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曹仲允[1](2020)在《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可以说最早的体育在人类原始文明社会出现伊始就已经产生,劳作、军事、跳舞、祭祀等等活动都可以视作最早的体育方式。体育课这一概念则是近代才开始出现,最早的体育教育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人民将角斗、游戏等活动纳入教育范畴,到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欧洲将赛跑游泳等项目也纳入教育范畴,统称之为“体操”。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将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称作“体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体育课在我国的中小学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各种有关体育的加分政策,体育中考等政策的出现使得体育教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自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三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史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将三个国家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梳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展的时间线,着重整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导思想,对三个国家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事件、政策以及指导思想的特点进行梳理、罗列和分析,通过断代的方式将三个国家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整理和小结,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最后,对三个国家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的脉络梳理和比较总结,通过对三个国家的学校指导思想的辩证思考,进而提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建议,为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提供借鉴,对我国的学校体育的工作提供一些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推动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的方方面面的交流也带来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是由“体”到“人”,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针对得到的结论提出了以下启示:将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当下的社会背景及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深入细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其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张雪娇[2](2020)在《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仁德”属于哲学范畴,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所要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道德思想的统称。“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德目,儒家经典《中庸》一书,将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仁”与义、礼、智、信并称为“五常”,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具有恒久性、传承性和现实性,值得后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孔子“仁德”思想的研读,探求“新时代”学校体育培育“仁德”的新途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阅读并学习与“仁德”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仔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运用专家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访谈了河北省内以及省外的伦理学、体育伦理学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的相关专家,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予建设性意见,为本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增强论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一些重大赛事或学校体育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印证论点并说明问题;立足历史文献,寻究“仁德”的语义、内涵以及孔子“仁德”思想的教育价值,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价值以及途径等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的逻辑思辨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仁德”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概括,是行为规范、道德修养、道德标准的体现。关于“仁德”的思想内涵从爱人之仁和生生之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和概括。爱人之仁应做到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慧;克己复礼;博施济众等。对生生之仁的诠释,追求以“生生”为特征和纽带的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用仁爱之心来看待世间万物。“仁”有“生生”之意,体现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发挥生命创造力的生生不息精神,保持朝气蓬勃的生命力。2、总结出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实践性、直观性、时效性、示范性。通过对这些优势的梳理,认识到学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体现在: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包括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微观价值:仁德与坚韧品质;仁德与奉献精神;仁德与责任担当。宏观价值: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3、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途径加以实施。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是在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中融入“仁德”培育的内容来实现;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扩展体育活动内容、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培育氛围来实施;体育训练中“仁德”培育的途径包括:创设情境激发“仁德”、言传身教发展“仁德”、因势利导培养“仁德”;体育竞赛中“仁德”培育可通过榜样激励融入“仁德”、合作精神强化“仁德”、拼搏精神践行“仁德”来进行。
万亚男[3](2020)在《花样跳绳练习对小学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花样跳绳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融合了武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时尚因素,也是一项耗时较少,耗能较大,并且集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以及竞技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对健身娱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几年,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体育工作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各中小学也尝试将花样跳绳逐步引入到校园中,通过12周的花样跳绳练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学生的个人魅力也得到释放,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12周的花样跳绳练习对小学女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花样跳绳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更好的推广花样跳绳运动。