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唑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衍生物,甲酰胺,吡啶,氨基,密度,理论,结构。
四唑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丁自美[1](2019)在《高氮四唑衍生物(HAFT)含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性能及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四唑环与呋咱环的结合,使得HAFT(4-氨基-3-(5-四唑))不仅拥有了酸性质子而且改善了氧平衡和爆轰性能,使化合物综合了两个环的不同优点。因此,本论文以HAFT为基础,合成了它的六种配合物,分别是Cd(FHZ)_2(AFT)_2H_2O·H_2O、(FHZ=甲酰肼)、Cd(SCZ)_2(AFT)_2(SCZ=氨基脲)、Cu(NH_3)_4(AFT)_2、Cu(pn)_2(AFT)(AFT)(pn=1,3-丙二胺)、Zn(NH_3)_3(AFT)_2和Ni(NH_3)_4(AFT)_2。六种新的配合物通过FT-IR和EA等手段被表征,并通过X-ray对培养的配合物进行单晶结构测定。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DTG)研究了六种新型的HAFT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最终表明:形成配合物之后,所有化合物的分解峰温均高于母体HAFT;运用Kissinger法、Ozawa法、其他积分法计算了六种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找到了除配合物Cu(pn)_2(AFT)_2之外其他五种配合物对应的机理方程;此外,利用以上结果,对六种材料展开热安全性研究,获得了HAFT配合物的自加速分解、热点火、热爆炸临界叁种温度以及熵、焓和自由能等参数。运用K-J公式计算了上述HAFT含能配合物的爆速爆压;采用Micro-DSCⅢ型的微量量热仪测定得到它们的比热容C_p随温度T的变化方程式;运用IKA C5000氧弹量热仪测定了所有配合物的恒容燃烧热(Δ_cU),并根据Hess定律得到新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_fH_m~θ)的数值;最后,运用Gaussian 09?程序,采用B3LYP/3-21g方法对HAFT及其配合物进行量化计算,分析分子结构分子前线轨道HOMO和LUMO。(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艺[2](2018)在《二茂铁衍生物、酰胺化合物和四唑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电相变材料在多功能材料领域(可切换的介电材料、数据存储、传感、信号处理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此外,通过晶体工程合成一些具有多功能或特异结构的配合物在分子材料领域(吸附、催化、发光、磁性等)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本论文成功合成了六个二茂铁甲酸化合物、两个酰胺化合物和一个四唑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介电测试、DSC测试、荧光测试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光学性质及铁电性质等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利用二茂铁甲酸中环戊二烯环旋转运动的驱动/控制力实现可逆结构转变,然后对该类分子体系进行局部的结构修饰以产生剩余极化。我们设计并构筑了一种新的铁电体,六次甲基四胺二茂铁甲酸加合物(C_6H_(12)N_4)[Fe(C_5H_5)(C_6H_5O_2)](1)和(C_6H_(14)N_4)[Fe(C_5H_5)(C_6H_4O_2)]_2(2)。化合物1在187 K附近发生可逆的结构相变,在低温下从胺基团到羧酸的偶极矩产生自发极化,然后导致低温结构1-LTP的铁电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好的电滞回线,自发极化率为3.95 uC·cm~(-2)。而化合物2具有可逆相变性质且高低温结构均属于极性空间群Fmm2,但其铁电性还需进一步确定。其次,利用二茂铁甲酸与1,3-丙二胺和哌嗪反应合成出化合物3和4。另外,成功合成二茂铁甲酸金属配合物5和6,它们结构中包含不同茂环构型的二茂铁甲酸离子。2、我们报道了两种新的冠醚包合物[Habf-(18-crown-6)_(1.5)]~+[PF_6]~-(7)和[Habf-(18-crown-6)]~+[ClO_4]~-(8)(Habf=质子化的4-氨基苯甲酰胺),包合物7在室温(263 K)附近显示出有趣的可逆相变。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8-冠醚-6中冠醚环之间的协同旋转运动和六氟磷酸盐客体阴离子和18-冠醚-6中冠醚分子的有序-无序运动导致相变。这种可逆的相变行为由其在263 K明显的热异常行为而得到证实。相变温度附近的明显的台阶状介电变化表明它在介电开关中有潜在的应用。另外,利用磷酸代替六氟磷酸作为反应中的无机酸,并且不加入冠醚,运用相同的方法合成出化合物(C_7H_(12)N_2O)_2(HPO_4)_2(9),该化合物同样表现出低温可逆相变性质。本文中我们详细对比研究了化合物7、8和9的结构动力学,热性质和介电异常。3、采用水热合成法,CuSO_4·7H_2O,NaN_3与2-氰基噻吩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水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四核Cu(I)配合物{[Cu_4(tptz)_4]·0.5(C_2H_6O)}_n(10)(Htptz=5-(噻吩-2-基)-1H-四唑)。很少有文献报道Cu(I)阳离子具有叁种不同几何构型,即Cu(I)中心的线性,叁角形和四面体几何构型,并通过Htptz配体连接成一维梯形结构。另外,配合物10在室温下在固态下表现出强蓝色荧光(λ=467 nm)。(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9)
