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联邦思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邦,联邦制,主义,思潮,欧洲,共同体,中国。
联邦思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邹小站[1](2016)在《民初联邦论思潮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组建前后,中国思想界曾出现过短暂的联邦论思潮,但很快就为中央集权论淹没。随着袁世凯专制集权日趋严密,联邦论思潮再度兴起。对于民国叁年到五年的联邦论,人们往往只把它看作是一个政制方案,但在此期鼓吹联邦制的人士那里,联邦制是一个解决中国问题的系统方案。本文即探究此期联邦论思潮的内涵及其局限。(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1期)
徐方平[2](2013)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张继才着《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一书,是张继才教授潜心学问、笔耕不辍、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历史与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坚持论从史出和推陈出新的治学准则,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有助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不愧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一部力作。(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柳湘,肖洪泳[3](2012)在《作为消解对抗的联邦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联邦主义思潮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暂时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军阀割据的历史暂时结束。南京国民政府随即依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权能分治"理论以及"军政、训政、宪政"建国叁阶段说,召开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随后通过的《训政纲领》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将服从拥护国民党作为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肖洪泳[4](2012)在《联邦制的中国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地方主义的兴起,不仅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也为联邦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奠定了社会基础。20世纪10年代,联邦主义思潮在晚清传播的基础上,继续肩负起应对集权的政治使命。20世纪20年代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势,则使国人的联邦主义思考打上了寻求统一的深刻烙印。20世纪叁四十年代各种矛盾和冲突纵横交错,联邦主义又朝着消解对抗的政治策略发展。中国近代落后必然挨打的特殊国情,不仅使得联邦主义的思考受到分权、分裂之类误解的抵制,也使得联邦制总是沦为一种解决时局而随意取舍的手段,最终成为20世纪久被尘封的历史遗产。(本文来源于《岳麓法学评论》期刊2012年00期)
余轩[5](2010)在《略论20世纪初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政治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的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唯一一次建立联邦制的实践尝试,联邦主义思潮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了联省自治失败的原因,总结了联省自治运动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23期)
姚琦[6](2003)在《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联邦制思潮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联邦制和单一制是现代国家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清末民初,伴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来,联邦制思潮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和政治发展,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以及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的影响,联邦制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是十分明显的。(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卢玉华[7](2002)在《中国联邦思潮叁十年(1894-1924)》一文中研究指出联邦制尽管从未在中华大地上实施过,然而1894-1924年间,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的声音却不绝于耳,且汇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思想潮流,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叁十年来联邦思想的潮起潮落,试图梳理并呈现出这一思潮的运行轨迹和本质特征。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辛亥前联邦思潮的传播。19世纪下半叶,传统中央集权体制出现松动,主张地方分权的联邦思想由此进入华夏大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为了改变原有的统治秩序,倡言联邦。 第二部分:民初政局中的联邦思潮。武昌起义后,联邦建国说一度高涨,但未能付诸实施;紧接着,袁世凯专制之祸渐起,社会各界出于对独裁政府的不满,重新打出联邦之帜,然而袁氏死后,联邦论又陷入低迷。 第叁部分:联省自治运动中的联邦思潮。面对军阀连年混战的分裂割据现状,不少知识分子设想将各派势力纳入结构松散但主权统一的联邦国家之内,以期实现中国的统一与安定。在各种政治派别动机各异的推动下,很快形成了一场席卷全国上下的联邦热潮,这一思潮步入沉寂后我们所收获的积极成果也是弥足珍贵的。 第四部分:联邦思潮在中国叁十年的反思。叁十年来联邦思潮的传播呈现以下特征:浓厚的政争色彩;薄弱的理论研究;渺茫的实现希望;进步的思想潮流。 不难发现,联邦思潮的运行轨迹并未仅仅停留在理论阐发的层面上,它在一段时间里背负着改造中国的历史责任,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内涵,而这显然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国家结构形式的联邦所无法承载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2-03-01)
黄正柏[8](2000)在《战后欧洲联合中“联邦主义”思潮的初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Eurofederalism had two upsurges,one appeared in World War Ⅱ and the immediate post|war years and another in the 1980's.While all federalists took European Federation as the goal of European integration,they favoured different ways or tactics to achieve it,mainly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favoured by Jean Monnet,the constitutional approach suggested by Altiero Spinelli and neo|federalism which seemed a combination or a synthesis of the two approaches above.Federalism greatly influenced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nd especially contributed to it's supra|national character.But the progresses made towards the supra|national integration have been limited so far and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far from being achieved.The reality in the EC or EU remains that the essential power of decision|making and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itself are in the hand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and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has not been overruled.(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00年05期)
肖勤[9](1994)在《俄联邦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潮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和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苏联解体前,俄联邦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潮就已露头;苏联解体后,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湖迅即蔓延,并已威胁到俄联邦的完整和统一。十月事件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虽有缓解,但基本矛盾并未解决。本文拟就有关情况作初步探析。 一、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的表现 (一)少数民族自治共和国要求政治上和法律上完全独立。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车臣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于1990年8月30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18日颁布共和国基本法,1992年3月21日举行关于共和国“国家地位”的全民公决,61.4%的选民赞同鞑靼斯坦为“主权国家”。1992年11月6日,鞑靼斯坦议会不顾俄联邦中央的一再反对,执意通过了自己的宪法,宣称鞑靼斯坦是“主权国家”,“国际法主体”和“建立在条约基础上的俄罗斯联系国”。鞑靼斯坦宣布,鞑靼语是共和国国语,绿、白、红叁色旗是共和国国旗、狮身鹰首兽是共和国象(本文来源于《今日前苏联东欧》期刊1994年04期)
章国锋[10](1989)在《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综述——赴联邦德国考察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不是凭空地、无缘无故地产生的,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和哲学背景。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来说,情况亦如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60年代出现于西欧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在文学中的表现。这种哲学思潮在法国具体体现为"新哲学"(die-(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期刊1989年02期)
联邦思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一书,是张继才教授潜心学问、笔耕不辍、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历史与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坚持论从史出和推陈出新的治学准则,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有助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不愧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一部力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联邦思潮论文参考文献
[1].邹小站.民初联邦论思潮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2].徐方平.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张继才着《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柳湘,肖洪泳.作为消解对抗的联邦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联邦主义思潮述评[J].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2012
[4].肖洪泳.联邦制的中国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实践[J].岳麓法学评论.2012
[5].余轩.略论20世纪初中国的联邦主义思潮及政治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姚琦.论20世纪上半期中国联邦制思潮及其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7].卢玉华.中国联邦思潮叁十年(1894-1924)[D].湖南师范大学.2002
[8].黄正柏.战后欧洲联合中“联邦主义”思潮的初步考察[J].世界历史.2000
[9].肖勤.俄联邦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潮及发展趋势[J].今日前苏联东欧.1994
[10].章国锋.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综述——赴联邦德国考察札记[J].世界文学.1989