本研究以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5-6年级的80名女生进行实验与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身体形态:实验组的小学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实验前后对比显示没有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小学女生身高体重亦不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两个组的小学女生都属于自然生长;身体机能:实验组的小学女生肺活量呈现出了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小学女生则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实验后的肺活量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身体素质:实验组的小学女生在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指标呈现出了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对照组的小学女生在50米×8往返跑指标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50米跑和一分钟仰卧起坐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心理健康:实验组的小学女生在身体自尊方面的各个维度均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小学女生在健康、外貌、运动技能、身体活动、耐力、协调、力量、身体价值以及整体自尊围度有显着差异(P<0.05),身体吸引力、速度以及柔韧三个维度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通过12周的花样跳绳练习,实验组的小学女生在新颖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挑战性存在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通过为期12周的花样跳绳练习,小学女生的身高体重无明显变化;小学女生的肺活量提高,身体机能得到了改善;小学女生的腿部肌肉爆发力、耐力素质等都得到显着性的提高;通过练习花样跳绳小学女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各维度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女生练习花样跳绳的兴趣。
刘旭明[4](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提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谭亿[5](2019)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关心着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显示出人们对于弱势群体接受同等教育权利的重视。教育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这段时间上,学生心理与生理变化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在该阶段的学生身体迅速生长,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神经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变化,是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关键期。但由于生理、心理、体育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一大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由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弱势,体质测试难以及格,在进行身体锻炼或是体育比赛的时候往往处于落后的状况。是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针对长沙市中学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质、体育参与、对教育公平的认知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1、有65%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程度匮乏,有27.7%的体育弱势学生不同意享受到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大部分体育弱势群体没有享受到“教育公平”。2、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学生的现状总体是不容乐观的:在身体形态方面,身高基本正常,但男生大部分偏向于超重与肥胖,女生大部分趋向于低体重;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男生的整体要好于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女生的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要好于男生,但男生的力量耐力等素质要好于女生。3、体育弱势群体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主要集中在测试项目和技术动作不复杂的运动项目上;有过半的弱势学生单次运动时间为45分钟以下,主要是个人锻炼或者与同学一起锻炼;锻炼项目多以羽毛球、慢跑等锻炼方式简单,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的项目。4、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上的教育模式的制约与扶弱机制乏力;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偏差;学校层面上的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程设置不公平、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分配不公、师资力量不强、体育教学评价缺乏公平;家庭与个人层面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与自身认知的不足。5、教育公平视角下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策略有:建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规范流程:确定与筛选补救人群,诊断过程,正式评量,教学实施,补救成效评量。加强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建设:政府应强化教育部门主体责任意识、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社会应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成立专业化扶助机构;学校领导应构建领导责任机制、完善学校教育监督机制、促进课程与教材改革、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布置家庭体育作业,促成家校联合;加强认知引导,形成正确的体育认识观。
祝捷[6](2019)在《论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文中认为体育的本体是身体运动,体育的核心是竞赛,竞赛可以反映体育的全貌。中考体育加试作为对中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检验,考察的也应是学生体育的全貌。本文是立论的基础研究,以参与中考体育加试的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中考体育加试制度、2018年全国重点省市中考体育加试情况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专家的访谈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对现行中考体育加试存在不足的现实基础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阐述体育竞赛的价值、学校体育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偏向、人学视阈下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隐患等,进而阐明建立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的理由,并对其可行性的进行探讨。体育的本体论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以人学理论为导向,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为内涵,运用过程哲学的学理基础,丰富中考体育加试的考核形式。结论:(1)现行中考体育加试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要坚定不移的实行中考体育加试。(2)中考体育加试要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改革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3)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教育部门尽快制定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校园体育竞赛开展较好的城市优先进行试点实验,做好发展过程中的优缺点分析,扬长避短,继而面向全省、全国推广。
王自清[7](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汪全先,王健[8](2018)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当代伦理问题及其消解路向》文中研究指明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行为准则,能够规范人之行为,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依据学校体育的伦理追求与原则,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仍尚存学生身心割裂发展、人道本位放逐、发展公正偏失、诚信道德遗失、工具理性越位、幸福获得阙如等偏离伦理追求与伦理原则之问题。为遏制学校体育中道德阈限的僭越,从理想与现实相悖的罅隙中寻求突破,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当代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裂痕;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吴法旺,于伟芹[9](2017)在《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前提和保证,学校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其他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作用也反映了学校体育自身的特征,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观、价值观等。