全殷晟,金光浩,尹秀梅,全哲山[3](2018)在《茶碱并四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抗惊厥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高效的潜在抗癫痫药物,设计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并测定其抗惊厥活性。以8-氯茶碱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肼代和环合3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采用最大电惊厥法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抗惊厥活性的测定。所有合成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13)CNMR进行确证。其中,4-正壬烷-6,8-二甲基-4H-苯并[4,5]咪唑并[1,2-d]四唑-5,7(6H,8H)-二酮的抗惊厥活性最强,其ED50为22.38 mg/kg,具有潜在的抗癫痫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8年01期)
张海明,张洪健,田玉顺,全哲山[4](2017)在《酞嗪并叁唑或四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惊厥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6-取代-1,2,4-叁氮唑并[3,4-a]酞嗪和6-取代四氮唑并[5,1-a]酞嗪四个系列16个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征.药理方面,利用最大电惊厥法(MES),以小鼠腹腔给药测定其抗惊厥活性.实验结果显示N-(4-溴苯基)-四唑[5,1-a]酞嗪-6-胺(7a)的抗惊厥活性最强,其半数有效量ED50为5.89 mg·kg-1,抗惊厥作用强于对照药卡马西平.(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09期)
董文,邱燕璇,蔡嘉伟[5](2016)在《一种偶氮四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一种偶氮四唑衍生物4-偶氮四唑苯酚(H2ATP),培养该化合物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含有1个H2ATP分子和3个结晶水分子[(H2ATP)(H2O)3](1),1属于叁斜晶系,Pī空间群,其晶胞参数:a=6.816(3),b=9.406(4),c=9.628(3),α=72.42(2)o,β=75.65(2)o,γ=79.84(3)o,Mr=244.23,V=566.6(4)3,Z=2,Dc=1.431 g·cm-3,μ=0.118 mm-1,F(000)=256.0,R=0.112 3,wR=0.209 3.在[(H2ATP)(H2O)3]中发现了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O-H…O、O-H…N 2种氢键相互作用.并研究了H2ATP的光致变色和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金光浩[6](2016)在《9-苄基-5,7-二甲基-5H-四唑并[1,5-e]嘌呤-6,8(7H,9H)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癫痫活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着重研究了以茶碱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设计合成9-苄基-5,7-二甲基-5HH-四唑并[1,5--e]嘌呤-6,8(7H, 9H)-二酮类衍生物(4a-4s)。这次试验是使用通过给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送药的方法,并且通过使用最大电刺激实验(MES)和让用药小鼠在一定速率的、转动中的、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柱木体上行走的方式,可以粗略的测出药物的抗癫痫的效果以及他们的毒性。经过实验显示化合物(41)的抗惊厥作用是所合成的系列化合物中最好的。从药理实验的总结的药理实验数据来看,本实验所得到的化合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抗癫痫作用。其中化合物9-苄基-2-氯-5,7-二甲基-5HH-四唑并[1,5-e]嘌呤-6,8(7H,9H)-二酮(41)抗惊厥的活性是所合成的化合物中效果最好的、最强的,这个化合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27.39 mg/kg,而计算出来的保护指数(PI=TD50/ED5o)则达到了10.23之高。此外,为了探究化合物可能的抗惊厥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41能够有效地对抗戊四唑引起的惊厥。此次的工作,为将来研发出更具潜力的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19)
