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着水论文_高鑫,庄寿增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着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木材,莫尔,水蒸汽,核磁共振,系数,蛋白质,水分。

吸着水论文文献综述

高鑫,庄寿增[1](2015)在《利用核磁共振测定木材吸着水饱和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室温与-3℃条件下5种树种木材内水分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特性,室温下各树种木材试样T2弛豫时间特性的不同是由木材微观构造导致的.通过对比冷冻前后各树种试样的信号反演峰面积,确定了其吸着水饱和含量,樟子松38.3%,杉木38.5%,杨木36.0%,白蜡木35.6%,轻木47.6%,均高于通过吸湿外推法估算数值,与溶剂排出法、多孔板法、离心法等实测法获得的吸着水饱和含量的结果相近,核磁共振技术可作为木材内吸着水含量快速测定的实验方法.(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伊松林,张璧光,常建民[2](2003)在《木材真空-浮压干燥过程中吸着水迁移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水分扩散系数和浮压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结出木材在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吸着水迁移的基本规律 .试验分析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 ,含水率梯度不是水分移动的主要驱动力 .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 ,木材内部吸着水的迁移可分为 :水蒸汽压力梯度下的扩散迁移和由于干燥介质压力的波动而引起的浮动压力下的迁移两个部分 .由数据分析可见 ,当介质温度一定时 ,木材水分扩散系数随绝对压力的减小和压力变化速率的加大而增加 ,且压力变化速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绝对压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曹金珍,赵广杰[3](2001)在《水分平衡及非平衡状态下木材细胞壁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较系统地归纳了迄今为止有关绝干状态木材细胞壁构成主成分和抽提成分 ,水分平衡及非平衡状态下木材细胞壁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方面的研究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讨论。旨在使木材科学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 ,把木材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研究提高到一个更新 ,更高的层次上(本文来源于《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期刊2001年01期)

赵广杰[4](1997)在《木材中吸着水介电弛豫的扩散方程及其形式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根据其作者提出的关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机构模型,就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吸着水的束缚能U和活化焓ΔH,束缚能U和含水率W之间的相关关系,束缚能的定量表达式,吸着水的总势能等方面作了一些讨论.在此基础上,依照KirkwoodFous理论,从Smoluchowski方程出发,建立了描述在介电弛豫过程中,木材细胞壁无定形区域中的吸着水分子切断同木材吸着点之间形成的氢键结合进行回转取向运动的扩散方程.同时,讨论了吸着水扩散方程在特定情形下的形式解(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L·T·卡卡里斯,T·F·库莫辛斯基,候玉泽,宋希武[5](1994)在《热力学键合研究——蛋白聚合/蛋白活性对蛋白质吸着水蒸汽作用的实际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导言食品水分吸着等温线具有非常实用的重要意义,并一直是各种热力学和数学研究解决的课题.一般情况下,在食品蛋白质和其他系统里可以观察到S形或Ⅱ巨型水分吸着等温线.相对水蒸汽压力或“水分活性”(α_w=P/P_0),和水湿含量M之间的关系往往用方程式来表示,这些方程式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一个显着的例外就是5参数型/水蒸汽吸着等温线的非线性回归分析,这就是 D'Arcy和Wait(1970,1981)就食品蛋白和其它系统引入的.D'Arcy和Watt(1970,1981)的模型包括把单个水分子结合为两个不同位置的类型:强和弱.此外,水分活性α_w高时,该模型假设多分子层水分的某一“偏差”结合到大分子表面.随着水湿含量由低到高的增加,这一等位结合模型进一步假设所有类型(包括多分子层类型)的结合区位置,同时被不同程度地占满.这样,根据这一模型,即使α_w处于很低的情况下多分子层水就会小量出现.D'Arcy和Watt模型确实是一个等位结合型,有关论据在附录里给出,在该附录当中,D'Arcy和Watt理论吸附等温线的一个完整求导是以水结合方程式给出的.其后模型里所包括的隐含假设和近似数也通过该求导公式在附录中给出.如前所述,由于多分子层假设,D'Arcy和Watt模型在αw≥0.93高的情况下,不能很好适于实验吸着等温线(本文来源于《洛阳农专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秦关林,周日新,倪则埙[6](1963)在《国产A型分子筛从气流中吸着水蒸汽的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空气作载气,研究了几种国产颗粒状A型分子筛从气流中吸着水蒸汽的动力学。测定了各种样品在30°和50℃、水蒸汽相对压力为0.1时的有效扩散系数。由逐次逼近法所求得的每次实验的био数(Bi)与Тимофеев提出的相似论公式Bi=N(_u)D(_H)/D所计算的数值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本工作中,还对Тимофеев提出的颗粒状分子筛吸着水蒸汽的机理作了讨论。董家騄同志曾参加部分实验工作,特此致谢。(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63年04期)

吸着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通过对水分扩散系数和浮压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结出木材在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吸着水迁移的基本规律 .试验分析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过程中 ,含水率梯度不是水分移动的主要驱动力 .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 ,木材内部吸着水的迁移可分为 :水蒸汽压力梯度下的扩散迁移和由于干燥介质压力的波动而引起的浮动压力下的迁移两个部分 .由数据分析可见 ,当介质温度一定时 ,木材水分扩散系数随绝对压力的减小和压力变化速率的加大而增加 ,且压力变化速率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绝对压力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着水论文参考文献

[1].高鑫,庄寿增.利用核磁共振测定木材吸着水饱和含量[J].波谱学杂志.2015

[2].伊松林,张璧光,常建民.木材真空-浮压干燥过程中吸着水迁移特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

[3].曹金珍,赵广杰.水分平衡及非平衡状态下木材细胞壁中吸着水的介电弛豫(英文)[J].ForestryStudiesinChina.2001

[4].赵广杰.木材中吸着水介电弛豫的扩散方程及其形式解[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

[5].L·T·卡卡里斯,T·F·库莫辛斯基,候玉泽,宋希武.热力学键合研究——蛋白聚合/蛋白活性对蛋白质吸着水蒸汽作用的实际影响[J].洛阳农专学报.1994

[6].秦关林,周日新,倪则埙.国产A型分子筛从气流中吸着水蒸汽的动力学[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

论文知识图

木材导湿性土的物理性质-图1 典型级配曲线地下水-地下水分布示意图1.气态水 2.吸不同ACQ--D保持量试材在气干状态下的...试件老化过程中环境条件Fig.4-3Relat...土的物理性质-图1 典型级配曲线

标签:;  ;  ;  ;  ;  ;  ;  

吸着水论文_高鑫,庄寿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