根据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阐述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汪全先[10](2017)在《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文中指出学校体育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存在,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深刻的伦理蕴意。伦理作为规范、导引、调节事物发展的重要一维,它能够规范人之行为趋向正义,引导事物合规律发展,协调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运行的理性杠杆与标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法律、政策与行政推动尚难以完全解决学校体育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关涉人之价值取向及行为逾越的问题。而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作用与意义恰恰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相关主体之行为,引导学校体育合规律发展。尽管国内学者对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做了许多伦理维度的有益探索,但仔细扫描已有相关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从伦理维度思考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一方面较少阐述研究者的伦理立场,也较少涉及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即使使用了某种伦理原则往往也是“拿来主义”,借用伦理或教育伦理的相关原则,而未说明运用该伦理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失去可靠的理论凭借;另一方面,在对学校体育现实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由于应然的伦理价值取向论证的缺乏,往往对问题的梳理缺乏主线,泛泛而谈,也因未提供规范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常常未能针对问题提供对应的、合理的价值判断取向。当我们从伦理的眼光省思学校体育之时,并不是肤浅地、表面地来看它,而是要深入地、系统地达到伦理的高度,进行省察与思考。只有通过省思,澄明了学校体育基本伦理理论问题,我们才能抓住学校体育伦理的精髓,进而我们才能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伦理问题进行合理的评判与反思。为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省思学校体育伦理研究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通过澄明学校体育伦理的相关概念、阐明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论证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探究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并厘清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为从伦理维度考量学校体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凭借;二是省思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现实伦理问题,并探寻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基本伦理理论问题的省思,第五、六章属于现实伦理问题的省思,第七章是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本章在对伦理、道德、教育伦理、体育伦理等相关概念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依据概念推演的思维逻辑,对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所谓学校体育伦理,主要是指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它既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遵循育体、育人的规范之中;也反映在学校体育中人们追求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过程中“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品性、德性、气凛之中。同时对学校体育伦理的内涵进行了诠释:(1)道德责任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基石与保障;(2)缔造幸福是学校体育伦理的归宿:(3)和谐与平衡是学校体育伦理的理想。第二章: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的探讨实质上是要揭示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与“何以必要”的问题,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对学校体育伦理进一步研究才具有学理逻辑上的可能。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可能,即是要探问学校体育是否具有伦理属性;而探问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何以必要,则是要探问伦理之于学校体育有何价值与功能。本章从人性逻辑确认了学校体育具有伦理属性,并对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本章提出了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确认了学校体育的伦理立场: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阐明了学校体育的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归合发展;论证了学校体育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秉持人道、崇尚公正、依循理性、恪守诚信、追求幸福。第四章: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本章遵循整体性、层次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勾勒了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研究认为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包含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三个维度构成的三个子系统。在时间维度上: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演化、重构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在时间序列上的结构要素演进;在空间维度上:学校体育的内部伦理关系与外部伦理环境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各结构要素之间的伦理联系;在层次维度上:底线伦理、均衡伦理、圣德伦理反映着学校体育伦理结构的层次。第五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本章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及其背后的伦理蕴意进行分析,把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中的伦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第二、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第三、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第四、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第五、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第六、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第七、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第八、道德责任问题:教学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中不应当的伦理存在,需要我们去寻找根源。要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要从教育本身、教育主体等教育本体中去探寻,也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关联的现象中来寻找。归纳起来,本研究认为,引致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第二、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第三、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第四、教育之殇:教育物化过度,主体走向失落;第五、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第六、主体之困:体育教师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第六章: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本章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考量,遵循问题解决的逻辑,着眼于伦理的思考,提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身心发展的割裂;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在对全文所做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1)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研究导向的建议:加强研究范式的介入研究,进一步促进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加强各伦理学说的介入研究,丰富学校体育伦理的理论基础;加强学校体育政策伦理的理论研究,促进合伦理性地制定学校体育政策;加强学校体育性别伦理的研究,扩大女性参与决策的声音;加强学校体育伦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促进学校体育伦理理论的可实践性。(2)学校体育伦理实践导向的建议: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促进教育主体向完整人转化;以核心素养形成为抓手,形塑体育学科品格与能力;推动以法律、政策规范为主的学校体育治理,转向道德、法律、政策耦合规范的学校体育治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伦理价值导向,谋篇布局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把“健康中国”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伦理价值驱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与功能。
