了6名从未读过书的男孩。1872年,狄考文在蒙养学堂的基础上扩大校舍增加课程,称前3年为备斋,后6年为正斋。1876年,借蒙养学堂首届毕业生毕业之际,学堂"取以文会友之意",正式定名为"文会馆",英文校名为"登州书院"。文会馆第一批学生毕业(学制12年),最初的六名学生仅有3人毕业:邹立文、李青山、李秉义。狄(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期刊2016年40期)

朱龙[10](2016)在《登州文会馆——西学东渐的孵化器》一文中研究指出1864年狄考文夫妇抵达登州,建起蒙养学堂,后发展为登州文会馆,在40多年的经营中,向学生及登州本地百姓传授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通过其学生在晚清各重要涉外机构、贸易公司和各省的新式大学堂发扬光大,使先进科学知识得以传播。同时,逐步把登州文会馆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它点燃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火种,引领了西学东渐的传播,并编印多种类、多学科新式教科书,供晚清各大学堂采用。在文会馆里,中、西方两种科学技术碰撞出划时代的火花,成为中国教育史、科学技术史上转型升级的转折点。(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文会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美国北长老会海外宣教部档案为基础,追溯登州文会馆西迁潍县的历史,分析山东差会为什么舍弃济南,选择潍县作为新校址的原因。登州文会馆西迁,不仅是清末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传事业发展的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山东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发生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登州文会馆西迁潍县这一史实,亦体现出晚清教会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区域中心城市集中、自身实行联合化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会馆论文参考文献

[1].崔华杰.登州文会馆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

[2].王妍红.登州文会馆西迁源流考证[J].宗教与历史.2019

[3].张晓璞.登州文会馆教育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徐春阳.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之辨——论登州文会馆的现代大学属性[J].高教学刊.2019

[5].李涛.登州文会馆实验教学与仪器建设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

[6].郭建福,郭世荣.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初步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

[7].郭建福.登州文会馆物理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刘晓玲.文会馆唱歌选抄中的潍坊印记[J].潍坊学院学报.2018

[9]..中国境内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登州文会馆[J].走向世界.2016

[10].朱龙.登州文会馆——西学东渐的孵化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  

文会馆论文-崔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