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李东,邢素珍,关靖云,崔春雨,陈玥彤

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李东,邢素珍,关靖云,崔春雨,陈玥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空间贫困,TOPSIS模型,和田地区

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邢素珍,关靖云,崔春雨,陈玥彤[1](2019)在《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减贫需求与扶贫对策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具有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贫困现象普遍的显着特征。依据空间贫困理论、GIS空间分析技术和TOPSIS模型,研究了和田地区空间贫困等级、致贫原因及其障碍度指数,并提出了相应的扶贫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和田地区一级贫困区包括和田县(0.528 0)、民丰县(0.466 3);二级贫困区包括皮山县(0.387 1)、于田县(0.378 8)、和田市(0.371 5)、策勒县(0.348 3)、墨玉县(0.325 7);叁级贫困区包括洛浦县(0.221 3)。(2)和田地区排序前五的减贫需求包括:生产资料(86.8%)、资金(85.5%)、住房(74.3%)、教育培训(67.0%)和饮水(64.7%)。针对研究区的空间贫困分异特征以及减贫需求,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实施转移就业行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与金融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4期)

张钧泳,丁建丽,谭娇[2](2019)在《基于SVM的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浅层地下水、植被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通过Sentinel-1A数据和Landsat数据以及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埋深数据,结合植被以及土壤条件,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定量反演研究区土壤水分以及地下水埋深信息。结果表明:0~10 cm的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相关性最高。通过地形校正C模型(Topographic correction model),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精度有所提高。建立不同参数的SVM模型反演地下水埋深可行,对于单因子建模,TVDI_(MSAVI)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R~2=0. 74,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 66%,验证集R~2=0. 70,RMSE为4. 65%。相比只考虑单因子(后向散射系数(σ_(soil)~0)或TVDI),σ_(soil)~0和TVDI_(MSAVI)组合共同作用于模型精度最好,建模集R~2=0. 86,RMSE为4. 16%,验证集R~2=0. 92,RMSE为2. 73%。利用最优模型参数结果反演土壤水分区域和地下水埋深区域,其结果精度较好。地下水埋深反演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8. 23%,优于研究区以往研究18. 06%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云飞,王文全[3](2018)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蒸散发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策勒绿洲外围荒漠交错带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仪器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荒漠交错带下垫面植物生长季的蒸散特征及其对降水因素的响应,通过PT-Fi模型对下垫面的蒸散发组分加以区别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区中,在研究时段内总蒸散量为276.44 mm,土壤蒸散所占比例为47.4%,植被蒸腾所占比例为52.6%。(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谭娇[4](2018)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渭—库绿洲荒漠交错带浅层地下水埋深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现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地下水分布范围广泛,其可持续利用性强,因此在水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必不可少。浅层地下水作为地下水组分之一,是干旱植被生长环境的限制变量。对于干旱区而言,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水是水源补给的主要方式,故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浅层地下水位能满足干旱区绿洲植被的正常生长需求,这使得浅层地下水、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群落分布特征与浅层地下水的相互响应研究尤为重要。深入研究浅层地下水、植被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决定着干旱区相互对立的绿洲化和荒漠化过程。本研究以新疆渭-库绿洲为研究区,通过微波和光学遥感数据以及土壤水分、地下水埋深数据,结合植被以及土壤条件,定量反演研究区土壤水分以及地下水埋深的信息。(1)通过地表温度-植被指数(Ts-VI)特征空间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对地下水埋深进行反演。(2)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回归算法构建微波和光学遥感协反演同地下水埋深数据,并制作地下水埋深分布图。(3)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反演模型均可得到地下水埋深信息,且通过对比,SVM算法反演的地下水埋深结果更优,更能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所示:(1)对野外采集的土样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不同深度的土壤土层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最好的为0-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4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次之,10-20cm和20-40cm的土层相关性较低,这一结论为后期土壤水分的反演以及地下水埋深的反演提供数据支撑。(2)引入地形因子,采用C地形校正模型对地表温度进行校正,将4种植被指数分别和地形校正后的温度数据构建Ts-VI特征空间,得到TVDI数据与地下水埋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TVDI_(MSAVI)和TVDI_(EVI)干旱指数能更好的反映研究区地下水位埋深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地下水埋深进行反演,得到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3)建立基于4种植被指数的Ts-VI特征空间构建的TVDI和后向散射系数σ~0_(soil)参数作用于SVM回归算法,建立有效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当只考虑TVDI干旱指数为参数时,通过试验得出TVDI_(MSAVI)精度达到最好,其次为TVDI_(EVI)。当只考虑σ~0_(soil)为模型的参数时,建模结果R~2为0.64,验证结果R~2为0.70。利用σ~0_(soil)和TVDI干旱指数共同作为SVM模型的参数时,σ~0_(soil)和Ts-MSAVI模型精度最好,R~2为0.92。与单独考虑TVDI干旱指数和σ~0_(soil)参数相比,σ~0_(soil)结合TVDI共同作为参数建立的模型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与只考虑TVDI相比,建模集的R~2分别提高了0.12、0.12、0.11和0.12;σ~0_(soil)和TVDI_(M SAVI)与σ~0_(soil)和TVDI_(E VI)的RMSE分别降低了0.50%、0.74%。将精度结果最好土壤水分进行地下水埋深反演,得到研究区的地下水埋深。(4)通过这二者之间的比较得出,SVM回归算法的Ts-MSAVI和微波协同间接反演的地下水埋深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01)