二、浅析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体育与学校体育 |
1.3.2 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1.3.3 比较研究法和史学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逻辑分析法 |
2.2.3 史学研究法 |
2.2.4 比较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二十世纪初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
3.1.1 美国欧洲体操体育的衰落和“新体育”思想的兴起 |
3.1.2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 |
3.1.3 清末学制系统的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军国民体育指导思想以及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流行 |
3.1.4 二十世纪初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小结 |
3.2 二十世纪中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
3.2.1 美国“学科运动(academic movement)”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进步 |
3.2.2 日本战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与进步 |
3.2.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进步 |
3.2.4 二十世纪中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小结 |
3.3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
3.3.1 美国“终身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
3.3.2 日本“快乐体育”、“生涯体育”到“终身体育”思想的转变 |
3.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和进步 |
3.3.4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小结 |
3.4. 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小结 |
3.4.1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3.4.2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3.4.3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3.4.4 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比较小结 |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1 研究结论 |
4.1.1 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推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 |
4.1.2 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
4.1.3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体”到“人”,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
4.2 启示 |
4.2.1 将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当下的社会背景及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
4.2.2 深入细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其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 |
4.2.3 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
4.2.4 学习他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先进部分,结合我国实际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改善 |
5 参考文献 |
(2)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仁德”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仁德”的研究 |
三、体育学界有关“仁德”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三章 “仁德”的诠释 |
一、语义分析 |
二、“仁德”的内涵 |
(一)爱人之仁 |
(二)生生之仁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与“仁德”培育 |
一、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 |
(一)实践性 |
(二)直观性 |
(三)时效性 |
(四)示范性 |
二、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 |
(一)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 |
(二)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 |
(三)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 |
(四)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 |
三、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 |
(一)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 |
(二)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 |
(三)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 |
(四)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 |
(五)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 |
四、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 |
(一)微观价值 |
(二)宏观价值 |
第五章 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途径 |
一、体育课中“仁德”的培育 |
(一)理论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实践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 |
(一)扩展体育活动内容 |
(二)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
(三)营造培育氛围 |
三、体育训练中“仁德”的培育 |
(一)创设情境激发“仁德” |
(二)言传身教发展“仁德” |
(三)因势利导培养“仁德” |
四、体育竞赛中“仁德”的培育 |
(一)榜样激励融入“仁德” |
(二)合作精神强化“仁德” |
(三)拼搏精神践行“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花样跳绳练习对小学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依据 |
1.1.2 小学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 |
1.1.3 花样跳绳练习的实用价值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1.1 花样跳绳概念 |
1.4.1.2 花样跳绳的内容与分类 |
1.4.1.3 花样跳绳器具及花样跳绳运动的特点 |
1.4.2 关于健康的相关概念 |
1.4.2.1 身体素质的概念 |
1.4.2.2 身体健康 |
1.4.2.3 心理健康 |
1.4.3 国内花样跳绳的研究现状 |
1.4.3.1 花样跳绳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3.2 花样跳绳运动在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
1.4.3.3 花样跳绳运动在学校开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
1.4.3.4 花样跳绳运动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1.4.4 国外花样跳绳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任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女生身体健康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3.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3.1.1.2 实验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1.3 对照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1.4 实验后两组小学女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1.1.5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影响的分析 |