周少渊[7](2016)在《四唑类衍生物含能材料的计算模拟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的含能材料首先应该具备高能量、高的凝聚态密度、低感度等的含能性质才能实际应用于工业生产。传统的含能材料很难在能量和感度方面做出权衡,为了实现实际工业需求,寻找新的具有理想性质的含能材料是非常紧迫且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高氮杂环类化合物由于其含氮量高,具有正的生成焓,且唑环形成一个共轭体系的特性使得该类高氮杂环备受关注。尤其是四唑,它是目前能够稳定存在的含氮量最高的五元杂环。四唑有两个位置可以被取代,在环上加入一些含能取代基如硝基、氨基会大大提高化合物的含能性质。基于以上的一些背景,本文就四唑类化合物展开研究,选取了四唑类的14种衍生物,研究了它们的一些含能性质,如气相生成焓、密度和感度、爆速和爆压。气相生成焓通过不同精度的方法基于14种衍生物的原子化反应进行计算,不同精度的方法计算所得的四唑衍生物的生成焓变化趋势都是一致的,即氨基在四唑环的C上取代所得衍生物的生成焓降低,而硝基无论在C还是N上取代都会使四唑的生成焓升高,计算结果表明1-氨基-5-硝基四唑具有最高的生成焓。接着本文又设计了一系列等键反应,计算了基于等键反应的各化合物的生成焓,得到与原子化反应一样的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然后本文基于Politzer的QSPR模型预测了14种化合物的密度和感度。该QSPR模型将静电势的不均衡性与密度和感度做关联,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由静电势的不均衡性来描述。利用预测密度的QSPR模型计算的参照物的密度与实验值偏差很小,说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用该模型预测14种化合物的密度得出结论,即C上发生硝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以及在C和N两个位置均发生取代得到的化合物的密度都很高;对于感度的预测,将含能化合物根据关联性分两种类型来考虑建立两套QSPR模型,一类是硝铵类化合物,还有一类是硝基芳香类化合物。两套模型计算得出的参考化合物的感度计算值都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除了1-硝基-5-氨基四唑,与实验值有很大的偏差,可能的原因是建立预测感度模型时基于的数据库中缺少四唑类化合物,且感度的实验值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根据以上的计算,得出在C和N上皆发生取代得到的衍生物的生成焓、密度都较为理想。最后选取四种两取代衍生物及一些传统化合物,根据最大放热原理设计出它们相应的爆炸反应,得到计算爆速和爆压所需要的一些量,再根据经验的Kamlet-Jacobs(K-J)方程,最终求出的参考物质的爆速和爆压皆与实验值相吻合,而这四种衍生物具备可以与传统含能材料相媲美的性能。综合上述的计算分析,以及结构上的分析,本文选取1-氨基-5-硝基四唑(ANTz)作为研究对象。整个分子为一个共轭体系,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且-NH2的H与-NO2的O形成分子内的氢键,增加了分子的稳定性。接着就分析了该化合物的热分解路径,分叁种情况考虑,即直接开环反应、氢转移后的开环反应以及开环后再发生氢转移的热分解反应,相应得出了4条主要的反应通道,由这些反应通道得出结论: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说,ANTz更容易直接开环分解,而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说,ANTz易于放出34.9kcal/mol的热量分解成包括N2的叁个片段。最后本文基于分子力场预测了ANTz凝聚态的堆积方式。ANTz的分子内力场参数源自第一性计算所得Hessian矩阵,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考虑了静电相互作用和库伦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的计算用了经典的ESP点电荷模型,范德华相互作用用了Lennard-Jones的12-6势,其中的参数来自Dreiding力场默认的原子范德华参数。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Polymorph Prediction和上面重新编辑过的力场参数以及默认的Dreiding力场势函数来预测分子的堆积形式得到9种能量较低的聚集态形貌,且大多数聚集态都是以π-π共轭的形式堆积,堆积密度最高达到1.75g/cm3。综上所述,本文采用计算模拟的方法系统的计算了四唑及其衍生物的一系列含能性质,并筛选出一种性能最为优秀的含能化合物1-氨基-5-硝基四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和热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并用分子力场的方法分析了该化合物的聚集态形貌。剩下的工作就是实现该化合物的实际生产,并验证该化合物是否具备上述优良的性能。