薛斌瑞,王承勋[5](2018)在《石羊河下游荒漠—绿洲交错带沙拐枣种群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石羊河下游荒漠—绿洲交错带不同区域(绿洲边缘、交错带内及沙漠边缘)沙拐枣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荒漠—绿洲交错带沙拐枣种群以中幼林为主体,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Ⅲ型;种群数量在第Ⅰ~Ⅳ龄级内波动较大,在第Ⅳ~Ⅴ龄级内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第Ⅴ龄级以后,个体死亡现象又开始升高,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期望寿命在Ⅰ~Ⅳ龄级较高。荒漠—绿洲交错带不同区域种群分布格局均呈现聚集分布;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本文来源于《温带林业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伍德彦,阴俊齐,秦璐,阿娜尔·阿扎提[6](2017)在《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光合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对荒漠绿洲交错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I-6400XT光合系统对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的7种早春短命植物和7种典型荒漠灌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观测的1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较大,其中7种早春植物平均光合速率为29.6μmol CO_2/m~2·s;7种荒漠典型灌木的为11.2μmol CO_2/m~2·s;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Gs与Pn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Tr与Gs之间的响应趋势都存在正相关系;在适合的水分条件下,7种命植物的Pn要显着高于7种荒漠灌木的,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潜能。(本文来源于《新疆环境保护》期刊2017年02期)

张微,姚琪,张波,房世峰[7](2017)在《绿洲—荒漠交错带典型裸露地表的光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绿洲—荒漠交错带典型裸露地表光谱特征进行分析,为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典型裸露地表的实测数据,通过若干典型裸露地表类型的原始光谱、倒数取对数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和包络线除去光谱对比,分析各类地物识别的特征光谱区间。为了后续更好地利用高分一号影像研究荒漠地区,选取蓝光、绿光、红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光谱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利用各波段反射率结果分别计算改进的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简单比值指数(SR)和光谱差值商指数(SDI)等光谱指数。通过分析各类地物的光谱特征、光谱指数等,对各地物进行了区分。[结果]几类裸露地表的光谱差异性不大,可见光到近红外均为缓慢增加;一阶导数变换、倒数取对数和包络线去除光谱可以放大各地物间的差异性,可以区分几类典型裸露地表。[结论]利用原始光谱和变换后光谱计算的光谱指数差异性强,通过一阶导数变换的SDI可以较好地将各类典型裸露地表区分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7年02期)