3.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3.1.2.1 实验前两组小学女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1.2.2 实验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2.3 对照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2.4 实验后两组小学女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1.2.5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女生身体机能指标影响的分析 |
3.1.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3.1.3.1 实验前两组小学女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1.3.2 实验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3.3 对照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结果 |
3.1.3.4 实验后两组小学女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1.3.5 实验后两组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变化量结果 |
3.1.3.6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影响的分析 |
3.2 花样跳绳练习对小学女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前后小学女生身体自尊水平的结果与分析 |
3.2.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学女生身体自尊各维度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2.1.2 实验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对比结果 |
3.2.1.3 对照组小学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对比结果 |
3.2.1.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学女生身体自尊各维度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2.1.5 实验后两组小学女生身体自尊维度变化量结果 |
3.2.1.6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女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分析 |
3.2.2 实验前后小学女生体育情境兴趣的结果与分析 |
3.2.2.1 实验组小学女生实验前后体育情境兴趣的对比结果 |
3.2.2.2 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女生体育情境兴趣影响的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外相关现状研究 |
1.3.1 国外学者对教育公平思想形成所做的贡献 |
1.3.2 国外学者关于弱势群体与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 |
1.3.3 国外学者关于补救教学的研究 |
1.4 国内相关现状研究 |
1.4.1 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 |
1.4.2 关于弱势群体和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研究 |
1.4.3 关于补救教学理论研究 |
1.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 教育公平的概念及涵义 |
3.2 弱势群体与学校体育弱势群体 |
3.3 补救教学 |
4 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 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质现状调查分析 |
4.1.1 身高体重标准体指数分析 |
4.1.2 肺活量成绩分析 |
4.1.3 50米跑成绩分析 |
4.1.4 坐位体前屈成绩分析 |
4.1.5 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
4.1.6 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成绩分析 |
4.1.7 1000米与800 米跑成绩分析 |
4.2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调查分析 |
4.2.1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动机的调查分析 |
4.2.2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时间的调查分析 |
4.2.3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场所的调查分析 |
4.2.4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后身体感受的调查分析 |
4.2.5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锻炼的组织方式的调查分析 |
4.2.6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获取体育信息方式的调查分析 |
4.2.7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分析 |
4.3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研究 |
4.3.1 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程度分析 |
4.3.2 对享受“教育公平”的评价分析 |
5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
5.1 政府层面 |
5.1.1 教育模式的制约 |
5.1.2 政府扶弱机制乏力 |
5.2 社会层面:社会价值取向偏差 |
5.3 学校层面的问题 |
5.3.1 学校领导不重视 |
5.3.2 体育课程设置有失公平 |
5.3.3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 |
5.3.4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分配不公 |
5.3.5 师资力量不强 |
5.3.6 体育教学评价缺乏公平 |
5.4 家庭与个人层面 |
5.4.1 家庭体育锻炼的缺失 |
5.4.2 自身认知不足 |
6 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策略 |
6.1 建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规范流程 |
6.1.1 确定与筛选补救人群 |
6.1.2 诊断过程 |
6.1.3 正式评量 |
6.1.4 教学实施 |
6.1.5 补救成效评量 |
6.2 加强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建设 |
6.2.1 政府层面 |
6.2.2 社会层面 |
6.2.3 学校层面 |
6.2.4 家庭与个人层面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落实学校体育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 |
7.2.2 通过健康促进有效地防范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发生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论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的评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国内研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逻辑分析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地调查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理性分析中考体育加试 |
3.1.1 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必要性 |
3.1.2 现行中考体育加试制度的不足 |
3.1.3 人学视域下中考体育加试的存在的隐患 |
3.2 深入挖掘体育竞赛的价值 |
3.2.1 体育竞赛是丰富身体图式的途径 |
3.2.2 体育竞赛于个人的意义 |
3.2.3 体育竞赛于社会和国家的意义 |
3.3 体育竞赛价值在学校体育中的呈现 |
3.3.1 学校体育中关于“体质论”和“技术论”的探讨 |
3.3.2 体育竞赛实现对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综合考察 |
3.3.3 新时代下体育竞赛文化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意义 |
3.4 建立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理论 |
3.4.1 建立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
3.4.2 变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增加竞赛相关体育课程设置 |
3.4.3 推进学校体育竞赛的广度和深度 |
3.4.4 从过程哲学视角出发建立常态化的联赛机制 |
3.4.5 形成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会资源联动的体育竞赛制度 |
3.4.6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辅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3.4.7 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制度的可行性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建议 |
3 创新 |
4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德育 |
1.2.2 育德 |
1.2.3 体育育德 |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
1.2.5 学科融合 |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儒家思想 |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1.3.3 社会学习理论 |
1.3.4 角色承担理论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体育品德研究 |
2.1.2 体育精神研究 |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
