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丹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苏丹红,检测,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
苏丹红论文文献综述
徐于栋[1](2019)在《食品基质中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国内苏丹红染料在食品中的检测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优化方法,以找到更为高效、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车春波,左金龙,李俊生,夏至,聂芊[2](2019)在《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废水中苏丹红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aClO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处理含苏丹红Ⅰ的废水,考察了苏丹红Ⅰ初始浓度、吸附剂加入量、吸附反应温度及吸附反应时间对苏丹红Ⅰ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对苏丹红Ⅰ显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2.4%。(本文来源于《应用能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黄海霞,孙莹,易禄[3](2019)在《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苏丹红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和最佳比例,探讨了超声波/离心提取工艺对分子印迹聚合物洗脱的影响,对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以及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8期)
王欣荣[4](2019)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苏丹红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检测出鸡蛋中苏丹红的浓度,本次试验为从鸡蛋中提取苏丹红,用固相萃取技术将其分离净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危害小、检测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7期)
佟蕊,齐颖,扈晓鹏,符云鹏,方国臻[5](2019)在《薄层色谱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快速检测辣椒油高脂肪基质中的苏丹红》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薄层色谱(TLC)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联用快速检测辣椒油中苏丹红Ⅰ~Ⅳ的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将苏丹红标准溶液、辣椒油经固相萃取(SPE)后的待测溶液分别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滴加金纳米棒(GNRs)增强基底后采用拉曼色谱仪检测,利用WiRE 3.4进行光谱收集和基本处理,Origin 8.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最佳的薄层色谱板、拉曼基底及基底的滴加次数条件下,苏丹红的检出限在1 mg/kg以下,实现了高脂肪基质中苏丹红Ⅰ~Ⅳ的快速、灵敏检测,为现场快速检测苏丹红提供了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林栋,关利进,宿盛,王飞,马志刚[6](2019)在《苏丹红海州2C区块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丹红海州2C区块属努比亚地盾的一部分,区域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Au、Ni等元素富集、变化特征明显,形成由北西向南东4个北东向展布的异常带,划分出3个Au、As、Sb、Ni、Cr多金属成矿远景区,预测大、中、小金多金属矿床各1个,中型镍、铬多金属矿床1个。(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3期)
王远飞,王丽凯,崔伟博,周静静,王治科[7](2019)在《玉米苞叶对水和红酒中苏丹红染料的薄膜微萃取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废弃物玉米苞叶组织构造紧密,柔韧性好,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活性吸附位点。本文以玉米苞叶作为萃取相,建立了薄膜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TFME-HPLC)分析水样和红酒中的苏丹红I和苏丹红Ⅱ。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苏丹红I和苏丹红Ⅱ分别在20~500μ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检出限分别为1.9μg·L~(-1)和1.3μg·L~(-1)。该方法应用于水和红酒样品苏丹红染料的分析,回收率在84.61%~102.48%之间。结果表明,该TFME方法简单、绿色,适用于水样和红酒中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Ⅱ的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袁渠淋,贾挺挺,祁昊,陈亚立,何舒雅[8](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MOF-5)材料对苏丹红Ⅰ吸附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条件下合成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5)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苏丹红Ⅰ为目标物,考察了MOF-5的吸附性能,探究MOF-5作为富集材料用于食品中苏丹红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成功合成MOF-5材料;所制备的MOF-5材料对苏丹红Ⅰ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容量为20.7 mg/g,吸附在10 h之内可以达到平衡;鉴于其优异的吸附性能,进一步考察其作为萃取材料用于鸭蛋中苏丹红Ⅰ检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周佳,朱圣平,丁宗庆,章平平[9](2019)在《基于误差传递的智能手机比色法测定溶液中苏丹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手机比色法基础上,建立了直接测量值与间接测量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基于误差传递规律的苏丹红浓度测定新方法。以3款不同类型手机作为取样设备,探讨了标准系列苏丹红样液的最优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手机比色法有较好的精密度。苏丹红样液的间接测量值与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其中i Phone 5S测定的蓝色值与浓度线性关系最优,线性范围为1. 2~4. 8 mg/L,检出限为0. 338 mg/L,将该方法用于苏丹红溶液的测定,回收率为99. 6%~113. 2%,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测定要求。(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左晓磊,韩爱云,刘强,霍惠玲,李研东[10](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蛋中苏丹红的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禽蛋中苏丹红Ⅰ、Ⅱ、Ⅲ、Ⅳ染料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禽蛋样品中的苏丹红经溶解、冷冻离心及过滤提取纯化,经ZorbaxSB-C_(18)(2.1 mm×50 mm, 3.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2%的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温度为35℃,流速为0.2mL/min,外标法定量。结果在1~50μg/kg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样品中的检出限0.5μg/kg,分析时间仅为5 min,加标回收率为69.5%~108.2%,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5%。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禽蛋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苏丹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aClO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剂加入量、改性温度、改性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处理含苏丹红Ⅰ的废水,考察了苏丹红Ⅰ初始浓度、吸附剂加入量、吸附反应温度及吸附反应时间对苏丹红Ⅰ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对苏丹红Ⅰ显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2.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丹红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于栋.食品基质中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
[2].车春波,左金龙,李俊生,夏至,聂芊.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废水中苏丹红Ⅰ的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9
[3].黄海霞,孙莹,易禄.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19
[4].王欣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苏丹红Ⅰ[J].今日畜牧兽医.2019
[5].佟蕊,齐颖,扈晓鹏,符云鹏,方国臻.薄层色谱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快速检测辣椒油高脂肪基质中的苏丹红[J].中国食品学报.2019
[6].陈林栋,关利进,宿盛,王飞,马志刚.苏丹红海州2C区块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新疆有色金属.2019
[7].王远飞,王丽凯,崔伟博,周静静,王治科.玉米苞叶对水和红酒中苏丹红染料的薄膜微萃取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8].袁渠淋,贾挺挺,祁昊,陈亚立,何舒雅.金属有机框架(MOF-5)材料对苏丹红Ⅰ吸附能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9].周佳,朱圣平,丁宗庆,章平平.基于误差传递的智能手机比色法测定溶液中苏丹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10].左晓磊,韩爱云,刘强,霍惠玲,李研东.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蛋中苏丹红的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