唐琼[8](2017)在《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收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从21世纪开始,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关注热点。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作为绿洲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的连接地带,在干旱区的生态安全和生态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该区域的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的贡献。目前,在干旱气候的扰动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下,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绿洲边缘不断扩张,人工绿洲逐渐取代了天然绿洲;与此同时,有些绿洲的边缘出现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绿洲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生活在此区域的居民的福祉状况。因此,研究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变化情况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但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干旱区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主要为人类提供哪些服务?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如何?近十年来,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又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本研究选取地处中卫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地带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沙坡头地区为研究区,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试图通过该研究,为其他类似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和评估提供科学借鉴。首先,本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福祉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建立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关系框架。其次,本研究以沙坡头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社会认知和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农户福祉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已经建立的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关系框架,分析了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的影响。研究表明:(1)2015年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2.95×108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度与学界公认的绿洲-沙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之间存在着一致性,都认为防风固沙是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最为重要的服务。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综合排序为:防风固沙>大气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水质净化>景观游憩>地方感>粮食供给>水供给>原材料>废物处理。(2)在2005-2015年间,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中沙漠边缘地区的治理和旅游的开发使得该生态系统提供的防风固沙、淡水供给和景观游憩这叁项服务增加;同时,该区域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生态系统的土壤形成和保护、食物供给、大气调节、水质净化和废物处理等5项服务受到负面影响,其服务能力减小。(3)人类福祉由基本物质需求、健康与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四大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对居民福祉认知的调查研究发现,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的农户对自身福祉的关注还停留在基本物质需求、健康与安全需求的满足上,属于较低的人类福祉层次,而对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注较少。(4)沙坡头绿洲-沙漠交错带农户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和质量、环境安全和休闲游憩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而其他几类福祉维度,如收入、粮食安全、住房、社会关系和主观幸福感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费政军[9](2016)在《分析荒漠-绿洲生态交错带的开发及保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荒漠-绿洲交错带虽然生物多样性很明显,但它也是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带。由于其自身发育的不足,再加上人类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进一步加剧,成为影响绿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6年18期)

李相,丁建丽,李鑫[10](2016)在《绿洲-荒漠交错带浅层地下水埋深遥感反演——以库车县绿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经典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以新疆库车县为代表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土壤水以及地下水埋深的分布情况,在借助遥感手段结合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TS-VI特征空间(TS-NDVI与TS-MSAVI特征空间)反演了土壤含水量,并以此反演出地下水埋深分布状况,并对2种方法的精度进行比较,寻求适用于研究样区的反演算法。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与0~10 cm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相关系数最高,高达0.802 4;利用2种方法提取土壤相对含水量的精度均满足研究需求,但TVDIMSAVI反演的SRWC精度高于TVDINDVI,进而使用TVDIMSAVI和0~10 cm层的SRWC反演得到了研究区的地下水埋深分布图;在缺少实测土壤相对含水量数据时,运用此方法反演地下水埋深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7期)

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深入研究浅层地下水、植被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通过Sentinel-1A数据和Landsat数据以及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埋深数据,结合植被以及土壤条件,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定量反演研究区土壤水分以及地下水埋深信息。结果表明:0~10 cm的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相关性最高。通过地形校正C模型(Topographic correction model),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精度有所提高。建立不同参数的SVM模型反演地下水埋深可行,对于单因子建模,TVDI_(MSAVI)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R~2=0. 74,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4. 66%,验证集R~2=0. 70,RMSE为4. 65%。相比只考虑单因子(后向散射系数(σ_(soil)~0)或TVDI),σ_(soil)~0和TVDI_(MSAVI)组合共同作用于模型精度最好,建模集R~2=0. 86,RMSE为4. 16%,验证集R~2=0. 92,RMSE为2. 73%。利用最优模型参数结果反演土壤水分区域和地下水埋深区域,其结果精度较好。地下水埋深反演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8. 23%,优于研究区以往研究18. 06%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东,邢素珍,关靖云,崔春雨,陈玥彤.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空间贫困分异特征、减贫需求与扶贫对策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9

[2].张钧泳,丁建丽,谭娇.基于SVM的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反演[J].农业机械学报.2019

[3].刘云飞,王文全.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蒸散发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18

[4].谭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渭—库绿洲荒漠交错带浅层地下水埋深构建[D].新疆大学.2018

[5].薛斌瑞,王承勋.石羊河下游荒漠—绿洲交错带沙拐枣种群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J].温带林业研究.2018

[6].伍德彦,阴俊齐,秦璐,阿娜尔·阿扎提.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光合特征[J].新疆环境保护.2017

[7].张微,姚琪,张波,房世峰.绿洲—荒漠交错带典型裸露地表的光谱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7

[8].唐琼.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对农户福祉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

[9].费政军.分析荒漠-绿洲生态交错带的开发及保育[J].农民致富之友.2016

[10].李相,丁建丽,李鑫.绿洲-荒漠交错带浅层地下水埋深遥感反演——以库车县绿洲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

标签:;  ;  ;  ;  

绿洲荒漠交错带论文-李东,邢素珍,关靖云,崔春雨,陈玥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