5.1.1 行动研究目标 |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
5.1.3 行动研究流程 |
5.1.4 行动研究时间 |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计划汇总 |
5.2.5 教学实施要求 |
5.2.6 行动研究风险 |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当代伦理问题及其消解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校体育伦理的概念界定 |
2 学校体育的伦理追求与原则 |
2.1 学生身心归合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伦理追求。 |
2.2 人道、公正、理性、诚信、幸福等是学校体育中人之行为的基本规范与要求。 |
3 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当代伦理问题 |
3.1 从应然伦理追求视角来看, 存在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的现象 |
3.2 从人道视角来看, 存在人道本位放逐、师生权利侵蚀的现象 |
3.3 从公正视角来看, 存在发展公正偏失、资源配置不公的现象 |
3.4 从理性视角来看, 存在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的现象 |
3.5 从诚信视角来看, 存在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缺失的现象 |
3.6 从幸福视角来看, 存在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阙如的现象 |
4 我国学校体育当代伦理问题的消解路向 |
4.1 皈归应然伦理追求, 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裂痕 |
4.2 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 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
4.3 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 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
4.4 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 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
4.5 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 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
4.6 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追求幸福的实现 |
5 结语 |
(9)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体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
(一)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荣辱观 |
(二)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
二、学校体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
(二) 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 |
三、学校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
(一) 营造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 |
(二) 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旧框架 |
四、学校体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
(一) “外在美”唤起内心的美 |
(二)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欣赏体育美的能力 |
五、结束语 |
(10)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现实诉求 |
(二) 理论诉求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述评 |
(二) 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逻辑构架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进路构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七、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学校体育伦理相关概念澄明 |
一、伦理 |
二、教育伦理 |
三、体育伦理 |
四、学校体育伦理 |
小结 |
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伦理基础 |
一、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可能性 |
(一) 人性假设: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前提 |
(二) 探问:人性内在是否具有伦理属性 |
(三) 探问之追问:伦理属性在学校体育认识形态中有何体现 |
二、学校体育以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
(一)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价值 |
(二) 伦理之于学校体育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立论基础 |
一、伦理的两大流派解读 |
(一) 道义论 |
(二) 功利论 |
(三) 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分歧与联系 |
二、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选择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选择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立场的确立——道义与功利的和谐统一 |
三、学校体育应然伦理追求的确认——学生身心归合发展 |
四、学校体育伦理原则的确立 |
(一) 秉持人道 |
(二) 崇尚公正 |
(三) 依循理性 |
(四) 恪守诚信 |
(五) 追求幸福 |
小结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分析 |
一、学校体育伦理的结构系统模型勾勒 |
二、学校体育伦理的时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伦理的形成 |
(二) 学校体育伦理的演化 |
(三) 学校体育伦理的重构 |
三、学校体育伦理的空间维度 |
(一) 学校体育内部伦理关系 |
(二) 学校体育外部伦理环境 |
四、学校体育伦理的层次维度 |
(一) 底线伦理 |
(二) 均衡伦理 |
(三) 圣德伦理 |
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及其根源 |
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的伦理问题 |
(一) 基本问题:事实偏离应然伦理追求,学生身心割裂发展 |
(二) 人道问题:人道本位放逐,权利侵蚀凸现 |
(三) 公正问题:发展公正缺失,资源获取不公 |
(四) 理性问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位 |
(五) 诚信问题:诚信道德遗失,信用规制阙如 |
(六) 幸福问题:生命价值失落,幸福获得缺失 |
(七) 性别问题:性别平等欠缺,女性处身弱势 |
(八) 道德责任问题:教育道德失范,责任应诺消隐 |
二、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经济之因:经济功利主义主导,资源配置失衡 |
(二) 社会之源:社会对体育存在偏见,国民对体育认知不足 |
(三) 文化之失:文化导向偏失,价值取向偏斜 |
(四) 教育之殇:教育物化倾向过度,主体走向失落 |
(五) 实践之弊:政策执行与监管脱节,学校落实流于形式 |
(六) 主体之困:体育教师主体处身窘境,学生主体理解局限 |
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伦理问题消解的应然路向 |
一、基本问题之消解:皈归应然伦理追求,弥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割裂 |
二、人道问题之消解:回归教育的人道本真,摆脱教育爱的过度投射 |
三、公正问题之消解:强化发展公正与教育正义,促进资源分配公平与均衡 |
四、理性问题之消解: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以合理理性指引决策理性 |
五、诚信问题之消解:促进诚信自觉与道德觉醒,规约道德选择的自由与尺度 |
六、幸福问题之消解: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的实现 |
七、性别问题之消解:构建先进学校体育性别文化,强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 |
八、道德责任问题之消解:落实主体责任与制度安排,阶段性消解偏失与失衡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浅析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D]. 曹仲允. 苏州大学, 2020(03)
- [2]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D]. 张雪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花样跳绳练习对小学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万亚男.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D]. 谭亿.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论以竞赛为核心的中考体育加试[D]. 祝捷. 燕山大学, 2019(03)
- [7]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当代伦理问题及其消解路向[J]. 汪全先,王健. 体育科学, 2018(01)
- [9]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吴法旺,于伟芹. 河南农业, 2017(21)
- [10]学校体育的伦理省思[D]. 汪全先.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