计算机模拟为这些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和指导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陈沫,宋纪蓉,马海霞[8](2016)在《1,2,4,5-四嗪的四唑类衍生物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分子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wB97/6-31+G**方法研究了30种1,2,4,5-四嗪衍生物的几何结构、前线轨道能量和生成焓(ΔH_f)。在此基础上运用Kamlet-Jacobs方程估算了衍生物的爆轰性能。分析了标题化合物的键离解能。运用统计热力学,计算了部分标题化合物在200~800 K的热力学性质。比较了1,2,4,5-四嗪衍生物的爆轰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的生成焓为920.46~2610.45 kJ·mol~(-1),爆速为7.69~9.31 km·s~(-1)。—NO_2和—N=N—不利于增加衍生物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标准摩尔热容(c_p)、标准摩尔熵(S_m)和标准摩尔焓(H_m)逐渐增大。化合物i2(3-(5-硝基-1,2,3,4-四唑)-6-硝基-1,2,4,5-四嗪)、ii2(3-(偶氮-5-硝基-1,2,3,4-四唑)-6-硝基-1,2,4,5-四嗪)和iv2(3,6-偶氮-双(5-硝基-1,2,3,4-四唑)-1,2,4,5-四嗪)可以作为高能量密度材料候选物。(本文来源于《含能材料》期刊2016年05期)
李天娇[9](2016)在《过渡金属—吡啶四唑衍生物亚单元修饰的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水热/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水热及溶剂热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17个以过渡金属-吡啶四唑类金属有机单元修饰的多酸(POM)基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多晶粉末衍射(PXRD)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多酸基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1.以经典Keggin和Lindqvist型多酸为无机建筑单元,通过选用过渡金属Cu/Ag/Cd/Ni和刚性的吡啶四唑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单元在水热和溶剂热条件下对其进行修饰,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包含多核铜簇、多核银带、单核镉亚单元和叁核镍亚单元的多酸基配合物,同时也讨论了反应中的不同合成条件、带有不同位点的刚性配体及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在合成多酸基配合物中的作用。[Cu7(2-ptz)8(OH)2(H2O)2(HPMoⅥ10MoⅤ2 O40)] ·4H2O (1) [Cu5(2-ptz)6(HPMoⅥ10MoⅤ2O40)(H2O)4] 4H2O (2) [Cu2(2-ptz)2(Mo4O14)0.5] (3) [Cu3(OH)2(3-ptz)4(γ-H4Mo8O26)(H2O)4]·10H2O (4) [Ag6(4-ptz)4(H2SiMo12O40)] (5) [Ag5(4-ptz)4(H2PMo12O40)]·5H2O (6) [Cd(3-ptz)4(CH3O)2](H7PMo12O40)·2H2O (7) [Cd(4-ptz)4(CH3O)2](H7PMo12O40)·2H2O (8) {[Ni3(4-ptz)4(H2O)2]2(HPMo12O40)2}·7H2O (9)(2-ptz=5-(2-吡啶基)-四唑,3-ptz=5-(3-吡啶基)-四唑,4-ptz=5-(4-吡啶基)-四唑)化合物1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二价铜亚单元:五核铜金属簇和单核亚单元,两者相互连接形成一维阶梯型金属有机链。相邻一维阶梯链通过作为四齿无机配体的Keggin型多酸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2中,四核铜簇和单核亚单元共同构筑二维金属有机层,并通过双齿多酸阴离子连接形成叁维结构。化合物3是由[M04014]4-阴离子簇通过六个双核铜[Cu2(2-ptz)2]2+亚单元连接六个相邻的[M04014]4-阴离子簇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4中,双齿无机[M08026]4-阴离子连接[Cu3(OH)2(3-ptz)4]叁核簇形成一维链,相邻链通过[M08026]4-阴离子与四唑基团上的Mo-N键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5中,4-ptz配体中的四氮唑基团与一价银离子连接形成一维无限延展的Ag-ptz带,一维Ag-ptz带状结构通过4-ptz中的吡啶基团和其它4-ptz中的四氮唑基团共同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六连接的Keggin型多酸阴离子提供六个氧原子与相邻的二维层连接,形成叁维结构。在化合物6中,4-ptz与一价银离子结合形成一维无限延展带。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与一价银离子连接构成另一个无限延展的无机链,每个Keggin型多酸提供六个氧原子与相邻的Ag-ptz中的一价银离子结合形成二维层。化合物7和8同构,都是由四个刚性配体分别提供一个氮原子、两个甲醇分子提供两个氧原子与一个CdⅡ离子形成“十字型”的金属有机单元,金属有机单元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与离散型的PMo12多酸阴离子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层状结构。化合物9中,一个4-Hptz上的四唑基团和另外两个4-ptz配体上的四唑基团与叁个镍离子配位,形成平面型的叁核亚单元,并有一个4-ptz配体垂直扣在亚单元上形成叁核{[Ni3(4-ptz)2(4-Hptz)2(μ3-O)(H2O)2]2+簇。相邻叁核簇通过配体中吡啶基团上的氮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PMo12多酸阴离子悬挂在一维链的两侧。同合成条件、带有不同位点的刚性配体及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配合物最终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化合物3,4对过氧化氢以及5,6对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并且1,2,5,6在紫外条件下对罗丹明以及3,4,7,8,9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2.水热条件下通过引入柔性双(吡啶-四氮唑)配体和过渡金属Ag离子到多金属氧酸盐体系中,得到了叁个多酸基化合物。同时也讨论了柔性双(吡啶-四氮唑)配体在不同pH值下形成的不同配位模式对化合物结构的影响。{Ag(3-bptzh) (H2PMo12O40)}·H2O (10) [V(H2O)Ag2(3-bptzh)(SiMo12O40)]·H2O (11) {V(H2O)[Ag2(3-bptzh)]2(PW12O40)2}·2H2O (12)3-bptzh=1,6-双(5-(3-吡啶基)-四唑基)己烷化合物10是一个由双核[Ag2(3-bptzh)]2+亚单元作用下,Keggin型多酸修饰的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化合物11和12结构相似,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与两个一价银离子连接形成一个无限延展的多酸无机链,相邻无机链上的金属离子在柔性配体的连接下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相邻层与层之间通过多酸连接形成叁维结构。不同pH值下形成的不同配位模式对化合物最终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化合物10-12对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并且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3.通过引入叁个刚性吡啶-四唑及其柔性衍生物配体到Keggin-Ag-(1,10-菲啰啉)体系中,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五个可区分维度的新型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Ag3(4-ptz)2Na(phen)(HPMo12O40)]·2H2O(13) [Ag4(3-ptz)2(phen)2(HPMo12O40)](14) [Ag4(3-ptz)2(phen)2(HVW12O40)](15) [Ag3(3-bptzb)(phen)2(PMo12O40)](16) [Ag3(3-bptzb)(phen)2(VW12O40)](17) phen=1,10-邻二氮杂菲,3-ptz=5-(3-吡啶基)-四唑,4-ptz=5-(4-吡啶基)-四唑3-bptzb=1,4-双(5-(3-吡啶基)-四唑)丁烷化合物13是由Ag-4-ptz金属有机链和两个Ag-PMo12O40-Na-phen无机-有机链构筑的一维链状结构。当把4-Hptz作为第二辅助配体取代3-Hptz时,得到了两个同构的化合物14和15,化合物中包含一个端位带有菲啰啉配位的一维Ag-3-ptz-phen链。其中,Keggin多酸阴离子作为四齿配体连接Ag-3-ptz-phen一维链,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当第二辅助配体选择柔性3-bptzb时,得到两个同构的化合物16和17,该结构是由双核[Ag2(3-bptzb)(phen)2]2+亚单元和PMo12O40-Ag或VW12O40-Ag无机链分别构筑的二维层状结构。叁个吡啶四唑衍生物配体作为第二辅助配体对于这些化合物的维度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化合物13-17在紫外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明显的光催化效果,化合物16对过氧化氢和亚硝酸钾的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效果。(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6-03-01)
康丽,王潇敏,屈媛媛,张世琛[10](2016)在《四唑及其衍生物配体构筑的功能配合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四唑及其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四唑类配体的特点及配位方式进行了总结。并从四唑类配合物在气体吸附、磁性、荧光、催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四川化工》期刊2016年01期)
四唑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铁电相变材料在多功能材料领域(可切换的介电材料、数据存储、传感、信号处理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此外,通过晶体工程合成一些具有多功能或特异结构的配合物在分子材料领域(吸附、催化、发光、磁性等)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本论文成功合成了六个二茂铁甲酸化合物、两个酰胺化合物和一个四唑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介电测试、DSC测试、荧光测试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光学性质及铁电性质等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利用二茂铁甲酸中环戊二烯环旋转运动的驱动/控制力实现可逆结构转变,然后对该类分子体系进行局部的结构修饰以产生剩余极化。我们设计并构筑了一种新的铁电体,六次甲基四胺二茂铁甲酸加合物(C_6H_(12)N_4)[Fe(C_5H_5)(C_6H_5O_2)](1)和(C_6H_(14)N_4)[Fe(C_5H_5)(C_6H_4O_2)]_2(2)。化合物1在187 K附近发生可逆的结构相变,在低温下从胺基团到羧酸的偶极矩产生自发极化,然后导致低温结构1-LTP的铁电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具有较好的电滞回线,自发极化率为3.95 uC·cm~(-2)。而化合物2具有可逆相变性质且高低温结构均属于极性空间群Fmm2,但其铁电性还需进一步确定。其次,利用二茂铁甲酸与1,3-丙二胺和哌嗪反应合成出化合物3和4。另外,成功合成二茂铁甲酸金属配合物5和6,它们结构中包含不同茂环构型的二茂铁甲酸离子。2、我们报道了两种新的冠醚包合物[Habf-(18-crown-6)_(1.5)]~+[PF_6]~-(7)和[Habf-(18-crown-6)]~+[ClO_4]~-(8)(Habf=质子化的4-氨基苯甲酰胺),包合物7在室温(263 K)附近显示出有趣的可逆相变。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8-冠醚-6中冠醚环之间的协同旋转运动和六氟磷酸盐客体阴离子和18-冠醚-6中冠醚分子的有序-无序运动导致相变。这种可逆的相变行为由其在263 K明显的热异常行为而得到证实。相变温度附近的明显的台阶状介电变化表明它在介电开关中有潜在的应用。另外,利用磷酸代替六氟磷酸作为反应中的无机酸,并且不加入冠醚,运用相同的方法合成出化合物(C_7H_(12)N_2O)_2(HPO_4)_2(9),该化合物同样表现出低温可逆相变性质。本文中我们详细对比研究了化合物7、8和9的结构动力学,热性质和介电异常。3、采用水热合成法,CuSO_4·7H_2O,NaN_3与2-氰基噻吩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水热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四核Cu(I)配合物{[Cu_4(tptz)_4]·0.5(C_2H_6O)}_n(10)(Htptz=5-(噻吩-2-基)-1H-四唑)。很少有文献报道Cu(I)阳离子具有叁种不同几何构型,即Cu(I)中心的线性,叁角形和四面体几何构型,并通过Htptz配体连接成一维梯形结构。另外,配合物10在室温下在固态下表现出强蓝色荧光(λ=467 n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唑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丁自美.高氮四唑衍生物(HAFT)含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性能及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9
[2].刘艺.二茂铁衍生物、酰胺化合物和四唑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质[D].江西理工大学.2018
[3].全殷晟,金光浩,尹秀梅,全哲山.茶碱并四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抗惊厥活性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8
[4].张海明,张洪健,田玉顺,全哲山.酞嗪并叁唑或四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惊厥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7
[5].董文,邱燕璇,蔡嘉伟.一种偶氮四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金光浩.9-苄基-5,7-二甲基-5H-四唑并[1,5-e]嘌呤-6,8(7H,9H)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以及抗癫痫活性探究[D].延边大学.2016
[7].周少渊.四唑类衍生物含能材料的计算模拟筛选[D].陕西师范大学.2016
[8].陈沫,宋纪蓉,马海霞.1,2,4,5-四嗪的四唑类衍生物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分子设计[J].含能材料.2016
[9].李天娇.过渡金属—吡啶四唑衍生物亚单元修饰的多酸基功能配合物的水热/溶剂热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6
[10].康丽,王潇敏,屈媛媛,张世琛.四唑及其衍生物配体构筑的功能配合物研究进展[J].四川化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